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五年-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整个鸟铳兵方阵依然保持装弹的沉默,突如天降的土块,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动作,他们依然在规定的时间里装弹完成了。
  郑家兄弟父子三人看的目瞪口呆:这是什么操作?
  “殿下,这是?”郑芝龙忍不住问。
  “这是为了培养士卒在特殊情况下依然能按部就班、完成任务的本能。”朱慈烺淡淡回答。
  这个法子并非是朱慈烺,而是魏闯想出来的,据他说,早些年,成祖皇帝时,神机营就这么练过,只不过后来却荒废了,朱慈烺以为这个办法甚好,对提高士兵的抗干扰能力,和培养服从命令的本能有很大帮助,不但可以在在鸟铳兵,在长枪兵,长盾兵的操练中也可以使用。
  而辅兵们投掷出去的土块都是经过挑选的,不大不小,既能造成疼痛感,又不会产生实际的伤害,不过人都有闪避的本能,刚开始操练时,看到土块飞来,士兵们本能的就要闪避,以至于装弹的动作就会被凝滞,队形也会乱。但闪过了土块,却闪不过皮鞭,所有胆敢乱动,影响了装弹,甚至影响了队列整齐的士兵,第一次挨三十皮鞭,第二次就是五十皮鞭加罚银子了,半个月的操练下来,再没有人敢乱动了。
  “原来如此……”郑芝龙有所明白,但又不太明白。
  郑森却又学了一招,不住的点头。
  “装火绳!”
  “举铳!”
  “点火!”
  土块在继续,但鸟铳兵的动作也依然在继续。
  “预备——”魏闯环视鸟铳方阵,将一直捏在手中的一支竹哨放到口中,用力一吹。
  “滴——”声音尖锐而刺耳,不但校场,就是校场外面也能听见。
  这是开枪的指令。
  “砰砰砰……”一连串密集得听不出节奏的枪响骤然而起,方阵上方腾起了一股股白烟。
  ……
  郑芝龙看的心惊,京营鸟铳兵的素质已经超过了他军中的鸟铳兵,不但动作整齐,装弹快,而且对命令的服从性,根本不像他认识的大明军队——真像太子说的,优渥的待遇,严厉的军法,配以荣誉,责任和勇气,就可以做到吗?
  郑森却是默然,望着操演完毕,扛着鸟铳,迈着整齐步伐的离开鸟铳方阵,他眼睛里满满都是沉思。
  “郑森,想什么呢?”太子的声音飘了过来。
  郑森惊醒过来,连忙回答:“臣在想,如果登州水师也这般操练,不知道能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朱慈烺笑:“陆军和水军毕竟是不同的,水军还是要以操船和火炮训练为主。”
  郑森默然,他的雄心壮志可不止是一个水军就能容纳下的。
  “骑兵如何?你对骑射可精通?”朱慈烺望着郑森。
  “臣鲁钝,对骑射生疏的很……”郑森不敢夸大,他南方人,骑射天生就是短板,不过比起一般人,他骑术还是可以的。
  “正好,我也很生疏,那我们就比试比试,看谁更生疏?”朱慈烺大笑,朝田守信挥手:“牵马来,我要和郑游击比试骑术!”
  “是。”
  田守信去牵马。
  郑森、其父其叔都是脸色大变,郑森连忙跪倒:“臣岂能和殿下比试?”
  臣子岂能和太子比肩?再者,万一出什么意外,太子从马上摔下来,他郑氏一族的荣华富贵,岂不立刻就掉进了无底的深渊?
  “无妨无妨……”朱慈烺笑着摆手:“就是随便跑跑,你该不是怕我马上摔下来吧,哈哈,你也太小看本宫了,本宫在这大校场往来奔驰,骑马射箭,可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问问他们,本宫可曾有出丑的时候?”
  但郑森还是不敢,连郑芝龙和郑鸿逵都跪下了:“殿下,不可啊。”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太子万钧之躯,岂能冒险?
  朱慈烺却不管,田守信牵马而来,他立刻翻身而上,朝郑森笑:“郑游击,本宫在校场外五百步等你!”说完,不等郑森答应,双脚一夹马肚,马缰一甩,胯下这匹白色神骏立刻就冲了出去。
  “……”郑家兄弟父子三人都满头大汗。
  田守信将一匹红马的缰绳交到郑森的手中,提醒:“郑游击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追!”
