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传》及元明善撰《廉希宪神道碑》(《元文类》卷六五)均作惟良误。趋危急人心浮动。希宪遣使申谕诸将晓以利害使他们改变了观望态度军队复安纽璘也奉召入朝。八月诏改陕西四川宣抚司为行中书省以重其权拜希宪中书右丞、行秦蜀省事商挺同签省事赵良弼为参议。不久汪良臣、八春及诸王军击溃敌军俘阿兰答儿、浑都海送京兆斩之秦陇平。希宪又奏请下令禁四川军吏虏掠降民违者本军千户同罪并禁贩卖人口;又放还所俘宋资州知州张炳震等令持书谕宋四川统帅缓和了双方关系四川局势得以安定。
中统二年(1261)春希宪奉诏还朝入中书省与诸宰执同议政务;五月新命宰执官授中书平章政事。原定与王文统同行省燕京因商挺遣使入奏谓“关陕重地大乱之后余风有未殄者非廉希宪不能镇抚中外”遂命仍行省秦蜀1。中统三年李璮叛后世祖对方面大臣颇怀疑忌中书平章赵璧言希宪与张易曾荐举王文统法应坐罪且关中形势之地希宪得民心又有商挺相辅不可不虑;又有蜀人费寅(降蒙后曾任兴元府同知犯法当死遇赦)恨希宪不起用他乘机告希宪与商挺在京兆修城聚兵、潜蓄异志九件事。世祖惑其言遣中书右丞粘合南合代希宪行省京兆并审查其事召希宪、商挺回京。经审查无验事解留任中书平章政事。建议罢世官行迁转法。至元二年(1265)闰五月行省事于东平、济南、益都、淄莱等路省并州县黜陟官吏惩办其尤不法者诸侯震悚。两月事毕召还朝。四年降为左丞。他在世祖面前能直言无讳不稍迁就如谏止罢免和审讯丞相史天泽谏止诛四川军帅钦察驳阿合马反对成立御史台之议。世祖命他受戒于国师(当指八思巴)他答以“臣已受孔子戒矣”不从命并解释说孔子之戒就是“为臣尽忠为子尽孝”世祖亦不能勉强。有诏释大都罪囚回回人匿赞马丁(宪宗朝燕京行尚书省官)为怨家所告在囚亦被释怨家又告世祖怒责释放匿赞马丁事。释囚时希宪适告假未署堂判这时急取堂判补署以示共同负责并以诏书中未言不释此人为理由当面抗辩。世祖愈怒希宪请罢职遂于至元七年正月和左相耶律铸同被罢1。居家四年但以读书、教子为务。监察御史王恽上书论其功绩、廉能建议起用使当一面之责未被采纳。
行省北京和荆湖十一年二月诏起为中书右丞、北京等处行中书省事。时有言头辇哥国王行省其地有所不便者故命希宪往镇谕之曰:“辽霫户不数万正以诸王、国婿分地所在居者行者联络旁午。明者见往知来见微知著塔察儿诸王素知卿能命卿往者当识此意。”其意明显是要他防东道诸王、驸马跋扈或生异心。希宪至北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察知有西域人自称驸马营于城外逮缚富家诬其祖曾借息钱逼其偿还。即遣吏捕驸马此人初尚踞傲竟直入省堂坐榻上希宪令曳下跪责以私狱违法始哀求免死头辇哥也为之说情稍宽待连夜拔营逃走。塔察儿使者来传令旨头辇哥1据王恽《中堂事记》。按《元史·世祖纪》载:中统三年三月“诏以平章政事祃祃、廉希宪参政商挺断事官员麦肖行中书省事于陕西、四川”。疑赴任在此之前又《家传》及《神道碑》均谓其还朝前即授平章政事误。
1罢职年月据《元史·世祖纪》。释囚事实在至元六年《元史》本传作七年误。站立希宪则坐而听旨说:“朝廷大臣没有为诸王起立的道理”。使者回报塔察儿亦不敢加罪。七月遂诏头辇哥毋署省事归其份地。鲁国长公主与驸马入朝途中狩猎征民牛车以载猎物征求需索其费达15ooo贯钞。希宪宴请公主不及其从者从者有怨言希宪说:“我天子宰相非汝庖者。”驸马怒而起希宪即进言:驸马纵猎不是国务而费民财无数我已遣使驰奏。驸马惊愕入告公主公主只得陪礼愿出钞如数偿还百姓请求不要入奏。
