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9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册封五世的同年顺治帝还派专人入藏册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固始汗”。在给固始汗的封文中顺治帝要他“作朕屏辅辑乃封圻”2即做好皇帝的助手治理好他所管辖的藏族地区。在清朝看来五世和固始汗分别是藏族地区政教两方面的领袖。五世是宗教领袖掌管蒙藏地区的佛教固始汗则是管理藏族地区的蒙古族汗王。

    五世得到清朝的册封后声望日隆。固始汗在受封的第二年(1654)病故其长子达颜汗继承了汗位主持西藏政务。当时清朝入关不久南明政权尚在进行反抗清廷只能与喇嘛保持较松弛的册封关系假手和硕特部固始汗子孙以治理西藏。

    蒙、藏贵族之争1《清世祖实录》卷74页18—2o。

    2《清世祖实录》卷74页18—2o。

    康熙十八年(1679)五世任命桑结嘉错担任第巴。当时已年逾六十对桑结嘉错又极为宠信诸事多放手让他自行处理。

    康熙二十一年五世圆寂。他在世时一直受到清朝和固始汗的敬重。固始汗的子孙慑于他的威望虽想独揽大权但不敢有所动作。五世圆寂后给固始汗之孙汗专权提供了机会。此时桑结嘉错任第巴仅三年羽翼尚未丰满。为了在与汗的权力之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桑结嘉错秘不丧伪称五世入定凡事仍假借的名义进行。同时积极派人联系伊犁地区的蒙古准噶尔部希望借助于准噶尔部噶尔丹汗的军事力量驱逐和硕特部的势力出卫藏地区。

    康熙三十二年(1693)桑结嘉错以五世的名义为自己讨封。康熙帝考虑到这是五世的请求次年封桑结嘉措为“掌瓦赤喇怛喇喇嘛教弘宣佛法王”赐金印1。明确规定他的职责仍在宗教方面并不影响汗的职权。

    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军在外蒙古克鲁伦河特勒尔济地方大败噶尔丹军。从俘虏口中康熙帝得知五世已圆寂多年匿丧不报跋扈擅权暗中挑唆噶尔丹与清朝为敌等等皆桑结嘉错一人所为康熙帝当即写信严厉责问桑结嘉错要他从奏明五世圆寂始末交出帮助噶尔丹的济咙呼图克图否则要与他兵戎相见。

    桑结嘉错接到康熙帝的谕旨后诚惶诚恐地向康熙帝奏报五世早已圆寂其转世仓央嘉措已十五岁恳请康熙帝允许仓央嘉措作为六世正式坐床对匿丧的原因作了一些辩解答应将济咙呼图克图解送北京。康熙帝因为刚刚征服噶尔丹桑结嘉错既已认过也只得承认既成事实准许六世坐床。

    六世·仓央嘉措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十月在布达拉宫坐床拜班禅五世·罗桑意希为师。在桑结嘉错与汗的权力角逐中六世处境尴尬不过是一个宗教上的傀儡在桑结嘉错匿丧期间他一直生活在民间。青少年时期的世俗生活加上后来的政治境遇使他成了一名浪漫主义的诗人。坐床时他已十五岁。他不愿过受人摆布的生活也不恪守宗教的清规戒律。这些都成了以后拉藏汗废黜他的借口。仓央嘉措创作的诗歌脍炙人口在藏族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在这场蒙藏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中他却成了牺牲品。

    康熙四十年(17o1)汗卒两年后其子拉藏汗即汗位。拉藏汗怀疑其父是桑结嘉错加害致死的与桑结嘉错的关系日趋恶化。康熙四十四年(17o5)双方终于爆了一场战争。拉藏汗召集他的蒙古军队擒杀桑结嘉错并且立即将事件经过奏报康熙帝同时建议废黜桑结嘉错所立的六世。康熙帝对桑结嘉错匿五世之丧十五年之久又积极怂恿噶尔1《清圣祖实录》卷163页7。

    丹兴兵作乱深为不满认为他的被杀实属罪有应得遂立即派专人于康熙四十五年底动身赴西藏封拉藏汗为“翊法恭顺汗”下令废黜仓央嘉措1。同年六世在解送北京途中死在青海湖附近。

    康熙四十八年(17o9)清廷派侍郎赫寿入藏协同拉藏汗办理西藏事务。这是清朝入关六十多年后次派出驻藏办事官员。随后清廷又于五十二年册封班禅五世·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2。这是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受到中央政权正式册封的开端班禅的地位从此被正式确定了下来。仓央嘉措被废黜后拉藏汗另立意希嘉措为六世并于康熙四十九年得到清朝的批准。但是他新立的却得不到绝大多数西藏僧俗人民的认可甚至同为固始汗子孙的和硕特部在青海的诸领袖人物也不予承认。

