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的一声脆响,细川元贤挥刀格开,紧接着一个滑步向前,一刀砍向对方的脖子。
“嘿!”三木直乡横刀架住,两刀用力发出咔咔的声音。
“哼!有两下子,你还没报上名呢!”相持阶段,三木直乡沉声询问对手的名号。
“在下细川元贤!”细川元贤手中再度用力,刀刃都快卡到对方的脖子上了。
“原来是你,也好,能杀一个细川氏的人,在下就算是死,也值了!”三木直乡微微一笑,总算是逮到一条大鱼。
“就凭你?哼哼!”细川元贤不以为意,他现在可是处于上风,没看到一直压制着对方吗。
咔的一声,三木直乡那原本用力发颤的太刀突然静止了,与之相对的是,细川元贤还在咔咔的发力。
“这!”看到这幕,细川元贤明白了,对方的气力远超自己。
这就像是掰手腕一样,一人稳坐如泰山,一人面红耳赤浑身颤抖。
乒!三木直乡笔直地向外切去。
“啊?”细川元贤整个身体都随着太刀向外荡去,空门大开!
“去死吧!”三木直乡的太刀在空中一个停顿,而后刀身一翻,刀刃朝下,斜斜地就斩向目露惊恐的细川元贤。
唰的一刀,就要将细川元贤一刀两断。
“啊!”细川元贤根本来不及躲避,惊叫着,眼睁睁地看着太刀落下。
砰的一枪!
丁零当啷…太刀落地的声音。
“是谁!”三木直乡愤怒的吼道,紧紧握住右手,那里鲜血淋漓。
“抱歉啊,打扰你们决战了。但是…在下刚刚死了个弟弟,实在是不能再让同袍惨死在眼前!”津田算正两眼通红,缓步走了过来,手中的铁炮还在冒着青烟。
“哼!那个找死的家伙就是你的弟弟?”三木直乡也是恨的牙痒痒,要不是那个津田照算,怎么会不到月余就被攻破了。他可是坚信能拖垮细川军,从而达到全线反击的目的。
“现在…该你们去给他陪葬了!”唰的一下,津田算正扔下铁炮,抽出了腰间的太刀。
“哼!那在下就先一步,送你去见你的弟弟!喝啊!”三木直乡猛然间冲向津田算正,用左手反抽出腰间胁差,然后手腕一翻,一击横斩!
铛!津田算正双手握刀,反向架住了横斩。
一击不成,三木直乡立刻唰的后撤一步,一转身,回旋斩!
“喝!”津田算正一扎马步,双手握刀再次挡住了这一击。
唰唰,三木直乡连撤两步,他还是不太习惯用左手劈杀。
呼!一阵带风的刀,从他的脑后袭来。
三木直乡仿佛脑后长眼,很自然的低头躬身,躲过了这偷袭的一刀。
唰唰唰,再次后撤,三木直乡撤到了己方的阵营,刚刚那击偷袭,是细川元贤。
踏踏…踏踏…大量的细川足轻从楼梯口跑了上来,聚集到了元贤、算正的身后。
“上!替我挡住他们!不要来打扰我的最期!”说着,三木直乡隐入人群,朝着最顶层的瞭望台走去。
最期,就是最后的死亡时刻。
“是!”众人立刻明白了,眼中也都充满了死意。
“杀!”双方低吼一声,相互对冲!
叮叮当当…噗嗤咔嚓!武器的碰撞声、惨叫声此起彼伏,顿时战成一团。
蹬蹬蹬…三木直乡独自一人走向天守阁的第七层:瞭望台,从这里,能俯瞰整个阿津志贺山。同时,也能眺望远处的弁天山。
“主公…属下无能,让您失望了…”三木直乡哽咽的望向津川宗治的所在,正是太阳刚刚升起的地方,脑中回想起过往的一幕幕、一桩桩。
他原本是一名下贱的足轻,托妹妹小兰的福,成了津川宗治的大舅哥。在别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担任了津川家的足轻组头。
但是,他不甘心被人在背后戳他脊梁骨,说他是靠着裙带关系升官的,虽然这在这种年代很正常。
从此,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斩将夺城、屡立战功,最终一步步的走到今天,担任部将、蓝备统领、白备暂统领,获封山形城知行40000石。
这在津川家直系的家臣体系中,可是翘首!足见他深受津川宗治的器重。
但是今天,他有愧,职守一方,却…
抹…三木直乡将胁差擦亮,抬头左右看了看,径直走到照亮用的油灯那里,一脚就给踢翻了,顺带点着了内阁的梁柱。
呼!火焰高涨,就像火龙一般,在阁内上蹿下跳。
“啊?火!火!他们放火烧阁了!撤!快撤!”原本还在激战的细川军,一看到从顶上窜下来的火苗,扭头就跑。
“有序撤离!有序撤离!不要慌!不要乱!排好队!一个一个的来!都能活命!都能活命!”细川武士自发的安排众人撤离,尤其是楼梯口,避免出现争先踩踏事件。
“主公,那群烦人的苍蝇都走了…现在,属下可以安静的离去了。祝主公武运昌隆!津川家,一统天下!嘿!”三木直乡左手持刀,从右腹切入,然后狠狠地往左一拉!
