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5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取天下也。”见《元史》卷一一七《别里古台传》。

    都赤”即侍上带刀者。在可汗帐下带刀侍卫与带箭筒士同样是给予可汗最亲信人员的一种殊荣1。

    关于十二世纪最后十年和十三世纪之初的合撒儿没有留下什么可以供我们追溯的史料。我们只知道当12o3年克烈部领王罕背盟、并用突袭方式击溃铁木真所部的时候合撒儿正在别处游牧没有和他的兄长在一起。从后来他以与铁木真不和的理由向王罕诈降、并轻而易举地使王罕信以为真的事情判断这时兄弟两人之间似乎确有某种隔膜这也许是由铁木真称可汗导致两人的地位日益悬殊而引起的。王罕在袭击铁木真的同时分军攻击合撒儿营地掳掠其妻子。当合撒儿得知率残众且战且退的铁木真已撤至班朱尼河时便立刻动身投奔铁木真。时铁木真残部“粮俱尽荒远无所得食。会一野马北来诸王哈札儿(按即合撒儿)射之殪。遂刳革为釜出火于石汲河水煮而啖之”2。共同面临的困厄再一次将他们联结在一起。同年秋天铁木真从重创中恢复过来决意讨伐王罕。行动前他将合撒儿的两名亲信派到王罕处伪传合撒儿的话说:“我满心想念我的哥哥但谁能说出他(该有多么)愤恨呢?”因此合撒儿表示他愿意归附王罕。这些话麻痹了王罕使他觉得铁木真的势力难以骤然恢复因此放心地架起金撒帐寻欢作乐。铁木真于是在合撒儿伪降的掩护下出奇制胜一举击溃王罕。

    12o4年铁木真出兵征讨蒙古高原上最后一个强大的对手乃蛮太阳罕部。合撒儿又参加了这次重要的战争。札木合曾在阵前为太阳罕描写合撒儿说:“诃额伦母(按即月伦太后)的一个儿子用人肉养来身有三度长吃个三岁头口披三层铁甲三个强牛拽来也。他将带弓箭的人全咽呵不碍着喉咙;各一个全人呵不勾点心。怒时将昂忽阿的箭(按即镞头成叉状的远射箭)隔山射呵十人二十个穿透;人若与他相斗时隔着空野用客亦不儿名的箭(按即飞箭)隔山射呵将人连穿透。大拽弓射九百步;小拽弓射五百步。生得不似常人如大蟒一般名字唤作拙赤合撒儿。”1据拉施都丁说合撒儿在这场战争中为铁木真指挥中军。

    12o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诸部建“大蒙古国”称成吉思汗。在黄金氏族内部分民分地时合撒儿分得四千户早先被札剌亦儿部人孔温窟洼(即木华黎之父)当作私属献给合撒儿的者卜格仍作为千户那颜之一被委派给合撒儿。

    与成吉思汗的冲突建国后不久成吉思汗与合撒儿之间又开始产生不和。据秘史记载合撒儿与其兄失和是由于他被当时势力很大的晃豁坛部告天萨满(“帖卜腾格理”)阔阔出欺侮后成吉思汗反而责备他无能。因此他一直三天不见成吉思汗。但事实似乎并不那么简单。阔阔出对成吉思汗说:“长生天的圣旨神来告说:‘一次教铁木真管百姓一次教合撒儿管百姓’。若不将合撒儿1《史集》第1卷第二分册汉译本页181。

    2《元史·札八儿火者传》。班朱尼水当即今东经119°、北纬48°处的ba1ji泉子在流水哈勒哈河的穆果伊托河边。见村上正二《蒙古秘史译注》卷2页2o1—2o2。

    1《元朝秘史》第195节。

    去了事未可知。”在分民分地时成吉思汗诸子所得均多于其诸弟的份子。成吉思汗母亲当时就对此不满意不过没有作声。与成吉思汗血统相同又一直与他患难与共、同成大业的合撒儿自然是最有资格代表诸弟来表示这种不满的。阔阔出所传达的“一次教合撒儿管百姓”的长生天旨意实际上曲折地反映出蒙古国内部正在酝酿一场潜在的政治危机。成吉思汗听了这番话当夜就拘执合撒儿对他进行审讯。

    这起冲突由于成吉思汗母亲月伦太后的及时干预才稍见缓解。月伦太后得到成吉思汗拘执合撒儿的消息后连夜动身赶往可汗营帐。《秘史》用生动的语言记述了月伦太后教训成吉思汗的场面她“盛怒盘坐出两乳置膝上问道:您见了么?这是您吃的乳。合撒儿何罪你自将骨肉残毁?初你小时曾吃了这一个乳。哈赤温、斡惕赤斤两个曾吃不了这一个乳。惟合撒儿将我这二乳都吃了使我胸中宽快。为那般所以铁木真心有技能合撒儿有气力、能射。但凡百姓叛的用了箭收捕了如今敌人已尽绝不用他了”1。

