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五年- 第9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成败的关键,需要立刻探明。
  “总镇放心,此处虽然有冰凌,但仁川港乃是一个海湾,虽然比不上咱们的金州和旅顺,但却也能遮挡不少的风寒,末将派去探查的小船,已经回返,他们说,白天有阳光的时候,冰凌减少,伴随着早晚各有一次的潮汐,仁川港是可以登陆的。”
  郑森始终坚定。
  周遇吉点头,对于郑森,对于这个年轻的水师提督的判断,他还是有相当信心的,不唯和郑森在旅顺处事,有一定的了解,更因为他相信陛下的眼光不会错,郑森一定不会让他失望。
  接下来的航行,郑森下令放慢速度,等待消息,同时也是掐着时间点,做好明日清晨抵达仁川港,借着早上的潮汐,登陆仁川的准备。同时的,两名朝鲜使者乘坐一艘快船,先行去往仁川,向朝鲜军民报告大明援兵已到的好消息,令仁川的朝鲜兵做好迎接的准备,也振奋朝鲜上下的民心士气。
  这一夜,气温极冷,是为今冬以来最冷的一夜。围在战船周围的,不再是冰冷,而是大片大片的浮冰了。
  郑森站在船头,眼神焦急忧虑。
  第二日清晨,旅顺水师的百余艘战舰,按计划抵达了仁川外海。但眼前的景象,却让所有人都是心中发沉。
  ——天色灰蒙,眼前更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海面冻成了冰,海岸已经被冰封,这种情况下,他们要如何登陆?
  ……
  南汉山城。
  “大明援兵不可能来了,各处海岸,除了东岸靠近建虏的罗津和先锋,其他地方都已经冰封,船舰根本无法登陆!”
  “就算能登陆,在大清已经包围南汉山城,声威巨大,明国援兵也未必敢来救援南汉山城。就如上一次丙之胡乱一样。”
  “一旦拖延下去,终究是巢倾卵覆,悔之晚矣!”
  “豫亲王说了,只要王上悔过自新,全数答应他提出的条件,大清便可以原谅了王上这一次,保证王上继续为我朝鲜之主。”
  “王上,不要再犹豫了,请下决断吧,豫亲王只给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一点都容不得耽搁啊……”
  一间灰暗的宫殿里,亲清派官员金自点跪在李倧面前,哭拜恳求。
  李倧呆坐在案后,满脸是泪,目光呆滞的像是一个失去灵魂的躯壳,嘴里呢喃道:“每年上好的粮米,一共三十五万石,棉布三万,铁三万,亲自出城,对多铎行叩拜之礼,多铎一个王,何以敢令本王拜?……这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
  “老臣无能,无能啊~~老臣费劲口舌,在多铎面前哭求,说明王上的忏悔之心,但多铎终不肯让步,老臣对不起王上啊。”金自点跪在地上,连连叩头,亦是哭的老泪纵横。
  “这些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求本王屠戮大臣?史笔春秋,将来如何记载本王?”李倧抬起目光,呆滞虚弱的看向金自点。
  “王上~~”
  金自点大哭:“非如此,不能取信于大清,王上忽然归明,在大清看来,都是朝中亲明派官员在作祟,大清要求清除亲明派官员,以为诚意,也是情理之中。”
  “什么诚意?”李倧忽然扔了手中的议和书,仰天大哭了起来:“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
  金自点同自大哭:“王上,不唯如此,难以保存我朝鲜啊~~时间紧迫,请你速下决断啊……”
  “不要说了,不要说了!金尚宪沈器远柳林等人都是本王的肱骨,本王如何下的手?”
  李倧已经是泣不成声。
  金尚宪,文臣,亦是朝鲜文坛泰斗,沈器远武将,这一文一武,正是朝鲜国内最坚定的尊明派。
  ……
  南汉山城城头。
  沈器远正在巡视城防,督促军士严守城池。
  虽然建虏没有攻城,但城外日夜嚎哭的朝鲜百姓,极大的摧毁了城中军士的坚守之心,想要用弓箭射杀,但因为建虏用棚板遮挡,效果十分有效,而李之龙出战失败,几乎全军覆没之后,军中胆气丧尽,再无人敢出城,沈器远能做的,就是日夜巡视,鼓舞督促,极尽全力,坚守南汉山城。
  风霜映着沈器远的脸,他脸色十分憔悴,眼神里都是担心,他憔悴是因为守城,但担心却是来自城中忽然窜起的一股流言——昨日,王上忽然释放金自点,并派金自点出城和建虏谈判,历经一日,金自点今日已经回来了,身为南汉山城防御使,也是现在朝鲜军最高指挥官,掌管城防和城门,沈器远对金自点出城谈判之事,第一时间就知道了,王上李倧也清楚的告诉他,派金自点和建虏谈判,不过是拖延战术,以待大明援军,他心志坚定,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无论如何,他都绝对不会再向建虏屈膝!
