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8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疏陈辩请求派人查核。不久其他一些忌恨李三才的人也纷纷诋毁他其中有李三才一手提拔起来的李征仪、聂心汤为此他十分伤心和愤怒更加坚决地请求会勘。神宗命李征仪及吴亮嗣前往勘问。次年劾李三才的刘光复因犯事被关进监狱。李三才表面替刘求情要神宗释放他暗里却竭力地为自己和东林党辩白。同时他又写信给阁臣方从哲公开指斥他“必欲置仆于死地”1。这一切更引起众人对他的不满。会勘的结果自然是不利于他仍以刘光复所陈的事实送呈神宗。神宗至此毫不客气地将李三才落职为民。

    天启元年(1621)新兴的后金政权不断骚扰明朝的东北边疆辽东告急。御史房可壮请求起用李三才。于是围绕着李三才的可用与否又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力言宜用者有之力陈不可用者更有之相争不下终究没有结果。天启三年(1623)熹宗重新任命李三才为南京户部尚书他还没来得及赴任就因病离世了。但事情还没有了结不久魏忠贤为的阉党得势全力打击东林党人。李三才被目为东林巨魁而在王绍徽编的《东林点将录》中名列榜从而再次被削籍皇帝给予的封诰亦予剥夺直到崇祯初年才恢复。

    李三才有诗才钱谦益的《历朝诗集小传》有他的传陈田的《明诗纪事》卷一一、朱彝尊的《明诗综》卷五二都收有他的诗。他在管理漕务时又有一本记载自己言行的《漕抚小草》陈子龙等编的《明经世文编》卷四二一也选录了他的六篇奏稿。另外据光绪五年的《通州志》1和《明诗综》4顾宪成:《泾皋藏稿》卷六《中丞修吾李公漕抚小草序》。

    5陈鼎:《东林列传》卷一六《李三才传》。

    1《东林列传》卷十六《李三才传》。

    1清光绪《通州志》卷八《人物志·乡贤·李三才传》。

    李三才还著有《双鹤轩诗集》、《灼艾集》、《无自欺堂稿》、《诫耻录》和《鹪鹩轩诗集》等可惜现均不存。

    第三节杨涟杨涟(1572—1625)字文孺号大洪湖广应山(今属湖北)人。他终生致力于争“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以正宫闱反阉党以遏止魏忠贤为挽救混乱的政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杨涟的青年时代正是“东林”方兴的时期他对于顾宪成等人以天下为己任、不畏权势、敢于訾议朝政的气节非常敬佩每遇东林讲会他一定千方百计赶到无锡与东林诸君子探讨性理之学共商治国之道。彼此志同道合逐渐成为东林党的后起之秀。

    万历三十五年(16o7)杨涟考中进士当了常熟县的知县。为了真实了解当地民情他常常青衫布履深入田间、民舍微服察访“遍知闾里利病。”1深受当地群众的拥戴。后因“举廉吏第一”2升为户科给事中不久又改为兵科给事中。

    杨涟为人光明磊落不肯巴结权贵。当时神宗已多年不见朝臣郑贵妃与外朝的官吏多有勾结垄断后宫离间神宗与太子朱常洛的骨肉之情居心叵测。杨涟识破了郑贵妃的阴谋深深为太子的前途和命运担忧。在他看来太子是一国之本“国本”动则天下乱。因此他把稳定太子的地位与爱国忠君联系在一起坚决支持太子朱常洛。万历四十八年(162o)神宗久病不愈按礼应召太子朱常洛入御榻前侍药膳。但由于郑贵妃从中作梗太子竟不得与其父相见。杨涟一面暗遣人晓谕东宫伴读王安要他叫太子“力请入侍尝药视膳薄暮始还”。争取接近神宗的机会防止郑贵妃假传圣旨惑乱朝政。同时杨涟又联合科道敦促大学士方从哲率百官赴乾清宫问安以示朝臣之力。方从哲惧郑贵妃迁怒于己便百般推诿说:“帝讳病。即问左右不敢传。”杨涟立即引宋代文潞公河内臣的故事要方从哲率百僚一日三问“第令宫中知廷臣在事自济”。方从哲不便再推只好照办。神宗死后在青宫苦熬了四十年之久的太子朱常洛终于登上了帝位是为光宗。然而这位多灾多难的皇帝登基后四天便一病不起。当时宫中纷纷传言说光宗之病是因为郑贵妃进美女八人致使光宗身体亏损。又唆使中官崔文昇进泻药使其病情加重。杨涟听到这些传言深为光宗担忧决心清除郑贵妃对光宗的威胁于是便联络朝臣共请郑贵妃移宫将她从光宗身边赶开。又上疏劾崔文昇“用药无状”同时揭露郑贵妃欲封皇太后的野心。杨涟此疏语言犀利火药味很浓大家都担心光宗看后会很不高兴。疏上三日仍没有动静正要松一口气忽然宫中传出话来皇上将于明日召见大臣并特宣杨涟和锦衣卫官校。朝臣们心里都知道宣锦衣卫官校入侍一般都是令其执行“廷杖”。大家推测杨涟此次被召一定是凶多吉少。方从哲劝杨涟赶紧上疏请罪杨涟执意不从称“死即死耳涟何罪?”

