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五年- 第5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各个府州县,防御能力每提高十个点,多增加十个点建虏攻城的伤亡,那么大明胜利的希望多增加十分。
  因此,朱慈烺一定要亲到下面的各个州县视察,想法设法的鼓舞军心士气,尽力为他们募集必须的粮饷。
  ……
  太子出京是大事,尤其还担着“代天巡狩”的名义,因此不比驰巡宁远,朱慈烺这一次出京,足足折腾了一上午,直到快中午之时,才结束礼仪,离开了京师,除了武襄左卫的护卫,詹事府官员的跟随,朱慈烺还另调遣了三千精武营以为随行——不是为了安全,而是为了锻炼,同时也是熟悉京畿地形,是某种意义的长途拉练。
  队伍一共四千余人,出了京师,往南而去。
  除了兵马,太子还携带了不少京营已经废弃,但仍可以使用的甲胄,还有一些长矛弓箭,以分给沿途的州县。
  传统意义上的大明京畿指的乃是以京师为核心的北直隶地区,由顺天巡抚统辖,不过自从在保定增设保定总督,天津设立巡抚之后,京畿含义微有变化,原本直属京畿的永清和霸州,现在归保定总督直辖。
  朱慈烺出京师后,沿着运河南下,先到武清,视察城建和兵马整训之后,并接见城中商人,募得(卖字)白银一万,黄道周对太子“卖字”的行为坚决反对,认为不成体统,朱慈烺道:“圣人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我的这点薄面能换到将士们衣食丰足,百姓们安居,不正和圣人的教诲吗?”
  黄道周默默不语,只是摇头。
  从武清离开,快马加鞭,经东安,永清到霸州,历史上,建虏在崇祯十五年的入塞,就是从北京天津之间的武清霸州等地穿过,直达河间府,攻陷河间,再一路南下,杀到临清和兖州的。虽然去年建虏入塞失败了,但就华北平原来说,建虏大军走永清霸州,通过河间府到山东,依然是最近的一条路线,其中河间府是必经之处,而在河间府之前的霸州,也是建虏必须拿下的一个据点。
  霸州位于冀中平原北部,京、津、保城市三角地带的中心,东邻天津、武清,西邻雄县,南邻文安,北与固安、永清接壤,一马平原,无险可守,适合建虏骑兵驰骋,历史上,霸州守卫战不可为不惨烈,守城官员不是战死就是自缢,奈何援兵不至,终是沦陷。
  到霸州时,保定总督杨文岳带着保定文武和霸州当地官员在城外十里迎接,其中就有保定总兵虎大威。
  见到故人,朱慈烺欣慰点头,虎大威咧着大嘴,向太子深拜,表情甚是激动。
  和在武清一样,朱慈烺巡视霸州城防和城中兵马,并接见商人,卖亲笔字画,得白银两万两——小城小地,不能和京师富商相比,也不能比江南,有这样的收入,朱慈烺已经很满意了,除了两万白银,朱慈烺还将携带而来的五百具甲胄和一些兵器,交给了霸州兵备道赵辉和知州丁师羲。
  历史上,这两位都是死守霸州的忠臣。
  崇祯十五年,建虏大军攻到霸州,兵备副使赵辉、知州丁师羲、参政李时茪等人率兵死守,援军不至,城遂破。赵辉带着儿子自尽。丁师羲和李时茪也都死。
  赵辉,字黄如,河津人,崇祯七年进士,朝廷追赠光禄卿。清乾隆四十一年,煇谥节愍。
  丁师羲,字象先,楚雄人。选贡生,朝廷追赠参议。
  李时茪,进士,累官参政,朝廷追赠太常卿。
  对于朝廷今年要求修筑城墙,整顿兵马,招募乡勇,预防建虏再次入塞的号令,赵辉和丁师羲一直都在紧锣密鼓的执行,就朱慈烺的视察来看,霸州城防还算是坚固,有一定的坚守能力,可就是这样的城池,又有赵辉和丁师羲这样忠心职守的臣子,在历史上却也没有挡住建虏的攻击,由此可知,真要是下了狠心,建虏的攻城也是不弱的。
  “募勇士,挖壕沟,聚百姓。”
  这是朱慈烺对两人的叮嘱,也是命令。
  募勇士不说,挖壕沟乃是在城池之外,再挖掘两到三重深沟,以为阻挡。霸州是平原,没有护城河,攻城人马可以直接冲到城墙之下,竖起云梯,这也是霸州乃至整个京畿平原的小城难以坚守的原因之一。
  最后的聚百姓最为关健,当听到建虏入塞的消息后,不管建虏有没有攻到,要立刻将周边百姓全部聚拢到霸州城中,一来增加防守力量,二来避免百姓被建虏驱赶,成为攻城的炮灰,三来使建虏无所得,在掳掠不到粮草和辎重的情况下,其攻城能力自然就会下降。
