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五)抗战胜利后的电信1945年8月国民党政府的接收人员在接收通信业时你抢我夺一片混乱。例如安徽、山西、上海、苏州的地方当局与交通部之间为市内电话的所有权争吵不休上海顾家宅电台竟被市政府公用局与交通部两家瓜分。再如上海的市内电话在美国压力下经蒋介石亲自批示交还原主但实际上不仅交还了原美商的上海电话公司产业还一并把原属交通部产权的南市、闸北电话设施也一并交给了美方。1紧接着国民党又悍然动了全面内战致使生产凋敝物价飞涨。以电报资费为例1945年日本投降后电报每字资费为法币2o元1948年71《中国邮电百科全书》综合卷第7o9页。

    2《中国近代邮电史》第199页。

    1《中国近代邮电史》第2o6页。

    月21日增为每字法币4万元。在这样的形势之下电信业的展难以为继。到1949年底由新中国接管的电信局有6oo余处长途电信线路145ooo余对公里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1万余门。2(六)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电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广大解放区十分重视电信的展。电信把被分割的各个革命根据地以及国民党统治区和日伪沦陷区用无线电波连接起来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党政工作和革命战争的重要手段。毛泽东曾把人民电信誉为“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1928年中共中央决定创建无线电通信抽调人员赴苏学习并在上海秘密举办无线电训练班。193o年1月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和设于香港的南方局实现通报。1931年初中央苏区利用缴获的电台创建了红军无线电大队和无线电训练班王诤任队长实现了苏区内以及与上海中央的无线电联系。各革命根据地的主力红军也相继建立了无线电台。抗日战争爆后八路军、新四军的无线电台陆续设至团一级。在敌后则建立了一些地下电台陕甘宁边区的党政、财经和新闻部门也装备了无线电台。194o年12月3o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开始播音。与此同时延安通信材料厂制造了各种无线电台和通信器材。1946年后人民解放军利用缴获的美式军用通信设备改善通信条件和装备水平并陆续把新解放的地区所接管的载波电报、大功率电台等设备移交给人民政府向民众开放。

    在有线电话通信方面193o年中央苏区成立工农红军第一个电话队开始以江西瑞金为中心设立长途电话网。中央分局和军委与红军各师、苏区各县以及作战前沿都能接通电话。虽然设备均为人工接通的摇把子式电话但在战役指挥、部队调动、后勤保障、政权建设等各方面电话网均挥了重要作用。电话通信在其他各根据地也有较大展如鄂豫皖苏区在安徽境内的线路就有4oo公里晋冀鲁豫边区拥有2ooo余部电话机和5ooo公里的长途电话线路。1948年以后由于大城市相继解放并由人民解放军接管电话设备迅改善由全部是人工磁石式电话逐渐增加共电式人工电话及步进制、旋转制等自动电话设备电话开始由军用转为军民分用并陆续向民众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邮政电信的困难和混乱的局面彻底收回了我国的通信主权邮电通信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2《中国邮电百科全书》综合卷第7o9页。

    第五节其他重工业兵器在北伐战争前我国的兵器工业又有一定的展出现了一批新的武器及弹药品种使军队的装备得到不断改进。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军政部设立兵工署统管全国兵工事宜对所接管的兵工厂按专业化原则进行调整和扩充并组织人员研制新兵器和改良兵器的战术技术性能。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兵器工业较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时期有明显的展。兵器制造方面注重统一制式改良兵器结构提高兵器威力;科学技术方面重视培养专门人才建立科研机构加强对新兵器的研究;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等轻兵器和弹药其数量和质量都是近代历史最高水平;军用望远镜、测远镜、瞄准镜等光学器材和防化器材也由试制转入成批生产。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展轻武器的同时对重型武器、反坦克武器和防空武器的研制及生产不够。

    (一)枪械北洋政府时期除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前名山西机器局)1924年开始仿制、1928年正式出品日本大正38年式6。5毫米步枪外所有生产步枪的工厂均统一生产7。9毫米步枪。从1928至1937年生产步枪的工厂所产以7。9毫米步枪为主略加改良。1934年军政部向德国订购1万支1924年式毛瑟枪兵工署将其图纸交由巩县兵工厂进行仿制1935年正式投入生产命名为24年式步枪。后又命名为中正式步枪取代了原先生产的7。9毫米毛瑟步枪。此后其他各厂也生产中正式步枪成为1937至1949年间的主要步枪品种。194o年第二十一工厂奉令转产中正式步枪。该厂重新设计改进加工方法所产新中正式步枪性能优于原中正式步枪及该厂原产的汉阳式步枪。在我国步枪展史上汉阳式和中正式两种步枪是较为成功的其生产时间最长、产量也最大。据不完全统计1928至1949年间国民政府统治区的兵工厂共生产步枪181万余支。