十二年阿里海牙攻取江陵奏请派朝廷重臣开府镇之。世祖急召希宪命以中书右丞行省荆湖1三品以下官可承制刻印版授奏入即制书正式任命。希宪至江陵阿里海牙率部属望拜郊外迎之二人职品相同而尊崇如此威信大立。当时元军取江陵未久秩序混乱士卒纵横剽掠商旅城门昼闭灯火禁严民心惊疑。希宪令各军归营非调不许辄出;开城门弛灯火之禁;录用原宋宣抚、制置两司幕僚宋官归降者使仍任旧职。于是政事初具人情渐安。宋人曾引水环城为守御计希宪令泄入江河得淹没之地数百万亩招民耕种许三年后减半收租。沙市有积米二十万斛未收入官籍即以赈公安县饥民。继而大兴学校亲临讲授撤官屋恢复竹林书院给书万四千卷来学者日增。由于他的德政声名远播思州、播州土官田、杨二氏及宋重庆守官赵定应(四川制使)均遣使越境前来约降宝庆、武冈、益阳等城也都送户籍向他归顺。他拒绝接受诸官献金但所献俘获男女则受之而释归被释者遂自称“廉民”。
十四年春符宝郎董文忠奏谓希宪有病不适宜江陵暑热之地1诏召还朝征扬州名医王仲明为其治病。时有南人谢昌元建议立门下省世祖采纳其言拟以希宪为侍中皇太子真金也加以鼓励后因阿合马言其不便未立希宪也从此闲居养病。十六年春诏命复入中书时病已渐重皇太子遣人探视并叩问治道。希宪曰:“君天下者二道用君子则治用小人则乱。臣病虽剧委之于天所甚忧者大奸专柄群邪蜂附误国害民病之大者。殿下宜开圣意急为屏除不然日以沈痼不可药矣。”当时阿合马当国得到世祖宠信希宪无力挽回其心境可知。十七年十一月病卒。为政清廉尊礼儒士希宪先后出主三行省都有突出政绩。在陕西则临危果断。弥伏祸乱在北京则抑强摧奸不畏亲贵在荆湖则广施仁政安抚新民。在中书七年能直身立朝对政务也有赞襄匡正之功时人王恽称其“临大事不可夺廉正有大臣风节”(《中堂事记》)“疾恶如仇进贤若渴”(《廉平章廉能合复用状》)。其为官清廉尤受时人称颂。在陕西三年荆湖两年归朝时都是“囊橐萧然准琴书自随”而已。当时派到南土的官员大多从南宋故官、富室那里索取(称为“撒花”)大量财富希宪拒受献金和他们形成鲜明对照。从荆湖归朝后有一次世祖问他有多少随从回答说只有一个弟弟相帮世祖笑道:“你的书生习气还一点都没有改变呀。”他厌恶奸邪1《元史》卷一四八《董文忠传》谓阿合马当国“惧廉希宪复入为相害其私计奏希宪以右丞行省江陵”。按当时希宪已不在朝堂说阿合马排挤他未必是事实。
1《元史·董文忠传》载其言“希宪国家名臣。今宰相虚位不可使久居外以孤人望宜早召还。”不礼权贵对儒士则极喜亲近加以善待。在中书平章任上时已授为行省、都元帅的宋降臣刘整诣门求见他不予理睬有意给以羞辱对刘整说:“此是我私宅汝欲有所言明日当诣政事堂。”不久又有被拘执而流落燕京、饥寒狼狈的南宋儒士持诗求见他立即命其弟铺设坐椅亲自出门迎入命内人备酒茶款待;诸儒士请求放其南归次日他就奏准放还。诸弟问他:刘元帅为皇上所倚任为何反菲薄之而对江南穷秀才却礼遇如此。他说:“我是国家大臣言动频笑系天下重轻。整虽贵卖国叛臣也故折辱之令其知君臣义重。若寒士数十皆诵孔子者也在宋朝不坐燕不与何故而拘执于此!况今国家起朔漠斯文不绝如线我更不尊礼则儒术且将扫地矣。”1先后举荐、辟用人才颇多如张础、同恕、孟祺、张雄飞、张孔孙等。喜读经文子弟都热心于学习汉文化成为元代著名的色目儒宦家族。子六人孚、恪、恂、忱、恒、惇均任高官恂官至中书平章政事恒官至御史中丞惇官至行省左丞。
1陶宗仪:《辍耕录》卷七《待士》。
第二节赛典赤·赡思丁从燕京断事官到中书平章赛典赤·赡思丁(saiyidaja11)一名乌马儿(umar)是别庵伯尔的后裔。“赛典赤”意为“尊贵的领袖”是对先知穆罕默德后裔的称号。“别庵伯尔”意为“天使”是对先知穆罕默德的称号。赡思丁于1211年出生于不花剌(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122o年成吉思汗西征时赡思丁年方9岁随其族人迎降或谓迎降蒙古军的是他的祖父。此说尚待进一步的考证。成吉思汗西征结束后他们随蒙古军队来到中国。