  赵辉和丁师羲深以为然,向太子殿下躬身送行。
  在杨文岳虎大威等人的簇拥护卫下,朱慈烺继续南行。
  一路,朱慈烺和杨文岳谈了很多,从保定地区的兵马整饬,新型农作物的播种,一直到最后的瘟疫,朱慈烺更加认定,杨文岳虽然在军略之上没有过人之处,但却绝对是一个能吏,尤其是在瘟疫的处置上,杨文岳严格遵守,雷厉风行,虽然也有官员弹劾,但他始终没有动摇——历史上,从山西而起,在保定大爆发,最后蔓延到京师的崇祯十六年的大瘟疫,这一次并没有发生,保定地区虽然有小规模的瘟疫传出,但都被杨文岳控制住了。
  都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良医治于病前,整个大明朝只有朱慈烺这个穿越者明白,杨文岳已经将一场可能导致大明朝灭亡的大瘟疫,消灭于无形了。
  杨文岳,功莫大焉。
  当然了,如果没有朱慈烺提前叮嘱和严令,没有石灰杀毒、灭鼠、口罩和隔绝法,没有名医吴有性的相助,杨文岳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说不定会在征战的忙碌中,疏忽了对瘟疫的防治,以至于一发不可收拾,就如历史上那样。
第七百五十章 河间防御
  “殿下,曲阳、新乐两县,已经被臣封闭了两个月了,两县百姓困苦,到现在已经死了数百,数万人染病,前些天,有百姓聚众冲击关卡,官军劝诫不听,不得不将他们全部射杀……”杨文岳一脸痛苦。
  “我知道很难。”朱慈烺心有戚戚,鼓励道:“但你必须坚持,不然就前功尽弃了,一旦传到京师,你杨文岳就是历史的罪人,你放心,所需粮草,我会尽量帮你筹集,两县百姓,要想尽一切办法照顾,不使他们饿死,同时加大宣导,令他们明白,并非是朝廷抛弃了他们,实在是瘟疫凶猛,不得不如此啊。”
  杨文岳点头。
  “从现在到十月份,你杨文岳和保定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遏制瘟疫,绝不能让瘟疫蔓延开来!”朱慈烺道。
  而之后,朱慈烺和杨文岳详谈保定各个府州县的城墙修建以及今冬应对建虏入塞的策略。
  保定兵九月聚集启程,十月到三河,并于三河驻守——这是兵部制定的计划,朱慈烺也同意。
  虽然去冬之时,保定兵驻守蓟州南原,成功阻止了建虏大军的南下,不过兵部尚书冯元飚,侍郎吴既衔仓髁穸俅蛹恢菽显黄频目赡苄院苄。蛹欢こ峭嘶氐谋砑由霞恢菰镜氖鼐匚兰恢萦Ω米愎唬虼私6ū谱と印H泳嗬爰恢莶还耸铮退阌幸馔猓6ū部梢匝杆俪墼
  除了为蓟州的后援,保定兵驻扎三河,也有为墙子岭长城做后援的意思。
  三河地处京、津交界地带,与通州仅一河之隔(潮白河),距离密云也不过百里,正是京畿防线的中心,保定兵驻扎于此,可随时向三个方向充当救火队员。
  兵部的意思,杨文岳明白,也欣然接受。去冬之战时,他保定兵受损不多,但战后受到的奖赏却不少,朝廷又拨付了历年的欠饷,兵部和工部的盔甲兵器,京营的火器,也运了不少到保定,保定兵的装备,陡然好了起来,而在他严厉的操练之下,保定兵的战力,已经到了近三年的一个高峰,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当然了,另一个原因乃是因为保定去年年景不好,瘟疫又旱灾,今年夏粮也歉收,各部虽然不至于断粮,但总不会太宽裕,可一旦到了京畿,粮草皆由户部和兵部供给,他杨文岳就不必再为粮饷发愁,专心御敌即可——过去这一点可不敢保证,虽然朝廷明文规定,但到时不给钱粮,官兵饿着肚子去打建虏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但自从太子抚军,搞了一个京惠粮行,配合户部和兵部调粮之后,这样的事情就再也没有发生过,所以杨文岳对驻军三河的粮饷,一点都不担心。
  两天后,太子车驾到达河间府。
  兵部侍郎吴谡饫锏群蛩
