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五年-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狗儿双手捧着水壶,咕咕就往嘴里灌。因为太急,差点就呛着呢。
  “慢点喝慢点喝……”中年人眼神里带着感叹和怜悯。兵荒蛮乱,到处都是这样的人。百姓……苦啊。
  这中年人叫郑家富,是庐州知府郑履祥的管家。郑履祥原本是XX知府,得了朝廷的调令,前往庐州赴任,在官道旁的小路上,恰巧遇见了头破血流的狗儿,郑履祥救下狗儿,并且帮他包扎了伤口。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个时代很多文人都懂得医术。
  狗儿摸摸头,发现已经缠上了厚厚的纱带,大腿和手臂擦伤的地方,也都抹上药,心下顿时大安,知道自己这条命是捡回来了。慢慢坐起来,发现整支队伍大约有二十人左右,大部分人都配有腰刀,护卫着中间两辆带车厢的马车,想必救自己的郑知府,就在其中一辆马车上。
  “你叫什么名字?”郑家富笑问。
  “我……”狗儿犹豫了一下,回答:“我叫刘志。”
  郑家富点头:“哪里人?”
  “我……徽州。”
  “听口音不像啊。”张家富像是随意问,但隐隐却又有别的意图。
  刘志表情哀伤。“是,我四岁爹娘就走了,一个人飘在各地要饭,哪的话都会讲,现在我也不知道我是哪里的口音了。”
  郑家富点点头:“看你身体还不错,何必要饭呢,想不想找一个正经吃饭的地方?”
  刘志默然。
  见刘志好像是想起了伤心事,郑家富体贴的不再问。
  庐州城到了。
  庐州就是现在的合肥,虽然彼时尚没有安徽省,也就没有安徽首府合肥,但庐州的繁华却已经不亚于太原济南这些地方,又因为城墙坚固,称之为铁城。郑履祥即将就任庐州知府,还没到城门口,就有当地官员和士绅在道边迎接,一番客气,郑履祥进城。刘志也跟着沾光,不但吃了一顿好的,还得了五钱碎银子的赏钱。原本刘志并不打算在庐州久留,他向往的地方是南京,不过当郑家富再一次问他要去哪里?愿不愿意留下来做郑府家丁之时,他想了一下,答应了,他已经默然过一次了,如果再拒绝,他担心张家富会不给他换药,那一来,他的伤一时就好不了了。
  原本只是权宜之计,伤好后他就会拍屁股悄悄走人,不过一次意外的偶遇却让他改变了主意。
  “小姐,他叫刘志,就是我们来时路上救的那个人。”两个小女生在园子里出现,一人小声的说。
  “是他啊,我想起来了。”
  一个眉清目秀,肌肤白皙的女生看了刘志一眼,目光里满是善良,对刘志的直视丝毫没有生气,淡淡笑一下,转身走了。
  刘志呆在原地,久久不能动弹。
  ……
  京师。
  紫禁城有九千多间房子,除了皇上皇后两个贵妇张太后老太妃和几位皇子公主的住处外,尚有很多无人居住,但仍需日日打扫的宫殿,此时,朱慈烺正站在一处宫殿的门前,望着一个在不远处回廊里清扫的老太监。
  青色袍子,头发斑白,手里的扫帚不急不缓的扫过。
  这就是褚宪章所说的那位叫刘若愚的老太监。
  田守信走过去,小声说了一句。
  刘若愚赶紧扔了手里的扫帚,走过来拜见。
  “奴婢刘若愚拜见太子殿下!”
  刘若愚深深拜伏在地。
  “刘公公免礼,我有几件事想要跟你谈谈。”朱慈烺笑。
  “是。”刘若愚站起来,毕恭毕敬,眼神里满是惊疑和惶恐。
  经历了万历、隆庆、天启、崇祯四朝的内宫风云,又在诏狱里待了一年,他早已经看透红尘,心如死灰,能在宫中扫地而没有死在诏狱中,对他来说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他不敢再有什么奢望,更没有想过自己还会有被重起的那一天,因此,当皇太子忽然在他面前出现,还称他为刘公公,他心中的惊惧惶恐可想而知。
  所有人都被支的远远,只朱慈烺,田守信和刘若愚三人留在原地。
  “刘公公对兵仗局火器厂,有多少了解?”朱慈烺问。
  “略有了解,奴婢在东厂当差时,曾经去过几次火器厂。”刘若愚小心翼翼回答。
  朱慈烺点头:“那你觉得,如果本宫想在火器厂生产一些新式火器,保密工作要怎么做?”
