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穿越生存法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凡人穿越生存法则-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屋形大人,此间可好?”大内义长略感自豪的询问。
    “岂止是好,此处简直妙不可言,乐不思蜀啊。”地方的确是好地方,细川聪明丸来到这战国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风景宜人的天地。
    这俩月,和这位年约廿三的大内当主聊的甚为投机。当然了,作为两世为人的细川聪明丸基本就属于“见鬼说鬼话,看人说人话”的主。依靠后世的评价,再加上实际的感观,能让任何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屋形大人,您看毛利家下一步打算如何?”大内义长将新沏好的茶,用左手掌托碗,右手五指持碗边,摆放在细川聪明丸的面前。
    细川聪明丸看着这一碗碧绿色的茶汤【我去,这么绿,怎么这个时代的茶都跟剧毒似的。】但是想归想,还是面露诚恳的先向大内义长欠身施礼道:“叨扰了。”然后右手将茶碗拿起,递至左手,右手随即抚了茶身一圈,使花纹转向大内义长。摆正位置后,右手扶碗,潜饮三口,最后以拇指拭去碗沿的水痕,递给了身边的望月雪。
    “谢左京大人款待。”望月雪向大内义长欠身施礼,然后同样也饮了三口,然后细川聪明丸又拿过来不停的赞赏这个破杯子。
    “我觉得毛利家下一步肯定是以拉拢蚕食为主,左京大人还是要做好家内的安抚工作啊。”品完茶,细川聪明丸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在这期间,虽有毛利水军在濑户内海的封锁,导致陶晴贤无法回归。同样也是由于大内义长想趁机摆脱傀儡身份,依靠兄长大友义镇的帮助,一直阻碍陶晴贤从九州方向归来,使得陶晴贤对大内家更加心灰意冷。
    闲谈期间,只见一名小姓急匆匆的从桥头赶来,单膝跪地道:“禀报主公,明廷使者郑大人,遣从事沈大人,胡大人到访。”
    “什么?明廷的使者?快快请到琉璃光寺。”说完向细川聪明丸告罪一声,急匆匆地走了。
    “哼!太没礼貌了。”一旁的望月雪气鼓鼓的嘟着嘴说道。
    “哈哈,无妨,会让他求到咱的。”细川聪明丸不以为意的说道。
    因近些年来倭寇屡犯大明沿海,明廷震怒。命兵部尚书杨博派遣使者郑舜功移谕日本国王(幕府将军),命其管束倭人,释放掠虏的明廷臣民。
    郑舜功便招募从事沈孟纲、胡福宁等,歃血为盟,于嘉
    靖三十四年(1555)五月从广东出港,经由钓鱼岛附近,?顺琉球沿岸海域北上。本打算直抵日本京都,可是遭遇暴风雨袭击,?最后于当年七月漂至日本九州丰后。随后,?郑舜功与丰后大名大友义镇取得了联系,大友义镇为了窥得勘合贸易,派遣使僧清授前来谢罪,言“前后侵犯,皆海上奸商潜引诸岛夷众,义镇等实不知。”并归还被掠人口,僧侣清授陪同从事沈孟纲、胡福宁前往山口城。让他的弟弟也一同将被掠人口归还,然后再上京传谕给幕府将军,让其管束领民,擒献匪首。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屋形大人,你说为什么明廷不认同我的家主之位?不同意和我续约勘合贸易?”回到凤翔台的大内义长直向细川聪明丸倒苦水。
    原来,明使认为他是大内义隆的养子,大友义镇的弟弟,和大内义隆压根就没有血缘关系,认为他就是个篡位者。这就是中华人讲究血缘,日本人讲究家名之间的理念冲突。
    看着一脸不理解的大内义长,细川聪明丸决定给他下点眼药水:“左京大人,你可知道明廷讲究的是血统纯真,并非是家名继承。”
    “可是家名的传承才是最重要的啊,如今因为这血统,明使准备上奏明廷,与我大内家断交啊,这可如何是好?没有了勘合贸易,本家靠什么争霸?”
    【竟然还想着不切实际的争霸?真不愧是亡国之徒,还认不清眼前的形势。】细川聪明丸决定诱导他一下:“左京大人,可知是谁将您的身世告知的明使?”
    “嗯?身世?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啊。”大内义长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
    【笨蛋!】细川聪明丸暗骂了一句,说道:“左京大人接待明使,不可能自曝家世吧?与明使中介时,大内家的人也不会详谈左京大人的身世吧?”
