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3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领兵在外的将帅也纷纷上书拒和请战。岳飞指责秦桧“谋国不臧”指出“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韩世忠奏请出兵决战拒绝议和;张浚连续五次上书反对屈辱的和约。但无论文武将臣抗议的声势如何高涨都不能动摇高宗、秦桧的议和决心。十二月秦桧派人以最高礼仪将两名“诏谕江南”的金使迎到宰相府中下榻。然后他又劝高宗按金使要求跪接金朝诏书。高宗虽然觉得当朝跪在金使面前未免过于丢脸但又深怕得罪金人。最后秦桧以高宗守丧为借口代替高宗跪接“诏书”迫不及待地与金人签订了屈己称臣、岁贡绢币的和议。

    宋金“和议”后高宗、秦桧大肆宣传“和议”的成功秦桧更是得意洋洋分派官员到金国报聘、割地到各地宣谕和议。然而和议仅过一年金军于绍兴十年(114o)五月以宗弼为元帅分兵四路大举南下。但是金兵再次碰到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在顺昌、川陕、郾城等处连吃败仗。岳飞指挥的岳家军取得郾城大捷之后继续挥师北上进军朱仙镇直逼开封。秦桧见岳飞连连得胜怕岳飞功成名就形成北伐大势坏了他主和议的前程于是他急令东路的张俊、杨沂中等军撤回又以“孤军不可久留”为由命岳飞退兵。岳飞上书力争乘胜追击秦桧不理他借高宗名义一天之内给岳飞去十二道金牌勒令班师。岳飞只好忍痛回师。金兵败去秦桧又开始做向金人求和的准备。他先把张俊、韩世忠、岳飞召到临安由高宗收回三大帅的兵权以向金朝表示不战求和的诚意。宗弼退兵后派人致书秦桧警告他说:“必杀岳飞而后可和。”1秦桧也忌岳飞素以恢复为己任作梗和议决意谋杀岳飞。他先唆使党羽、右谏大夫万俟■上章弹劾岳飞岳飞被罢官出朝。随后他又伙同张俊收买副统制王俊诬告岳飞父子及部将张宪谋反遂将数人逮捕下狱。

    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在秦桧等人的再三哀求下金朝同意议和。南宋抗金大胜之后反而在原和议的基础上割去河南、陕西大片土地继续充当藩臣上贡岁币、岁绢。和议完成后秦桧又秉承金人意旨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判处岳飞等人死罪。因反对和议被免职的韩世忠提出质问秦桧说:“其事体莫须有。”当年十二月秦桧终于不顾别人反对以高宗的名义下令杀害岳飞并将岳云、张宪斩酿成一起千古奇冤。

    1《金佗粹编》卷2o《吁天辨诬通叙》。

    专擅朝权作恶多端秦桧主和又一次取得成功高宗更加倚靠和重用于他:“桧亦因是藉外权以专宠利窃主柄以遂奸谋”1。于是他以左相加封太师、魏国公一人独居相位权倾内外自此到他死前的十几年间更是为所欲为。为了维持和议局面巩固地位进一步排斥异己迫害主战人士。主战派将领张浚被排挤出朝后秦桧仍不甘心指使御史弹劾张浚“居常怨恨以和议非便惟欲四方多事”又免去节度使职名往连州居住。顺昌大捷的将领刘锜被夺去兵权出知荆州接着又被免官。岳飞的部将牛皋被秦桧的亲信在宴会上放毒害死。反对和议的赵鼎、王庶、胡铨被再次贬往边地并明令永不检举、永不赦用。因弹劾秦桧使他第一次罢相的黄龟年、曾反对和议而质问秦桧的曾开都被免职。旧将解潜、辛永宗因不附和议被流放至死。参知政事李光曾被秦桧利用后因反对和议在高宗面前斥桧“怀奸误国”而被贬到藤州李光在藤州作诗讽刺秦桧又被流放到海南。总之秦桧对于反对和议、反对他的人都采取严厉打击的办法轻则贬官流放重则迫害至死。他在家中书赵鼎、李光、胡铨三人名字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赵鼎遭一贬再贬最后流放海南岛秦桧还派人监视他每月报告赵鼎的生死情况赵鼎料难逃桧手遂绝食自尽。赵鼎死后秦桧仍不甘心欲加害其子赵汾于是罗织罪名逼赵汾承认与张浚、李光等谋反前后牵涉53人最后因秦桧病重垂死才幸免于难。

