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寂,马蹄踩在青石板街面上发出清脆响。
佟定方闷闷不乐,他一直在为脱靶射击而惭愧,跟在朱慈烺身后,有点无精打采。
朱慈烺看他一眼,笑:“镇远,想什么呢你?”
佟定方字镇远。
“回殿下,臣什么也没有想。”佟定方赶紧抬起头。
朱慈烺笑道:“还惭愧呢。其实鸟铳比弓箭容易的多,只要你用心学习,以你的能力,不超一个月,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鸟铳手。所以努力吧,本宫希望你早日成为弓箭和鸟铳的双英!”
得了太子的鼓励,佟定方脸色一下就涨红,在马上抱拳施礼:“臣明白了,臣必努力!”
朱慈烺微微点头,对佟定方他是非常看好的。
回到府中,已经是深夜十一点了,朱慈烺原本已经困的不行,想要睡觉了,但一份新到的塘报,却让他的心又提了起来——流贼正在商丘城中搜捕商丘县令梁以樟和侯家公子侯方域……
河南商丘城。
熊熊大火从晚上一直燃烧到次日上午,终于是渐渐熄灭了,但整个商丘城已经变成了一片灰烬,临近中午时,闯军的一名年轻将领带着几个亲随登上了昨夜战斗最激烈的西城门,遇见的闯军士卒都喊他“李公子”。
原来是李岩。
李岩原名李信,河南开封府杞县人,天启丁卯年举人。有功名的举人投靠流贼,在明末是极其少有的事情,偏偏李自成账下就有两个,一个是号称智多星的牛金星,另一个就是李岩了。
李信是官宦后代,因为行侠仗义,常常周济穷人,在杞县名声极好,百姓都称他为“李公子”。崇祯十二年河南大旱,他劝说县令暂停征税,并开仓赈灾,但县令哪有余粮赈灾?结果灾民哗变,抢劫城中富户,并推举“李公子”为他们的首领。
彼时的李岩并没有反叛朝廷之心,他被灾民推举为首领后,吓的三魂出窍,一方面竭力自清,另一方面则劝说灾民放下武器,但不等他成功劝说,州府的平乱大军就已经赶到了,一班乌合之众的灾民,哪里是官军的对手?灾民被击溃,李岩本人也被投入大狱,等候朝廷的处置。
原本李岩以为自己必死,但不想一股蒙面人忽然袭击了大狱,将他从狱中救了出来。
却是红娘子。
事到如今,李岩不反也不行了,于是他和红娘子便反出杞县,投奔李自成去了。
到今日,已经有两年时间了,这两年中李岩为李自成出谋划策,贡献了不少好点子,极得李自成的信任。而这次围攻归德,就是出自他的谋划。
攻取归德府并不是为了占领城池,而是为了夺取城中的财物和粮米,同时也是清除开封府的外围屏障,将开封府彻彻底底的变成一座豫北的一座孤城,为接下来攻取开封府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归德府已经被攻陷,李岩站在城楼上,望着满城的残垣断壁,脸上却一点喜色都没有。
二十万大军潜行百里,围攻了五天,最后却只得到了一座空城,实在是得不偿失。闯军在中原流窜作战多年,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像今天这样,攻取一座大城,但却一无所获的情况呢。历来各地的官员最多就是焚烧府库,从来没有出现过城中富户也被同时焚烧的情况。
原因很简单,明代官员大部分都出自士绅,焚烧士绅的财产,等于是在同自己的同类为敌,何况这是内战不是外战,官员们天生都有一种城中百姓是本官保护的对象,本官如果焚烧百姓的财物,又跟城外的流贼有什么区别呢?
