“好啊,那就来吧。”说完,喜兵卫就找了一颗鹅卵石用手绢包扎起来,还一副看透你的贱笑“嘿嘿”
细川聪明丸吃惊地看着不到七岁的喜兵卫,心中暗暗吐槽道【我擦,竟然被他看透了,不愧是日后屈指可数的鬼才军略家,有着“奇术师”异名的真田昌幸。】
“那好吧,你要战我便战!”细川聪明丸在喜兵卫那不可思议的眼中,也包了一颗鹅卵石,竟然比他自己的那个大了近一倍。
嗖的一声,喜兵卫手中的石袋,经过一个华丽的抛物线,远远的砸向远处。
15米!好远!
第十四章与武田的交易
清风拂过,喜兵卫得意的望着细川聪明丸,他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
“唾!唾!”细川聪明丸活动了活动手脚,只见他又找了跟草绳把石袋绑了起来,做成了一个链球。
呼!呼!呼!细川聪明丸把链球抡圆了,手一松,链球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直直的飞了出去。
18米!细川聪明丸胜!
“这是真的吗?喜兵卫,你认了屋形大人为主公?”武田信玄坐在主位上,望着下面跪缩在地,大气不敢出的喜兵卫。
“算了,既然如此,你就跟随他吧,记得!不要辱没了我武田家的名声!”武田信玄大声吼道,感情喜兵卫的嗓门是言传身教啊。
“啊?是!多谢主公成全!”现在的喜兵卫内心很是矛盾,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武田信玄了,但是对于能跟随细川聪明丸还是十分的开心,毕竟都是同龄人嘛。
“去吧,另外让平八郎也跟你一起去吧,也好有个照应。”武田信玄不仅让喜兵卫转侍了细川聪明丸,连另一个小姓平八郎也一并转侍了。而这个平八郎和喜兵卫一样,都是武田信玄的“奥近习六人众“之一,日后的武田家猛将金丸昌次。
看着出去的两名小姓,武田信玄的弟弟武田信繁奇怪的问道:“兄长,我知道喜兵卫被聪明丸那小子给坑了,再加上弥津夫人的耳边风,答应喜兵卫转侍这件事倒是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要将平八郎也转侍细川家呢?”
“交易!细川聪明丸答应我,只要我拿下了北信浓,就会向义辉将军提议,授予我信浓国守护职务。”武田信玄想到了当日细川聪明丸打保票的场景。
“原来是这样啊,用两个小姓换取信浓国的大义名分,这交易不亏。”武田信繁一听到信浓守护就释然了。“另外,我看那聪明丸还非常喜欢看猿乐,不如就把大藏太夫十郎也赠与他,以供他路上解闷之用。”
“恩也好,这样更能彰显本家的诚意,就这么定了。”武田信玄点头同意道。
就这样,细川聪明丸不仅成功收录了喜兵卫和平八郎,还意外收获了猿乐师大藏太夫十郎及其两个儿子藤太郎和藤十郎。
让细川聪明丸在高兴之余,重新声明了口头誓约后,就带领手下一干人等立刻甲斐国,继续游历了。然而让武田两兄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为了完全夺取这信浓国,他们和越后上杉家一打就是十多年,白白损耗在了这里。
细川聪明丸等人则一路向北走信浓,进越后,穿出羽,过陆奥,回常陆,到下野。直到抵达上野国大胡城时,吉田宗桂的夫人怀孕了,一行人只得暂时定居了下来。同时也听到了京都传来的消息,就是足利义藤与细川晴元这对好基友,共同对抗三好长庆。
结果兵败京都西郊,完全丧失了近畿,逃往近江投奔六角家。细川晴元的堂弟细川持隆内应不成,反被三好义贤所杀,阿波国也被三好家完全控制了。
弘治元年(1555年),上野国势多郡大胡城内的一所武士官邸内,只见一群侍女进进出出,一群半大小子则在屋外等候。
“意安啊,你不要来来回回走了,走的我都眼晕了。”细川聪明丸看着眼前徘徊的吉田宗桂。
“是,主公。臣下,臣下只是担心,主公您还是回去吧,让主公您也在这里,臣下,臣下。”吉田宗桂搓着手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明显是心神不宁的样子,自从他当了后见役就越发沉稳,这次竟然少见的如此失态。
“好了,意安。今天是你喜得嫡子的日子,我怎么能不过来看看呢?”细川信元摆摆手说道,能理解马上为人父的这种复杂心情。
“主公,孩子还没出生呢,您怎么这么肯定就是男孩?”吉田宗桂不理解为什么自家主公如此斩钉截铁。
“哈哈,你主公我什么不知道,我掐指一算就知道了,亏你还是个医师呢。”细川信元故意卜楞几下手指,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今日是吉田夫人临盆的日子,也难怪吉田宗桂这么紧张,这个年代的夭折率可是大的惊人。
“主公!属下强烈要求换床位,扇又尿床了,这次都弄我脸上了。”一个男孩边喊边从门外跑进来。
“无礼!我平时怎么教你们的?”吉田宗桂的脸刷的就阴沉了下来。只见这个男孩跑到细川聪明丸面前竟然顺势一跪“属下喜兵卫参见主公!”