    成吉思汗迫于母亲的压力当时释放了合撒儿。但后来还是暗中夺走了合撒儿的大半部众只留给他14oo名战士。委派到合撒儿处的者卜格也惧祸出走。月伦太后知道此事后郁闷而死。

    1213年秋成吉思汗第二次大举伐金合撒儿率左翼军自金中都外围东趋取蓟州(今河北蓟县)、平州(今河北卢龙)、滦州(今河北滦县)及辽西诸郡而后又折回中都西侧在大口与成吉思汗诸子率领的右军及其亲自统帅的中军会师。翌年春陷于围城之中的金帝献女求和合撒儿随成吉思汗退出长城。就在这一年成吉思汗将弘吉剌部从原居地迁往业已完全在蒙古控制下的漠南草地而把斡难河下游、也里古纳河(今额尔古纳河)流域以及阔连海子(今呼伦湖)和捕鱼儿海子(今贝尔湖)以东草原封给合撒儿及斡赤斤两人作为份地。合撒儿的封地在北大体上以也里古纳河、迭烈木儿河(清图作特尔布尔河今得尔布尔河)、斤河(今根河)流域以及苦烈儿温都儿(今苦烈叶尔山在根河和特尔布尔河交汇处)为中心地带。合撒儿与斡赤斤两家份地的分界当在斤河和海剌儿河(今海拉尔河)之间。1214年调整东道诸王份地时合撒儿当仍在世。此后文献不再有关于他的记载。成吉思汗西征(1219)以前再次调整千户百户组织这时候合撒儿的份民已由他的儿子也苦、脱忽和移相哥来接受了。是知合撒儿的去世生在1214年至1219年间。

    合撒儿诸子中也苦、移相哥和脱忽三人较有名其中移相哥最为显赫。成吉思汗曾为他立石纪事是为现存最早的一件畏兀字蒙文石刻(勒成于1225年)。他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时站在忽必烈一边因而在元朝其后裔一直受到优遇。他的儿子势都儿虽参与乃颜之乱但势都儿之子八不沙后来仍被封为齐王其后人世世袭爵至于元末。

    1《元朝秘史》第244节。

    第二节按赤台(附哈丹)

    按赤台按赤台(a1chidai)又译阿勒赤台、按只歹等1。成吉思汗同母次弟合赤温之子。合赤温早死。他的家支长期由按赤台掌理。因此成吉思汗按蒙古旧俗对诸弟诸子实行分封时合赤温系的份子由按赤台领受。该支份民最初被编为两个千户后来又调整为三个千户。他家的份地自1214年以后一直位于斡赤斤份地之南以兀鲁回河(今乌拉根果勒)流域为中心南接弘吉剌部驻牧地。

    按赤台最早参与作战现在知道是在12o3年铁木真与王罕交锋时。123o年秋他随窝阔台合罕南征攻金。十月窝阔台在山西分遣按赤台随木华黎孙塔思国王往取为金军复得的潞州(治今山西长治)。按赤台在城克后即与主力汇合于十一月随窝阔台往征关中于1231年春围攻凤翔。逾月城破。蒙古军决定分兵攻金。拖雷率军由凤翔南下取道宋境汉中由南而北攻金唐、邓二州(治今河南唐、邓县)。窝阔台所率主力则折回晋北整编后重新南下在怀、孟(今河南沁阳、孟县)一线渡河。按赤台在窝阔台军中。1232年春窝阔台在白坡(地在今河南孟县)渡河不久接到拖雷已于年前渡汉水北进的消息即命按赤台与塔思等为前锋疾行南趋以接应拖雷。按赤台等勒部冒雪行军仅五六日即与拖雷会师于钧州(今河南禹县)之三峰山重创金军金朝所存精锐几乎在此役中全遭覆灭。

    1233年按赤台受命偕皇子贵由、国王塔思至辽东征讨时叛时降的东夏王蒲鲜万奴。秋末万奴被擒。

    1235年蒙古实施分头出击周边各邻国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皇子阔端和阔出分别率军两路攻宋。按赤台当时是否在攻宋军中尚难确知。但是到翌年冬季阔出死于军中这一支征宋部队的指挥官遂由按赤台出任。

    1236年以后按赤台的事迹不很清楚。惟知蒙哥即位时他是参与拥戴大会的东道诸王之一。十年以后当忽必烈以皇太弟身份继任大汗时“塔察儿、也先哥(即移相哥)、忽剌忽儿、爪都率东道诸王皆来会与诸大臣劝进”(《元史·世祖纪一》)。这时代表合赤温系参加这一重要政治活动的宗王已是他的儿子忽剌忽儿(《元史·宗室世系表》作忽列虎儿)可是这时候按赤台似乎仍然在世中统元年(126o)十二月定诸王岁赐额“诸王按只带、忽剌儿、合丹、忽剌出、胜纳合儿银各五千两文绮帛各三百匹金帛半之”(《元史·世祖纪一》)。此处按只带无疑就是按赤台。