    康熙五十四年西藏三大寺的上层喇嘛与青海和硕特部王公在里塘(今四川理塘)寻获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即后来的七世·格桑嘉措。一个仓央嘉措被废却出了两个喇嘛。双方的拥立者彼此争执不下康熙帝一时亦觉棘手先是令里塘的灵童到青海的红山寺居住后来又转移到塔尔寺在那里把他保护起来。

    此时西藏的形势更加动荡。三大寺的僧人和藏族群众对以拉藏汗为的蒙古和硕特部的统治十分不满原来桑结嘉错的部属中有的人投奔到准噶尔部汗策妄阿拉布坦处。

    策妄阿拉布坦是噶尔丹之侄。噶尔丹兴兵与清朝为敌时他即自立为准噶尔汗表面上维持着与清朝的臣属关系。到十八世纪初他的势力强大起来企图吞并和硕特部取代其在西藏的统治进而挟持喇嘛以控制信奉黄教的蒙古诸部。拉藏汗擒杀桑结嘉错西藏因喇嘛的废立人心浮动形势不稳正好为实现他的野心提供了机会。

    准噶尔军袭扰西藏策妄阿拉布坦用了几年的时间进行侵藏的准备。他先与拉藏汗结成儿女亲家(1714年)使拉藏汗疏于防范。在此前后策妄阿拉布坦派人入藏与三大寺僧人联系利用拉藏汗所立的意希嘉措得不到广大西藏僧俗人民的公认大肆宣传拉藏汗破坏黄教煽动反抗和硕特部统治的情绪。

    康熙五十五年(1716)策妄阿拉布坦先派出一支三百人的队伍偷袭塔尔寺企图挟持受到蒙藏人民公认的七世·格桑嘉措随准噶尔军进藏。同年年底派其堂弟策零敦多布率六千人自和阗(今新疆和田)经阿里地区向藏北进。当这支军队经过阿里时被阿里地方官康济鼐现当即向拉藏汗报告。但拉藏汗毫无思想准备及至他率军赶到达木与准军遭遇1《清圣祖实录》卷227页24、25。

    2《清圣祖实录》卷253页7。

    后当即被准军打败。此时拉藏汗一面派人奏报康熙帝一面派他手下的一名军官颇罗鼐从动员卫藏民兵由拉萨赶往达木。拉藏汗统率的蒙藏联军在达木坚持了两个月终于支持不住败退到拉萨。

    策零敦多布攻占达木后稍事休整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十月率军抵达拉萨郊外受到三大寺僧人的欢迎。接着准噶尔军开始攻城。因为城内有人接应拉萨城很快失陷。准噶尔军进城后洗劫拉萨市民的财物就是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也不能幸免。藏族人民此时方知准噶尔军入藏并不是为了“振兴黄教”。

    拉藏汗在准噶尔军入城后固守布达拉宫。十一月初他率一随从突围被准军擒杀。他所立的喇嘛意希嘉措被准军废黜囚禁在布达拉宫对面的药王山上。

    直到康熙五十七年初拉藏汗次子苏尔扎之妻在被准军解往伊犁的途中逃到青海的柴达木向清朝官员作了报告之后康熙帝才了解到这次准噶尔部侵藏的详情。他立即决定派军入藏驱逐准噶尔军队。同年七月命额伦特、色楞自青海率军七千入藏。但由于两人轻敌在藏北那曲被策零敦多布的军队包围坚持月余后终因给养断绝而全军覆没。

    消息传来朝廷上下震惊。诸王大臣以藏地险远主张罢兵。康熙帝力排众议坚持二次用兵。此次进军西藏事先作了周密的部署兵分两路分别自青海、四川出。四川一路由噶尔弼、岳钟琪率领;青海一路由延信率领而以康熙帝第十四子允禵为抚远大将军坐镇西宁。两路兵力大约有两万人。康熙帝还令北路军于进军同时护送格桑嘉措入藏。行前正式册封格桑嘉措为“弘法觉众第六世喇嘛”1。

    策零敦多布以主要兵力抵抗北路进藏的清军。康熙五十九年八月延信率军在达木一带与准噶尔军相遇准军在大败以后逃回伊犁。噶尔弼等率南路军未遇大的抵抗于八月先抵拉萨。九月初北路军统帅延信偕同喇嘛·格桑嘉措也到达拉萨。藏族人民三年来受尽准军的蹂躏对清军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拥护和欢迎。在清军进藏过程中各地藏族人民纷纷起义抗击准军其中阿里的康济鼐、后藏的颇罗鼐、工布的阿尔布巴是几支较大的力量。在清军进军沿途的藏族人民更是积极踊跃地为清军向导、运输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清军驱逐准噶尔军进入拉萨后在布达拉宫举行了格桑嘉措的坐床典礼。如前所述清朝封格桑嘉措为六世但藏族人民一直认为他是六世·仓央嘉措的转世是第七世。后来清朝虽未作公开改正但在事实上默认了格桑嘉措是七世。

