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泷川雄利就是执行那件事件的其中一人,他和长野胜平、加留信田两人,去三濑御所刺杀北田国司大人。结果被国司大人诛杀,其后信雄也被讨死。”
“原来如此,信雄死后,柘植保重就失去了地位和领土,重新回到了这个贫瘠的地方。所以他怨恨北田国司大人,连带着也恨上了将来继承北田家的大哥,以及我们一家人。”奇迹丸一点就透,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没错!但是仅凭他一个过气的人来说,还纠结不起这么多人。所以,他就是一个被人当作枪杆子使的棋子!”蒲生氏乡满意地点点头,奇迹丸一直以来的表现都很优秀。
“师匠,那十二众,我们该拉拢哪一派,打压哪一派呢?”奇迹丸开始询问具体的操作策略,以后他也要出面,进行必要的洽谈,达成某种协议。
“嗯…十二众…目前为止,分别是服部正成(半藏)、百地三太夫、藤林正保、百田藤兵卫、福地宗隆、植田光次、泷野贞清、町井贞信、森田净云、小沢智仙、住吉市平,以及死去的柘植宗能。”蒲生氏乡掰着手指头数着。
“我知道!半藏是一票!呃…其他人嘛…”奇迹丸一开始说起服部半藏还很兴奋,结果后面就卡壳了。
“呵呵…说的没错,服部大人是一票。然后就是想办法让柘植清广大人补位他哥哥的位置,虽然那个柘植保重也在争抢这个位置,但是清广是宗族,保重是支族。所以,十二众应该会同意清广补缺,这样我们就有了两票。”蒲生氏乡的手指伸出一个二。
“太好了!”奇迹丸高兴极了,眼见着自家的票数越来越多,就跟现代总统竞选一样,每一票都至关重要。
“但是…柘植保重是福地宗隆的次子,所以福地家肯定会投反对我们的反对票。另外泷野家和植田家当年曾侵吞柘植家的领土,所以肯定还想再混水摸鱼,又是两票反对。”还没等奇迹丸高兴多久,蒲生氏乡后面的话犹如冷水浇头,瞬间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目前,二比三。
“百田藤兵卫曾经与上一任的仁木守护对立,并将其放逐,所以他应该是一个极度排斥守护的家伙。反对!”
“町井贞信曾经拥立过上一任的守护,可以争取一下,问题应该不大。”
“藤林家位于伊贺最北面,紧邻甲贺,而且我们从甲贺过来,藤林正保还给我们准备过吃食。所以,虽然现在是中立,也可以争取过来。”
“百地三太夫和北田国司大人走得很近,当初三濑御所事变的时候,北田具亲就是招募的百地一派,得以解决了泷川雄利。可以争取。”
“小沢智仙这个人据说非常的固执、排外,估计很难说服。反对。森田净云也和他臭味相投,反对。”
“住吉市平是一个摇摆不定的人,可以许以重利拉拢他。这样算的话…这应该是最好的结果了。”蒲生氏乡将每一家都算了一遍,而奇迹丸还在那里掰着手指头数数呢。
“这…这是最好的结果?六比六?”奇迹丸傻眼了,这还怎么玩?一旦有人临时跳槽了,那他们就输了,最终只能是一战,这不是自己想要的。
“还是今天晚上等服部大人和柘植大人过来吧,然后再具体商量一下。毕竟他们也算是本土人士,应该还能知道一些什么隐秘的事,来扭转乾坤也不一定。”蒲生氏乡也不想打仗,本身伊贺就很抵触新来的守护了,上一任就是被他们一揆逼走的。要是打起来,伤亡在所难免,忍者这么记仇,一定不好收拾。
“哎…真是头疼啊,没想到立足这么艰难。我算是能体会当初父亲大人的艰辛和不易了,这世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牵扯的利益太广泛了。哎…”奇迹丸愁眉苦脸,他本以为忍者可是最容易摆平的。当初母亲望月雪让他加入望月组织,还授予了“火”字头衔的长老职务,可把他高兴坏了,自以为是天下忍者之王了。
如今看来,当初的自己何其幼稚。
入夜,从家中赶来明天开会的服部半藏、柘植清广,先来到了柘植村,觐见奇迹丸。
“好了,人都到齐了,在下先说一说下一步如何打算。”蒲生氏乡就开始说起白天的时候,跟奇迹丸商讨的,准备拉拢哪一方的结果。
“嗯…奇迹丸大人,您出来的时候…主公可曾给过您什么东西吗?”服部半藏听完讲述,开口询问道。他这次出来,是受细川信元的指派而来,特地来帮助奇迹丸的,影子由石川五右卫门暂时接替。
