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五年- 第8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济格明白了,脸色一沉,随即策马:“带本王去看!”
  ……
  渤海所一带群山环绕,各处长城地势都十分险峻,虽然蒙古人破了长城,入了塞,但接下来仍有很大一段狭窄的下山道路,长度约有三四里,阿济格和几个蒙古郡王,清楚知道快速通过山道的重要性,因此,攻上城头的第一件事,就是追击逃走的明军,同时顺道下山,扩大战果。
  但不想,却是晚了一步。
  暗夜之中,火把闪耀,一大队的明军援兵先于他们之前赶到山下,并且就地用大盾和长枪组成兵阵,死死卡住了蒙古人下山的道口。同时的,有三股明军攀爬而上,占据了山道两边的三处制高点,摆放石块,做出了严守的架势。
  ——有道口的兵阵和两侧制高点的占据,蒙古人想要顺利下山,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最初,蒙古人是没有在意的,明军虽然占据了道口,但人数并不多,他们和明军缠斗多年,深知明人不耐持久,只要一个猛冲,就有可能将明人冲散,再者,他们登城成功,士气正盛呢,面对急行军赶来的明国援兵,怎么会担心?于是,带队的蒙古小佐领立刻下令攻击。
  山道难行,不能骑马,蒙古人也组成步兵阵,先向明军抛射了三轮的箭雨,然后呼哬着,举着弯刀和圆盾,向明军冲杀过来。
  ——就过往的长城边军来说,面对蒙古人的飞蝗箭雨和冲锋,大概率是支持不了多久的。
  “砰砰砰砰~~”
  但很快的,蒙古人就意识到了情况的不对,于道口列阵的明军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极其镇定,甲胄精良,火力更是凶猛,燧发枪连续不停,将冲上去的蒙古兵打的血肉横飞。
  而他们射出的弓箭,对明军造成的伤亡,却是有限。
  “是明国精武营!”
  带队的小佐领立刻知道了对手的不寻常。
  与此同时,在另一条从山上通下来的小道上,也有一股明军出现,同样堵住了道口,同样占据制高点。
  两条山道,一个称东口,一个称西口。
  东口和西口都被堵,除非三万蒙古人,原路返回,再寻其他道路下山,否则就非是击溃明军不可。
  此时,浩齐特右旗旗主罗额尔德尼已经赶到了前方,对麾下蒙古士兵在山道山挤成一团,他怒不可遏,连续用马鞭抽打,最后来到前方,见明军列阵堵道,阵型严整,更有凶猛的遂发鸟铳,正面强攻怕是占不到便宜,于是改变战术,一边令人翻越山坡,寻找他路下山,一边命令攀爬旁边的陡坡,对占据制高点的小股明军发动攻击,以期夺回制高点,继而从高处对明军倾射箭雨或者是投掷石块攻击。
  “杀!”
  双方最激烈的交战点,并不是道口,而是周边的几个山坡制高点。
  和道口的严整方阵不同,双方在制高点的战斗,完全是以命相搏,一命换一命,原本,蒙古士兵自恃勇猛,认为单打独斗的能力,明军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但今日他们却是惊讶的发现,明军不但甲胄精良,而且格斗之术一点都不差,配合也默契,更有一枚枚的手炸雷,关键时候从山头落下来。将俯攻上爬的蒙古人炸的哭爹喊娘……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阿济格的丑事
  渤海所。
  “杀!”
  明军极其顽强,扼守三处制高点,死战不退。
  蒙古人虽然人数众多,四面围住,连续猛攻,但急切之间,却也是拿不下。这中间,有不少蒙古兵虽然成功翻越了陡坡和荆棘,下到了山下,但没有战马,只能临时组成步兵阵,从后方对明军发动进攻。
  但明军早有准备,他们携带了大量的长盾,遮挡箭雨,同时甲胄精良,面对雨点一般落下的箭矢,一点都不畏惧,攀爬绕道而下的蒙古兵,没有战马的助威,只靠圆盾和弯刀,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虽然是绕后攻击,但明军两面列阵,长枪盾牌层层叠叠,更有密集的遂发鸟铳相助,将冲来的蒙古兵打的血肉横飞。
  “稳住,稳住!”
