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疵稍畹墼岬仄痖1也就是鄂嫩河和克鲁伦河之源不儿罕山(肯特山)之南派;军脑儿(gunnaur深湖)为克鲁伦河上游西著名的“撒里川”(sa’arike’er)中一湖明人金幼孜《后北征录》载撒里川之地有元宫殿及祭坛遗址。据此则所谓“日月山”似即不儿罕山或其一部分(郊祀处)。无疑不儿罕山是蒙古人萨满教信仰中极尊崇的神祇(地神?)。
火在萨满教信仰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据卡尔平尼记述蒙古人禁忌用刀子接触火或在火旁用斧子砍东西认为这样会使火遭到杀害;他们相信火能净化万事万物因此使者或王公们到他们那里时都被强迫携着带来的礼物从两堆火之间通过以便加以净化(卢勃鲁克也有类似记载并谓所有死者之物也都要用火来净化)2。凡“遭雷与火者尽弃其资畜而逃必期1《史记·匈奴传》;《隋书·突厥传》。参看《出使蒙古记》页73注(11)。2伯希和:《中亚史地丛考》引史莱格(1ege1)说(《哈剌·八剌哈孙回鹘碑的汉文碑铭》1896年。按即“九姓回鹘'爱'登里汨没密施合毗伽可汗圣文神武碑”)。
3《元史》卷六八《礼乐志》;卷七二《祭祀志》;卷三《宪宗纪》。
1亦邻真:《起辇谷及其它》(1986年国际元史学术讨论会论文·南京)。2《出使蒙古记》页11—13217。
年而后返”3以为神灵示儆。火还有表示家灶、家产的意义。成吉思汗给家族成员分封民户时因其叔答里台斡赤斤曾追随王罕反对过自己准备不给他分份子博尔术、木华黎和失吉忽秃忽谏道:“这就像熄灭掉自家的炉火(o’er…unqa1iyan)坏了自己的帐房一般。”4当时蒙古习俗由幼子守家产(诸兄长大后都分出去自立门户)在家庭中拥有特殊地位故幼子称为“火王”(灶王)意思是掌管家灶(家产)之主不过此词当时不用蒙古语的qa1而借用突厥语的ot…tegin音变为ot…net(斡赤斤)。蒙古人把ot(女神火)认为是幸福和财富的赐予者各家各户的保护者把火炉也看作神圣的地方因为没有火家也就失去存在价值了。1此外阿尔泰民族中还有其他一些习俗和萨满教信仰有关如婚姻、生育、疾病、丧葬、服色等。元朝统治者采用了中原的仪礼制度但还保留了许多“国俗旧礼”祭告用蒙古巫觋(萨满)。虽然一部分蒙古人(主要是社会上层)接受了佛教或景教多数人民仍保持着原始的萨满教信仰和习俗。东北边远各族(女真、水达达、兀者、吉里迷等)也都信奉萨满教。3《黑鞑事略》。
4《元朝秘史》第242节。
1班咱罗夫:《黑教或蒙古人的萨满教》《班咱罗夫著作集》页72—76。第十三章中外关系第一节高丽十世纪初新罗王朝衰微朝鲜半岛又分裂为三国。918年后高句丽将领王建推翻其王自立建国号高丽定都松岳(开城)先后并、灭新罗和后百济完成统一。王氏高丽典章制度皆仿唐朝与宋、辽、金朝都有频繁交往。到第23代高丽王王■(高宗1213—1259年在位)时蒙古兴起于中国北方。
1216年东京(辽阳)一带的反蒙契丹贵族金山等率部窜入高丽攻城夺地四处寇掠。1218年成吉思汗以追剿契丹叛人为名遣哈真、札剌率军进入高丽。王■命其枢密院使赵冲等领兵与蒙古军共灭契丹寇遂与蒙古相约“两国永为兄弟”每年遣使通贡。1但此后蒙古统治者连年遣使到高丽索取贡物诛求无厌。如1221年使者著古与奉皇太弟斡赤斤命至高丽索贡獭皮一万领细绸三千匹细苎二千匹绵一万斤墨一千只笔百管纸十万张以及其他诸物2。蒙古使者骄横贪婪任意要索“撒花”激起高丽人的愤怒。1225年著古与在索贡归国途中被人杀死两国关系随之断绝。