“咦?对了,父亲大人交给我一份名单册子,在师匠那里。”奇迹丸这才想起来还有一本发黄的册子。
“哎呀,你看看我,也给忘了,等一下,在下这就去取来。”蒲生氏乡一拍脑门儿,赶紧去拿东西去了。
其实,作为细川信元的影子,服部半藏自然知道这件事,来这的目的,就在于此。
很快,册子被拿来了,打开一看,上面各家各户、人丁数目全部都写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尤其是用红笔标注的人名,都是当年运队会的参赛人员。如今,这些人都长大成人,并能间接地影响伊贺国的整个格局。
“原来如此,大殿交给我们的用意,就是让我们可以对症下药。诸位,时间不多了,今晚必须跟名单上的这些人联系上,先保证明天的表决结果是平局!然后再开展下一步的调略工作!”有了这个花名册,蒲生氏乡犹如得到了一件神器,无比自信。
夜色茫茫,但各家却灯火通明,来往各处的各色使者随处可见,都在为明天的决议,做最后的冲刺。
第五百二十六章 睡前故事
夜晚的柘植城,到处都是夜巡的忍者。这里位于柘植川的上流,其实柘植城也不能称之为城,它就是一个村落而已。
这无遮无挡的村落,加重了暗忍营的防守难度,奇迹丸就在这么危险的地方,熬夜开展了伊贺调略工作。
与此同时,聪明丸则安逸的住在二条城内,躺在舒适的榻上,正在聆听细川信元的睡前故事。
认识这个时代社会的一个方法,就是有必要理解“庄园”的残滓“惣村”(战国村庄)。
平安时代,由藤原道长为代表的公家政治,在日‘本全国创造了一种叫做“庄园”的小小独立领土。那是免除了年贡这种“税”的“私人领地”。所谓的武士,就是从替“庄园”警护的武装民开始,演变而来的。
从9世纪中期(平安时代)开始,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
这种武装逐渐成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到了十世纪,朝廷开始无力镇压地方势力的叛乱,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进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认,成为日‘本的特权统治阶级。
12世纪末,武士首领源赖朝出任“征夷大将军”,创立镰仓幕府,统帅天下军政,标志着武士时代的来临。尔后的军事领袖多半袭用“征夷大将军”之官位,实施统治。
经过镰仓时代,进入室町时期后,“守护职”固定下来,特定氏族在某些国内逐渐变得强大。上位者不喜欢看到守护职的权力增大,于是催生了一种用来限制的制度,也就是“守护不入权”。
“守护不入权?孩儿记得以前三河闹一揆的时候,本证寺就以此特权被侵害为由,发动了一向一揆,差点儿没要了老乌龟的命!”聪明丸受到细川信元的影响,也叫德川家康是老乌龟。
“没错,这个制度一开始,就是让村落有权可以拒绝守护征税,并获得自治权。名目上惣村是直接交税给幕府,因此可以拒绝守护要求征收的税。就算是为了逮捕小偷等犯罪者,守护职和他的家臣也不可以进入这些被授予‘守护不入权’的村庄,只能站在入口等待村人逮捕犯人之后送出来,转交到他们手中。”
“哇!这不成了国中国了?权利好大啊。”聪明丸听得是聚精会神。
“因此,自镰仓幕府开始,由于武家政权凌驾于朝廷之上,手中拥有极大权力的村庄,便逐渐从‘庄园’,演变成更加追求自主的‘惣村’。”细川信元则继续讲着,这些旧时制度的演变,能教育聪明丸日后如何执政。
其实,所谓的“惣村”,再形象一点,就类似“美‘国驻日基地”一样。基地内并不属于日‘本,那是和日’本隔绝的地方,可以说是彻底的“美‘国领地”。
在基地当中有来执勤的军人,以及其家人,全部都是美‘国人,税金要交给美’国,犯罪者基本上也是要用美‘国法律来裁决。日’本的行政单位不能向他们征收地方税的“征税权”,各府县的警察也没有办法对他们执行“司法警察权”。这就是“守护不入权”。
