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6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元廷对方国珍不断拉拢。至正二十五年(1365)以国珍为淮南行省左丞相。二十六年九月以国珍为江浙行省左丞相弟国瑛、国珉侄明善并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未几进太尉。至正二十七年(1367)四月朱元璋的军队攻克湖州、杭州进而围攻平江张士诚。“国珍拥兵坐视屡假贡献觇胜败为叛服计”。朱元璋见其反复以书数其十二过曰:“当尔起事之初元尚承平天下谁敢称乱?惟尔倡兵海隅。元官皆世袭子弟顾惜妻子其军久不知战故临阵而怯尔得鸱张于海隅。及天下乱尔遂陷三州之地扼海道之冲窃据山岛二十余年。朝送款于西暮送款于北此岂大丈夫所为尔过一也。吾下婺时四方强敌甚多岂暇用兵海岛与尔较短长。尔自怀惧遣子纳降。吾以诚心待人不逆尔诈即遣还尔子。尔乃诡诈多端不数年间迭生兵隙尔过二也。近者浙左会稽、浙右钱塘诸郡皆下尔阴蓄异志时遣人觇吾虚实尔过三也。未有衅端先起猜忌自怀反侧尔过四也。易交而轻悔尔过五也。扩廓贴木儿以曹操之奸将乌合之兵东奔西扰顿师之粮;又为李思齐、张思道逐出潼关三秦已失中原徐、邳、宿郡为吾藩篱大河为吾门户吾舟师往还如入无人之境。尔不能料中原事势顾且泛海交好声言击我。虚张声势以怨尤尔过六也。彼若仓卒有事尔隔海滨岂能应援败亡由尔;彼若无事交疏礼菁则豪杰之怨祸乱之生由此始矣尔过七也。尔兄弟无功于朝无恩于下民盗据海隅以势要君以私贿下坐邀民爵跋扈万状。今归于我而又不能善保富贵欲驱民于锋镝尔过八也。尔兵数出掠我并海之民。上帝好生下民思治乃违天虐民尔过九也。尔若有大志尽驱温、台、庆元之民与我较胜负此果决丈夫之志也。今不能此徒遣数舟狗偷鼠窃小举而兴大怨尔过十也。吾遣兵入浙下湖州军旧馆张氏将士尽皆降附遂捣姑苏对垒深沟民安如故。尔乃诱我海上土豪作乱近已平定匿其恶此岂良谋尔过十一也。福建陈友定奸诚待尔反自疑2辄以诈罔所谓言为定者何在?尔过十二也。”(《明太祖实录》卷二三)

    是年七月朱元璋责令方国珍贡粮23万石同时又致函以威胁。方国珍惶惶不已日夜运珍宝集海船准备下海逃跑。九月朱元璋军攻克平江消灭张士诚割据势力后遣军分两路进攻方国珍。参政朱亮祖一路攻台州方国瑛败逃黄岩朱亮祖又攻温州方明善逃走亮祖分兵取瑞安自率舟师败方明善于乐清之盘屿追至楚门海口。征南将军汤和一路先取余姚、上虞进攻庆元方国瑛逃入海中汤和率师追击克定海、慈溪等县。十一月朱元璋再命廖永忠为征南副将军率舟师入海与汤和合击方国珍国珍见其诸将皆降黔驴技穷不得不纳款投降这股割据势力终于被平定。元璋军得其步卒92oo人水军143oo人官吏65o人马19o匹海舟42o艘粮1519oo石。

    洪武元年(1368)正月方国珍至明京师叩谢罪明太祖朱元璋授其为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京师洪武七年(1374)卒享年五十有六。

    第八节陈友定陈友定(?—1368)一名有定字安国福州福清县人后徙汀州清流县明溪。幼孤帮佣于富室罗氏邻舍王氏妻以女使其习商贩因亏本充明溪驿卒。为人沉勇喜游侠乡人畏服。

    至正十二年(1352)南方红巾军天完政权遣各路兵四出福建各地民众起兵响应。宁化有曹柳顺起兵据曹坊拥众数万遣其兵八十余人至明溪索马友定率众尽杀之。柳顺大怒率步骑千余奔明溪。友定募集赖政、孙通、胡璃等5oo人将当地老孺引入山寨大败柳顺军友定追杀至曹坊俘获曹柳顺以归。时汀州府判官蔡公安至清流募义兵友定请见公安令统所集民兵授为明溪寨巡检。后从福建佥都元帅吴按滩不花剿灭汀、延、邵、建诸山寨起义军以功升清流县尉、主簿、县尹再升延平路(治今福建南平)总管。

    至正十八年(1358)五月天完元帅陈友谅遣其将康泰、赵琮、邓克明等进攻邵武。十一月邓克明占领汀州进围清流。陈友定驻兵于县前平安寨夜袭红巾军军营大败之追至宁化收复清流。乃修缮崆峡岭关寨及南北寨加以坚守。