  河间府,古是河间国,后为河间郡,北宋时设府,和真定(正定)、中山(定州),共称为河北三镇,是当时北宋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三个桥头堡。从辽国到金国,但想南下,就必须先拿下这三镇,因为这三镇太重要了,北宋对这三镇的防守,始终重视,一直都屯有重兵。
  在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天险屏障后,河北三镇是北宋这一条破碎防线的唯一遮挡,他们像钉子一样,百年之中,一直死死地钉在契丹人和女真人刚要策马加速的地方。
  天会三年(1125年)十月,女真发兵10余万,分东西两路进兵,向大宋扑来。地势崎岖的河东、山西一路,由完颜宗翰(粘罕)领军,经晋中平原南下;而东路的河北、山东(太行山以东)一代,则交给了完颜宗望(金兀术的二哥),经华北平原南下。
  面对横亘在面前的河北三镇,完颜宗望一上来就开始猛扑,但却始终攻打不下,眼见时局不妙,再拖下去,迟早得把北宋的援军等来,于是完颜宗望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绕开三镇,不管后路,直扑开封汴梁。
  完颜宗望的决定是对的,虽然他是孤军深入,没有后路,但吓破胆的北宋朝廷还是提出了议和。
  北宋将河北三镇割让给金国,以换取暂时的和平,而此时,这三镇全都还在北宋军民手里。河北三镇都拒不执行朝廷的命令,不肯交城,引得完颜宗望大怒,回程时对中山和河间进行了报复式的猛攻,不过却依然难以攻下,最后,宗望不得不灰溜溜的败走。
  历史可为鉴,几百年后,女真人再来,不同的是,他们当初的目标是开封汴梁,现在却是山东南直隶了,也因此,河北三镇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河南已经是一片狼藉,不属于大明第一级的战略利益之下,正定和定州虽然仍需要坚守,但其重要性却已经比不上充当山东门户的河间府了。
  河间府地处南北水陆要冲,北拱京师,南临青、济,水陆冲要,饷道所经,是由北往南的必经之地,只要扼守此处,建虏就休想轻易进入山东。
  不过要想坚守河间府,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历史上,建虏两次入塞抢掠都经过了河间府,第一次是崇祯十一年,绕开河间府,破了献县,直驱山东,又避开明军重兵把守的德州,出其不意的杀到济南城下,攻陷济南,屠城十余万。第二次是崇祯十五年,见河间府守兵不多,干脆直接攻破了河间府,接着杀入山东,攻克临清,临清乃是当时的繁华之地,南北运河的枢纽,建虏撤走时,煌煌临清,变成了一片废墟。
  因此,要想守卫河间府,单单守卫河间府城是不行的,河间府下辖的献县、肃宁、景州、乃至周边的一些湖泊渡口,河流山川,都需要统筹防御,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河间府的安全。
  这其间,献县尤其是重点。
  而吴褪亲稣饧吕吹摹
  “参见殿下~~”
  当太子车驾临近,骑着高头大马,全身甲胄的武襄左卫簇拥着那一面“代天巡狩”的大旗在视线里出现后,吴庞分芏尽⒑蛹渲肇飞堋⑼θ昝鳌⒑蛹浔傅蕾菔抡袁E、河间知县陈三接、河间卫指挥使赵鼎新、参将牛文科等文武一起来迎。
  朱慈烺站在马车上,看迎接的河间文武,又看不远处的河间府城,心中斗志勃发:河间府乃是京南的大城,又是建虏南下的必经之路,或者说,这是大明的底裤所在,无论如何,也要坚守此处!
  下的车来,和迎接的文武一一微笑点头。
  河间知府颜胤绍是他早就知道的名字,崇祯十五年,建虏大军来袭,颜胤绍明知不可守,却依然死守河间府,先聚一家老小,积薪绕之,而身往城楼指挥防守。城破,趋归官舍,举火焚室,衣冠北向再拜,跃入火中同死。
  早知名字,今日一见,果然有正气凛然,临危也不惧之色,不愧是复圣的子孙。
  至于同知姚汝明、河间兵备道佥事赵珽、河间知县陈三接、河间卫指挥使赵鼎新、参将牛文科,也都是在崇祯十五年一同战死之人,朱慈烺心中感佩,但身为太子,不宜大礼,只能微微点头。
  众人簇拥之中,从北门拱极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