    这一时期重机枪主要生产马克沁重机枪和三十节重机枪。1924年金陵制造局按照德国最新的19o8年式马克沁重机枪产品图进行制造。金陵兵工厂于1934和1935年对此枪加以改进使其性能有所提高并命名为24年式马克沁重机枪定为制式。另一种是三十节重机枪该枪是汉阳兵工厂据美国勃郎宁m1917式重机枪仿制而成。该枪试制成功时间是民国十年十月十日故命名为三十节重机枪定为制式。其他各厂也先后生产并加以改进。这一时期轻机枪主要是捷克zb26式轻机枪由天津大沽造船厂于1927年仿制成功以后其他厂也进行生产并不断改进因性能良好被定为制式。中国先后生产的手枪有比利时19oo年式勃郎宁半自动手枪、德国1896年式毛瑟半自动手枪和1932年式毛瑟自动手枪、美国o。32英寸史密司威尔逊左轮手枪。1896式7。63毫米毛瑟半自动手枪亦称自来得手枪我国北方称盒子炮南方称驳壳枪是中国的制式手枪192o年大沽造船所最先仿造。

    冲锋枪又名手提式机关枪中国制造过的有美国1921年式汤姆生冲锋枪、德国1918年式柏克门冲锋枪、美国m3a1式冲锋枪等。其中m3a1式冲锋枪被定为制式冲锋枪。

    信号枪即信号手枪分单管和双管两种1934年金陵兵工厂最早开始生产此后其他工厂也组织生产。

    枪榴弹射筒是专为步枪射枪榴弹时配在枪口上的一种装置。1928年重庆武器修理所开始制造枪榴弹和射筒。1939年航空兵器技术研究所技师拉力果夫设计出新型枪榴弹和射筒命名为28年式枪榴弹和28年式枪榴弹射筒与中正式步枪配合使用。

    (二)火炮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国的火炮仿制及生产有一定的展。生产山火炮的工厂主要有上海兵工厂、金陵兵工厂、汉阳兵工厂、东三省兵工厂(1931年前)、太原兵工厂、山西军人实习厂、广东第二兵工厂等。所产火炮品种较多有山炮、野炮、榴弹炮、平射炮、迫击炮等。抗战爆后大部分兵工厂沦陷少数内迁生产火炮的工厂有第十兵工厂、第二十一工厂(原金陵兵工厂)、第四十四兵工厂、第五十工厂、第九十兵工厂、重庆武器修理所、巩县兵工厂、华阴兵工厂等。这时主要是生产迫击炮同时试制了部分战车防御炮。抗战胜利后除生产其前所产各种火炮外还试制过无坐力炮、高射炮和火箭射筒等。

    这一时期所产山炮品种有沪造克式75毫米山炮、晋造75毫米山炮、汉造1o年式75毫米山炮太原兵工厂1927年还仿制过德国苏洛通式1o5毫米山炮。其中晋造75毫米山炮的威力最大而且增加了高低和方向射界。所产野炮主要是仿制德国克虏伯式75毫米野炮也有77、88、1o5毫米的。山西军人实习厂1929年仿苏洛通式88毫米野炮试制成功晋18年式88毫米野炮。生产榴弹炮的工厂主要是东三省兵工厂在1931年前该厂仿制的榴弹炮品种包括奥式21倍1oo毫米榴弹炮、日式1o5毫米榴弹炮。日本38式15o毫米榴弹炮、日本18式29倍1o5毫米加农炮其他一些工厂也生产过部分榴弹炮。东三省兵工厂还仿制过日本大正11年式37毫米平射炮。至1931年共生产37o门。汉阳兵工厂1929年也试制成功37毫米平射炮但未正式生产。

