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五年- 第3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董朝甫觉得奇怪,流贼为什么要在郭佛陀村搞这个大动作?难道村子里有什么秘密?
  等到流贼大军全部撤走,村子恢复平静之后,董朝甫带着五个亲兵,悄悄摸进了郭佛陀村。七八间低矮的茅草屋,村民早已经难逃一空,连狗都没有,站在村子口,远望周围,实在看不出这里有什么值得流贼如临大敌的理由。
  站在村中,摸着花白的胡须想了一下,董朝甫做出了决定。
  “抓舌头!”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且是夜不收出身的老将,他敏锐的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寻常,郭佛陀村绝对是有诡异之处,所以他决定冒险追击流贼的后队,抓俘虏,询问郭佛陀村的真相。
  追出去两里,夜不收抓到了两名掉队的流贼,拷问之下,两个流贼将知道的都说了,不过却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情报,董朝甫关心的郭佛陀村,他们却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在郭佛陀村停留之时,小掌盘严厉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走动,否则军法处置。
  董朝甫疑窦更多。
  一名优秀的夜不收,不但要有战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脑子。见密林鸟飞知有伏兵,见风沙扬尘而知敌方兵力。品尝马匹粪便,便能判断出军马的疲劳度。此外还要细心,绝不能马虎大意的放过疑点,因为你任何的一点疏忽,都有可能会错失重要军情,以至于造成己方大军的惨败。
  董朝甫深知这一点。
  何况他在胡须花白的年纪重为参将,并不是为了升官金爵,更是为了心中的那个信念,因此就更不允许自己出现差错了,郭佛陀村绝对有诡异,不查探清楚,他绝不能轻易离开。
  “点起火把!”
  董朝甫决定冒险点起火把,详细查看郭佛陀村。火把可能会召来流贼的侦骑,但他顾不了那么多了。
  六个人,三支火把,将周围照的清清楚楚。
  董朝甫下马仔细查看,不时抓起地下的泥土或者是马粪,放在鼻子下仔细闻,又或者趴在地上,附耳静听大地的声音。很快的,董朝甫就发现了疑点,那就是在村口西边,有一大群密集的脚步向西南方向延伸而去了。
  中原久旱,土地夯实,原本是看不出来,但因为田地荒芜,遍地都是青草,而这一群的脚步将青草都踩烂了。
  看样子,最少也有几千人。
  董朝甫大疑,流贼应该向正西撤退才是,怎么跑到西南了?于是他循着脚步,慢慢向前搜寻……
  西南两里外的河沟里。
  刘芳亮率领的六千精锐步兵已经藏身其中,人人衔枚,静静地一点声音都没有,只有暗夜里风吹过,和远方战马经过郭佛陀村时传来的密集马蹄声。
  不同于普通士兵的紧张,刘芳亮正闭着眼,抱着腰刀,靠在河沟里小憩,作为李自成的老部下,闯营的后起之秀,刘芳亮作战不止是勇猛,而且带兵有方,颇受李自成的器重,今夜伏击官军,李自成亲自点将,交由他刘芳亮承担,就是看重了他的勇猛和大气。
  “大掌盘~~”
  一个略显焦急的声音将刘芳亮惊醒。他睁开眼,看着自己的中军官:“怎么了?”
  “有几个人牵着马,举着火把向这边来了……”
  不等中军官说完,刘芳亮就腾得一下跳了起来。
  疾步来到最前沿的河沟里,他清楚的看到,漆黑的黑色之下,几支火把越来越近,隐隐听见马蹄声。
  刘芳亮脸色凝重,作为伏兵,最怕的就是被敌人提前发现,既然这几个人举着火把向这边来了,不管是不是官军的侦骑,都不能让他们活着离开。“弓箭准备~~”刘芳亮小声下令,立刻,五十个弓箭手张弓搭箭,瞄准越走越近的那几个身影。
  一百五十步,一百步……
  其实一百步已经进入弓箭的射程了,但刘芳亮迟迟没有下令放箭,他要等几个人走的更近一些,然后一举射杀。
  正在搜索前行的董朝甫忽然站住了脚步,远望前方的漆黑。
  沉潜的这十几年,他经常望着大山发呆,一个人独坐到天明。对夜晚该有的声音和气息实在是太熟悉了。
  但前方的黑暗太静了,没有虫鸣,没有鸟叫,连风声好像都停止了。
  这不正常。
  董朝甫感觉到了危险的存在。
  几乎在同时,黑暗里忽然有寒光闪现,隐隐有锐器破空的声音。董朝甫瞳孔骤然收缩,大吼一声:“快撤!”一边吼,一边转身跃步,闪电般的跃上马背,拨转马头,狠狠一掌拍在马背上,战马剧痛,一声长嘶,驮着他,箭一般的驰了出去。
  虽然已经五十五,但董朝甫身手矫捷不输年轻人。
  董朝甫刚离开原地,密集的箭矢就落了下来,噗噗噗,像是雨点一般的射在了地下。
  但他五个亲兵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后面跟随的两个亲兵本就骑在马上,听到他的吼声,立刻拨马而走,但前面举着火把的三个亲兵却有点反应不及,刚转射跑了一步,还没有上马,箭雨就落了下来,两人当场中箭,另一个却是战马中箭,不得不撒腿向前狂奔,跟上同伴,被同伴一把拉上了战马。
  见没有射死,刘芳亮大急,从河沟里跳出来:“再射,一定要把他们全杀了!”