太宗时赡思丁袭父职为燕京断事官1251年宪宗蒙哥即位命塔儿、斡鲁不、察乞剌、赡思丁、赵璧等诣燕京抚谕军民以牙老瓦赤为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事赡思丁、匿咎马丁佐之。大约在1253年赡思丁迁燕京路总管。在任期间多惠政擢为采访使专事物资供应。1253年皇弟忽必烈奉命南攻云南率师抵六盘山“他的军队正处于饥饿和无奈之时他[赛典赤]来到耍3衣男兄袄袢缫潜a1。因而大受忽必烈赞赏。后来忽必烈专门在蒙哥面前保举了他也受到蒙哥的慰抚和赞赏。从此赡思丁与忽必烈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关系。忽必烈当时总管汉地军事在漠南金莲川(今滦河上源)建藩府招揽谋士奉命征讨有志于建立中原霸业所缺者多为财粮赡思丁(塞咥旃)主管燕京行省财赋“彼事宪宗常阴资朕(忽必烈)财用”(《元史·不忽木传》)助长了忽必烈的实力赡思丁的功绩忽必烈是念念不忘的。1256年蒙哥征蜀赡思丁仍“主馈饷供亿末尝阙乏”(《元史·赛典赤·赡思丁传》以下引文未出注者皆据传)。
燕京行省期间赡思丁除主管财赋外还按照忽必烈的令旨负责增修文庙和兴办学校。1252年忽必烈两次令旨命牙老瓦赤等众断事官增修文庙;三年六月作为燕京路总管的赡思丁奉令旨出包银增修文庙一新;四年五月忽必烈再次下令旨给赡思丁重申道士退出文庙及基地土由在京儒生主领1。
中统元年(126o)忽必烈即位由于上述特殊关系赡思丁受到了重用。这年立十路宣抚司赡思丁为燕京路宣抚使。二年六月入为吏户礼三部尚书;旋拜中书平章政事制辞曰:“两朝眷遇事凡精勤常办集于军前能经营于意外欲旌成绩宜处台司当奉至公用遵大体尽尔替襄之力副予委任之诚”2。忽必烈没有忘记当年在藩邸时许的愿于设置中书省之时使赡思丁成为第一个被起用的回回人。这段时间内赡思丁主要掌管财赋当时忽必烈以丝为本行交钞赡思丁对交钞的行有所控制因而使交钞信誉甚高。至元元年(1264)赡思丁出为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第一任平章政事在官三年增户9565、军12255、钞6225锭、屯田粮97o21石抑制和买钞331锭政绩卓著。中书省因此赏银5ooo两仍命陕西五路四川行院大小官属并听节制。
至元七年赡思丁从大军进攻南宋分镇四川驻军嘉定与宋军对垒。1《史集》第2卷汉译本页34o。
1《析津志辑佚》页199—2oo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2王恽:《中堂事记》下《秋涧集》卷八二。
次年元军国襄阳命各道进兵以牵制宋军赡思丁率将郑鼎等水6并进至嘉定获宋将二人顺流纵筏断其浮桥获战舰28艘。奉命行省事于兴元(今陕西汉中)专门负责粮饷供给。
至元十一年忽必烈召见赡思丁曰:“云南朕尝亲临比因委任失宜使远人不安欲选谨厚者抚治之无如卿者。”赡思丁遂拜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兀良合台于1257年平云南后仍用段氏及当地领统治。“自兀良合带镇云南凡八籍民户四籍民田民以为病”(《元史·世祖纪九》)。他“委任非人政令屡变天庭高远人相闻知边鄙之民往往复叛”1。至元元年曾爆了舍利畏起义诸蛮亦变乱不常。至元四年忽必烈封忽赤哥为云南王镇大理、鄯阐、茶罕章、赤兔哥儿、金齿等处同时立大理等处行六部以阔阔带为尚书兼云南王傅又设大理等处宣慰司都元帅。但宗王、行政长官、军事统帅之间互相争夺权利。至元八年忽赤哥被都元帅宝合丁、六部尚书阔阔带等合伙毒死。事后宝合丁等虽被处死但忽必烈震动异常遂决定在云南建立行省命可靠的大臣去稳定云南大局。在这样的背景下终于选定赡思丁去担负这一重任。赡思丁受命后即遍求知云南地理者画出云南物产、交通、山川、城郭、关隘等图进呈忽必烈忽必烈赐钞5o万锭、金宝无算。
行省云南的卓著政绩至元十一年七月赡思丁抵达云南大理后即开始了一系列施政措施。
第一、创建云南行省。
当时的云南王为脱忽鲁。脱忽鲁以为赡思丁至必夺其权乃“具甲兵以为备”。赡思丁采用尊重宗王、释其疑忌的办法妥善地解决了这一矛盾。他遣其子纳剌丁先至王所说明“天子以云南守者非人致诸国背叛故命臣来安集之且戒以至境即加抚循今未敢专愿王遣一人来共议”。脱忽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