  沈器远当时听的十分感动,高呼圣明。
  但今日,当金自点回城之后,流言却纷纷而起,说金自点已经和建虏达成了协议,朝鲜又要倒向建虏了。
  这些流言令沈器远心神不定,忧虑万分,时不时的,他的目光就会看向城外原野。
  他看的不是建虏包围的营帐,而是期盼大明援军的到来。
  只有大明援兵到来,才能坚定王上的心志,也才有大明援兵的到来,才能解除眼下的困局,不然王上即便现在不动摇,时间长了,也终究是会动摇的。
  ……
  “防御使,王上召你进宫。”宫中忽然来人,
  “稍等,待下官回府换过衣裳。”沈器远领命。
  “不必了,王上令你立刻进宫。”传旨的太监紧紧盯着。
  沈器远眉角跳动了一下,但还是躬身领命,然后进到城楼,简单洗手。
  太监等在城楼口,目光盯着沈器远
  这中间,沈器远的弟弟沈器长悄悄进到城楼中,到了沈器远身边,表情激动的说道:“哥,不可进宫啊,一定是金自点那个奸贼和建虏达成协议了……”
  “休得胡说!”
  沈器远压着声音呵斥,然后小声道:“王上心志坚定,岂会动摇?召我进宫,一定是商议防御大事。”
  “哥,不可不防啊。”沈器长眼睛红了。
  沈器远瞟了城楼口的那个太监一言,小声说道:“听着,如果我天黑之后,还不回来,你立刻出城,去和林指挥使汇合,助他接应王师登陆!”
  林指挥使,就是林庆业,李倧反正归明之后,全面启用尊明派官员和将领,原本有罪藏匿的林庆业自然就无罪了,在沈器远的举荐下,重新成为了朝鲜水师指挥使,统领朝鲜剩下为数不多的水军,而林庆业眼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接应大明援兵登陆。
  “哥……”沈器长还是劝。
  “照我说的做!”沈器远呵斥。
  沈器长只能听令。
  沈器远下了城,跟在太监的身后,在几个亲兵的护卫下,骑马急急往李倧的临时行宫而去。
  此时日渐黄昏,山城街道上拥挤不堪,到处都是逃难的朝鲜百姓,行进速度有点缓慢,那一位传旨的太监十分着急,连声呵斥,命令军士开路。
  他不呵斥还好,呵斥之下,队伍竟然是停住了。
  原来是一个僧人挡在了街心。
  “贫僧释能。敢问可是沈器远沈守御使?”僧人挡在街心,双手合十,阿弥陀佛,高声而问。
  太监虽然猖狂,但对僧人却不敢唐突。因为谁都知道,王上一心礼佛,对僧人十分尊敬,只王家寺院,就修了好几座,加上这里是南汉山城,谁知道僧人是哪一位大师,又或者是哪一位大师的徒弟?
  沈器远听的却是心头一震。
  因为他已经听出来了,拦路的僧人正是他和大明的秘密联络人崔英一!
  崔英一以僧侣为掩护,和他一直都是秘密见面,今日却忽然挡在街心,公开和他见面,显然是有紧急事务。
  沈器远拨马向前,目光和崔英一对视。
  崔英一脸色凝重无比。
  只一眼,沈器远就知道,自己所猜没有错,果然是有紧急的大事。
  但是什么大事呢?莫非是和他即将入宫有关?
  沈器远翻身下马,上前两步,双手合十向崔英一行礼,恭敬的说道:“是我,不知高僧有何见教?”
  “我瞧守御使印堂发黑,前途恐有不测啊。正是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崔英一仔细的看着他,忽然大笑吟唱,一边唱,一边转身离去。
  译:刚直不阿象弓弦一样的人,结果只落得惨遭杀害,暴尸路边,曲意逢迎,在权势面前弯腰如钩的人,反而升官发财,被封为王侯。
  出自《后汉书·五行志》。
  沈器远脸色变了,他知道,这是崔英一再明显不过的警告了,这一次入宫,果然是凶多吉少!