  军旗之下,一个全身甲胄的明将,正大声呼喝。
  微弱的火光中,依稀看到他坚毅中透出一些不羁的脸。
  却是杨轩。
  杨轩身边,还站着一个穿皮甲,但却手挽强弓的文士,乃是军机参政袁枢。
  自接到命令起,杨轩就带兵三千离开京师,马不停蹄,急急往渤海所救援,袁枢作为军机参政,得了军机处留守堵胤锡的命令,随杨轩一起前来救援,不过他们还是晚了一步,当他们到了渤海所长城山下之后,发现山头已经冒起火光,杀声四起了。
  两人立刻明白,渤海所长城段的激战已经开始,而渤海所的兵力并不雄厚,怕是挡不住蒙古人的突袭,如果现在他们顺着山道向上救援,很有可能会和破关的蒙古人撞一个满怀,到时,双方在山道上激战,京营的燧发枪和严格操练的军阵,发挥不出效果,失败是难免的,于是两人当机立断,执行军机处的乙计划,在山道口摆开阵势,立阻蒙古人快速下山的企图。
  渤海所一带的山峦,时高时低,虽然是下山,但下山口却是一道小型的山峰,精武营占据道口,正可对蒙古人形成阻遏。
  当然了,这其实也是冒了相当大的风险,因为杨轩带来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不过一千余人,又要分兵守卫三处制高点,等于在道口列阵的,其实只有一千人,而且这一千人连续两日行军,已经是疲惫不堪了。
  但没有其他选择,即便是咬牙,今日也得坚持。
  杨轩站在飞虎旗之下,大声鼓舞士气,又举着斑鸠铳,定点狙杀那些带头冲锋的凶悍蒙古兵,连续狙杀了十几人之后,蒙古人胆怯,明军士气大振,虽然蒙古人漫山遍野,他们俨然是陷入了包围,但却没有人后退。
  袁枢的注意力则集中在两边的三处制高点,这三处制高点在,精武营就有拖延时间、守住道口的可能,一旦丢失,被蒙古人占据,蒙古人在山头倾射箭雨或者是滚放巨石,那他们就要被动了……
  “呼哬!”
  蒙古人第二波的猛攻开始了。
  ……
  此时,阿济格恰好赶到。
  东方渐渐发白,天色已经快要亮了。
  晨曦之中,阿济格清楚看到,蒙古人密密麻麻的挤在山道之上,有人向前,有人试图找寻可以从两侧通行的道路,你推我,我挤你,人喊马嘶,显得十分混乱。
  而在最前方之处,一队大约一千人左右的明军,正堵住道口的最窄处。
  ——飞虎旗飘扬,山一般的盾牌,一杆杆伸出的森寒长枪,以及盾牌后方的一个个黑洞洞的、不时会冒起白烟火光的铳口,冲上去的蒙古人一战乱攻之后,很快就又退了回来……
  阵型齐整,每个士兵都配备精良的铁甲和铁盔,一切的一切,让阿济格立刻就知道,眼前的明军,并不是守卫长城的边军,而是明国京营精武营的精锐!
  明白了这一点,阿济格心中惊讶无比,精武营主力不是去往万全左卫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是自己的计划,被隆武小皇帝识破了?因而从京师急急派兵来救?
  阿济格心中惊疑。
  但此时已经顾不上了,大兵困在山道中,乃是兵家大忌,必须立刻摆脱,另外,阿济格也并不是太担心,明国主力都在万全左卫,往来调动,最少需要七到八天的时间,只要出了山道,一切就都任由他来挥洒。
  “英亲王,这里是明国京营兵,约一千人,西口那边,乃是密云兵,人数大约两千人左右。”
  罗额尔德尼面有慌张的报告。
  阿济格冷冷扫他一眼,对他无能很是不满,声音冷冷的命令道:“明军堵在道口,乃是为了延缓我大军下山的时间,不必和他们多做纠缠,立刻分兵,从其他地方开路下山,待我们下了山,道口的明军自然就会溃败。”
  “是!”
  “呜呜~~”
  号角响起。
  蒙古士兵都牵着了战马,遵照阿济格的命令,绕道开路下山。
  山道口。
  见蒙古人忽然停止了猛攻,向后退去,开始漫山遍野的找寻下山道路,杨轩知道,蒙古人变“聪明”了,他们放弃了强攻,想要摆脱困到山道上的困境了,
  虽然此间遍布树木、荆棘、山石、沟壑、山形又陡峭,蒙古人更都牵着战马,开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并非不能,几万蒙古人一起动手,也许很快就能趟出一条下山的道路来,一旦那样,自己带人堵在道口的战术意义,立刻就没有了。
  “不能让蒙古人顺利离开!”
