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3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北)刘忠起义军。同年九月升任江南东西路宣抚使建司建康。绍兴三年(1133)三月韩世忠升开府仪司三司为“使相”改任淮南东路宣抚使置司泗州(今江苏盱眙西北)准备协同进攻伪齐。不久即因南宋与金议和不准进攻伪齐韩世忠又改任镇江、建康府、淮东宣抚使置司镇江负责江、淮下游防务。绍兴四年(1134)议和未成面临金朝和伪齐联军已渡淮南犯之势宋高宗虽梦想求和不得不部署防务。十月韩世忠渡江至扬州金齐军已南下。正当韩世忠奉诏回镇江以守长江防线之时南宋求和使魏良臣自扬州至大仪镇(今扬州西北)西北的金军军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1建炎四年二月丙子。

    中求和韩世忠率部随后至大仪镇击败金军南侵的先头部队俘金将士2oo多人;追击至天长(今属安徽)东北鸦口桥再败金军又俘4o多人。大仪镇之战规模虽小但与此前宋军只进行防御战不同这是宋军主动次出击又适逢金军因雨雪不断、粮运不通而退兵伪齐也随之退兵韩世忠率部一直追至淮河。《宋史》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因而被称为“中兴武功第一”后又被列入“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1。次年韩世忠以功进少保任淮东宣抚使置司镇江。绍兴五年废神武军号改设行营护军韩世忠所部改为前护军。绍兴六年(1136)三月再次面对金朝、伪齐联军来犯韩世忠改任京东、淮东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今江苏淮安)以示兼有收复被金军占领的京东路之责。韩世忠率部围攻原京东路现属伪齐的淮阳军(今邳县西南)达六天在联军主力到来之际退回楚州。韩世忠以“淮阳功”进领横海军、武宁军、安化军三镇节度使赐“扬武翊运功臣”号。韩世忠不仅是南宋第一个领有三镇节度使衔也是元丰五年(1o82)废功臣号以后第一个重新获得“功臣”号的将领。同年九月伪齐分道攻宋。韩世忠率军渡淮北上挡住了伪齐东路军的攻势。

    绍兴七年(金天会十五年1137)七月金朝主战的粘罕(完颜宗翰)

    死。宋使王伦至涿州(今属河北)向主和的挞懒转达宋高宗的意向:“河南地上国(金)既不有与其付刘豫易若见归”的乞和请求。同年十一月金废伪齐。十二月王伦回朝向宋高宗转达挞懒的答复:“好报江南自今道涂(途)无壅和议可以平达。”1绍兴八年(金天眷元年1138)三月力主乞和的秦桧任宰相。同年十二月宋金议和南宋成为金朝属国原伪齐辖区归还南宋。次年正月韩世忠以宋金和议成进少师。同年七月金主战的右副元帅宗弼(兀术)升任都元帅主和的挞懒(完颜昌)因倡议将原伪齐辖区归还给南宋不久即以“谋反”罪被杀。

    绍兴十年(天眷三年114o)五月金败盟犯宋。六月“顺昌之战”

    刘锜以少胜多击败金军主力宗弼所部挡住了金军南下两淮的矛头。韩世忠以太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随后也败金军于淮阳军南攻克海州。九月奸相秦桧力主乞和罢战韩世忠遂退兵。

    绍兴十一年(1141)正月金军再次南下。二月“柘皋之战”杨沂中、刘锜等再次击败金军主力宗弼部。正当宋金激战之际宋高宗、秦桧的乞和活动也在加紧进行中。四月借赏柘皋之功韩世忠、张俊任枢密使岳飞任枢密副使而收三大将兵权。五月“诏韩世忠听候御前委使”实际是将韩世忠职务架空。由于韩世忠仍坚持反对向金乞和“力陈秦桧误国”又怕遭秦桧陷害而“力求闲退”十月罢枢密使以醴泉观使、奉朝请。韩世忠“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童奴游西湖以自乐平时将佐罕得见其面”。十二月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后韩世忠曾责问秦桧:“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11《宋史》卷364《韩世忠传》;参见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9《十三处战功》、《韩世忠大仪之胜》。

    1《宋史》卷371《王伦传》。

    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o绍兴十一年五月丁未;卷142十月癸巳;卷143十二月癸巳。绍兴十三年(1143)韩世忠封咸安郡王。绍兴二十一年(1151)八月去世享年63岁。临终前对看望他的人说:“吾以布衣百战致位王公赖天之灵保领没于家诸君尚哀其死邪”2对岳飞被奸相秦桧害死之事犹念念在心。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追封为蕲王;淳熙三年(1176)谥忠武。

