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光二年十二月(1224年1月)在金朝处于内外交困国势日衰之时金宣宗忧郁成病而死终年61岁。死后谥圣孝皇帝庙号宣宗葬于德陵。术虎高琪术虎高琪(?—122o)又作高乞。金西北路(今内蒙古多伦、正蓝旗一带)女真人。
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术虎高琪入京城充护卫后任十人长。章宗朝出任河间都总管判官、武卫军钤辖、迁宿直将军升任建州刺史改同知临洮府事。泰和六年(12o6)金宋交战期间屡建战功。与彰化军节度副使把回海于巩州一带防御宋军击退宋军的进攻。又与知府事石抹仲温入宋界作战。其后宋李孝义率步骑3万攻秦州高琪赴皂角堡击宋军宋兵列阵山谷间以战车为左右翼掩护弓弩手迎战交锋五次宋军越战越勇。于是高琪将骑兵分为两部分轮番出击使宋军不得喘息蒲察桃思刺乘机率兵摸上后山自山驰下与高琪合击大破宋军。
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高琪官至泰州刺史、镇州防御使权元帅右都监统领仭嗜巳胛乐卸迹ń癖本
宣宗贞祐元年(1213)高琪迁元帅右监军。时蒙古军南下他奉诏自镇州(今河北怀来附近)移军守御中都以南地区行至良乡(今北京南)遇蒙古军不得前进返回中都加入京城保卫战。与蒙古军交战高琪每次出击都被击败。把持朝政的太师、尚书令兼都元帅纥石烈执中(胡沙虎)警告他说:“汝连败矣若再不胜当以军法从事。”高琪出战又败自度不能免罪。十月十五日高琪率所将仭胫卸汲悄谖ф抑粗姓谏敝粗谐制浼兑桡诖铩P谒溆涉抑粗性⒓吹畚坏宦ㄈò响枰灿幸獬羲S谑巧飧哏髯锷巫蟾痹А2痪冒萜秸抡率颊凭笕ā
蒙古军的强大攻势令金宣宗恐惧他不思抗御之策一心想投降、逃跑。一面派人与蒙古议和同时商议迁都。元帅左都监完颜弼奏请弃中都迁往南京开封阻长淮拒大河扼潼关以自固。左丞相徒单镒反对认为聚兵积粟固守京师才是上策。术虎高琪也主张守中都由他转交给宣宗的元帅府官员李英的上书主张中都有居庸关犹如秦之崤、函蜀之剑门若撤居庸兵国势遂去。建议去居庸关组织军民抗击蒙古。宣宗虽接受守居庸关的建议命李英招募抗蒙古军民守关却不许出兵邀击成吉思汗北返军队。虽然百官士庶皆力言不可迁都但宣宗南迁意已决。贞祐二年(1214)五月离开中都迁往南京开封。
南迁后术虎高琪逐渐取得宣宗信任。这时的金朝经济日趋衰败战争浩劫和自然灾害的侵袭更使田畴荒芜饿殍遍野民不聊生。高琪为相后改变世宗以来务行宽厚的政策专尚吏事上下苛察专横逐利除通常所纳赋税之外又计口、计税、计物计生殖之业而加征赋税从而加剧了社会矛盾。
随宣宗由河北入河南的金朝主力军不下数十万高琪以重兵屯驻河南守南京开封以自固不顾华北、东北州县残破各族人民惨遭蒙古军队的蹂躏无意出兵华北抗击蒙古收复失地。贞祐四年(1216)十月蒙古大军取潼关至嵩州、汝州一带台院令史高嶷上书请命平章政事高琪为帅统兵抗击以稳军民之心。被高琪压下不报。御史台也上奏称蒙古军知京师(南京)屯宿重兵故去攻击州县。若朝廷仅以守京城为重中都之危又将再现。请以陕西兵扼拒潼关选京师勇将精兵互为犄角之势且战且守。高琪则以“台官素不习兵备御方略非所知也”。奏请宣宗拒纳宣宗对高琪言听计从一再失去抗御蒙古的战机。
贞祐四年十二月术虎高琪进官尚书右丞相。高琪奏请整修加固南京里城。此时河南人民为养活大批官僚和军队及其家口已不堪负担。连宣宗也认识到“民力已困此役一兴病滋甚矣城虽完固能独安乎?”遂罢是役。