    哈丹按赤台有子哈丹(qadan)亦称哈丹秃鲁干。据拉施都丁《史集》记载1阿勒赤台一名的蒙古语原型伯希和、韩百诗拟作e1chidei柯立甫、李盖提等人则拟构为a1chidai本文从后一说。《元史·宗室世系表》将这个人名写作按只吉歹点校者认为吉字“系元代衍误”甚是。它的另一种汉字书写形式按只歹、按赤台等颇易于与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名额勒只吉歹(e1chigidei译吉鸭子)的异写相混淆因为由于中间音节的颚音弱化(即e1chigidei>e1chi‘idehi>e1chidei)后者也可以用按只歹来写音。

    按赤台之后合赤温后王先后由察忽剌、忽剌忽儿、哈丹、胜纳哈儿继任。但是据《元史·世祖纪》至元二十年(1273)三月“诸王胜纳合儿设王府官三员”。二十四年十月桑哥奏:“诸王胜纳合儿印文曰‘皇侄贵宗之宝”宝非人臣所宜用因其分地改为‘济南王印’为宜。”是则胜纳合儿曾由元廷赐印、设王府官似乎他在哈丹在世时即为合赤温后王。因此哈丹很可能只是合赤温系的一名一般诸王没有当过本兀鲁思汗1。

    至元二十四年(1287)斡赤斤后王乃颜与哈丹等人举兵称叛。他们曾约当时在岭北戍军中的胜纳哈儿一同举事。胜纳哈儿欲以邀约岭北元军大将朵儿朵哈赴会之计将他拘捕因被土土哈察觉而不克成功。元廷命胜纳哈儿入京面觐。土土哈率军长途奔袭廓清漠北“中央兀鲁思”的东部遂将叛乱规模限制在大兴安岭西麓草原及辽东地区。

    五月忽必烈下诏亲征乃颜。这时哈丹与乃颜一起盘踞在连接大兴安岭东、西两麓的战略要隘遣别军四出作战。六月元军进至哈儿哈河流域。哈丹率万人出战被元军前锋玉哇失击退。不久叛军主力在不里古都伯塔哈(在哈尔哈河与诺木尔根河交汇处三角地带)被元军战败乃颜出逃被俘。哈丹退至那兀江(今嫩江)上游附近迫于元军追击出降。元军南还复叛从那兀江一带四出抄掠与进征元军胶着相峙多月。

    二十五年春哈丹乘诸王火鲁火孙在辽东比邻地区复叛渡那兀江大举南下。元军由皇孙铁穆耳、大将玉昔帖木儿统率与哈丹等部在贵烈河(今归流河)、托吾儿河(今洮儿河)一线会战。哈丹大败后退回那兀江。元军乘胜追击远至黑龙江两岸虽使哈丹溃不成军终不能将他擒获。

    二十七年哈丹乘辽西地震复出不克得逞遂率残部东南走欲向高丽方面移动。夏秋两季叛军一直游动于从合兰河(今图们江)到宋瓦江(今松花江)上游诸水的山地间。入冬后哈丹再渡合兰水先后至海阳(今朝鲜吉州)、双城(今朝鲜承兴)一带接着又陷和州(今朝鲜通州)、登州(今朝鲜安边)。高丽军队多次出战不能胜之。自是年底起元廷几次派军队进入高丽追击哈丹。

    二十八年正月哈丹进至交州道(今韩国江原南道)失利退走。三月欲逼攻王京(今朝鲜开城)被高丽军队和元援兵合力击退。五月元追军与哈丹战于禅定州、青州(今朝鲜北青一带)叛军大败哈丹与其子老的溃围遁去。老的终为元军捕杀哈丹下落不明。东道诸王之叛在翌年亦被完全平定。

    1见屠寄:《蒙兀儿史纪》卷二二《合赤温传》。又从胜纳哈儿的印文“皇侄贵宗之宝”看他应比忽必烈低一辈乃按赤台之孙。《元史·宗室世系表》及拉施都丁书所记某世系恐怕不大可靠。第三节铁木格斡赤斤(附塔察儿)

    早年事迹铁木格斡赤斤(u)成吉思汗幼弟。据《元temgeotnet&&朝秘史》他比成吉思汗小六岁故当生于1168年。铁木格为当日常见的蒙古男子人名同时代汉译又作忒木哥、忒没哥等;斡赤斤是称号又有斡惕赤斤、窝嗔、斡辰、斡陈等异写其中是突厥语借&&ot词译言“灶火”、“炉灶”;net译言“(可汗)子弟”。是则斡赤斤一词意谓“守灶火之子”。按蒙古旧俗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