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8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蓝玉自恃有功骄横不自检束。早在征云南梁王胜利后他就私搞盐引(食盐运销专利凭证)派人到云南贩盐牟取暴利。打败元主脱古思帖木儿后他不仅私占掠获的大量珍宝、驼马还将元妃占有。朱元璋大怒说:“玉无礼如此岂大将军所为哉!”蓝玉班师至喜峰关因已入夜守关人未及时纳入蓝玉怒不可遏纵兵破关而入朱元璋知道后很不高兴。蓝玉领兵在外经常擅自升降将校进止自专诏令有所不从甚至违诏出师。在朱元璋面前举止不恭语言傲慢失君臣礼。更严重的是蓝玉蓄庄奴、假子数千人横行霸道胡作非为;他还强占民田鱼肉百姓。百姓上告御史官举劾他竟将御史打了逐出。

    洪武二十六年(1393)锦衣卫官员告蓝玉同景川侯曹震等谋反蓝玉被杀夷三族坐党论死者一万五千人史称“蓝狱”1是继胡惟庸案后的又一次大案连称“胡、蓝之狱”。

    事过五百多年以后1936年有人到蓝玉家乡进行了一次调查写成了一篇《王回岗回民调查记》2介绍说:“王回岗位安徽定远县东南距城六十余里居民三千余户尽悉回民以王姓居多又以地势颇高故名曰王回岗。”王回岗之“古迹”有“国公宅:明朝有蓝国公朝廷认为有叛意拘而杀之其家闻讯亦恐有被杀之虞俱投入院中井内现该井仍存”。1关于“蓝狱”死亡人数从《明史》。

    2石觉民:《王回岗回民调查记》载《晨熹》第二卷第二期。

    第四章明成祖第一节“靖难”取胜朱棣即位封燕王就藩北平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o)。据说他“姿貌秀杰目重瞳子龙行虎步声若洪钟”。洪武三年(137o)朱棣被封为燕王十三年(138o)就藩北平(今北京)成为威震一方的亲王。

    分封诸王是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而后决定的。他认为元朝的灭亡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主弱臣强皇帝不得藩屏之助。因此朱元璋要让众子孙都来出力以维护朱家皇朝。每位亲王拥有被称作“护卫”的少量军队少的三千人多的一万五千人。名义上亲王不得干预地方事务。但是在紧急情况下亲王可调遣王国所在地的镇守兵。每有军事行动诸王都要带领护卫随军出征那些在疆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帅虽身为大将军也要受到这些年轻亲王的节制。在诸王之中以晋王、燕王最被倚重。

    洪武初年虽然元顺帝带领臣属北遁朔漠但仍拥有相当的实力。为了降服强敌朱元璋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北征。故元势力在明军的打击下日趋衰落镇守边塞的亲王却在战斗中成长起来。

    洪武二十三年(139o)正月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大将军率列侯赵庸、曹兴、王弼、孙恪等赴北平训练军马听燕王节制以出征漠北。山西的军队归晋王节制。燕王率傅友德等出古北口侦知元将乃儿不花等驻牧迤都遂麾师前进。这时适逢大雪诸将欲待雪止再进军。朱棣说:“天雨雪彼不虞我至宜乘雪进。”大军进抵迤都与元军仅隔一沙碛竟未被觉。虽以重兵压境朱棣仍欲智取。于是他派部将观童前往敌营劝降。观童与乃儿不花是老相识两人相见不禁相抱而泣。正在这时明军已近围敌营。元军大败乃儿不花想乘马逃走。观童告诉他这是燕王的军队不必害怕。于是乃儿不花与观童一起到明军营帐中请降。燕王设酒款待乃儿不花深受感动便带领他的全部部落和马驼牛羊一起归降了明军。捷报传到京师朱元璋高兴地说:“肃清沙漠者燕王也!”朱元璋屡次命令燕王帅师出征又令他节制沿边军马燕王威名大振。史书说他“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又说他“料敌制胜洞烛万里威震朔漠”。“燕王扫北”的传说至今还流传在民间。

    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引起诸王特别是秦、晋、燕王的不满。他们之间早已开始了明争暗斗。史载晋王到朱元璋处告燕王“劳师冒险”又日夜搜求燕王的“国中细故”“专欲倾陷燕王”燕王每入朝太子“数以语见侵”等等其间剑拔弩张之势十分明显。