轰隆隆!天守阁在大火中坍塌,其高涨的黑烟传遍千里。
弁天山城天守阁的瞭望台上,津川宗治淡然的看着这股黑烟…
第六百七十四章 城会丸元服
嗒嗒…嗒嗒…阿武隈川上,工兵们正在忙碌着,他们正在搭设宽大的浮桥,便于大军通行。
阿津志贺山城被细川家夺取,天守阁被烧成了一堆木炭,袅袅青烟诉说着战斗的惨烈。
在搭设浮桥的同时,伤兵营,以及损失颇重的备队被调到后方石那坂。随之被调上来的是池田恒兴、香西佳清,香川元景、十河存之、京都备明智光忠、坂本备真田昌幸、定海备金丸昌次、志摩备陶忠元、能登备铃木元重,总兵力三万左右。
石那坂那里还是以天海为首,细川真之次之,加上需休整、还能正常作战的备队,总兵力一万出头。并又调集了西洋大炮十二门,运往前线,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二十门火炮!
阿津志贺山城一战,津川方损失近四万兵力,细川方累计投入八万兵力,损伤也差不多将近一半。
津川方尚有下纽石关卡,总大将是小村义景,配下出羽众,总兵力二万人。津川宗治坐镇弁天山城,麾下大将数百,精兵四万余人。
细川聪明丸回归本阵,此后的作战将由细川信元亲自指挥,合兵一处,总兵力仍有近十万人!
*************
今日,恰逢十八,宜笄冠、嫁娶、纳采、订盟,笄冠(女子加笄,男子加冠,指成年)传入日‘本就演变成了元服加冠礼。突出元服是因为要取元服名,做为一生沿用的正式名字。
从此以后,不再使用乳名(小名),绝大多数的武士元服名都由两个字构成,鲜少有一个字的。而加冠礼一直都是元服中最重要的一项,加冠的大宾也担当极为重要的位置,大概如同科举考试中,士子与座师的关系。
自平安时代以来,一直是公卿与武士两门最重视的非亲缘羁绊。
非亲缘关系里,有许多义兄弟、义理兄弟这种非亲缘或者非血缘的关系。比如细川信元收了宇喜多元家为犹子,那元家就和聪明丸他们就是义理兄弟。同理,细川信元娶了井伊直虎,那井伊直政自然也就是他们的义理兄弟。
元服这天,细川信元干脆就在这阿武隈川的河畔举行典礼,渡桥也正好完工可谓双喜临门。
摆好典礼各应器具,仪官由吉田兼见担任,兼见现任吉田神社的神官,同时也担任朝廷的从二位神祗大副兼左兵卫督。他与明智光秀是莫逆之交,也就是现在的天海大师,当年就是他斡旋于朝廷,替光秀拿下了征夷大将军一职,获许开幕建府。
细川城会丸,或许应该叫北田城会丸比较贴切,今天一早他便沐浴更衣,改穿成人服饰,端正的坐在仪式中间。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身为仪官的吉田兼见高声诵道,这是出自《仪礼?士冠礼》,是皇族、贵族公卿与高门武家一直遵循的元服古礼。
然后吉田兼见为城会丸梳起发髻,并非是月代头那种难看的发髻,而是将原本总角的发型改为一髻。这种发型又叫冠下之髻,从中华引进乌帽子后,这种发型就很适用于乌帽子。
而且,冠下之髻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有这种发型的。一般都是皇族,公卿,高级武士等上层人物才可以留这种发型。
“冠礼!”随着一声唱和,细川信元站起身来,径直走向城会丸。虽然是其亲生父亲,但是他早已过继给了北田家,也等于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是,这血缘亲情是分不开的,再用乌帽子亲上加亲。
“主公。”朝仓爱王丸双手端着御呈盘,恭敬的递过来,上面摆放着一盏顶新的乌帽子。