术虎高琪掌握的仭谛谀锨ㄖ蟛辉冈傥鸪髡脚呀鸾得晒拧8哏飨胫匦抡莆毡ㄋ旎八敌诠ニ我岳┙痢P硕ㄔ辏1217)四月宣宗遣元帅左都监乌古论庆寿、签枢密院事完颜赛不经略南边金宋绝交。十月右司谏许古上疏谏宣宗与宋议和主张采取积极抗蒙古的政策与宋议和以建中兴之功。宣宗命许古起草议和牒文以示宰臣高琪说:“辞有哀祈之意自示微弱不足取。”遂搁置不问。集贤院谘议官吕谘言当议和高琪斥之为狂妄无稽。十二月平章政事胥鼎上书言出兵攻宋六不可以为只当遴选将士分布近边州郡敌至则追击去则力田以广储蓄。国用丰饶自可恢复先业成中兴之功。高琪无视所言利弊说“大军已进无复可议”。
兴定元年(1217)宣宗下诏攻宋兵分两路。东面初以乌古论庆寿、完颜赛不为统帅开始连败宋军于陇山、七里山等地攻占光山、罗山、定城等县但在枣阳为宋军内外夹攻所败。兴定二年再围攻枣阳被宋击败。兴定三年至五年金再次动空前猛烈的攻势以完颜讹可为统帅金宋双方互有胜负。西面兴定元年由秦、巩、凤翔三路并进元帅完颜承裔等取宋大散关侵四川破天水军。兴定二年焚大散关屯边隘。四月又破大散关攻入西和、成、阶等州得粮九万斛钱数十万军需无数。兴定三年被宋张威击退。宣宗多次出兵攻宋遭到宋军及抗金民兵顽强抵抗虽有小胜但终不能南下。金朝兵力梢耗很大北面无力抗击蒙古南面侵宋拓疆又不成金朝统治已处在摇摇欲坠之中。
术虎高琪任宰相以来专固权宠擅作威福附己者用不附己者斥凡言事忤意皆欲置于死地。贞祐初年中都书生樊知一诣高琪言仭豢尚趴稚摇8哏饕缘墩染錾敝源宋奕烁已跃ΑH舸蟪贾杏胁拍艿桓郊夯虿拍苡爰嚎购庹吒哏鞅愣孕谘舫破洳攀褂诤颖笨姑晒乓踔弥赖亍P硕ǘ辏1218)宣宗召集百官议河北、陕西守御抗敌之策高琪心忌之不用一言。高琪擅权严重威胁了宣宗的权威因而宣宗对高琪也感到不满。贞祐三年(1215)应奉翰林文字完颜素兰见宣宗密奏:“高琪本无勋望向以畏死擅杀胡沙虎(纥石烈执中)计出于无聊耳。妒贤能树党与窃弄威权自作威福此贼灭乱纪纲戕害忠良实有不欲国家平治之意。”请宣宗除之。宣宗听后说:“以乃大事汝敢言之甚善。”并嘱素兰“慎无泄也”。兴定二年高琪主张筑开封里城言“正使(蒙)兵来臣等愈得效力。”宣宗言:“与其临城曷若不令至此为善。”表示了对高琪不用群臣守御河北、陕西之策而欲修筑南京里城的不满。
兴定三年(1219)九月宣宗次子平章政事英王完颜守纯欲揭高琪罪状密召右司贝外郎王阿里、知案蒲鲜石鲁刺、令史蒲察胡鲁商议。石鲁刺、胡鲁把此事告诉尚书省都事仆散奴失不奴失不却告知高琪。英王守纯惧高琪及其党羽势力未敢行事。不久高琪使家奴赛不杀其妻并归罪于赛不送开封府杀之以灭口。事被觉后宣宗便以此为由诛高琪时为兴定三年十二月(122o年1月)。
第三节金哀宗金哀宗(1198—1234)即完颜守绪初名守礼女真名宁甲。金宣宗第三子。泰和中授金紫光禄大夫。宣宗即位封遂王授秘书监改枢密使。贞祐三年(1215)庄献太子完颜守忠卒次年正月完颜守绪被立为太子仍控制枢密院事。元光二年十二月(1224年1月)即帝位改元正大是为金哀宗。为了拯救濒临灭亡的金朝哀宗采取了一系列应变措施任用一批抗击蒙古有功将帅分掌军政。迅停止与宋战争正大三年(1125)与西夏议和集中兵力抗御蒙古军三年秋至四年七月金朝出兵河东连续收复平阳(今山西临汾)、太原(今属山西)等重镇。在陕西抗御蒙古军也屡战屡胜。西夏灭亡后蒙古拒绝金朝的求和金朝仍面临着严重威胁。成吉思汗在军中病死使金朝暂时有一段喘息时间。正大六年(1229)八月窝阔台继大汗位又统领蒙古军的主力大举攻金。金军虽殊死作战但城池多陷。九年(1232)正月金与蒙古于钧州(今河南禹州)三峰山决战金朝的主要将领大部战死金主力军全部败溃。蒙古军长驱开封哀宗与开封军民合力守城又遣使去蒙古军营求和蒙古兵北退。天兴元年(1232)十二月哀宗迁往归德府(今商丘南)。翌年又迁往蔡州(今汝南)蒙、宋联合出兵围蔡州。天兴三年(1234)正月戊申夜哀宗传位末帝完颜承麟(宗室)。次日蔡州城破哀宗自缢于幽兰轩。末帝承麟也为乱兵所杀金朝灭亡。