    十九年友谅移康泰取邵武邓克明攻汀州转略延平、将乐等地。元福建行省授友定汀州路总管率兵抵御红巾军双方战于黄土寨友定获邓克明将邓益克明败退。友定以功升行省参政。十一月陈友谅遣军破杉关友定力战友谅兵退却。

    二十一年汉政权(陈友谅在至正二十年篡夺天完政权改国号为大汉)将领邓克明再克汀州转攻永丰、宁都、石城、宁化等县克宁昌破杉关攻光泽经顺昌以攻建宁(今建瓯)汉军于城西北立数十寨以铁炮、火箭、云车、机弩轮番攻击前后达半年之久城中食将尽元守将、行省平章完者帖木儿急檄陈友定解围。八月友定率数十骑突围入战焚橄榄山寨夺水南寨败克明军于菱角塘其将孙通等复建阳、崇安、浦城等县。克明退守抚州。友定寻复邵武诸县。

    二十二年五月陈友定自延平南引兵水6并进一由顺昌出将乐一溯延平溪而上清流会攻汀州汉军败退。友定既复汀州萌生占有全福建之心于是威迫行省平章燕只不华“所收郡县仓库悉入为家资收官僚以为臣妾有不从者必行诛窜威镇闽中”1。

    二十四年元置分省于延平以友定为平章。至是福建诸路及广东潮州俱由友定据而守之。唯泉州一带为亦思巴奚(波斯语isbah的音译意为军队由中亚穆斯林士兵组成)占有。至正十七年春义兵万户赛甫丁、阿里相率亦思巴奚占领泉州。十八年奉行省平章普化帖木儿命进攻福州廉司兵。二十年与兴化分省右丞苫思丁谋出兵兴化(今莆田)攻陈从仁。次年苫思丁杀从仁亦思巴奚进入兴化参与汉人割据势力互相攻伐。二十二年二月代表蒲氏(元初福建行省左丞莆寿庚后裔)势力的那兀纳(又译阿巫那)据泉州杀阿里丁。五月新任福建行省平章燕只不华杀赛甫丁于福州。那兀纳乘机扩充势力拒绝行省命官控制泉州、兴化清除赛甫丁余党。

    1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一三《陈友定》引《秘阁元龟政要》。

    二十五年二月陈友定攻朱元璋吴政权控制之处州(今浙江丽水)。吴政权参军胡琛往援友定遁去。胡琛追至浦城。四月胡琛克松溪获友定守将张子玉。五月朱元璋命指挥朱亮祖由铅山、行省左丞王溥由杉关会胡琛军进攻福建。六月亮祖克崇安进攻建宁时胡琛被执遇害。

    二十六年四月亦思巴奚头目那兀纳遣其将白牌、马合谋、金阿里等攻兴化柳伯顺陈友定遣军与城中柳伯顺军夹击亦思巴奚军亦思巴奚军大败。五月友定破泉州擒杀那兀纳大肆杀色目人又蒲氏诸冢致使大批穆斯林逃离泉州迁徙乡间或他方多隐姓埋名以求生存。八月元中书左丞李国凤上其功升友定为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友定既为平章兵讨省内未服者远近闻风献城惟漳州总管罗良不服以书指责友定:“今郡邑之长君命也固不可以加害;百司之职君役也固不可以加窜。足下破郡邑为家资驱官僚为臣妾口言为国心实私耳。”(《龙飞纪略》)友定得书大怒“益兵攻之罗良巷战死之友定遂据漳州。元福建宣慰使陈瑞孙镇守福清州不服友定被执瑞孙愤骂不已遇害其妻及幼女皆投井死。崇安令孔楷因拒友定亦遇害。建阳詹斡结兵自保不从友定亦遇害”。是时“友定据全闽八郡之政皆用其私人以总制之。朝廷命官不得有所与”(《元史·失里弥实传》)。友定每年遣海舶运粮由海道经登、莱等州运抵大都虽得达者仅十之三四元廷大加嘉奖。

    二十七年十月朱元璋在削平方国珍割据势力后命中书平章胡廷瑞为征南将军、江西行省左丞何文辉为副将军率安吉、宁国、南昌、袁州、赣州等卫军由江西取福建。十二月吴军度杉关取邵武友定守将李宗茂降;至建阳守将曹复畴降;吴将沐英破分水关克崇武;李文忠克浦城杀守将胡璃。是月朱元璋命征南将军汤和、副将军廖永忠、都督佥事吴祯等率舟师自明州(今浙江宁波)由海道攻福州驻师南台河口遣人入城招谕守将曲出、赖正孙、谢英辅等曲出杀使者吴师围西、南、水部三门曲出等遁去正孙、英辅逃奔延平陈友定处其余元臣多自杀死。汤和遣使招谕兴化、漳州、泉州诸路分兵攻略福宁等州县未附者。