    康熙六十年(1721)春清朝决定改革西藏的行政体制委任数名噶伦共同处理政务。“噶伦”意为“布命令的官员”当时清朝任命抗击准军1《清圣祖实录》卷287页12。

    有功的康济鼐、阿尔布巴、隆布鼐等人为噶伦后来在雍正元年(1723)又增加了颇罗鼐和代表黄教寺院集团的扎尔鼐为噶伦。从此清朝不再在西藏册封蒙古和硕特部汗王掌政第巴一职也被废除了。

    阿尔布巴事件雍正元年(1723)清朝升任后藏的颇罗鼐和七世的强佐扎尔鼐为噶伦噶伦增至五人。但是这五名噶伦间早有矛盾康济鼐、颇罗鼐同属后藏贵族又曾联合起义抗击准军结成一派阿尔布巴、隆布鼐是前藏人贵族地位也较高再加上喇嘛系统的扎尔鼐结成另一派。新坐床的七世之父索南达杰也与阿尔布巴等人串通一气。两派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

    当时清朝派驻西藏的官员鄂齐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曾向雍正帝建议罢免隆布鼐和扎尔鼎的噶伦职务除掉阿尔布巴的党羽然后由皇帝降旨要七世、康济鼐、阿尔布巴和衷共济协同办事。为此清廷于雍正五年初派出僧格、马腊两人入藏察看但他们还未到达西藏阿尔布巴等人就先制人于六月动了政变杀康济鼐又兵往后藏攻打颇罗鼐。颇罗鼐一面集合后藏、阿里的军队抗击阿尔布巴一面奏报雍正帝。次年五月颇罗鼐率后藏军队攻入拉萨擒阿尔布巴等人但是他没有对阿尔布巴等人擅作处治而是请清朝派官入藏决断是非曲直。当时僧格、马腊两人已抵西藏清朝又派吏部尚书查郎阿入藏。雍正六年(1728)八月查郎阿会同僧格、马腊审讯阿尔布巴、隆布鼐、扎尔鼐三人以叛逆罪将他们处死。

    阿尔布巴事件纯属西藏贵族之间的一场争权夺利斗争。事后雍正帝决心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治理。鉴于设几名噶伦共同办事已经出现的弊端而颇罗鼐在担任噶伦及处理后藏事务期间已经充分显示了他的才干在平定阿尔布巴变乱时又表现了对清朝的忠心耿耿雍正帝遂令颇罗鼐一人总理西藏事务。雍正七年又晋封他为贝子1。

    阿尔布巴事件前清朝虽已派遣官员驻藏但未形成定制。雍正六年清朝正式在西藏设立了“驻藏办事大臣衙门”派遣驻藏办事大臣。任大臣即僧格和马腊。

    清朝还决定将康区东部的巴塘、里塘等地划归四川管辖将康区南部的中甸、维西、阿墩子(今云南德钦)等地划归云南管辖又将日喀则以西直到阿里地区赏给班禅管辖。但班禅坚辞不受后来在驻藏大臣的说服下才勉强接受了对拉孜、昂仁、彭错林等三个宗的管辖权。

    从雍正六年到乾隆十二年(1728~1747)西藏事务由颇罗鼐一人主持。在此期间西藏社会相对安定没有生大的动乱人民得到了较长时期的1《清世宗实录》卷76页14。

    休养生息的机会社会生产也得到了展。雍正九年清朝加封颇罗鼐为贝勒、多罗贝勒乾隆四年(174o)又加封他为郡王1。在清代西藏颇罗鼐的封爵是最高的。

    平定珠尔默特颇罗鼐有二子。乾隆十一年(1746)清帝令颇罗鼐指定一子日后承袭他的封爵。他的长子车布登当时率兵驻防阿里地区次子珠尔默特那木札勒精明强干深得乃父宠爱。颇罗鼐请求由其次子袭封。次年颇罗鼐病故清廷即令珠尔默特袭郡王爵。

    珠尔默特袭封后政治野心逐渐暴露。他为了擅权专政与七世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但珠尔默特知道七世是清朝册封的他与七世不和不会得到清朝的支持驻藏大臣会把他的动向随时奏报乾隆帝。因此他对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也表示不满。驻藏大臣纪山曾奏告乾隆帝请将车布登调回拉萨同珠尔默特协同办事以分其权。不料事机泄露乾隆十四年(1749)底珠尔默特派人将其兄车布登暗害。乾隆帝斥责纪山办事不妥派傅清、拉布敦为驻藏大臣。其时珠尔默特正在各处调兵并与准噶尔部勾结图谋叛乱。于是傅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