  军情司显然是得到了准确的情报,但来不及通过旧有的通路告知,因此,崔英一才会冒险出现警告他。
  那一个传旨的太监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不明白后一句话的意思?但前面的话,他却是听明白了,急忙抬手大喝道:“哪里来的妖僧?在这里胡言乱语,来呀,将他拿下!”
  军士们向前。
  但崔英一早消失在人群中了。
  太监气急败坏,但也无可奈何,转头看沈器远,发现沈器远发白,眼神中都是黯然。
  “守御使……”太监担心沈器远变卦,不去宫中,那他的差事就办砸了。
  不想沈器远还是上马,面无表情的随他进宫。
  如此,太监算是放心了。
  不管接下来如何,都不是他的责任了。
  “吱吱呀呀~~”
  “咣!”
  宫门开启又关闭落锁。
  沈器远脸色更白,但他脚步却不停止,在太监的引路下,大步往正殿走去。
  ……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孤臣孽子
  ……
  仁川外海。
  大明船舰帆樯如云,已经做好了临岸登陆的准备,但冰封的近海阻挡了他们,令他们根本无法靠近,即便是最大型、最新打造的船舰,也无法向继续上前。
  旗舰之上,周遇吉和郑森都是面色凝重。
  尤其是郑森。
  昨夜忽然的降温,出乎他的意料。也打乱了他原先的计划。
  正常情况,面对冰封的近海,他们只能绕行其他港口,但郑森心中清楚的很,整个朝鲜半岛,除了东面的罗津和先锋,其他地方怕也不会比仁川好到哪里去,而如果绕行罗津先锋,等于是要围着朝鲜半岛转一圈,所花费的时间绝不是一天两天,最少得十数天,而且罗津先锋距离汉阳遥远,从这两地到汉阳,又得十数天,等于二十天后,他们才有可能到大汉阳城下,而这还需要一切顺利,如果天气不佳,建虏半路袭击,他们不但不能救援朝鲜,说不得自己也会陷入危险。
  所以没有其他选择,但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大军也要从仁川登陆。
  “总镇,我们的登陆可能要改变了。”
  郑森抬头看天,又看周遇吉,说道:“今日应该是一个晴朗天气,等到中午时分,太阳高照,冰层浅薄的时候,末将派铁头船开路,配以万人敌,应该可以开出一条通路来。不过没有潮汐,船舰无法直接将弟兄们送上岸,需要用小船转运了。”
  周遇吉点头:“去做吧。”
  和郑森一样,他清楚知道,这百余艘战舰,如果绕行罗津先锋,那耽误的时间是不可以接受的,而且有相当的危险,仁川距离汉阳不过八十里,距离南汉山城不到六十里,正是登陆救援朝鲜的最佳地点,但有一丝可能,他们也要在仁川努力。
  郑森抱拳领命,急急去准备。
  “有船来了!”
  此时,在水军船舰的东方海面上,忽然穿了几艘大船,远远看不清,但看起来不像是商船,而像是兵船,虽然旅顺水师庞大,大小船舰百余艘,区区几艘不明身份的船舰根本形不成威胁,不过整个舰队还是紧张起来,作出迎战的态势。
  “是朝鲜战船,主将自称朝鲜水师指挥使林庆业,说是来迎接我大明船舰的!”
  很快,朝鲜战船发出信号,双方联络,一名朝鲜将官乘坐放下的小船,在两个亲随的陪同下,登上了大明的旗舰战船,和周遇吉郑森见面。
  “末将林庆业,乃是朝鲜水师指挥使,奉王上的命令,在此迎接大明王师!见过周总镇郑提督!”
  取出官印和文牒,证明身份之后。林庆业行礼。
  林庆业说的一口标准的汉话,若不是甲胄的不同,真可以当成是大明水师将领了。
  而说话间,林庆业脸色涨红,激动溢于言表,因为在这之前,他一直担心大明王师的救援会不会来,又会来多少?此时见到大明船舰浩浩荡荡,大小船只百余艘。常理推断,援兵将近万人,他终于是可以放心了,他朝鲜,也算是有救了。
  “林指挥免礼,情势现在如何?”验明身份无误之后,周遇吉问。
  “建虏兵围南汉山城,随时都可能会发起猛攻,情势不容乐观!”身为武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