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五年- 第7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椴⒉恢苯恿毂蝗恢齑葻R一定要上疏反对。
  “岳州的军报到了没有?”
  朱慈烺放下辽西军报,问。
  辽西战事,他鞭长莫及,官员的任命,他也是有心无力,湖广的战局才是他眼下的急切。
  而湖广战局中,眼下最重要的一件事,并不是收复武昌,而是加强岳州的防御,决不能使张献忠越过岳州,进入湖南。当然了,现在还没有湖南,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决不能让张献忠的贼兵,进入湖广南部,动摇江西和四川。
  为此,除了严令偏沅巡抚李乾德死守岳州,将咸宁等四地的军民,撤回岳州,加强岳州防务之外,他还急令刘肇基紧急驰援岳州,为的就是保证岳州的安稳。
  “没。”于海回。
  没有岳州军报,朱慈烺坐下来,开始写奏疏,将今日的过程,详细向崇祯帝禀报。
  而在这之前,在离开开封,将大军交给陈奇瑜等之时,朱慈烺当时就写了奏疏,向父皇阐明了自己暂时离开大军,前往扬州的必要性。
  “湖广南直隶明为两地,但实为一体,不唯钱粮,更因为长江,南直隶军政不修,水军孱弱,无法封锁长江,此乃武昌失守一大主因,要想将献贼禁锢于湖广,歼灭于武昌,南京水师非奋起不可,儿臣前往扬州,一来巡视南直隶军务,挑选精兵,二来就是要亲率水军西上,收复武昌。”
  “军中事务,儿臣都已经详细安排,有陈奇瑜杨尔铭和各级将领,严格执行,断不会有差错,儿臣快马疾驰,大军抵达湖广之时,儿臣必已至矣!”
  当然了,朱慈烺心中清楚,自己这一份奏疏送上去,对于他擅自离开大军之事,崇祯帝一定会有所不满,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了彻底剿灭张献忠,将湖广南直隶所有的资源,连兵马到粮草,全部都动员起来,他不得不到扬州走一趟,甚至有时间,他也不排除进南京。
  今日到了扬州,处理了八大盐商,更要将三品的盐运使斩首,这么大的事情,他也必须向崇祯帝禀报。
  写完了奏疏,放下笔,朱慈烺靠上椅背,微微松口气,脑子里又盘算起他和陈奇瑜杨尔铭,连同参谋司的诸位参谋,一起制定的策略……
  张献忠占据了武昌,看似风光,但其实却也是将自己置于了一个险地。
  武汉三镇是大明的腹心之地,占据武昌,向南就可以控制广东、湖南;向北可以直达中原,进取京畿;向东可以直取南直隶。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武昌其实也是一个四战之地。
  现在,刘肇基留下的一万京营和牛成虎的一万秦兵在北面的黄州府,隔着支江,和武昌对望,左良玉在西面的汉川,马士英在东面的九江,和武昌分别是长江上下游,等于武昌的北、西、东三个方向都是官军,虽然在武昌之战中,马士英被张献忠击败,损失惨重,已经无力主动出击,但左良玉和刘肇基牛成虎的部队,却都没有受损,只等时机一到,他们就可以架起浮桥,攻击武昌。
  时机是什么呢?
  就是朱慈烺亲率的三万大军赶到,官军的兵力和战力,完全占据优势之时,就可以大举过江,一举收复武昌,歼灭张献忠。
  这样的险境,狡诈如张献忠不会不知道,但他现在仍然留在武昌,不外乎是因为修整兵马,招募青壮,收集船只,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三面的官军虽然虎视眈眈,但却无力向他发动进攻,他一时不用担心。
  同时,他一定也是在观察、思考,以确定下一个攻击目标。
  如果张献忠有一支强大的水军,他完全可以顺江而下,东进九江、安庆,继而夺取南京,就像后世的太平天国一样,建立基业。但他没有,而明军在南直隶犹有相当的力量,一旦他东进,左良玉牛成虎必然尾随其后,在滔滔江水和九江坚城之下,他失败是大概率的事情。
  不东进九江,那么,张献忠就只能南下夺取岳州了。
  为了稳住张献忠,令他继续留在武昌,以给岳州争取更多加固城防的时间,在离开大军之时,朱慈烺叮嘱陈奇瑜,要陈放慢行军的速度,只要这三万大军不出现在湖广,张献忠就没有立刻离开武昌的急迫,就有可能继续在武昌修整练兵。历史上,张献忠足足在武昌停留了半年,才不情愿的离开。
  不需要半年,只要三个月,等到岳州城防完备,大军衔枚疾进,加上左良玉马士英牛成虎,以及仍然留在黄州的一万精武营,四面齐攻,就可以围歼张献忠!