    洪武元年(1368)正月乙亥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

14

    壬辰胡廷瑞克建宁守将达里麻降。庚子汤和破延平执陈友定。先是友定大会诸将杀明招降使者置其血酒于壶中慷慨饮之誓众死守。汤和师至延平隔水而阵廖永忠渡水攻西门友定诸将请出战不许诸将屡请不已友定疑其部将萧院判、刘守仁有2心杀萧院判刘守仁被迫降明诸士卒亦多逾城夜遁。明将李文忠、胡廷瑞率部会师攻城益急。友定见大势已去饮药自尽其将白哈麻、谢英辅自杀赖正孙出降。明兵入城友定气未绝值大雷雨复苏械系送京师。友定子宗海自将兵来援其父亦被俘送至京师。朱元璋责之曰:“元纲不振海内土崩天命更革岂人力所能为。尔窃据偏隅负固逆命害吾参军杀吾使者6梁弗服欲何为哉!’友定对曰:“事败身亡惟有死耳尚何言!”父子均被诛杀。二月明兵取兴化、泉州、漳州、潮州诸路。友定余部金子隆、冯谷保等曾在将乐、清流、宁化等地据山寨反抗至是年七月均被平定。

    陈友定出身贫寒曾为富户佣工。元末农民起义爆他因镇压福建当地起义群众有功从士兵升为军官从小军官又升至行省参政、平章。他以结集义兵、镇压起义群众起家成为割据全闽的土皇帝专权跋扈作威作福敌视农民起义、忠于元廷始终如一直至兵败被杀。

    第十五章邱处机八思巴爱薛第一节邱处机金宋蒙三方争取的全真道领邱处机(1148—1227)字通密道号长春子世称长春真人。山东登州栖霞县人。幼年失母父娶继室抚育之。聪敏强记能日诵千余言久而不忘。金大定六年(1166)十九岁弃家遁居昆嵛山石门峪学道。次年闻重阳真人王喆在宁海州(今山东牟平)传道创全真庵道行甚高即前往拜谒礼之为师遂被留庵中掌文翰。其名、字及道号皆王喆所命。王喆本京兆咸阳儒生兼精武艺家产丰厚但文武两业均无成。正隆四年(1159)自称遇异人面授口诀不久弃家屏居终南刘蒋村修道。大定七年游山东得到宁海州富者马钰的尊信乃建庵授徒。其创立的道教新派因主张三教合一道、释、儒兼修倡言“屏去幻妄独全其真”故名“全真”。大弟子有马钰(号丹阳子)、谭处端(号长真子)、刘处玄(号长生子)、邱处机(号长春子)、王处一(号玉阳子)、郝大通(号广宁子)及马钰妻孙不二(号清静散人)七人。后全真道门以祖师王喆(重阳)与马、谭、刘、邱、王、郝并称“七真”。

    大定九年冬马、谭、刘、邱四子从师至汴。十年初王喆死于寓舍遗命马钰(丹阳)掌教令邱处机师事之。四子遵师命同往王喆原修道处终南刘蒋村故庵(此处全真门人奉为“祖庭”)。十二年赴汴奉灵柩归葬刘蒋村为之守墓。十四年四子分处丹阳仍守祖庭长真、长生往游汴洛传道长春则西至磻溪(今宝鸡东南)凿洞以居日丐一食潜心修炼。二十年移居陇州(今陕西千阳)龙门山娄景洞率门徒数人继续苦修自谓至此道业始成。从居磻溪以来长春道誉渐著秦陇士人颇有与之结交者。二十二年丹阳归山东以关中教门事付处机。二十六年金陕西统军使夹谷清臣差官召他主持终南祖庭。此时全真道在陕右、河南北、山东诸地已拥有很多信徒声名甚大。二十八年初金世宗遣使者访求重阳门人长春应召至中都主持万春节醮事敕建官庵居之。都下亲王、公主及官民等多有来问道者金世宗也两次召见问以养生之术及“天人精微之理”。八月辞还途中在河南北各地传道数月创立卫(今辉县)、孟、洛阳等处道观数所。次年春回到祖庭。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东还栖霞故里;门人先已于其祖宅建长春庵后请于礼部命名为太虚观。

    全真道提倡“除情去欲忍耻含垢”“以柔弱为本”不抗争勤耕作耐辛劳。这一套逆来顺受的哲学很有利于统治者因而受到赏识。但其势力展很快到处“什百为偶甲乙授受、牢不可破”形成宗教社团又引起统治者的疑忌。金章宗明昌初年即以全真“惑众乱民”下令禁罢。明昌六年又“沙汰道流”连终南祖庵也被没官。到承安二年(1197)经长春倾资纳粟金廷才许登、莱、陕右重立道观九所并赐额。全真道经过这些年的挫折后“稍微而更炽”道门复兴长春起了很大作用。泰和三年(12o3)刘处玄(长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