    “呃?接待时,自然是以大内家家主的名义啊,本家的外事奉行也不曾说起过啊,屋形大人您还是别绕弯子了,到底想说什么。”大内义长是压根儿就不明白细川聪明丸的暗指。
    “哎,明使从何处来?”
    “丰后义镇兄长那里啊。”
    “若是修理大人和明使谈起您的身世,是不是恰巧符合了明使对您的态度?”
    “啊?哎呀!兄长也真是,怎么就这么不小心说出来了呢?他也没有想到明廷注重血缘吧。现在该怎么挽回?屋形大人您快给我出出主意。”
    【不小心?没想到?打死我都不信好吧!他大友义镇可是窥视勘合贸易好久了,如此心机,不愧是后来一度称霸九州的大大名。不过,既然你俩家能归还出被掠的大明子民,说明你们暗地里都有参与大明的掠夺。既然如此,勘合贸易你们别想得到!倭寇也由我来终结吧!】

第二十三章元服
    宜人的凤翔台内,从事沈孟纲、胡福宁正在品茶赏景,大内义长身为主人正殷勤的款待二位大人,旁边负责沏茶的正是僧侣清授。
    “源大人(明廷统一对出身源氏的称呼源姓),不知天文王(明廷按惯例用年号称呼日本国王)的使臣大约还有几日前来?”沈孟纲出言询问道。由于大内家正与毛利家敌对,因此被阻于山口城,无法通行。只得传谕大友义镇、大内义长,转谕日本国王,如今已过一月有余,还没有消息,所以略感心急。
    旁边的清授则负责翻译给大内义长,大内义长听后连连说道:“快了,快了,就在近几日吧,大人稍安勿躁。来来来,看看这入冬的初雪,衬在这樱花树上,别有一番韵味。”
    就在这时,桥头跑过来一名小姓,单膝跪地道:“启禀主公,细川屋形大人回来了,还带回来公方殿下的御内书。”
    大内义长听后十分高兴,赶紧吩咐属下道:“哈哈,好,快将屋形大人请过来见见二位大人。”
    不一会儿,只见桥头显现出了细川聪明丸,仍旧是一身浅蓝色大纹直垂,但特别的是,他头顶立乌帽,显然已经元服了。
    本来来回一趟并不需要多久,但是因为事发突然,所需准备又很多,所以耽误了些日子。主要是拜见足利义辉将军(1554年升叙从三位,由足利义藤改名),求得国书及大义名份。这个都不难,现在细川聪明丸的便宜老爹细川晴元,正与义辉将军处于同舟共济之时,好的能穿一条裤子,三两下细川聪明丸的名份就定下了。
    麻烦就麻烦在,后续的各种繁琐礼仪。首先作为细川家当主,值此大任,举行元服之礼,由足利义辉担任细川聪明丸的乌帽子亲,拜领偏讳“辉”字,取名细川辉元,通称六郎,并重新任命为幕府管领之职。紧接着,走访京都各位公卿,利用近卫前久、山科言继的关系,成功续任正五位上右京大夫。
    “两位大人,我来介绍下,这位是~”大内义长赶紧行礼准备介绍。
    “在下源辉元,现官居内阁首辅、幕府殿大学士、山城、摄津、丹波节度使、节制巡抚、兵部尚书、总领四十四国军务。”不等清授翻译,直接标准的汉语噼里啪啦一通大讲,让两名明使听得是目瞪口呆。【什么什么?内阁首辅?还大学士?一个娃娃?开玩笑呢吧。】
    许久,两人哈哈大笑:“源大人,玩笑开大了啊。念在这是小孩子的恶作剧,本官就不计较了。好了,快将天文王的御内书呈报上来,我等好回京复命。”说完,不理会细川辉元,一把拿过一旁小姓手中的御内书,看到足利义辉已经下令周防、长门等一十二国教化民众,严禁祸乱大明,命令对马岛、萨摩海域的匪首进行围剿等等。得到了圆满的答复,便和僧侣清授起身告辞,准备回丰后国,向郑舜功复命去了。
    经此一事,细川辉元回去痛定思痛的反思了一日,看来应该是欺他年幼,于国体不符。这样看来,想要通过官方渠道前往大明,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是私自前往肯定会被横加阻拦。正百思不得其解之际,突然计上心来,想到一出绝妙的主意。
    在九州北部筑前国博多湾有一处商人自治的港口,名叫博多津,号称是日本战国时期,十大港湾的三津七凑之笔头,繁华程度可见一斑。