    次日上午众臣入朝光宗。光宗有气无力地说了些要大家各尽其职效忠朝廷的话便把目光转向杨涟盯了他许久始终不说一句话。大家正在担心忽听光宗叹了一口气指着杨涟对大家说:“此真忠君。”1下旨驱逐1陈鼎:《东林列传》卷三《杨涟传》。

    2《明史》卷二四四《杨涟传》。下引本传者不另作注。

    1《东林列传》卷三《杨涟传》。

    崔文昇收回封郑贵妃为太后的圣旨并且还让杨涟当上了顾命大臣。

    杨涟对光宗的信任非常感激从此更是孜孜不倦誓死报效朝廷。

    九月初一光宗驾崩。他的宠妃李选侍欲学当年的郑贵妃准备将光宗的长子朱由校藏起来“挟皇长子自重”2。外臣周嘉谟亦以皇长子既无嫡母又无生母为理由主张抚孤于李选侍。李选侍阴狠狡诈光宗在时她便恃宠骄横独霸后宫。皇长子朱由校的生母王氏便是被她害死。后来她又趁光宗病重与郑贵妃勾结要求封郑贵妃为皇太后封自己为皇后。一次光宗被她纠缠烦了便召几位大臣商量准备封她为皇贵妃。不料躲在门幔后偷听的李选侍不满意竟然从幕幔后伸出手来将站在光宗旁边的长子朱由校拉进去耳语了一番便将其推出。朱由校当即便跪在地上请父皇封李选侍为皇后。如此僭制违礼不仅使在场的大臣面有怒容连光宗也为之“色变”。如果让这个野心勃勃的女人挟持了皇长子必然会干预朝政扰乱国体。杨涟等一批正直朝臣决意铤而走险力挽狂澜。

    当天上午杨涟、左光斗促同大学士方从哲、刘一燝、韩爌等朝臣一齐到乾清宫。刚至乾清门便有内宦持梃拦路不许入内。杨涟大骂道:“奴才!皇帝召我等。今已晏驾若曹不听入欲何为?”说完便挥手挡开枪梃众朝臣一拥而入。大家哭灵完毕现长子朱由校并未在光宗灵柩前守灵心中暗暗吃惊。问左右的宦官皆支支吾吾不敢作答。杨涟见光宗的心腹太监王安以目示意西暖阁当下会意转身对大家耳语了几句大家便一齐向西暖阁跪下齐呼求面见储君。李选侍拥着朱由校躲在西暖阁哪里见过如此阵势早已吓得六神无主。王安随即入内假意劝说称皇长子面见众臣后即可送回。说完便拉着朱由校出阁等在外面的众臣连忙把朱由校拥入早已准备好的辇车护驾退出乾清宫。李选侍这才回过神来慌忙吩咐左右的宦官快去挡驾。宦官们追来拖住轿子大声叫嚷:“拉少主何往?主年少畏人。”杨涟大怒大声斥骂道:“殿下群臣之主四海九州莫非臣子复畏何人?”众宦官被骂得哑口无言这才悻悻退去。

    杨涟等人将朱由校抬至文华殿当即举行了“正东宫位”的典礼。并且议定于本月六日在乾清宫即帝位。

    李选侍见皇长子被拥走十分恼怒无奈大局已定。她决定赖在乾清宫不出以此要挟朱由校封她为皇太后。消息传出举朝皆愤愤不平奏请李选侍移宫的章奏接连不断。李选侍遣宦官召太子入乾清宫议事被杨涟阻挡。他正色道:“殿下在东宫为太子今则皇帝选侍安得召?”怒目将前来传话的宦官逼退。

    九月初五眼见太子登基大典将近而李选侍仍赖在乾清宫不出。杨涟心急如焚又联络诸大臣聚集慈庆宫要大学士方从哲带头请太子下诏驱李选侍移宫。方从哲却不以为然地说:“迟亦无害。”杨涟辩争道:“昨以皇长子就太子宫犹可明日为天子乃反居太子宫以避宫人乎?”当时有人提出李选侍是光宗的旧人逼之太急是否有失体统。杨涟立即斥之道:“诸臣受顾命于先帝先帝自欲先顾其子。”并且表示“能杀我则已否则今日不移死不去。”其他大臣亦纷纷赞言助之词色俱厉惊动了殿中的太子。太子遣人斥群臣退去杨涟仍不肯服从继续抗辩道:“选侍阳托保护之名阴图专擅之实宫必不可不移。”在杨涟等的坚持下朱由校只好下旨遣李2《蘧编》卷十三。