    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标死秦、晋、燕王无不窥伺皇位但朱元璋接受了学士刘三吾的建议立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以杜绝诸王对皇位的觊觎。不久洪武二十八年秦王死。洪武三十一年晋王死。朱棣的两个强有力的对手消失了他成为诸王中最年长者。这时朱棣的羽翼已经丰满不但有久征惯战的护卫军权限上也早已出了“列爵不临民”的规定了。

    晋王死后一个多月朱元璋曾给朱棣一道敕谕:“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相机度势防边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1无疑这时朱元璋已把朱棣看作维护朱家皇朝的一个支柱对他寄予很大希望。然而朱元璋毕竟精明过人他也虑及燕王权势过大对继任皇帝构成威胁所以朱元璋临死时告诫:“燕王不可不虑”并下遗诏:“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正显示出他的这一忧虑。

    “靖难之役”

    朱元璋笃信佛教诸王初封时都要为他们选一名僧人加以辅佐。有一位僧人法名道衍(本名姚广孝)是一位颇有谋略的人。朱棣向朱元璋要了道衍。道衍到了燕邸还向朱棣推荐了一位术士名叫袁珙。这两人都成了朱棣的谋士。朱棣还设法结纳地方文武官员以培植自己的力量。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辞世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朱允炆用齐泰、黄子澄之议削藩不到一年时间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先后被废。朱棣则在加紧活动。他挑选壮士充实自己的护卫军以勾逃军为名收罗异人术士。表面上朱棣藏起锋芒假称有病暗中则加紧练兵。他还利用燕府崇深之便赶制军器。

    斗争终于公开化了。这年六月燕府官校于谅、周锋以图谋不轨被逮到京师处死。朝廷同时下诏切责燕王。燕王朱棣佯狂称疾走呼市中夺酒食语多妄乱。有时竟卧在土中整日不起。

    朱棣的佯狂只不过是缓兵之计毕竟不能持久他想在大军到来之前做好准备。他命令亲信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率将士八百人入卫王城。这时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已经接到朝廷的命令带领在城的七卫军队和屯田军士包围了王城并用本栅截断了端礼门等的通道。朝廷削夺朱棣王号和逮捕燕府官属的诏书也在这时到达北平。

    朱棣临事不乱与部属设计擒杀谢贵和北平布政使张昺。他在端礼门内设置了伏兵把张、谢诱入燕府张、谢二人被杀。北平守军群龙无。燕王命张玉等率兵乘夜攻夺九门北平迅被朱棣控制。

    朱棣正式起兵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革除建文年号仍称洪武三十二年。他谕令将士同时上书朝廷声称根据《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从此便开始了一场历时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

    战争开始后朝廷命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师四十余万北伐军驻真定。燕王躬擐甲胄率师至涿州连败官军耿炳文退守真定。耿炳文是硕果仅存的老将。他的失败引起建文帝的忧虑。太常卿黄子澄却认为无足虑并推荐了曹国公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建文帝亲饯江浒赐以斧钺期在必胜。

    李景隆是开国元勋李文忠之子不过是个膏粱子弟未尝习兵见阵。朱棣出兵永平诱李景隆攻北平而以世子留守北平戒其坚守勿战。朱棣打败永平守军进击大宁勾结兀良哈三卫渠长挟迫宁王与之结成联盟。李1《明史纪事本末》卷十。

    景隆攻北平不克背后又有朱棣回军杀来一战而败退走德州。建文二年(14oo)夏双方再战于白沟河。白沟河流经华北平原在保定与涿县之间。李景隆合兵六十万列阵以待。第一天战斗十分激烈直至深夜双方才各自收军。这一仗燕军损失很大朱棣在深夜混乱中竟迷失了方向下马辨别水流才找到归途。第二天再战南军气势更盛。朱棣坐骑三次被创弓矢皆尽剑锋折缺马又却步不前几乎被官军射及。双方鏖战天已过午。忽然一阵大风将官军大将旗折断军阵为之震动。朱棣带劲骑绕到敌后袭击反败为胜官军大溃被斩及溺死者十余万横尸百余里。李景隆单骑走德州。燕军又破德州围济南。山东参政铁铉坚守济南三月不克朱棣暂时退师。

    朝廷命左都督盛庸为大将军再次率兵北伐。朱棣佯称攻辽东兵攻打沧州。沧州陷落。燕军再经临清、馆陶、大名至于东昌与盛庸、铁铉所率主力相遇。双方大战燕将张玉战死燕王朱棣挺身短兵接战有几次处境十分危险。燕军大败被擒斩万余人燕王独以一人殿后赖二子朱高煦带兵营救始免于难。不久两军再战于夹河官军大败。

    一个月后两军再战于藁城。燕军再次乘风击败官军斩六万余级擒其骁将获其军资。

    自举兵以来已经三年了燕军所克城邑兵去后又为官军所据所得不过北平、保定、永平三府。双方处于僵持状态。这时有一批被罢斥的宦官从南京来投奔燕王。他们向朱棣透露了南京布防的情况说南京空虚可取。朱棣决心迅了结这场战争“临江一决不复反顾!”