  不愧是经历过四朝的老太监,虽然刚开始时有所惊惧,但很快就冷静下来,听了朱慈烺的问,他略微沉思一下:“火器厂工匠共有三千人,如果三千人都知道的事情要想完全保密很困难。但既然是新式火器,奴婢以为,可选小量工匠单独生产,如此保密工作就好做多了。首先严格筛查,不允许匠人中有细作;第二,严禁色赌酒,匠人中间有此恶习者,一律清除;第三,严酷刑罚,胆敢泄密者,斩;第四,适当提高工匠待遇;第五,不定时不定地点,对工匠实施抽查,让匠人们有一种随时随地都处在监视中的感觉。五管其下,虽不敢说滴水不漏,但却也能避免大部分的泄密。”
  朱慈烺暗自佩服,不愧是才识渊博的四朝老太监,这么短的时间,就想出了五项对策,且每项对策都深中要害,如果在火器厂实施,必然能有很好的防谍效果。
  “照刘公公所言,将这五项对策在火器厂实施,大约需要多少人手?”朱慈烺问。
  “如果是一百工匠,除去火器厂原有的人手之外,只需再增添二十人就可以,如果是两百工匠,则需要三十人。”刘若愚回答。
  “这三十人都需要是兢兢业业,忠心耿耿之人,对吗?”朱慈烺问。
  “是。”
  “如何判定他们兢兢业业又忠心耿耿?”
  “无非就是权衡,给甜枣,也给杀威棒,让他们时刻紧张,不敢怠忽职守罢了。”刘若愚回答。
  朱慈烺笑了:“如果本宫将这项工作交给你,你有信心做好吗?”
  虽然已经有所预感,但听到朱慈烺的话,刘若愚还是吃了一惊,赶紧跪倒在地:“奴婢已年迈,恐难以承担如此重任啊。”
  “刘公公不必谦虚,本宫看你面色红润,身体健朗,出宫当一个火器厂的掌厂太监,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朱慈烺笑。
  刘若愚跪伏在地:“奴婢是罪人,能苟延残喘已经是莫大的幸运,岂敢再出宫?”
第一百零二章 鲤鱼龙门
  刘若愚跪伏在地:“奴婢是罪人,能苟延残喘已经是莫大的幸运,岂敢再出宫?”
  朱慈烺把他扶起来,脸色严肃:“我意已决,刘公公不可再推脱!”
  “奴婢……遵命。”
  刘若愚微微颤抖,没想到自己居然还会有再穿绯袍的那一天。
  “刘公公的《酌中志》写的很好,本宫一共拜读了两次。”朱慈烺说,前世他走马观花的看过一遍,昨日知道刘若愚的名字后,晚上又加班读了一次,比起前世,这一次的印象就深刻多了,很多万历天启朝的宫闱之事在他脑海里清楚了许多。
  刘若愚又要跪,一脸惶恐的道:“殿下恕罪,那都是奴婢的胡言乱语。”
  朱慈烺扶住他,笑:“公公不必害怕,我没有怪罪的意思,就想问,公公才华横溢,除了自己写书之外,对时下的一些著作,可有什么看法啊?比如军武之类的?”
  “看过两本,赵士祯《神器谱》和徐光启徐阁老的《兵机要诀》。”
  “那有什么想法吗?”
  “构思巧妙,火器之威力让奴婢叹为观止。”
  “如果本宫想把其中的一些图例,变为现实,你觉得可能性有多高?”
  到现在,刘若愚终于明白朱慈烺的意图了,深深一躬:“奴婢以为,火器制造的难点,不在设计,而是材质,但有合适的材质,制造那些火器并不是太难。”
  朱慈烺笑,心说刘若愚这个人还真是找对了……
  司礼监。
  掌印大太监王之心正在为崇祯整理奏折,一个小太监走进来,在他耳边小声低语了两句,他不由就皱起眉头,等小太监退出去之后,他喝了一口茶,静静坐在椅子里,若有所思的样子。
  脚步声响,有人在殿门外禀告:“老祖,东宫典玺太监田守信求见。”
  “让他进来吧。”王之心放下茶盏。
  田守信快步进入,在王之心面前跪倒:“儿子叩见干爹。”
  王之心微笑的点头:“起来吧,你是东宫的人,以后不必对我行此大礼。”
  “干爹折煞儿子了。无论何时,儿子都不敢忘记干爹您的恩情。”田守信恭恭敬敬。
  “你有这份心就可以了,”王之心微笑点头,随即问:“你找我何事?是不是太子爷那边有什么差事?”