  为了隐藏行迹,他们这一支伏兵没有携带战马,包括他本人都是步行,眼见对方逃走,他们却没有战马追赶,刘芳亮气的要疯。在他命令下,大约一百名善跑的流贼士兵从河沟里跳出来,一边追赶,一边射箭。
  “嗖嗖嗖~~”
  董朝甫转身射了三箭,而且是连珠箭,三箭连续不停,将追在最前的三个流贼射倒在地,其他流贼骇然,追赶的脚步立刻就慢了下来。
  “郭佛陀村有伏兵,要立刻向太子殿下汇报~~”
  连续拍马,将追兵甩掉之后,董朝甫大声的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三个亲兵。
  三人都是点头。
  四人从郭佛陀村南面疾驰而过,准备将这个紧急的消息回报给太子。
  但就在这时,前方忽然响起密集而剧烈的马蹄声,隆隆隆地如战鼓一般,一大队的骑兵忽然从前方杀了出来,堵死了前方通行的道路,十几支稀松火把的照耀下,清楚看到对方的军旗和装束。
  是流贼!
  原来是刘体纯的断后骑兵,他们和追击的官军一路纠缠,此时正好到了郭佛陀村。
  而在刘体纯后面紧追不舍的正是铁骑王王允成。
  董朝甫并不知道流贼伏击的目标是官军的主力步兵,眼见流贼骑兵杀到面前,后面有大队官军骑兵在追击,如果不阻止,后面大队的官军骑兵很快就会冲入郭佛陀村,陷入流贼的包围之中,但想要提醒也来不及了,于是心生急智,大吼:“烧。将村子全烧了!”
  带着三个亲兵转身冲回郭佛陀村,举着火把纵马疾驰,将村子里的七八间茅草屋全部都点着了。
  暗夜之中,火焰冲天。
  放火完毕,董朝甫从反方向冲出了郭佛陀村。
  董朝甫的本意是想要用郭佛陀村的大火提醒后面的官军,此地非是寻常,要谨慎前进。
  如果是谨慎的将官,肯定会这么想,但王允成急于立功,加上一路追杀,和刘体纯已经杀红了眼,才不管前面忽然腾起的火光,只继续紧咬着刘体纯不放。但刘体纯却知道郭佛陀村是闯帅设置好的伏击战场,他的任务就是带着王允成穿过郭佛陀村,给后面的官兵造成安全的假象,等官兵主力经过这里,闯营再伏兵四起,将官军全部歼灭,所以刘体纯并不恋战,他急于想要通过郭佛陀村。但村子里忽然腾起的大火,却是让他呆了一下。
  他清楚的知道,火光是“伏击”的信号,但见到火光,隐藏到河沟里的闯营精锐就要冲出来,从后方袭击官军,但现在官军主力还没有到呢,只来了一波骑兵,火光怎么就出现了?
  刘体纯蒙,李自成却意识到事情有变。
  因为此次伏击关系重大,可说是闯营的生死存亡之战,因此李自成亲自率领三万闯营精锐正在徐徐赶往郭佛陀村的途中,只等官军杀到,就对官军予以迎头痛击,埋伏在河沟里的刘芳亮趁势而起,前后夹击,将官军击败,但现在根据探马的回报,官兵主力还在十里之外的箭头村,自己的主力也还没有到达郭佛陀村,村子里怎么就燃起大火了?
第五百三十四章 穷寇必追(6)
  为了查明事情的变故,李自成派白鸣鹤带了一千骑兵前去查看。
  唯一知道真相的是刘芳亮,见到郭佛陀村忽然燃起大火,心知一定是那几个该死的官军侦骑搞的鬼,火光之下,再想要伏击官军步兵已经是不可能了,今晚怕是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眼见王允成的骑兵进入了郭佛陀村。干脆,就灭了他么吧。
  “杀!”