    刘光世刘光世(1o89—1142)字平叔保安军(治今陕西志丹)人将门世家。父刘延庆北宋徽宗时领保信军节度使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宣和三年(1121)镇压方腊起义童贯任宣抚使时为殿前副都指挥使的刘延庆任宣抚使司都统制诸路军马为官军主帅平方腊后改领河阳三城节度使。宣和四年七月宋军应宋金“海上之盟”攻辽童贯任宣抚使刘延庆任宣抚司都统制为宋军主帅统兵1o万攻辽后因战败被贬。不久即复领镇海军节度使。靖康元年(1126)金军攻宋都开封刘延庆守御北城。十一月金军攻陷开封刘延庆及长子刘光国率兵万人突围两人皆死于乱兵。刘延庆次子刘光世以荫补入官为三班奉职累升领防御使鄜延路兵马都监。宣和三年从父刘延庆镇压方腊起义以功升领观察使、鄜延路兵马钤辖。宣和四年宋军攻辽刘光世随父攻取易州(今河北易县)升领承宣使进入高级武官行列;在进攻辽南京的战役中刘光世违约未到达致使已先攻入城内的宋军失援而败成为宋军攻辽战败的原因之一因此被降官。后在镇压河北起义军张迪中立功恢复领承宣使升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靖康元年(1126)西夏应金朝之约攻宋以牵制宋朝刘光世在杏子堡(当在今陕西志丹东杏子河畔)战斗中击败西夏军以功升领侍卫马军都虞候衔成为侍卫马军司次长官。同年十一月金军第二次进攻宋都开封刘光世率步骑3ooo勤王在行军途中得知北宋已被金灭亡。次年四月下旬刘光世率部到达尉氏得到兵马大元帅府令率部前往济州于济州南新兴镇遇到正前往南京应天府的康王赵构当即被任为元帅府五军都提举。宋高宗即位后刘光世任提举御营使司一行事务、行在都巡检使陕西将官王德(王夜义)开始隶属刘光世部。八月刘光世以讨平山东李昱之功升领奉节度使是南宋建立后第一个建节的将领。十月宋高宗南逃任命刘光世为滁州、和州(今和县)、濠州(今凤阳东北)、太平州(今当涂)、无为军(今无为)、江宁府界制置使苗傅任都统制先后击败张遇、李成。

    建炎三年二月金军5oo骑兵追击至天长宋高宗渡江南逃刘光世所部未遇金兵即溃退渡江被任为行在五军制置使屯守镇江府随后又升为殿前都指挥使成为名存实亡的殿前司长官。

    三月苗傅、刘正彦在杭州动兵变。四月刘光世参与平定苗、刘兵变升为太尉、御营副使所部即称御营副使军。后任江东宣抚使守太平州、池州移守江州。九月金军自黄州渡江刘光世率军南逃。建炎四年二月河北流寇郦琼围攻固始县降于刘光世后撤围南下。

    建炎四年(113o)六月撤消御营使刘光世所部无所隶属因其阶官2《宋史》卷364《韩世忠传》。

    为太尉号称“太尉兵”大臣们认为欠妥遂设御前巡卫军以刘光世为都统制兼任两浙路安抚使、知镇江府又加开府仪同三司为使相。金将挞懒(完颜昌)攻楚州刘光世违诏不援只派王德、郦琼率轻兵袭扰金军而已。绍兴元年(1131)三月刘光世改兼淮南、京东路宣抚使置司扬州但刘光世不奉诏。次年六月刘光世升领宁武军、宁两镇节度使。绍兴三年四月改兼江东路宣抚使置司建康。九月南宋调整江防部置刘光世改为江东、淮西宣抚使置司池州;十月伪齐军渡淮南犯刘光世移驻建康设防。绍兴四年金和伪齐联军临江;五年正月宋高宗亲征抵抗并再次调整江防部署刘光世升少保。十二月南宋改军制废神武军及巡卫军号改设行营护军刘光世所部改为行营左护军。六年五月以部将王师成击败伪齐军之功加领保静军节度使遂成为继韩世忠之后第二个领三镇节度的将领。六月刘光世移屯庐州。十月伪齐刘麟渡淮攻宋时刘光世弃城南逃在右相兼都督张浚的督迫之下被迫回军并派王德、郦琼等击败伪齐军于霍丘等地。藕塘之战杨沂中等大败伪齐军后刘光世派王德率军随杨沂中追击伪齐军。