  这是最好的预料。
  但在最好之外,朱慈烺也想到了最差,那就是张献忠从包围圈中脱困,又窜
  回了承天府、襄阳一带,又或者是突破了岳州,进入了湖广南部,威胁四川和江西,那一来,海阔天空,战场扩大,张献忠就非一时所能剿灭。朝廷必须做好长期围剿,耗费钱粮的准备,就像清朝剿灭捻军一样,历时数载,使用圈地封锁的策略,花费数百万两,前后调兵二十万,才将流窜数省的捻军完全剿灭。
  而不管最好还是最坏,粮饷充足,各部协调指挥,如臂使指,都是必备的条件。
  这也是朱慈烺一定要亲到扬州的原因。
  现在,粮饷问题基本解决,南京带兵的那些勋贵和将领,也可以顺道敲打。督促刘孔昭,带领水师西进,不是问题,唯一担心的就是张献忠这条大鱼会不会提前脱钩?
  ……
第九百五十六章 唯我独尊
  武昌。
  原先楚王宫的正殿里,红色的宫灯高高挂起。
  殿中酒气熏天,推杯换盏,吆五喝六不绝于耳,十几条大汉喝得面红耳热,原先楚王的侍女和太监,不停的添酒上菜,心惊胆战的伺候着,旁边的乐队,也是使出浑身力气,鼓瑟吹笙,一点都不敢怠慢。谁都知道,前天因为一个侍女动作稍慢,结果被“奉天永昌大元帅”,直接拉出去,剁成了肉泥。
  喝的差不多了,坐在正中间,楚王那把鎏金大椅上的张献忠打了一个酒嗝,
  左手放下手里的大骨头,右手推开身边的美妾,目光在殿中徐徐一扫。
  鼓乐停止,大殿立刻就静了下来。
  张献忠身材瘦高,满面麻子,一把大胡子,天生的一副恶相,多年的流贼大王,更是养成了他暴虐易杀、喜怒无常的脾气,喝酒吃肉时,如果他停下了,你还敢再啃,轻则一顿板子,重则就要你的脑袋!
  “咱在武昌待的时间也差不多了,朱家太子率领的大军,估计也快到了,下一步怎么走,兄弟们说叨一下。”张献忠沙哑如烟的大嗓门在殿中响起。
  殿中人立刻嗡嗡议论了起来。
  和半年前不同,现在张献忠麾下,除了一干义子和老兄弟,还有革左五营的五个老贼首,分别是(乱世王)蔺养成、(老回回)马守应、(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刘希尧、(革里眼)贺一龙。
  这五人各有兵马,虽然人数都不是太多,但战力却不俗。又因为都是老资格的流贼,因此平常里张献忠颇为器重,不过今日里,事情却隐隐有一些变化……
  明末流贼窜起,从崇祯二年到十五年,最后剩下的其实只有三股,李自成,张献忠,最后就是革左五营,和李自成张献忠的声势浩大不同,革左五营的兵马比较少,十三年被杨嗣昌严厉围剿后,最后只能潜伏在太湖、潜山一代,苟延残喘。历史上,当李自成开封大胜,震动天下之后,他们便从太湖窜出,攻掠州县,北上和李自成汇合,原本他们是想要借助李自成,壮大自己,不想李自成却是想要收服他们,(革里眼)贺一龙不服,密谋逃走,被李自成斩杀,剩下人在(乱世王)蔺养成的带领下,彻底归顺李自成,成为李自成的部将。但后来蔺养成也被李自成所杀。
  这一世,李自成没有能在开封大胜,贺一龙他们也就没有北上,而是继续留在太湖一带,随着张献忠声势窜起,他们便投了张献忠,和张献忠合兵一处,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加入,张献忠的实力才会骤然增长,在浮山击败左良玉,继而又攻陷武昌。
  但一样的是,革左五营的五个贼首,并没有把张献忠当成老板,他们自觉仍是独立,和张献忠是合作关系,刚才张献忠目光一扫,其他人都是立刻放下了碗筷,只有他们五人慢吞吞。
  张献忠当然知道他们的心思,不过表面却假装不知,相反,他对五人恩遇极厚,楚王府的宝物,分了很多给他们。
  “额看啊,咱们直接去打马士英最好,先取九江,再下安庆,最后攻入南京,抢他一个痛快,杀他一个片甲不留,顺道扒了朱重八的坟!哈哈哈~~~”
  一人首先大笑道,却是革里眼贺一龙。
  “不错不错。”(左金王)贺锦大声赞同。
  其他人却都是默不作声。
  张献忠不置可否,看向殿中一个中年书生:“军师怎么说?”