  郑森这才惊醒过来,连忙跳起,上马向太子追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太子已经出发,他不愿和太子比试已经没有意义了,太子若是真出了意外,就算他跪在原地没有动也是大罪一件,还不如追上去,如果太子真出什么意外,还有挽救的余地。
  田守信,佟定方,桐君泰在郑森之后也追了出去——太子事先有交代,他三人不能超过郑森。因为三人跟在郑森十几步之后,不敢太过靠近。
  太子和近卫都走了,郑芝龙和郑鸿逵当然也不能楞在原地,两人急忙也上马。
  朱慈烺纵马疾驰,一口气奔出了一千米,不得不说,胯下这匹白马真是神骏,不但速度快,而且跑起来非常稳。眼看出了大校场有五百步了,朱慈烺放慢速度,再勒马站定。
  郑森从后面追了上来,气喘吁吁:“殿下骑术精良,臣不如也!”
  朱慈烺笑了,看一眼郑森身后没有追上来的田守信等人,又看了看道边已经透青,但却因为缺少雨水而显得有点蔫吧的麦田,心中忧虑更深,长长叹口气:“郑游击,你以为我叫你出来,真是为了和你比试骑术吗?”
  郑森愣了一下,急忙抱拳:“殿下但有命令,臣无有不从!”
  朱慈烺深深望着他:“你知道朝廷为什么要重建登州水师,并且任你为游击吗?”
  周边无人,正是说话的好地方。
  “臣不知。”郑森肃然,他知道太子有大事要说了。
  “松锦之战,我朝大败,九边精锐大部丧于松山,如今除了宁远山海关之外,其余边防重镇都是空壳子,建虏食髓知味,我料今冬之际,他们必然会绕道蒙古,入塞寇边,攻击京师,掳掠我大明的百姓……”朱慈烺声音低沉。
第四百零三章 绝密任务
  当太子说到松锦之战时,郑森咬着唇,眼有伤感,左手拇指更是忍不住的压食指。对大明、对朝廷,他和隔岸观火,只顾自己利益的父亲截然不同,大明的败,就是他的败。
  “殿下勿忧,若是建虏胆敢入塞,我登州水师必全力勤王!”郑森全身热血沸腾,一抱拳,声音慷慨的道。他不是演戏,若是京师危急,他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勤王,纵使死在京师,也不会有丝毫退缩。
  太子却摇头:“不,登州水师不能勤王,你登州水师有更重要的任务。”
  郑森楞了一下,还有比勤王更重要的任务?
  “建虏只所以毫无顾忌,屡屡入塞,除了我大明边疆过于辽阔,难以防守之外,建虏没有后顾之忧,倾全国之兵而出,却不担心后院起火也是重要原因,要改变这一被动的局面,我大明必须另辟蹊径!”朱慈烺道。
  郑森静静听。
  “以彼之道还治彼身,这句话你听过吗?”太子望着郑森。
  郑森心中一动:“殿下是说……”
  朱慈烺点头:“是的,建虏能入塞,我大明当然也就能绕边,但我大明和建虏的根本之地——沈阳辽阳隔着辽东辽西,大军无法直接通过,也就无法威胁,但如果通过水师,将大军秘密运到旅顺登陆,或者是运到皮岛、朝鲜,趁着建虏大军出动,在我大明入塞寇边之时,出其不意的从敌后对建虏展开攻击,建虏后方空虚,我军必然可胜!”
  “妙啊!”
  郑森热血沸腾:“此正是以彼之道还治彼身啊!不需要多,只需要一次,就可以让建虏投鼠忌器,再不敢绕边入塞,若是能攻下沈阳,更可以直接动摇建虏的根基!”
  刚十八岁,郑森还年轻,还一腔热血,想起那梦幻的场景,他几乎要在马上手舞足蹈。相比较,明着十五岁,但其实是三十岁灵魂的太子就冷静的多。太子点点头,声音有力的道:“是啊,只要有一次,就可以让建虏元气大伤,彻底扭转辽东战局。”
  郑森抱拳:“臣明白了,朝廷令臣为登州水师游击,就是为了此事,请殿下放心,臣一定厉兵秣马、整备水师,绝不耽搁朝廷的大计。”
  “此事是我朝的最高机密,到现在为止,只有三个人知道,圣天子,我,”朱慈烺伸出手指:“还有你!”
  郑森吃了一惊,本能的就要下马表忠心。
  “不要下马!”