“而这种惣村的支配者就称之为地侍,意思就是乡村土著并在当地拥有势力的武士,也就是俗称的豪族。这些豪族们只与幕府这个中央政府有所联系,当中的田地生产出来的农作物,只会落入豪族手中。守护是没有办法从惣村征得租税的。”
“这就像是村落的主人、豪族首领对守护说:幕府承认我们拥有守护不入权,因此我们不需对您缴纳各种年贡。就在这个时候,日‘本遭遇了‘小冰河时期’时期…”
“父亲大人,什么是小冰河时期?”突然听到一个新名词,聪明丸非常感兴趣。
“呃…小冰河时期嘛…就是天气突然变得异常寒冷,连年干旱或者大涝,粮食大幅减产…”细川信元一愣,忘了这是后来才有的气象名词,只好大概解释了一下。
“哦,孩儿明白了,就是发生天灾了!”聪明丸很直观地认为,毕竟这个年代都是这么称呼的。
“没错,只是这个天灾持续时间非常长,能横跨十几年甚至上百年!所以,连年的灾害,造成饥民遍野,致使人口骤减,最终引发了动乱。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是第四次小冰河时期了。”细川信元点点头,就顺着孩子的想法继续说,这样能更好的让他理解。
“第四次?那前三次呢?”
“前三次啊…”其实细川信元也不知道日‘本前三次是怎么回事,但是他知道中华的,因为中华历史上几次最大规模的社会动乱时期,确实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关系,而不完全是吏治失败所引起的。
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
当时气温剧降,造成北方干旱,粮食大量减产,形成几十年的社会剧烈动荡和战乱,长期的饥荒是造成战乱无限制扩大的根本原因。
前三次“小冰河时期”,中华人口几乎每次锐减,都超过了五分之四。殷商末年和周初的人口变动缺乏史料记载;东汉末,汉族人口是六千万,几十年饥荒和大战乱后到西晋一统时,汉族人口仅剩七百七十万。随后又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华南北汉族人口仅存四百万。当时的人口锐减是相当惊人的,所以才会有五胡乱华之后再无汉人的说法。
唐末汉族人口也是六千万,至北宋初期只剩两千万。而明末汉族人口一亿二千万,但明末最后一次人口只锐减了一半,是得益于从美洲传来的抗旱高产作物土豆、玉米和红薯救的命。
但是,因为从万历十三年(1585年)气候开始变得明显,但时起时伏,1600年前后开始骤然加剧,崇祯一朝才达到灾变的高峰。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鼠疫也开始蔓延,加上腐朽的制度,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外满的入侵。最终,即便是有抗旱高产作物,明朝还是在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之下灭亡了。
第五百二十七章 伊贺十二众
“聪明丸啊,你记住,大明永远是我们的藩主国。我在此立下家规:我细川家历代家主,都必须奉供大明,世世代代不得侵犯!违者,逐出宗庙!群臣可反其政!”细川信元的骨子里还是来自大海的那一方,让日‘本成为永恒的藩属国挺好的。
“是,孩儿记下了。”聪明丸从榻上坐起,规规矩矩地行礼。
“好了,记住了就行,躺下吧,我接着给你说这第四次小冰河时期吧。”细川信元满意的点点头,孩子就应该从小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
“由于爆发了大饥荒,村民生活难以为继,经济自然也就停滞不前。而幕府,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地理上都太过遥远,难以对惣村进行赈灾济贫。所以,在这场惨烈的天灾中,他们失去了可以依赖的权利。”
“这样一来,‘守护不入制度’就陷入了瘫痪,为了自我保护,惣村开始进行打仗。当农作物因为饥荒而欠收时,就开始抢夺邻村的食粮。反过来,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