  于是刘芳亮当机立断,率领六千精锐步兵从河沟里杀了出来。
  听到喊杀声,王允成才意识到中了敌人的埋伏,急忙想要撤退,但刘芳亮已经把阵势展开,拦住了他的归路,虽然是步兵,但因为都是精锐,长枪甲胄一应齐全,列阵而立,并不惧怕骑兵的冲锋。
  前面的刘体纯听到喊杀声,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变化,伏兵为什么要提前出击,但却也知道不能袖手旁观,于是转身杀了回来,对王允成前后夹击。如果是一般的官军,在暗夜不明,杀声四起,前后被夹击的情况下,很可能瞬间就崩溃了,但王允成绰号“铁骑王”,是最早跟随左良玉到中原剿匪的辽东老部下,麾下骑兵也多半是昌平、辽东的劲卒,身经百战,所以虽慌不乱,一边重整队伍,一边试图杀出一条血路。
  但流贼太多了。
  “廖大忠,速去求援!”眼见流贼的包围圈即将合拢,想全部都冲出去已经是不可能了,于是王允成嘶吼着,将求援的任务交给了守备廖大忠。
  廖大忠骑术好,有勇力,是求援的最佳人选。
  廖大忠得了命令,带了几个骑兵立刻突围。
  “拦住他们!”
  刘芳亮大声指挥,他已经看出了廖大忠的目的。
  流贼席卷而来。
  廖大忠战马快,骑术好,迅速从流贼左翼,尚没有完全封死的一个缺口处冲出去。
  不想流贼还有第二重包围,虽然比第一重人数少的多,只是起抓捕漏网之鱼的功效,但依然不可小觑。流贼乱箭而射,廖大忠拨打箭矢,又仗着两重甲胄,成功冲到了流贼阵前,十几个流贼拦住了他的道路,大吼着用长枪猛戳,几乎就要将他刺于马下。关键时刻,不知道哪里射来了一阵乱箭,“噗噗噗”几乎是箭无虚发,将拦住的流贼射死了大半,剩余的流贼都是惊慌,廖大忠奋力一冲,终于是冲出了重围。转头看,原本跟在自己身后的几个亲兵都已经中箭落马。
  “快走!”
  听见有人在前方的黑暗中呼喊,廖大忠知道是刚才射箭帮助自己之人,顾不上想对方是谁,看准来时的方向,伏在马上,急急狂奔。
  为廖大忠开路的当然就是董朝甫。
  眼见官军骑兵还是进了伏击圈,被流贼截断了退路,董朝甫只能无奈的撤退——培养一名夜不收不容易,因此董朝甫的规矩很明确,除非不得已,否则绝不参加这样的大混战。
  他们人少又马快,经过绕行,很轻易的就冲出了郭佛陀村。正要远离之时,忽然见到一名官军将领即将要冲出第二重包围,却被流贼所阻。虽不参加混战,但却也不能见死不救,董朝甫和三个亲兵立刻驱马上前,张弓搭箭,连续的在黑暗之中向流贼施放冷箭。
  几乎是箭无虚发。
  每弓弦响过,就会有三到四名流贼倒地,终于是成功的帮助廖大忠突出了重围。
  而后,董朝甫跟在廖大忠身后,为廖大忠断后,虽然没有问,但他却知道廖大忠是去求援的。期间,流贼骑兵追击,董朝甫弓箭连发,见冲在最前的几个流贼全部射于马下,余人骇然,再不敢靠近追击。事后他们向李过汇报:官军中有一带白帽者,箭术了得,难以靠近。
  他们将董朝甫的白发当成是白帽子了。
  ……
  箭头村距离郭佛陀村不过十里地,又是自家的精锐骑兵被围,可不比傅宗龙和汪乔年,左良玉几乎是带着全部的骑兵精锐赶到了郭佛陀村。不过最先赶到的却不是他,而是虎大威。虎大威和王允成两人一左一右,为大军钳形探路,相互距离不到十里,当看到暗夜里的火光,听到风声里传来的喊杀声,虎大威就知道左路出了意外,于是迅速带兵增援——原本,虎大威对左良玉部颇有成见,不管是汪乔年总督,还是他的好友猛如虎,间接都是被左良玉害死的,对左部自私自利,不顾友军的作风,虎大威一直都是恨在心里,若是往常,若是寻常督抚领军,虎大威一定会按兵不动的看笑话,他也想要让左良玉尝尝,自己兵马被围,友军却见死不救的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