    结党营私、贪污舞弊也是秦桧专权以来的常事。和议事成以后秦桧将追随他陷害岳飞附和投降的张俊也免去枢密使之职。他独揽军政大权在朝中到处安插自己的亲信结纳死党。秦桧专权十几年间三省执政前后轮换28人都是他的党羽不是声名狼藉就是无所事事没有一个让人称道的。绍兴十五年(1145)高宗赐桧宅第又亲临桧宅题“一德格天”扁桧妻女子孙皆加恩。十六年桧立家庙高宗赐祭器。十七年改封秦桧益国公。桧权势更为嚣张他豢养的一帮阿谀之徒纷纷写诗作赋歌功颂德称秦桧为“圣相”、“元圣”。静江知府吕愿中赋《秦城王气诗》献媚有人请桧坐金根车有人建议高宗赐秦桧九锡、设益国官属对这些秦桧都安然受之不以为过。秦桧贪污舞弊不择手段他指使科举考官选录他的儿子秦熺为状元先任礼部侍郎后任知枢密院事。后来他又想指使考官选录他的孙子秦埙为状元。秦桧“开门受贿富敌于国外国珍宝死犹及门”1。他霸占将领刘光世、张俊死后留下的园第、房产各地官员平日到京要向他献礼每年要向他祝寿。秦桧家堆积了大量财物人说秦桧专权后秦熺天天让人锻制金银酒器购买名贵字画。

    兴文字之狱禁私史、野史控制言路是秦桧专权的另一手段。时有士人作《牡丹诗》内有“宁令汉社稷变作莽乾坤”;有福建小官吴元美作《夏二子传》讥蚊、蝇二虫被告为讽刺秦桧或遭编管流放或被训斥警告。秦桧专权时有不少官员因诗文中的一字一句被定为讪谤罪而下狱受刑或处斩。秦桧作恶多端深怕被人载于史册恶迹显于后世于绍兴十1朱熹:《戊午谠议序》《朱子大全》卷75。

    1《宋史》卷473《秦桧传》。

    五年禁私史、野史于是民间惧怕秦桧迫害纷纷焚毁史籍李光家烧所藏书万卷;藏书家王明清老母也将家藏本朝典故及先人史稿付之一炬1;司马光的后人则违心地宣称《涑水纪闻》不是司马光的论著。秦桧一边严禁私史、野史一边则篡改或抽毁国史他让儿子秦熺主持编修建炎至绍兴十二年《日历》在里边塞进不少歌颂秦桧功德的内容。他将第一次罢相以来诏书、章疏、时政等凡不利于自己的内容尽数毁弃因此国史亡失极多。秦桧还常以妖言惑众或贺瑞雪或贺日食不见或贺海清又让各地上报各种瑞木、嘉禾、瑞瓜、灵芝、双莲等等瑞祥弄虚作假用以粉饰太平哄高宗高兴给自己贴金。

    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月秦桧病死。高宗为了稳住和议局面依然褒奖秦桧赠申王谥忠献。然而人们纷纷揭露秦桧的奸恶高宗乃罢其子秦熺官其余党羽以次斥去。直到孝宗开禧二年(12o6)时终于追夺秦桧一切王爵改谥谬丑。佞臣秦桧的丑行被后世唾骂为千古罪人。

    1《挥麈后录》卷7。

    第四十八章李纲宗泽第一节李纲李纲(1o83—114o)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父亲李夔官至龙图阁待制。李纲政和二年(1112)中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得罪权贵改任比部员外郎、起居郎。宣和元年(1119)京师大水他上疏朝廷言当以盗贼外患为忧朝廷恶其言谪监南剑州的沙县(今属福建)税务。新兴的女真族建立金朝并已多次打败辽军。次年(金天辅四年112o)宋金订立“海上盟约”联合灭辽。宣和四年(1122)宋军两次攻打辽南京(今北京)失败。在宋军要求下同年十二月金军攻占燕京金在宋将原给辽的“岁币”转给金朝并索取1oo万贯代税钱后将燕京依约归还宋朝。

    保卫东京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李纲除太常少卿。同年十月金太宗毁弃盟约大举进攻宋朝分兵两路西路以完颜宗翰(粘罕)为帅包围了太原东路以完颜宗望(斡离不)为帅在宋降将郭药师引导下长驱直入前锋直指北宋都东京开封府。