正是因为如此,流贼每每攻下一座城池,都得获得大量补给。
不能说官员不对,只能说时势使然。
但今日的商丘却是一个特例。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商丘知县梁以樟和侯家公子侯方域,梁以樟也就罢了,但侯方域的出现却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李岩不只是李自成的谋士,更负责闯军的“情搜”,是闯军的情报负责人,在围攻商丘城的十天前,他就派了大量的奸细潜入商丘,掌握商丘守军的一举一动,最初得到的情报都还正常,一切都在掌握中,但等到侯方域回到商丘后,情况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侯家举家逃亡山东。
侯家是豫东的名门望族,过去几年从未离开过商丘,侯家的逃亡对城中富户有极强的示范。
第三百八十二章 情报头子
李岩是情报负责人,对情报的细微之处非常敏感,他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如果城中富户都效仿侯家,携带钱粮逃亡山东,闯军夺取城中钱财,以为攻取开封城军资的图谋就会落空。
所以李岩立刻禀告李自成,并提出建议,提前攻取商丘城。
于是,李自成的流贼大军提前两天出现在商丘城下。
如果只是这样,闯军仍会大有所获,毕竟大部分的富户都还没有逃出商丘。
但没想到,就在商丘守军支持不住,城池即将被攻破之时,城中各地忽然燃起了熊熊大火。不只是归德府衙,连沈家宋家,甚至是侯府之中都燃起了大火,等到闯军入城,完全控制了商丘四门之后,城中大火已然是不可收拾……
进城的第一时间,李自成就下令搜捕商丘知县梁以樟。
作为闯军的最高指挥者,他清楚知道商丘城只所以能坚守四天的原因,那个能文能武,往来调度,射的一手好箭的狗官实在是太可恶了,他一定不能放过,不然无以警告其他官府的守军。
而作为情报负责人,李岩却对侯方域更有兴趣,他清楚知道,商丘城全城的大火,跟侯府家丁有莫大的关系,另外,侯方域是明末四大公子,声明远扬,虽然从了流贼,但李岩骨子里还是一个读书人,他非常想见一见侯方域,想知道名闻遐迩的四大公子,究竟是何等模样?
但惊奇的是,商丘知县梁以樟和侯方域竟然失踪了,闯军士兵在城中翻了一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两人的踪迹,更神器的是,梁以樟的家人居然也失踪了,在商丘城被流贼大军围困,四门水泄不通的情况下,他们是不可能逃出商丘城中,所以只有一种可能,他们依然躲藏在城中。
一声令下,闯军在城中展开了更严密、更残酷的搜捕。
“梁以樟无论死活,但一定不能伤害侯方域!”这不是李岩,而是李自成的命令。
李自成虽然没有枭雄的远见,但却有一定的枭雄谋略,他清楚知道归德侯家和左良玉的关系,如果侯方域有什么闪失,惹怒了侯家,那跟侯家关系匪浅的左良玉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李自成倒不是怕左良玉,虽然在这之前,他跟左良玉交手败多胜少,但随着交手的增加,他对左良玉的作战和个人行事风格也越来越了解。左良玉这个人重小节而轻大义,只因为侯恂对他有提携之恩,就对归德侯家尊崇备至,每过归德,他都会亲到侯府拜见侯家老爷子,也就是侯恂的父亲,如果归德侯家受到伤害,以左良玉的性子,一定会发下毒誓为侯家报仇,日后在开封战场相见,如果左良玉决意死拼,李自成没有信心战胜之,因此他才要使用这种小伎俩,用尊重侯家的方式给左良玉传递一个信息:对左大帅您,我李自成是很尊敬的,我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还是不要两败俱伤的好。
以左良玉的脾气,一定会笑纳这个“面子”。就像是在襄城一样。
而随着搜捕,城中百姓都遭了秧。
粮米被焚烧一空,闯军几乎是一无所获,这二十万人吃喝拉撒,每天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不说流贼,就是充当炮灰的那些“饥民”,也把攻进商丘城,就能吃到白面馍馍,当成了攻城的最大动力,现在愿望落空,别说白面馍馍了,连稀饭都没有,失望渐渐演变成了愤怒——既然富户没有了,那就抢城中百姓吧。
李岩站在城楼上,耳朵里清楚听到了城中百姓的哭喊。
然后他脸色越来越凝重。
除了城中百姓的苦难让他不忍之外,另一件让他心烦意乱的事情是,红娘子已经走了三个月了,照计划最晚应该于十天前返回河南,但直到今日却一直都没有消息。
难道是出意外了?