    建文四年(14o2)朱棣麾师南下由馆陶渡河循徐州与官军大战于齐眉山下(在今凤阳灵璧西南)。不料官军连连获胜燕军几员大将相继战死。朱棣下令有进无退麾军继续前进。燕军下泗州克盱眙徇扬州驻军江北。朱棣凭藉大江麾师强渡。谷王朱橞、李景隆开南京金川门迎降朱棣率师进入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

    建文四年六月己巳朱棣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他以次年为永乐元年(14o3)从此开始了他二十二年的统治。

    残杀建文“奸党”

    朱棣上台后的要任务是宣传自己即位的合法性和处置政治反对派。这两点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不利于统治的巩固。朱棣对政治反对派的镇压不仅是残酷的也是空前野蛮的。起初他公布的“奸党”名单不过齐泰、黄子澄等二十九人而实际被杀戮和被迫害的难以统计。

    朱棣进入南京后打算借重著名文人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遭到拒绝。

    方孝孺说:“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见方孝孺不为所用便以诛九族相威胁。方孝孺说:“便诛十族奈何!”于是便酿出一场诛杀十族的惨祸。朱棣令人“以刀挟其口两旁至双耳”并将其投入狱中接着便大肆搜捕他的门生连坐被处死者八百七十三人谪戍边远而死者不可胜计。对兵部尚书铁铉则割了耳鼻又割了肉烧了塞到铁铉的嘴里让他吃还问他“甘否”。铁铉说:“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铁铉至死骂不绝口。户部侍郎卓敬不屈临刑神色自若也被灭三族。礼部尚书陈迪不屈朱棣派人把他的儿子捉来杀掉并割其鼻舌强塞给陈迪吃。陈迪唾向凶手骂得更厉害终于被凌迟处死宗族被戍者一百八十余人。刑部尚书暴昭不屈“先去其齿次断手足骂声犹不绝至断颈乃死”。左佥都御史景清因刺杀朱棣不成被“抉其齿且抉且骂”含血喷了朱棣一身朱棣下令“剥其皮、草椟之”“碎磔其骨肉”。右副都御史练子宁被逮语不逊“命断其舌磔死宗族弃市者一百五十一人九族之亲被抄没戍远方者数百人”。其他不一而足。

    第二节文治武功恢复洪武旧制俭朴勤政朱棣执政特别是在永乐初年努力恢复洪武旧制凡建文年间更改者罢废殆尽。

    先朱棣在对众亲王的态度上与建文帝相比有所变化。凡在建文年间被废黜幽系的诸王一律恢复了王位。他们纷纷到京师朝见新天子朱棣动辄给予大量赏赐。这在表面上看来是遵从祖制以笃亲亲之谊但实际上却寓有驾驭之意。在胁迫宁王结盟时朱棣曾许宁王以“事成当中分天下”但朱棣做了皇帝却不认旧账不要说中分天下就是宁王乞求苏州、钱塘也不获准终于改封南昌。朱棣还暗中削夺诸王的实际权力及军权。代王、岷王、齐王的护卫先后被削连同母弟周王的护卫也被迫交出。必使其力不足与一镇相抗。

    建文帝曾说《大明律》量刑较前代往往加重因而稍稍放宽。朱棣则声称“刑名一以《大明律》科断”。看似恢复祖制实际他的严刑酷法比朱元璋更有过之。他登上皇位后对反对派的残酷杀戮令人指。更为恶劣的是朱棣强化了恐怖的特务统治。皇帝的亲军锦衣卫设有监狱称为诏狱它曾是朱元璋实行残暴统治的工具。后来朱元璋也认为这太过分先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继而又宣布内外刑狱不得上交锦衣卫而由司法机关审理。朱棣上台重新设立了诏狱而且刑罚花样翻新为后世开了恶端。朱棣由藩王夺位为钳制人口又用宦官组成了东厂专门“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厂卫联结形成一个严密的特务网。

    苏松重赋是一个由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