    边报猝至朝廷震惊。宋徽宗一面召天下勤王之师一面准备南逃。同年十二月在李纲、吴敏等大臣的坚持下徽宗将皇位传给太子赵桓是为钦宗。吴敏任门下侍郎(副相)、李纲任兵部侍郎。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兵已逼近东京徽宗匆匆出逃白时中、李非彦等大臣也想奉钦宗南走。李纲挺身而出坚决反对逃跑认为“今日之计莫若整饬军马扬声出战固结民心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钦宗决定留京坚守并升李纲为尚书右丞(副相)。次日钦宗又改变了主意。李纲上朝时见禁军已披甲待皇帝与后宫也即将上车出逃。紧急关头他高声对禁卫们说:“尔等愿以死守宗社乎愿扈从以巡幸乎。”禁卫皆呼曰:“愿以死守宗社不居此将安之。”李纲又对钦宗说:“陛下昨已许臣留今复戒行何也。且六军之情已变彼有父母妻子皆在都城岂肯舍去万一中途散归陛下孰与为卫且虏骑已逼彼知乘舆之去未远以健马疾追何以御之”1。钦宗终于下定了留守的决心。

    李纲被任命为亲征行营使主持防务厢军与保甲民兵也协助禁军作战。从正月初五至初八军民修楼橹、安炮台、运砖石、设弩床、备火油进行备战。初八日金兵到达城下攻西水门李纲亲临指挥战斗击退金军的进攻。次日金军又攻酸枣门、封丘门李纲又登城督战激励将士杀敌数千人。

    宋钦宗同时派使者前往金营进行议和。李纲估计金人“必且张大声势过有邀求”如果朝廷“不为之动措置合宜彼当戢敛而退如朝廷震惧所求一切与之”。所以他竭力反对割地与“过许金帛”1。金人提出1《靖康传信录》卷1。

    1《靖康传信录》卷1。

    犒师金5oo万两、银5ooo万两、绢1oo万匹割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州)、河间(今属河北)三镇并以亲王、宰相为人质。钦宗全部同意随即在城中大肆收罗金银以满足金的索求。同时又另设宣抚司统率“勤王”之师和驻在城外的禁军以分李纲的兵权。同年二月大将姚平仲在钦宗的支持下夜袭金营失利却将责任推给李纲解除了李纲的职务。

    都军民十分愤怒要求重新起用李纲几十万军民聚集在皇宫前呼声震天动地。宋钦宗恐怕激起民变只得重新起用李纲为尚书右丞任京城四壁守(防)御使。李纲重整军务士气大振。四方勤王军也6续赶到金军在得到割地诏书及得肃王赵枢为人质后退兵。

    金军退兵后李纲改任枢密院事。同年四月徽宗回到了京师。六月李纲被任命以知枢密院事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以解太原之围而离开朝廷。他深以国事为忧认为金人之所以能长驱南下是因为宋朝几十年来不修军政军队的战斗力很低。金兵虽已撤退但天下的形势仍十分紧迫。“贾谊谓厝火积薪之下而坐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以今日观之何止于火未及燃殆处于烈焰之旁而言笑自若也”2。钦宗下诏令催促李纲去解太原之围但宣抚副使、制置副使、察访使等都直接听命于朝廷李纲根本指挥不动军队。八月改任种师道为宣抚使以代李纲李纲被召回京。九月李纲被罢知枢密院事以观文殿学士出任扬州知州。不久即以“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罪名罢官改差提举亳州明道宫。十月又责授保静军节度副使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安置。后又谪宁江(今重庆奉节)。十一月金兵再次大举南下包围开封城。钦宗重新起用李纲。李纲从建昌赴宁江途经长沙时得诏即率湖南“勤王”之师入援行至半路而都城已沦陷北宋灭亡。

    重整旧山河靖康二年(1127)五月康王赵构即帝位于南京应天府是为宋高宗改当年为建炎元年史称南宋。他起用深孚重望的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谏议大夫范宗尹力主议和说李纲“名浮于实而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1。御史中丞颜岐说李纲为金人所恶也反对李纲任相。

    六月刚到任的李纲认为当务之急是议国是、议巡幸、议赦幸、议僭逆、议伪命、议战、议守、议本政、议责成、议修德2。他反对议和要求表彰抗金中的死节之士还都开封重整军务。他强烈要求严惩降金官吏表示:“臣不可与邦同列当以笏击之。”3李纲积极支持两河军民抗金任张所为河北招抚使傅亮为河东经制副使宗泽为开封府知府。他认为只要上下齐心抗金“三数年间军政益修甲车咸备然后大举以讨之报不共戴天之仇雪振古所无之耻”4。在李纲的苦心经营之下南宋政局逐渐稳定。

    然而宋高宗信任汪伯彦、黄潜善等人李纲的抗金行动受到百般阻挠。2《靖康传信录》卷3。

    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建炎元年六月乙未朔。

    2《梁谿集》卷58《十议》。

    3《宋史》卷358《李纲传》上。

    4《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建炎元年六月庚申。

    河北招抚使张所尚未离开京城河北转运副使权北京(今河北大名东北)留守张益谦就上奏说自招抚司设立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