  田守信连忙又跪倒:“太子殿下想用刘若愚,特请干爹你的准许。”
  “糊涂!什么准许不准许的?整个司礼监都是为陛下和太子殿下服务的,殿下想用谁,只管去用,以后不必再知会我,你听见没有?”王之心脸色一沉,声音严厉。
  田守信吓的跪伏在地:“是,儿子知道了。”
  “去吧,好生服务太子。”王之心轻声叮嘱。
  “干爹保重身子,儿子告退。”田守信退了出去。
  等田守信走后,王之心转身到身后的书架,翻了一翻,从最后面翻出一本《酌中志》,拍拍上面的灰,看着上面的字,自言自语的道:“刘若愚……你这条老泥鳅死而不僵,难道还会鲤鱼跳龙门吗?”
  ……
  朱慈烺带着刘若愚直接来到兵仗局火器厂。
  刘若愚已经换成上了六品太监带有补子的青袍,虽然两鬓已斑白,但却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朱慈烺和刘若愚密谈很久,先说了斑鸠铳和鸟铳,他要刘若愚想尽一切办法,严格锻打标准,降低铳管的炸膛率,并从今日起,全力生产鸟铳。至于斑鸠铳,则是能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最后又把自己关于“手榴弹”的构想,说给刘若愚听。
  刘若愚才识渊博,一点就透,三言两语就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
  一会,褚宪章也到了。
  见太子果如自己建议的那样,将刘若愚从皇宫之中带了出来,任命为火器厂的掌厂太监,褚宪章眼眶微微有点红。原来,刘若愚是他的义父,当初他初到宫中,还是一个最低级的小太监时,刘若愚对他颇为照顾,还救过他性命。崇祯元年,当刘若愚被诬为“阉党”并被抓紧诏狱时,褚宪章就上下活动,想着为刘若愚脱罪,这些年刘若愚在宫中郁郁不得志,只能充当最低级的扫地太监,褚宪章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时刻都在想着为义父谋一个好去处,因此趁这次机会,将刘若愚引荐给了朱慈烺。
  对褚宪章和刘若愚的关系,朱慈烺已经调查清楚,不过他并不在意,刘若愚确实是一个人才,褚宪章虽有一点私心,但也是为了公义。
  朱慈烺将火器厂托付给刘若愚和褚宪章,令其二人先在火器厂肃奸,然后聚集工匠,抓紧时间研究“手榴弹”的制造,为了发挥最大效率,朱慈烺给了刘若愚便宜行事的权力。至于火药厂和盔甲厂,朱慈烺要褚宪章盯紧了,缺银子就和他要,三厂的生产,尤其是火铳的生产不能有任何停滞。褚宪章不敢怠慢,一一点头答应。
  “殿下,回府吧……”田守信小声提醒。
  “不急,再去神机营看看。”
  依照他的命令,神机营全营将士今日早上已经全部拉到城外野营训练去了,营房空了下来,正适合整修,因此朱慈烺把工部派来的一千工匠全部用到了神机营,希望他们将神机营的营房按他所说的标准尽快整修完毕。
  朱慈烺来到神机营驻地时,工匠们整修营房的工作已经开始了。
  工部派来的官员姓李,看起来很是精明能干的样子。
  但朱慈烺却不相信他。
  一会,朱慈烺等待的人,急匆匆的出现。
  工部侍郎宋玫。
  原本朱慈烺对宋玫毫无印象,历史上宋玫也的确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不过昨天见面之后,特别是萧汉俊的出现,让朱慈烺对宋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昨晚和今日,朱慈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宋玫,发现宋玫不但是一个能吏,也是一个清官。
  这样的官,正是朱慈烺需要的。
  因此朱慈烺决定把整修京营营房的任务全部交给宋玫。
  “殿下你怎么在这啊,臣还以为你在王府呢。”宋玫一脸惊讶。
  朱慈烺淡淡道:“宋侍郎,对京营所有营房的改建大约需要多少银子?你给我列一个预算,本宫不怕多花银子,但每一钱的银子都要花在刀刃上,如果胆敢有贪墨之人,本宫唯你是问。”
第一百零三章 东宫属官
  “若有贪墨,臣甘受斧钺!”宋玫慷慨回答。
  “另外,本宫想把王府后花园改建一下,以容纳本宫卫队。”朱慈烺从袖中取出一张画好的草图,交给宋玫。
  宋玫展开了看,微微吃惊:“公共浴室,公共厕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