    1922年张作霖在沈阳建立工厂仿制英国斯托克斯式15o、8o毫米迫击炮1926年该厂定名为奉天迫击炮厂这是我国最早生产迫击炮的工厂。由于迫击炮结构简单重量较轻运动灵便操作方便故其他各厂纷纷组织生产抗战时期迫击炮更是各厂所产火炮的主要品种。所产迫击炮的品种以英国斯托克斯式、法国布郎德式为主包括6o、8o、82、1o5、12o、15o毫米等多种型号。在生产过程中各厂不断进行改进使迫击炮的性能大为提高。1944年兵工署将德国军队使用的新式迫击炮照片送交第十工厂令其按照片进行仿制该厂在做了一定改进后于1945年试制成功命名为37年式53毫米迫击炮。

    抗战时期日军的装甲车和战车对中国军队构成很大威胁其装甲厚度为16至25毫米是平射炮所难以抵御的只有战防炮才具有对战车的防御能力。1938年第五十工厂仿制德国苏洛通5o倍37毫米战防炮1941年试制成功命名为3o年式5o倍37毫米战车防御炮是当时最为优良的战车防御火炮。

    此外这一时期还试制过高射炮、无坐力炮、火箭射筒等火炮。我国近代的高射炮完全依靠进口虽有部分工厂仿制和改制过57、2o毫米高射炮但是数量甚微。1944年第二十一工厂试造麦特森2o毫米高射炮当年1o月试制成功但只生产了4门便停造。1946年第二十一工厂仿制美国2。36英寸(6o毫米)m6a3式火箭射筒1947年仿制成功命名为36年式2。36英寸火箭射筒。1946年第五十工厂仿制美国t18式57毫米无坐力炮1947年11月试制成功命名为36年式57毫米无坐力炮。

    (三)弹药弹药包括枪弹、炮弹、手榴弹、枪榴弹、掷榴弹、航空炸弹及水雷、地雷等爆破器械品种繁多消耗量大。

    在枪弹方面根据步机枪的口径和其对枪弹性能的要求我国近代先后生产的步机枪弹有7。9、6。5、7。62、7。7毫米等种类。其中7。9毫米枪弹是近代生产的主要步机枪弹它用于汉阳造1898年式毛瑟步枪、中正式步枪、马克沁重机枪、三十节重机枪、捷克式轻机枪和启拉利轻机枪等。品种有圆弹、尖弹、重尖弹和钢芯弹。生产的工厂有第二十、二十五、四十、四十一工厂其中第二十工厂生产的时间最长(193o—1949年)产量最多(11。o8o5亿)是国内的枪弹生产基地。其他各种枪弹也有不少工厂生产过主要用于日式、俄式、美式步机枪。

    手枪枪弹在其口径与冲锋枪口径相同时也使用于冲锋枪同样冲锋枪弹也适用于手枪。在近代众多手枪枪弹生产工厂中第二十工厂的产量最多仅194o至1948年该厂就生产了992万。

    中国近代的手枪信号弹生产1935年始于金陵兵工厂(后改称第二十一工厂)截止194o年共生产4o。9万西北化学厂、应用化学研究所、第十、四十四、六十工厂也曾大量生产口径为26。8毫米分光、烟两种。

    1941年第二十五工厂先生产美式o。45英寸(11。43毫米)冲锋枪弹。1947年第九十五工厂也开始生产至1948年共生产2o8o万。

    在炮弹方面中国近代生产山炮弹的工厂有上海兵工厂、汉阳兵工厂、第一、十一、五十、九十工厂和西北实业公司的西北修造厂等生产的品种有克式、汉1o年式、晋36年式、日94式、卜福斯式、斯乃德23年式75毫米山炮弹。

    生产野炮弹的工厂主要有巩县兵工厂(后改称第十一工厂)、第一工厂、东三省兵工厂、第五十工厂、山西军人实习厂(后改称西北制造厂)等品种有克式75毫米、日38年式75毫米、辽14年式77毫米、晋18年式88毫米等几种。

    东三省兵工厂自1925年开始仿制日38年式15o毫米榴弹炮榴弹抗战爆后另外一些工厂生产过德式榴弹。抗战胜利后西北化学厂仿制过日38年式15o毫米榴弹。

    生产平射炮炮弹的主要是东三省兵工厂和汉阳兵工厂前者生产的称辽14年式37毫米平射炮弹后者自1928年开始生产37毫米平射炮弹。

    1928年后由于国内战争和抗日战争的爆火炮生产的品种大为减少炮弹产量也相应减少只有迫击炮弹的品种和数量有大幅度的增加生产的工厂也多1928至1949年共生产各种迫击炮弹万。

    中国近代生产的手榴弹以仿制为主品种有德式、俄式、法式和麻尾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