  杨轩闪过这个念头。
  但蒙古人要离开,他却也是想不出阻止的办法,只能把目光投向军机参政袁枢。
  袁枢皱着眉头,抓着胡须急想了几下,忽然说道:“前些天在英武殿研议计划时,我听陛下说过阿济格三兄弟的一件丑事,今日或可一用……”
  ……
  “阿济格,你这个懦夫!”
  “谁不知道,你是你母阿巴亥和代善私通,生下的孽子~~”
  “为了此事,老奴努尔哈赤废了代善的太子,又去了你母的大妃~~休了她~~”
  “阿济格,你和代善、多尔衮多铎,根本不是兄弟,你是他们的儿子和侄子啊~~~”
  “阿济格,你叫爷爷吧~~”
  晨曦之中,停止进攻,正漫山遍野开辟下山道路的三万蒙古兵,忽然都听见了明军的阵阵大喊。
  听到此言,阿济格脸色骤然大变!
第一千零七十章 恼羞成怒
  老奴努尔哈赤,一生之中最爱的女人,就是阿济格三兄弟的母亲阿巴亥。阿巴亥十二岁就嫁给了努尔哈赤,而努尔哈赤此时已经四十多了,身边女人六七个,阿巴亥凭借年轻貌美和聪慧,很快就得到了努尔哈赤的全部宠爱,先后诞下了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不过不久之后,一件丑闻却在沈阳宫中传了开来,有臣子向努尔哈赤密告,说阿巴亥和代善关系不正常,十分暧昧,并且有人证物证,努尔哈赤听后十分震惊。
  虽然照建虏传统,努尔哈赤死后,代善可以继承他全部的财产和女人,但自己尚且健在,就出了这样的丑事,实在是莫大羞辱!
  于是,在盛怒之下,努尔哈赤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将阿巴亥休弃到冷宫,不久,又废了代善的太子之位。
  但努尔哈赤太爱阿巴亥了,一年之后,便又重新册立阿巴亥为大妃。
  虽然对外的是理由是,查无实证,代善和阿巴亥是清白的,当初密告的人,被努尔哈赤以诬告之罪处死,但此事掀起的余波,却依然荡漾了好一阵时间,直到努尔哈赤逝去,才完全平息。
  虽然事情过去了,也平息了,但面对母亲当日被人“诬告”和“屈辱”,阿济格三兄弟心中都是愤怒不已的,更不用说,在努尔哈赤死后,阿巴亥被黄太吉阿敏算计,不得已殉葬,此事对阿济格三兄弟的打击更是沉重,在他们三人心中,母亲阿巴亥的地位,是神圣无比,谁也不能触动的,但今日,在这渤海所的山道之上,一千名明军大声呼喊,将阿济格三兄弟埋在心中,谁也不愿意提前的伤疤,又揭了起来,对阿济格来说,明军呼喊的每一个字,都是在侮辱他的母亲。同时也是在强烈侮辱他。
  阿济格如何能不怒?
  如果是多尔衮和多铎,他们或许会大怒,但却不会因此改变战术。
  但阿济格却不同,虽然明知道明人在激将,但他心中的愤怒却是无法压制。
  明人喊的是汉语,大部分的蒙古人都听不懂,但建虏白甲兵能听懂的却是有不少,更不用说阿济格习过汉书。
  “罗额尔德尼!”
  阿济格脸色涨成了猪肝色,咬牙启齿,目光像是要喷出火来,他站住脚步,猛然回头大叫。
  “王爷!”罗额尔德尼急忙抱拳。
  阿济格马鞭向山下一指,咬牙切齿的说道:“你带人开路下山,从后方包围这些明贼。本王带兵往下,我们前后夹击,将这一群明贼碎尸万段,一个也不放过!”
  罗额尔德尼并不愚笨,他清楚知道,明军的大喊,乃是激将之策,现在阿济格改变计划,要歼灭这股明军,明显就是中计了,但面对盛怒的阿济格,他却是也不敢劝。
  ——作为蒙古王亲,他清楚知道阿济格的暴脾气,更知道阿巴亥在阿济格三兄弟心目中的地位。
  “是!”
  罗额尔德尼领命,亲自带人开路下山。
  阿济格的目光望向被明军占据的三处制高点——虽然是制高点,但山势并不算太高,只是太过陡峭,难以爬行罢了,现在明军占据了这三处,在山顶堆砌石块,构建阵地,虽然人数不多,但却和山道上的明军形成了犄角之势,除非是攻占这三处,居高临下攻击,否则正面硬冲明军兵阵,怕是要付出相当代价。
  “再上,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