    刘光世一贯畏惧金军每逢奉诏移驻前线大多不奉诏而设法退避治军不严不少流寇、叛军乐于投附为部属成为当时人数最多的军队之一。常虚报军额多占军费作战时又多不亲临前线而是坐守后方以便必要时逃跑。大臣们对他深为不满但宋高宗考虑到南宋政权基础还不稳固刘光世所部仍是不得不依靠的军事力量之一不仅设法满足其后勤军需的供应还不断对刘光世加官进爵以防止其部属溃散后复为流寇或投奔伪齐。绍兴六年十二月右相兼都督张浚奏:“刘光世骄惰不战不可为大将请罢之。”1而左相赵鼎则认为刘光世“将家子将率士卒多出其门下若无故罢之恐人心不可”。绍兴七年二月宰相张浚再次上奏:刘光世“沉酣酒色不恤国事语以恢复意气拂然乞赐罢斥以儆将帅”2。四月刘光世罢为少师、万寿观使其部隶属都督府。张浚意在直接控制左护军以王德为都统制郦琼为副都统制。果然如赵鼎所推测引起郦琼等不少中低将领的不满郦琼直属部队虽只5ooo余人但在他的煽动裹胁下同年八月叛归伪齐的竟达4万人之多。刘光世的行营左护军5。2万多人仅剩王德所部8ooo余人及零星部队。

    绍兴八年(1138)冬宋金第一次议和。宋高宗以宋金议和刘光世赐和众辅国功臣号张俊亦赐功臣号与已赐功臣号的韩世忠成为南宋初期仅有的三个赐功臣号及领三镇节度使的将领说明三人在当时地位的重要。绍兴十年(114o)金朝违约南侵。五月刘锜进行顺昌保卫战时宋高宗又重新起用刘光世为三京招抚处置使以援刘锜显然是对罢免刘光世兵权不当的一种抚慰也可能想利用刘光世对伪齐灭亡后又投金的旧部产生某种影响。但刘光世在宋的旧部王德不原归属宋朝廷只能调拨李显忠、李贵、步谅等将领所属数千人归属刘光世战斗力不强未起多大作用。

    绍兴十一年(1141)四月南宋朝廷收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兵权;六月刘光世也再次被收兵权罢为万寿观使、封杨国公。绍兴十二年(1142)刘光世死终年54岁谥武僖。乾道八年(1172)追封安城郡王。开禧元1以上引文具见《宋史》卷369《刘光世传》。

    2《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o7绍兴六年十二月戊戌;卷1o9绍兴七年二月庚申。年(12o5)追封鄜王。

    张俊张俊(1o86—1156)字伯英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建中靖国元年(11o1)时年16岁的张俊为三阳(今天水西北)乡兵弓箭手“宣和初(当为政和六年1116)从攻夏人仁多泉(今青海门源东南)始授承信郎”1成为入品的最低的武官。徽宗末年参与镇压京东、河北起义军。靖康元年(1126)抗击金兵于东明县城(今河南兰考北)以功已升至武功大夫。五月从河北、河东路制置副使种师中进援被金军围攻的太原(今属山西)种师中兵败榆次(今属山西)张俊率所部数百人突围南逃。十二月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进至大名时张俊随信德(今河北邢台)知府梁杨祖率3ooo兵马到大名被任为元帅府后军(一作中军)统制。靖康二年正月他率部镇压起义军李昱、张遇于任城(今山东济宁)后不断升迁阶官升至拱卫大夫。

    建炎元年(1127)宋高宗即位后张俊任御营前军统制。同年七月起率部多次讨平叛军、起义军升观察使成为高级武官。建炎二年五月镇压秀州(今浙江嘉兴)徐明又升承宣使。建炎三年三月苗傅、刘正彦兵变时张俊正驻军吴江随即率部8ooo人退回平江从礼部侍郎、同节制军马张浚同议平叛事是第一支平叛军队平定叛乱后升领节度使。七月改任御前右军都统制。

    建炎三年十月金军宗弼部南犯宋高宗离杭州逃向越州;十一月宋高宗逃向明州(今宁波)张俊任浙东制置使扈从。金帅宗弼占领杭州后派斜卯阿里、乌延蒲卢浑率金军4ooo追击当年除夕追至明州城下金军自高桥镇攻西门张俊部将刘宝以及杨沂中、田师中所部等抗击金军知州刘洪道亦率州兵助战金军战败死伤以千计。建炎四年正月初二金军又攻明州张俊与知州“刘洪道坐城楼上遣兵掩击杀伤大当敌奔北坠田间或坠水俊急令收兵夜敌拔寨去屯余姚”1宗弼派援军赶赴余姚再攻明州张俊抗击于高桥推托以高宗令其扈从逃往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