第八十四章完颜陈和尚郭蝦■1第一节完颜陈和尚完颜陈和尚(1192—1232)原名彝字良佐小字陈和尚。丰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人。父完颜乞哥章宗泰和年间与宋战争以战功授同知阶州军事。不久战死于嘉陵江。
金宣宗贞祐初年蒙古军攻入中原占领丰州时陈和尚二十余岁曾被蒙古军俘掳供役于蒙古大帅帐下。其母仍留居丰州由族兄完颜斜烈奉养。年余后陈和尚以省母为由请还丰州大帅遣一军卒监视同至丰州。陈和尚与兄斜烈劫杀监卒夺马十余匹奉母南逃归金。不料被蒙古兵觉合骑追击。他们弃马走小路得以逃脱。母年高不能行走载以鹿角车兄弟共輓南渡黄河归金。宣宗闻知以斜烈有世爵(猛安谋克世爵)授都统陈和尚试补护卫宣宗知其有才未几转为奉御。
不久完颜斜烈出任行寿(今安徽凤台)、泗(今江苏盱眙西北)元帅府事奏请陈和尚自随诏充任宣差提控从军。斜烈敬贤下士辟太原王渥(字仲泽)为经历。王渥文章论议与金末名儒雷渊、李献能比肩很受斜烈重视。陈和尚极聪慧爱好文史。在充护卫居禁中时就有秀才之誉。王渥教他《孝经》、《论语》、《春秋》、《左氏传》尽通其义。军中无事则窗下作牛毛细字如一介书生。正大二年(1225)斜烈罢帅改任总领陈和尚随兄屯守方城(今属河南)。斜烈卧病军中事由他代掌将领李太和与方城镇防军将葛宜翁相殴诉于陈和尚葛宜翁理屈陈和尚令军士杖之。葛宜翁性格暴躁凶悍以理屈受杖感到受到耻辱竟郁郁而死遗言要妻子为他报仇。其妻上诉台省言陈和尚泄私忿杀其夫并于龙津桥南积薪言不治罪陈和尚则以谢夫。于是陈和尚下狱台谏官怀疑他曾在禁卫又握兵权一定横恣违法出了人命请施斩刑。但证据不足一直不能决断。陈和尚在狱中十八个月聚书而读坦然处之。正大三年斜烈病愈受命提兵守西边。不久去世。哀宗以斜烈之故赦陈和尚令其为金朝建功立业。
陈和尚出任紫微军都统。正大四年(1227)转任忠孝军提控。忠孝军是由回纥、乃满、羌、浑以及中原人被俘掠避罪来归者组成情况复杂较为难制。陈和尚治理有方皆俯听命。所过州邑秋毫无犯每战则先登陷阵疾若风雨是一支劲旅。正大五年(1228)蒙古军进攻大昌原(今甘肃宁县东南)总帅平章政事完颜合达问谁可为前锋陈和尚应声而出。他已沐浴易衣誓决一死战率忠孝军四百骑力战破蒙古兵八千之众三军将士奋勇参战取得了大昌原之捷这是金蒙战争以来金朝打的第一次大胜仗。陈和尚论功第一授定远大将军、平凉府判官世袭谋克一时名震朝野。陈和尚和他率领的忠孝军为诸军所倚重。正大七年蒙古真定万户史天泽率领河北蒙、汉军围攻卫州(今河南汲县)陈和尚随平章政事完颜合达副枢密使移刺蒲阿救援他率忠孝军为先锋击败蒙古军解卫州围。正大八年蒙古不台部攻陕西兵至潼关他率忠孝军往救大败蒙古军追至倒回谷(今陕西蓝田东南)。陈和尚在获释后的四五年间屡立军功官至1本章主要依据《金史》卷123《完颜陈和尚传》、卷124《郭蝦■传》。御侮中郎将。
陈和尚为人刚直不阿副枢密使移刺蒲阿虽为金军统帅但无远谋。经常率兵到附近蒙古军占领地抢掠人口、牲畜搞得将士人疲马乏军中将士无人敢谏止。陈和尚私与同僚说:“副枢以大将军为剽略之事今日得生口三百明日得牛羊一二千士卒喘死者则不复计。国家数年所积一旦必为是人破除尽矣。”有人告诉蒲阿。一日诸将酒会酒行至陈和尚蒲阿问:“汝曾短长我又谓国家兵力当由我尽坏诚有否?”陈和尚饮毕慢慢说:“有。”蒲阿见他面无惧色只得作罢。
天兴元年(1232)完颜合达、移刺蒲阿驻邓州欲与蒙古军决战但蒙古军统帅拖雷避开金军主力分道趋开封。正月完颜合达、移刺蒲阿率领骑兵2万步兵13万自邓州急赴开封陈和尚亦在军中。蒙古军采取避实就虚、灵活多变的战术不断邀击北上的金军金军将士一路作战疲惫不堪。进至钧州三峰山(今河南禹县西南)适遇大雪军士三日未食披甲僵立在雪中枪槊结冻如椽。蒙古军则利用时机充分休息然后全线进击金军损失惨重。最后蒙古军有意让开一条通往钧州的路放金军北走乘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