“嗯。”细川信元拿起乌帽子,看了看早已激动万分的城会丸,又看了看现场观礼的嘉宾。
除了自家重臣、北田家重臣都基本到齐外,还来了不少公卿贵族前来贺礼,其自然是看在细川信元的面子上。
排在第一位的是诚仁亲王,他可是下任正统即位的第一皇子。
由于织田信长曾经要求他父亲退位,造成两方之间的不愉快;但相反的,信长与诚仁亲王间保持友好关系,甚至曾经向亲王献上官邸。大概信长理想的人选就是由诚仁亲王继位。
如今,织田信长作古多年,这个诚仁亲王便处处巴结细川信元,得知信元长子要元服,立马屁颠屁颠儿的从京城大老远的赶来。
可惜,细川信元才不鸟他呢,这家伙是个福薄命浅之人,他父亲死后本该由他即位,可惜他还没等到即位,就在同一年病死了。
在诚仁亲王后面陪笑的,是近卫前久,原本官居正一位太政大臣兼关白。后来织田信长成功上洛,前久又与本愿寺关系密切,便被信长一撸到底,随后逃往他国避难。
如今回来,处处向细川家靠拢,其目的就是想官复原职。可惜…细川信元是不能让他如意了。
现在的细川信元官居从一位左大臣,比当年织田信长的正二位右大臣还高了半级,自然希望这头把交椅太政大臣的位置空着,不允许再有人比自己的位阶还高。
现场其他官员还有诸如一条内基等人。一条内基出身一条宗家,其父亲前任关白一条房通是一条兼定的亲叔祖父,但同时又是兼定的养父。所以论关系,内基是兼定的叔叔和义弟,内基还主持了兼定嫡子的元服礼,赐予偏讳取名一条内政。
细川信元不再理会这些谄媚的贵族,径直来到城会丸的身前,亲自给他带上了乌帽子,并献上祝福的话。
城会丸恭敬地向细川信元行礼,而后分别向宾客致礼,然后发出遵守法度、中兴幕府的誓言。可惜这个幕府并没有表明是足利室町幕府,很显然就是…
最后进入最重要的一环,细川信元展开早已准备好的书状,上面书写着城会丸今后的大名。
高声宣布:“偏讳谓‘元’也,通字‘具’也,从今日起,汝之名讳谓之北田元具!”
第六百七十五章 决战在即
北田元具,一个响当当、男子汉的名字诞生了。
细川聪明丸略带羡慕的在下面祝贺,他的元服申请被细川信元驳回了。理由是他是家中嫡子,未来细川宗家的继承人,要在宗庙高堂面前行礼,还要大摆排场,宴请各方大名,必须办的是热热闹闹的,绝不能在这荒村野地上举行。
“哎…看来是只有得胜回朝,静等下次机会了。”细川聪明丸如是想着,上去给他的长兄道贺。
北田元具的元服之礼过后,就是细川大军跨川渡桥之时。
踏踏…踏踏…细川足轻迈着整齐地步伐,行走在这宽敞的浮桥之上。
细川信元特意将浮桥建造的可容纳百人并排通过,人走其上,如履平地。
大军依托阿津志贺山,布阵于下纽石关卡和弁天山的对角。
另外,在阿津志贺山城背面的护城河,也打造了宽十米的浮桥,便于应急通道。
“主公,前面那座山就是弁天山,津川家依山而建了一座山城。那边,就是下纽石,是福岛盆地的北侧出入口,从那里出去,是一道狭长的峡谷,叫阿武隈峡谷。”服部保俊开始对这些要害进行现场讲解。
“弁天山城的正门在北面?也就是说只有打通了下纽石才能围困住津川宗治?”细川信元远望着纽石关卡,眉头紧皱。
这原本是独立的关隘,如今却与弁天山连城片,橹屋高耸,竟然是上下交叉双层的窗格,再加上顶阁,俨然就是一座多排的三重橹!其大门肯定是加厚的,上面的石落里一定是存满了各种各样的守备物资。
再看看弁天山城,与下纽石形成一个直角的﹁形,面向下纽石的这一侧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