李岩心情烦躁。
此去京师之行,是李岩“情报网”计划的重要一环,在他看来,若想了解官军动向,早日完成扫除苛政、救民水火的目标,在朱家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建立一面情报网,将朱家皇帝还有朝廷内阁的最新情报,源源不断的送到闯王李自成的面前,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所以去年年底,红娘子秘密去往京师,去联系一位可以为闯军提供秘密情报的朝廷大员。
红娘子卖艺出身,有一身好武艺,李岩又从军中选拔了十几个忠心耿耿,武艺高强的老兵相随——虽然很危险,但为了闯王的大业,为了支持李岩的计划,红娘子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
因为此行太过凶险,所以李岩和她有约定,不管成不成,有没有效果,三月之后都必须回到河南,红娘子答应了。
到今日,三月时间的约定已经过去了二十天,红娘子却一点消息都没有,李岩忍不住担心。
脚步声打断他的优思,抬头看,原来是亲兵队长也就是他的弟弟李茂急匆匆的上了城楼。
“哥。”李茂抱拳禀报:“所有和侯府有关的人都抓来了。”
李茂今年二十多岁,长的虎头虎脑,和李岩一点都不像,两人同父异母,李茂是妾室所生,不过这一点都不影响两人的兄弟情感,从小到大,李茂最佩服的就是自己的哥哥。当日李岩反出杞县,全家族都反对,唯有李茂坚定不移的站在哥哥身边。
“不过……”李茂忽然又支支吾吾。
“怎么了?”李岩问。
“闯王可是有严令,不得伤害侯府任何人,违令者,军法从事。”李茂担心的道:“咱们把侯府的人都捉来,如果让闯王知道了可怎么办?”
李岩淡淡一笑:“侯府家人早就已经逃出商丘,家中的老宅也已经被一把火烧成了精光,城中哪还有什么侯府的人?再者,我也未必要伤害他们,走,带我去见他们。”
对李自成的心思,李岩了解的很,所谓“不得伤害侯府任何人,违令者,军法从事”不过是一句场面话,是说给左良玉听的,真正的侯府人早已经逃亡山东,留在城中的唯有一个侯方域,如果能找到侯方域,将其交到李自成面前,绝对是大功一件,如果因此伤害了一些侯家的远方亲戚,闯王是绝对不会在意的。
第三百八十三章 踪迹显露
六十多个人,有老有少,都是曾经侍候过侯家,或者跟侯家沾亲带故的老人——侯家全家都逃亡了山东,家中女眷和仆人一个不剩,但眼前的这些亲朋故友却是带不走的。
一百两白花花的银子码成一个金字塔,摆在桌子上,十几名手持大刀,面露凶光的闯兵站在桌旁。
“提供侯方域线索的,赏银一百两。”
“知情不报者,斩!”
李茂大声宣讲“坦白吃肉,抗拒杀头”的道理。
李岩则是冷冷审视着眼前这些可怜兮兮的人,从中找寻着可能知道一些情况、但却隐瞒不报的知情者。
“将军啊,我等实在是不知道啊……”
六十多个人跪在地上,一个个哆嗦的像是风雨中的树叶。
李茂看向李岩。
李岩点头。
接下来,现场六十多人被单独审理。
和刚才不同,现在六十多人面对的不再是银两和大刀,而是皮鞭和夹子了。
啊啊啊,惨叫中从四周汇集到李岩的耳朵里。
李岩脸色冷峻。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早日实现除旧布新,救民于水火的伟业,严刑讯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半个时辰、一个时辰,李岩一直在等。
他坚信,如果这些侯家的亲朋故友都不能提供有用的线索,那全城的大搜捕就更是不可能找出侯方域和梁以樟了。以“烧粮”的手腕和果决来看,对手一早就预备好了退路,岂是一个预料中的全城大搜捕就能找到的?
终于,在轮番拷打之下,一个侯家的亲朋提供了一个线索,就在侯方域返回商丘,安排侯府家人逃亡山东的那一晚,侯方域居然在深夜乔装改扮悄悄去见了一个人。一个跟侯府身家地位完全不相当,平日和侯府素无往来的老哑巴,作为侯家亲朋的他正好看见,心中奇怪,不过却也没有多想,现在在皮鞭和夹子之下,也不管有用没用,一股脑的全说出来了。
李岩眉毛一跳,他知道自己想要的线索终于是出现了。
立刻,李岩点了五百兵,直扑那个老哑巴的家中。
包围宅子,军士撞破柴门,直接冲了进去。
听到动静的老哑巴惊慌的从破屋中跑了出来,两个兵丁冲上去,将他按倒在地,但他是一个哑巴,无论兵丁怎么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