1231年窝阔台命撒礼塔统兵侵入高丽其麟州都领洪福源降导蒙古军攻陷此境四十余城进围王京。蒙古使者持诏入城诘责高丽杀使之事令其投降1;又索取“好金银、好珠子”及其他大量贡物并命送王公大臣之子女来献。王■遣弟侹至蒙古帅营请降以大量金、银、衣、马、器皿为献撒礼塔许之乃置京府州县达鲁花赤72人于其境21232年初班师还。二月蒙使都旦(契丹人)至王京声称来“都统高丽国事”竟欲入居王宫。因蒙古屡逼纳贡和进送王公贵人子女■遣使奉表入朝并致书撒礼塔申述难以应办的原因撒礼塔怒拘使者其逃回者遂传言蒙古将再举入侵3。七月■依从权臣崔■的决策迁都江华岛遣人往北境诸城杀达鲁花赤令人民入山下海躲避对蒙古采取了抵抗的态度。八月撒礼塔奉旨再征高丽洪福源收北境州县遗民来附遂长驱直入王京遣使到江华岛诘责高丽王抗命迁都令其出6。撒礼塔领兵继续南下攻掠各地拔南京(今汉城)十二月进至处仁城被守城者射死。蒙军遭到高丽军民的抗击又失主帅1《高丽史》卷二三《高宗世家》壬辰年十一月答蒙古官人书;卷一o三《赵冲传》、《金就砺传》。2同上卷二二《高宗世家》。
1窝阔台诏书全文载《高丽史》卷二三为硬译白话文体。
272名达鲁花赤的配置情况不明当是置于所攻取之北境诸城。参见箭内亘:《蒙古之高丽经略》《(蒙古史研究》页471)。
3见《高丽史》卷二三《高宗世家》壬辰年九月、十一月答蒙古官人书。不得不撤回留福源屯西京(平壤)。1233年窝阔台诏谕王■数其拒命、杀使、迁都、不上民数等五“罪”4高丽不理仍乘势出兵收复西京等地洪福源领降民逃居辽、沈间。1235年窝阔台遣唐古与洪福源等领兵入高丽自此连续多年抄掠各地。1239年召还唐古军诏命王■入朝■遣王族佺代他赴蒙古朝见。1241年■又以王族綧称己子与贵族子弟1o人入质于蒙古(綧后居辽东领高丽降民)。其后双方使节仍频频往来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关系。
1247年贵由以高丽“岁贡不入”为由又遣军入侵次年还。1253年蒙哥以诸王也古统兵大举入侵高丽迫令王■出6迎降■不得已派次子淐入朝。蒙哥仍不满意1254年初召还也古以札剌儿带为征东元帅代之。这一年蒙古军在高丽肆行杀掠“所掳男女无虑二十六万六千八百余人杀戮者不可胜计所经州郡皆为煨烬”1。此后札剌儿带军连年留屯高丽多次出兵攻掠其南境各地和进逼江华岛对岸坚持以国王出6迎降和派王太子入朝为退兵条件。高丽朝中意见不一迁延至1258年数代专揽国政的权臣崔氏被推翻才决定遣太子倎入朝。1259年倎赴四川军前朝见至六盘山闻蒙哥死而止。忽必烈由鄂州北上倎迎谒于汴梁随从同往开平。126o年二月高丽来报老王已故(王■死于上年六月)赵良弼和廉希宪都建议宜立■为王遣送还国彼必感恩臣服是可以不烦兵而得其国2。忽必烈纳其言立即派兵护送王■回国继位令他“完复旧疆安尔田畴保尔家室”“永为东藩”并宣布对以前反抗过蒙古的高丽官吏、军民“罪无轻重咸赦除之”。忽必烈即位后又传旨允准王倎的请求:撤回留屯其境的蒙古军和送还被掳的高丽人。并授予王僙封册、虎符和高丽国王印。
王僙(不久改名禃高丽元宗126o—1274年在位)嗣位后多次或亲身入朝或派世子愖入朝又频频遣使入贡。但高丽权臣势力仍盛出6还都之事一再拖延又以战乱之后民生凋敝为由请求暂免置驿、籍户、出军、输粮等臣服国应履行的义务。忽必烈出于当时形势需要对高丽采取怀柔政策给予宽容。至元六年(1269)六月高丽权臣林衍动政变逼禃让位于王弟淐。时世子愖入朝未归闻变诉之于忽必烈。忽必烈命从王綧、洪茶丘(福源子)所管高丽民户中签军马三千从愖“赴其国难”并下诏责林衍擅废立召其来朝;命头辇哥国王与赵璧行省于东京以兵压境。十一月林衍被迫恢复了王禃的王位禃随即入朝于是蒙古军停。当林衍废立时高丽西北面兵马使营吏崔坦聚众起事以诛林衍、复前王为号召杀西京留守及州县官以西北境6o城归附蒙古。至元七年(127o)正月诏改西京4《元高丽纪事》记载此诏最详。
1《高丽史》卷二四《高宗世家》。
2赵良弼的建议见《高丽史》卷二五《元宗世家》;廉希宪的建议见《元史》卷四《世祖纪》卷一二六《廉希宪传》唯记于世祖即位之后则不确。