    选侍即日移宫。李选侍接旨知败局已定只好哭哭啼啼地迁出乾清宫。次日朱由校正式登基即熹宗改次年为天启元年。

    从光宗驾崩到熹宗登基前后不过六日。杨涟为辅佐太子顺利登基呕心沥血几乎是夜夜不寝。史书上称在六天内“涟须尽白帝亦数称忠臣”。天启三年(1623)拜杨涟为左佥都御史。次年又升为副都御史。

    然而这位在杨涟等正直朝臣舍命扶持下才得以登极的皇帝并没有像东林党所希望的那样革除万历朝弊政相反却是变本加厉更加荒淫奢靡昏庸无能。宦官魏忠贤和熹宗的乳母客氏相勾结在宫中独揽大权肆意为虐。那些邪恶派的官吏也纷纷投靠魏忠贤结成“阉党”打击和排斥东林党人。杨涟怀着满腔的悲愤决心挺身而出讨伐魏忠贤。

    天启四年(1624)六月一日杨涟将写好的奏疏藏在怀里准备趁早朝时面奏皇帝当场揭露魏忠贤。不巧当日免朝杨涟“恐再宿机泄”只好交会极门转呈皇帝。杨涟在奏疏中列举了魏忠贤的二十四条罪状揭露他迫害先帝旧臣、干预朝政逼死后宫贤妃操纵东厂滥施淫威等罪行最后指出魏忠贤专权的恶果是“致掖廷之中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都城之内亦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请求熹宗“大奋雷霆集文武勋戚敕刑部严讯以正国法”。

    杨涟此疏字字句句如雷霆万钧击中魏忠贤的要害。魏忠贤闻疏后惊恐万状慌忙跑到熹宗面前哭诉其冤。又叫客氏在旁游说为自己开脱。两人一唱一和弄得熹宗真假难辨好坏不分。反而温言抚慰魏忠贤“严旨切责”杨涟。

    自此以后魏忠贤对杨涟恨之入骨。天启四年(1624)十月魏忠贤矫旨责杨涟“大不敬”、“无人臣礼”。将杨涟革职为民。

    挤走了杨涟魏忠贤仍不肯善罢干休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天启五年(1625)魏忠贤指使“阉党”大理丞徐大化劾杨涟、左光斗“党同伐异招权纳贿”借兴“汪文言之狱”谋害杨涟等人。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许显纯在魏忠贤的授意下对汪文言严刑逼供要他诬陷杨涟受贿。汪文言宁死不屈仰天大呼道:“世岂有贪赃杨大洪哉。”许显纯无计可施只好自己捏造供状诬陷杨涟、左光斗曾受辽东经略熊廷弼贿赂。魏忠贤立即遣锦衣卫缇骑前去逮捕杨涟等人来京审讯。

    六月杨涟被逮押送北京沿途群众闻讯皆为杨涟鸣不平。他们自动夹道哭送所过村市“悉焚香建醮祈祐涟生还”。

    六月二十八日杨涟被下镇抚司诏狱审讯。许显纯将锦衣卫的诸多酷刑一一用于杨涟折磨得他遍体鳞伤气息奄奄。后来提审时杨涟被折磨得无法坐、立许显纯便让打手给杨涟带上桎梏拖他到堂上躺在地下受审。杨涟仍不屈服在狱中写下《绝笔》继续陈述“移宫案”的真相痛斥魏忠贤紊乱朝纲。魏忠贤得知后气得七窍生烟令许显纯立即杀掉杨涟。

    七月庚申夜里许显纯令缇骑在狱中处死杨涟。临刑前杨涟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一封。称“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写完便仰天大笑奔赴刑场。死时“土囊压身铁钉贯耳”1惨不忍睹。

    忠心报国力战“阉逆”贯穿了杨涟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史家评价1《碧血录》血书。

    他“为人磊落负奇节”2是极为中肯的。

    崇祯初杨涟冤案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号“忠烈”。

    2《明史纪事本末》卷七一《魏忠贤乱政》。

    第三十三章星高攀龙第一节星星(155o—1627)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真定高邑(今河北元氏)人。万历二年(1574)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以后经历了数次起落。

    星性格强直负意气重然诺有燕赵任侠慷慨之风这在他早年即已为人所识。中进士后在汝宁(今河南汝南)任推官因治行廉平迁为户部主事开始任职于朝中。当时张居正当政权赫一时一次偶尔染病满朝大臣遍走群望并齐为张居正祈福星颇不以此等谄举为然与顾宪成、姜士昌相戒这段时间不登张居正门。

    后星起任文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