细川聪明丸笑嘻嘻的看着这一幕,男孩口中的扇,今年六岁。是他在奥陆国津轻郡新收的小姓,很特别的幼名,最关键的是,扇应该就是日后的津轻为信,史书上称赞其为“武勇绝伦、知略纵横之将”,外交、内政及军略都是奥羽中非常出名,被史家称为与伊达政宗、最上义光及佐竹义重之后又一全能之将。而扇的父亲大浦守信,也从大浦家改侍到细川家担任马廻。
“喜兵卫啊,你连个小孩子都应付不了吗?”其实细川聪明丸明白,扇就是跟喜兵卫在调皮捣蛋“意安啊,扇的这个病你也该治治了,亏你还是个医师。”细川聪明丸一语双关的说道。
“是,臣下没有尽到责任,回去后定然严加管教。”侍候在一旁的小姓立马一咧嘴,看来又要加练了。
一旁侍奉的本多正信则长出了一口气,原先的本多次郎现在已经元服,其能力已经被细川聪明丸认可了。并让本多弥八郎正信担任侧近众的笔头,而侧近众是细川聪明丸为了增近以后家臣的凝聚力,从马廻及小姓中提拔出来组成的。
正在细川聪明丸一群人无聊的等待着的时候,服部保长从门外急匆匆地进来“主公,大胡城被北条军包围了。”
“什么!”细川聪明丸一听,立马快步出门,前往大胡城本丸的天守阁。城主大胡伊势守秀纲刚刚结束了军议,正身着红色威胴丸具足向外走去。
“伊势守大人!战况如何?在下愿意帮助大人守城。”细川聪明丸快步上前询问局势,现在可是大胡家的食客,再这关键时刻,自当挺身而出。
“哦,是细川屋形大人啊!刚收到的消息,是北条相模守大人率军3000包围了本城,在下正准备笼城防御。屋形大人身份尊贵,就请进入天守阁观战。文五郎!由你保护屋形大人的安全。”大胡秀纲急匆匆地交代了几句,就赶往南面的四之丸。
第十五章大胡城的命运(100推荐票加更)
大胡城是一座由连郭式(本丸、二之丸)与轮郭式结合的平城,位于赤城山的南面,被细长的小丘陵地南北堀切间隔。城池南北670米,东西490米,一座三层的天守阁,由本丸、二之丸、三之丸(南侧)、四之丸(南侧)、玉藏院(西侧)、根小屋(东侧)、越中屋敷(北侧)组成,周边依托石墙、土垒、枡形门等防御工事。
细川聪明丸带领侧近众登上了天守阁的展望台,居高临下的观看战况,分析点评战局是细川家军法的科目之一。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参与战争,早在游历途中,就近距离的观察过多次合战。其中最经典的就是被后世称为第一次的川中岛合战,现在叫八幡之战。在1553年四月二十二,武田信玄与村上义清、长尾景虎(上杉谦信)及北信浓豪族联军对战在八幡。
当时细川聪明丸利用幕府的名义,与两家约定为中立军,在合战旁边的山丘上竖起细川家的大旗。就跟个裁判似的近距离观察两军对阵,进行现场点评。不过现场的肃杀气氛,着实让小家伙们提前感受到战争的血腥与残酷。
“恩,本次会战,北条家以3000军备快速出击包围了大胡城,大胡家因情报缺失,仅匆忙动员了城下町300人,入城迎战。现在北条家开始试探性攻城,看旗号应该是北条纲成。”本多正信负责再一旁表述战况,细川聪明丸则在一旁时不时地指导战局要点:“这就是兵贵神速……这就是情报的重要性……这就是…”
日本的攻城战比较枯燥,不像中国那种有攻城器械,除了围城断粮,就是爬城或强攻大手门。没错,就是爬城,日本的石墙采用斜坡垒砌,石头毛面可以进行攀爬,但即使爬上石墙还会有一面塀墙阻隔,塀墙上有狭间(射孔),用来防守反击。
看着下面虽然喊杀震天,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彼此的攻击方式有限,伤亡也很小,怪不得在这个年代,经常能听到某某城池以数百兵力抵挡某某上千上万的兵力。
“真是郁闷啊,那些枪足轻根本就是摆设,上面的戳不到下面,下面的戳不到上面。我以后的长枪一定要上能戳下,下能戳上。”锅之助在一旁小声的嘀咕,细川聪明丸回头看了一眼这个急性子,说道:“我擦,你当你有竹蜻蜓啊,还可上可下的。切!”