    今天却格外引人注目,只见市集中央人满为患,一名头戴乌纱帽,身着青袍,袍上绣着白鹇,手持诏书的明廷官员在宣读御令。这个人也是去年抵达日本的明廷使者,不过跟郑舜功相比,他可是正经的官身,领五品衔市舶提举,是由浙江巡抚胡宗宪奏报朝廷恩准的赴日正使。而郑舜功也仅仅是以一名“大明国客”的身份出使日本,身份可谓是天地有差。
    如今,他基本已经招抚了著名的海盗王汪直,现在正和汪直去各地巡演一样,在日本各岛宣读圣谕。所行之处,顺者赏赐,逆者尽殄,成效卓著,比之义辉将军的御内书,效果是天壤悬隔。
    正当蒋洲刚刚赏赐完当地归附的海寇头目,动身前往丰后国的路上,准备去向大友义镇兴师问罪,却碰巧遇到了细川辉元一行人。
    “咦?”蒋洲好奇的望着这群大概一百多人的队伍,旗帜鲜明,锦衣亮甲,随行的侍童还不少。更加令人奇特的是,旗帜上面竟然用大大的汉字书写“赴明使节团”。
    赶紧上前询问怎么回事,只见队伍中走出一位僧侣,双手合十道:“贫僧策彦周良,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啊?策彦周良?可是嘉靖二十六年(1547)入我大明的日本正使?”蒋洲根本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碰到上次的赴明使节。
    “正是贫僧,阁下?”
    “哦,失礼,失礼。下官蒋洲,奉诏为赴日正使……”蒋洲和策彦周良略一攀谈,了解到还有一队赴日使节,并且已经拿到了义辉将军的御内书,他们一行是准备前往汇合,一同回大明复命的。
    跟在一旁的汪直一听可就急了,他原本就想归附大明一家人团聚了。为了表示诚意,还派遣养子王滶陪同副使陈可愿回到大明,帮助胡宗宪清剿徐海、麻叶、陈东等倭寇,替自己献上投名状。自己在这边则帮助正使蒋洲收编日本岛内倭寇,扫清倭点。本来全是自己的功劳,结果被什么将军一纸御内书,还要奏报朝廷?这不等于功劳全是这个郑舜功的了,而自己辛辛苦苦的却白忙活一场。
    “大人!蒋大人!这可万万使不得啊,这原本就是我等的功劳,这岂不是让外人得了便宜?”汪直在一旁不停的劝解道。
    蒋洲其实心里也是十分不乐意,他本身没有中过进士,只是诸生。一个诸生就当不了大官,但恰巧胡宗宪要行招抚之计,需要能出使日本的人才,是他的同乡万表,向胡宗宪推荐了他,因此才被破格录用。总算没有中过进士的蒋洲便有官当了……“假市舶提举服色,充正使“;还有一个宁波人陈可愿,充任副使。
    本来干好了回去官途一片光明,现在恐怕连官位都不保了。可是就算现在回去复命请功,也比不过他郑舜功手中有日本国王的亲笔书函。
    正当他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孩童提醒了他:“咦?这不就是明廷正使吗?咱们不正好和他们一起回去,觐见世宗陛下,进献我王的臣贺,递交国书吗?”
    “国书?等等!你们有国书?”

第二十四章出使大明
    所谓国书,是国与国之间往来或共同议定的重要文书,是记录在卷宗的重大历史事件。比那个什么御内书强太多了,御内书其实只是一个对国内的一份命令而已,还上升不到外交层次。
    当蒋洲听到对面有外交特权的国书的时候,眼都绿了,就像看到救命稻草一样连连点头:“没错,没错。本官才是赴日正使,有朝廷的正式任命,这是本官的任命书。”
    “另外,本官官居五品衔市舶提举,是专门负责勘合贸易的主事。”蒋洲也不傻,顺便抛出勘合贸易这个诱饵,他可知道这勘合贸易是日本各大名争相抢夺的香饽饽。
    “既然是明廷正使,贫僧自当听从大人的安排。”策彦周良看到躲在一旁的细川辉元暗暗点头,便直接应允了蒋洲的邀请。
    为了这次能顺利的搭上这末班车,细川辉元重新调整策略,利用义辉将军与大内家的关系,请出了上次的赴明正使,京都五山之首,临济宗本山,天龙寺的塔头妙智院的住持策彦周良。恰巧策彦周良与宁波友人曾有十年之约,于是欣然接受,他记得当年离别之时,双方依依惜别。为此特地写下了《江楼留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