  那书生捋着胡须,微微一笑:“献帅,下官以为,此时取南京,尚不成熟,马士英虽然败了,但黄得功刘良佐犹有一战的能力,从九江安庆到南京,官军更是处处布防,左良玉牛成虎也正虎视眈眈盯着咱们,更不用说朱家太子率领的大军已经到了河南,不出半个月,就会进入湖广,一旦我们攻击九江不顺,就会进退两难,为官军所包围。”
  “退一步,就算我们能打下九江又如何?不同于其他地方,有长江相助,官军可以利用战船快速调兵,我义军却没有这个优势,稍有差池,就会万劫不复。”
  “因此,”书生顿了一下,继续道:“带兵东进,并非上策。”
  贺一龙最着急,喊道:“什么是上策,你倒是快说啊。”
  书生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紧不慢的继续说:“现在官军主力云集湖广,下官以为,这湖广是不能待了,咱们等赶紧离开,但东面不能进,西面和北面,又都有官军大军,更有长江阻隔,不利咱们行军,就现在的情势看,取道岳州,夺取四川天府之国。以为基本,才是上上之策。就算不能称雄天下,至少也可像刘备一样,割据四川。”
  听书生说完,殿中人都点头。
  张献忠的长子孙可望更是赞道:“汪军师分析极是,南下岳州,正是上策。”
  原来这书生叫汪兆麟,安庆桐城人。崇祯十四年归附张献忠,因有一点智谋,被张献忠倚重,封为军师,张献忠更把自己的女儿许配了他,由此,汪兆麟更加卖力。
  贺一龙也没有提出异议,所谓的攻打九江,夺取南京,不过就是他随便说说,他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见众人取得一致,张献忠点头,然后沙哑说道:“那就打岳州吧,不过在打岳州之前,必须先完成整编,严肃军纪,不然军无号令,额们这二十万多人,迟早得完蛋!”
  听张献忠这么所说,殿中人,尤其是革左五营的五个贼首,脸色立刻就不好看了。
  原来,虽然不是李自成,但张献忠却也操了和李自成一样的心思,想要趁着整编的机会,吞并了革左五营的兵马,贺一龙等五人都是老贼,论资格,张献忠还远在他们之下呢,张献忠的心思,他们岂能看不明白?因此,五人对于整编之事,推三阻四,表面答应,背地里却拖延,这其中,贺一龙最是明显,不但拒绝整编,甚至将张献忠派到他营中的人,都赶了回去。
  不过这事发生已经半个月了,张献忠一直默默,好像是吞了回去,贺一龙等五人也渐渐放松了警惕,但想不到今日,张献忠忽然提起此事。
  张献忠果然是看向了贺一龙:“革里眼,额派到你营中的督战官,被你赶了出来,额命令你整编兵马,你也是拖拖拉拉,比老驴拉屎还要慢,你娘求的什么意思啊?”
  贺一龙却是不惧:“献帅,额营中兄弟,虽然不是个个英勇,但却也没有孬种,用不着什么督战官,至于整编,额革里眼一直就是这么带兵的,用起来十分顺手,如果整编了,大小掌盘都不认识手下的兄弟,那还打什么仗?”
  张献忠目光凶狠:“这么说,你是要抗命了?”
  “八大王!”贺一龙脸色涨红:“额们兄弟投奔你来,图的是一齐打官军,你要是这般对额们,那就只有散伙了。”
  “散伙?你当额老张这是什么地方了,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张献忠冷笑。
  贺一龙的脸色终于是挂不住了,腾的站了起来:“八大王,你不要欺人太甚!”
  张献忠的凶眼也是瞪了起来:“娘求的,反了你?”抓起桌上的大骨头,就向贺一龙掷了过去。
  贺一龙闪躲不及,被砸了一个正着,登时大怒,跳起来,一脚踹了面前的案子,伸手就要摸腰间的刀柄,但却摸了一个空,这才警醒,进殿之前,他们的武器都被收走了。
  蔺养成马回回等四人,都想要站起来打圆场,但忽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