为东宁府(后改东宁路)划慈悲岭为界以坦为总管遣忙哥都为安抚高丽使率兵镇之。禃请求归还其地不许。至元二十七年(129o)始罢东宁路还属高丽1。至元七年二月禃至燕京为了取得忽必烈的信任和保持王位上书请下嫁公主于其世子又主动要求派兵助其讨灭权臣、还都旧京并请置达鲁花赤。忽必烈命东京行省头辇哥国王和平章赵璧率军护送禃还居王京以脱朵儿为高丽国达鲁花赤至于请婚一事则待其国安定后再议。五月禃与头辇哥等至王京榜宣布还都传令召林衍和迁江华岛吏民回京。时林衍已死子惟茂继掌国政欲抗命不从被拥护还都的朝臣所杀于是妃嫔、官民人等相继离岛迁回王京。守备江华的“三别抄”(左、右及神义别抄。“别抄”是权臣当国时挑选骁勇之士组成的特别部队成立于蒙古入侵之初)力图阻止还都被王禃下令解散其领裴仲孙另立王族温为王率部退据珍岛成为叛军至元八年被蒙古和高丽军击破。其余部在金通精率领下遁入耽罗岛据有其地至元十年被平定元置耽罗国招讨司辖之(后改置军民都达鲁花赤总管府又改为军民安抚司成宗即位后还属高丽)。王禃还都后即遣使为世子愖请婚并命愖两次入朝。至元十一年(1274)五月忽必烈以亲女忽都鲁揭里迷失下嫁王愖。不久禃死诏遣愖归国袭位授“驸马高丽国王”(后改名昛又改名昛高丽忠烈王1274—13o8年在位)。在他之后直到元朝末年的六代高丽王除忠穆、忠定二王死于未成年时外也都娶元公主(虽然都是宗王之女但按元制亦称公主)。通过这种政治性的婚姻联结元朝达到了进一步控制高丽的目的自联姻后未再生重大反元事件。公主在高丽享有极高地位和很大权力广泛参与政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高丽王也得以凭借驸马身份提高在元廷和本国的地位终元一代保持了本国的局部主权1。从至元七年王禃还都起元朝就设置了高丽国达鲁花赤常驻王京其后又以忻都、洪茶丘领东征元帅府军驻镇高丽。十五年王賰入朝奏告元军特别是洪茶丘部扰民乱政请求召还忽必烈从其请并罢置高丽国达鲁花赤。十七年为再举进攻日本立行省(征东行省又称征日本行省)仍以高丽为基地聚兵、造船、屯粮。王賰请求授他行省丞相之职“行省凡大小军情公事必与我商量然后施行”忽必烈即予允准授为中书左丞相行征东省事。征日失败后行省罢。二十年复立征东行省仍授賰征东行省左丞相与丞相阿塔海共同规划再举征日事。其后征日计划未能实行而征东行省建制则仍保留成为统辖高丽的机构但元朝不派行省官就以高丽国王为行省丞相得自辟僚属;高丽原有的政权机构和各项制度也基本不变。大德三年(1299)哈散出使高丽回朝言王昛(即王賰)不能服众朝廷应派官共同治理平章暗都剌奏请增置行1参见池内宏:《高丽元宗朝的废立事件与蒙古占领高丽西北境》《白鸟博士还历纪念东洋史论丛》1925年。西北境(东宁路)地还属高丽事见《高丽史》卷三十《忠烈王世家》卷一三o《崔坦传》。1参见萧启庆:《元丽关系中的王室婚姻与强权政治》《元代史新探》页231—262。省官遂遣阔里吉思为征东行省平章耶律希逸为左丞直接参与掌管高丽政务。五年初经王昛一再请求罢朝廷所置官。以后没有再改变高丽政制元朝册立每代高丽王时均授予征东行省丞相职衔使自治其国“有宗庙蒸尝以奉其先也有百官布列以率其职也其刑赏号令专行其国征赋则尽是三韩之壤唯所用之不入天府”1。可见征东行省的性质与元朝国内地方一级政区各行省是不同的。当然高丽对元朝仍需履行藩属国义务如纳贡、质子、置驿等元朝统治者仍不时以种种理由干预其国政直接或间接地压迫和剥削高丽人民。
至大元年(13o8)王昛死世子謜(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生蒙古名益智礼不花高丽忠宣王)继位改名璋。皇庆二年(1313)璋传位于世子焘(蒙古懿妃生蒙古名阿剌讷忒失里高丽忠肃王)自己则以驸马身份留居大都封沈王后又将沈王封爵传给侄子暠。王璋在大都筑万卷堂“以书史自娱”其府中有不少高丽文士侍从并与赵孟睢⒁荨⒀指础⒃魃频仍某汲S薪煌K诩涛磺熬釉⑹痹斡胗盗⑽渥谕宋缓笕圆幻饩砣氤⒄拥v七年(132o)英宗即位后被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