  朱慈烺拦住了他,望着他双眼,诚诚道:“我告诉你此事,是想要让你知道,你肩膀上的胆子何其重,到了登州之后,一定不能懈怠,如果有什么困难,可直接通报于我,我一定帮你解决,因为机密,所以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即使是你的父亲和叔父也一样!”
  “臣明白了。”郑森肃然抱拳,心中激动无比,如此机密大事,太子只告诉他一人,这岂不是一个臣子最大的荣耀?
  朱慈烺抬目望了一眼被拦在远处的郑家兄弟,目光再回到郑森的脸上:“虽然我跟你父亲要了二十艘大船,一百艘中小船,但只靠这些船只是运不了多少兵的,计划要想成功,登州水师的规模必须扩大,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郑森低头。
  他比太子更了解父亲的脾气,太子能从父亲手中要出二十艘大船已经不容易了,如果继续加码,父亲肯定会起疑心,不但要不到船只,说不定连答应的二十艘大船也会反悔。
  所以,登州水师的规模要想扩大,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登州水师自己造,另一个就是找各种理由,一艘一艘的向父亲磨。纵使磨不来大船,但再磨几十艘中小船舰是不成任何问题的。
  “水师建设需要长远规划,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所以你也不要着急,一切按部就班即可。”朱慈烺小声叮嘱,忽然又笑:“来时我赢了,现在看返回谁会赢,明俨,我们再赛一场!”
  郑森字明俨,另一个字大木是其师钱谦益为他取的,历史上,崇祯十七年,郑森才拜钱谦益为师,现在时间还没有到,所以郑森的字还是明俨。
  郑森抬起头,豪气道:“好,殿下先请!”
  两个少年都是大笑,纵马疾驰而回……
  黄昏,郑家兄弟父子随太子一起返回京师。眼见军士们都是五公里长跑返回京师,他们又惊奇。
  “福松,太子跟你说什么了?”
  一回客栈,郑鸿逵就急不可耐的问。
  “没说什么。”郑森低头。
  “肯定说了,你们两人嘀嘀咕咕那么长时间。”郑鸿逵好奇心极重,拉着侄子的袖子:“快告诉叔叔,叔叔太想知道了。”
  “真没有什么。”郑森甩开袖子,径直走了。
  郑鸿逵挠挠头,返回房间:“大哥,福松不告诉我。”
  折腾了一天,郑芝龙有点累了,靠在椅子里,眯缝着眼:“早就说你不必问了,福松自小就有主意,他不想说的事情,岂是你能问出来的?”
  郑鸿逵嘿嘿笑:“我就是好奇嘛,大哥,太子对福松这么喜欢,你说,他该不会是暗地里许了福松一个大官职吧?啧啧,如果那样就好了……”
  郑芝龙没说话,原本眯缝的双眼干脆闭上了,一副蠢货一个、懒得再理你的样子。
  郑鸿逵自讨没趣,灰溜溜退出去了。
  等他一走,郑芝龙慢慢又睁开了眼睛,此次入京受到的礼遇和荣耀,超乎他的预期,按理说,他应该很满足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总隐隐有点不安,总觉得朝廷的反应有点反常,要知道在这之前的十几年间,虽然他在福建本地是一霸,但在中央朝廷却连屁都不是。
  幸福来的这么突然,在巨大的光鲜荣耀的背后,会不会隐藏着什么危机呢?
  海寇出身的郑芝龙有一种天生的警觉。
  特别是太子,总觉得这小人儿有着超乎寻常的睿智,今日又和福松嘀嘀咕咕,说了那么多的话,不知道两人都谈了什么?其实他比郑鸿逵更想知道两人谈话的内容,只不过他深知儿子的脾气,如果儿子想要让他知道,不用他问就会主动告诉他,既然儿子默不作声,那就表明儿子不想说。
第四百零四章 整肃右柳
  想一会,又觉得自己可能是想多了,自家儿子是一个直脾气,不会耍心眼,太子如果和他说了什么不利的话,他脸上早就表现出来了。两个少年人可能只是聊了一些少年人共同喜欢的话题,儿子不觉得有告诉他的必要。
  而朝廷的器重可能是松锦之败后,朝廷对地方军镇的安抚手段,又或者是那八十万两银子起了效果。
  皇帝对自己的荣宠,太子对儿子的喜欢,对郑家来说,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恩赐,如果太子真的喜欢儿子,就如万历皇帝喜欢李如松一样,那郑家未来几十年的荣华富贵,可就提前得到了保障……郑芝龙的心,砰砰跳。
  “哎呀,”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跳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