“谢主公赐名,以后我锅之助的长枪就叫蜻蜓切了。”锅之助兴高采烈的谢恩,细川聪明丸一捂额头心想【这个锅之助勇猛倒是勇猛,就是脑袋不太灵光】
没过几天,大胡秀纲为了保住全城人的性命,开城投降了,他的孙子则作为人质,前往小田原城,大胡一族则搬往上泉城安顿下来。结果半个月后他的父亲大胡武藏守秀继也被气死了,他整天就把自己困在房间里,喝酒消愁。
“伊势守大人,还请振作起来,大胡一族还要全靠你支撑下去呢。”细川聪明丸这次是特地过来劝解大胡秀纲的,“哎。完了,全完了。屋形大人!你知道吗……”所谓酒后吐真言,其实就是话多,大胡秀纲就开始醉醺醺的讲述他们大胡一族的命运史。
原来他们大胡一族出自藤原姓足利氏庶流,世代武家之名门,在上野国那是家格最高的。怪不得早年大胡秀纲去小笠原氏隆那里,要求学习秘不外传的“小笠原流兵法”,竟然真教给他了,要知道小笠原家自十二世纪初镰仓时代以来,世世代代一直是幕府与皇室所器重的兵法师范啊。
后来在室町中期的享德年间(1452~1455),大胡氏旧领已失十之七八,自此大胡氏开始没落,为了避免大胡氏灭亡,当时的伊势、丹后、志麻的国守一色左京大夫义直(大胡家远戚)。将一色源五郎义秀由京都赶至上州,协助大胡氏再兴,后筑上泉城,并以地名作为苗字,改称上泉义秀(大胡秀纲曾祖父)。大胡氏支流上州上泉氏至此兴起。
由于上泉氏的崛起,使得上泉氏成为了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家的被官,上泉氏更是领有大胡、上泉、山上、花轮、三俣。而上泉义秀本人也与山内上杉氏家宰长尾景信、景春父子交好。所谓富不过三代,本来世代作为上杉氏的马前卒,与北条家死磕的上泉氏,竟然出现了本家的宗家大胡重行不名誉的投诚到了北条家,使得上泉氏三代人建立的大厦顷刻倒塌。上泉义纲(大胡秀纲父)义愤填膺下,悍然夺回大胡城,改名大胡秀继,是为继承之意,和原先那个不要脸的说拜拜了。如今大胡城破,加上年事已高,一口气没上来,就去见列祖列宗了。
说起来大胡秀纲也算是个幸运儿,本次合战中,敌对的北条氏康算是他半个徒弟,北条纲成更是他老丈人,就连他的嫡子秀胤也在北条家仕官,若换成旁人投降,早就被刨腹谢罪了。
看着还在喋喋不休的大胡秀纲,细川聪明丸知道,这个被后世誉为最强剑圣的人,所仰仗的不是他的出身,不是因为他前半生的官职名份,而是因为后半生的流浪漂泊,因为他剑术无双的奥义秘术。
“伊势守大人不要气馁,未来的日子还很长,我们要接受现实,展望未来。”细川聪明丸打断了还在倒苦水的大胡秀纲。
“住口!你不懂!你不懂!”大胡秀纲突然暴虐的站起,心中的烦闷使得他迁怒于细川聪明丸。
细川聪明丸错愕的看着大胡秀纲,他犹如愤怒的雄狮一样,变得瘈狗噬人。
“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细川聪明丸的这句话犹如重击一般,敲碎了大胡秀纲的心防。
作为一个战国时代小领主的悲哀,大胡秀纲个人的忠贞却无力改变领地内居民的惯性作为。家臣为守护个人之财产而逐步与其他国人众的歩调越见相似。
「今日侍上杉、明日侍北条」的大众思想,不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