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华山道士陈抟其道教的渊源很明显。二程、张载、邵雍是北宋理学大家。程颐、张载、邵雍都深于易学邵雍独以象数著。明道《识仁》、伊川《易传》、子厚《西铭》都是理学的经典。司马光虽见许于朱熹列于六先生与上述五子并而后世不以其为理学家。

    南宋理学朱陆为两大派。朱熹传程颐理学之绪更衍周、张、邵学统故称理学集大成者。朱学受华严宗影响也受道教影响。《四书》经二程表章朱熹集注取代了经书的地位。朱熹门庭盛极一时。陆九渊开创心学学派近于禅。其后学为杨简、袁燮、舒璘、沈焕称甬上四先生而未能张大其师说。张栻湖湘之学吕祖谦婺学与朱学鼎峙但影响远不如朱学。庆元学禁解除以后真德秀、魏了翁为南宋朱学殿军对树立朱学的统治地位有所贡献。

    元朝统一南北有利于理学向全国传播。其时朱学称盛也有和会朱陆的学者。

    明初朱学统治编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都取朱学著作。明中期而后王阳明心学崛起挟其功业地位王学传播几遍寰中。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为世诟病。明末清初乃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批判理学。颜元、李塨以实学批判理学。黄宗羲的《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对宋明理学作了总结。清初统治者提倡理学御纂《性理精义》重用理学大臣但理学颓波不返终为乾嘉汉学所代。

    理学自以为传孔孟道统明斥二氏但阴受二氏影响。七百年的正宗哲学讲义理心性阴阳动静牛毛茧丝辨析毫芒在思维展史上自有较高的地位但它的神学本质始终存在。

    近代西方学说的东来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传播十九世纪中期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求真理并把它介绍给中国人民。于是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大量翻译过来。自然科学与社会政治学说所反映的哲学思想因而也得到传播。

    在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之中时代比较早的是李善兰。李善兰译述了欧几里德(euc1id约前33o—前275)《几何原本》后九卷与明末徐光启译的前六卷凑成全书完整地介绍了演绎推理的思维方法。他又译了罗密士(e1iasloomis181o—1899)的《代微积拾》、侯色勒的《谈天》、胡威立(whewe11)的《重学》和牛顿(isaa1642—1727)的《数理》。他对通过数学形式而表现的辩证法思想作了阐。他说:西国莱布尼兹(gottfriedwi1he1mleibnitz1646—1716)、牛顿二氏创立微分积分二术“实千古未有之奇秘”。“积分逐层分之为无数微分含无数微分乃为积分。”关于无限性的辩证思维于是获得了明确的表述。李善兰关于天文学和力学方面的译述其所涵哲理冲破了中古神学的迷信。他说“为学之要必尽祛其习闻之虚说而勤求其新得之实事万事万物以格致真理解之。”这句话充满了不为成说所囿而勇于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这种思想是唯物主义的。

    译述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政治学说的巨子是严复(1853—1921)。严复所译的书有赫胥黎(thomashenryhux1ey1825—1895)的《天演论》、亚丹·斯密(adamsmith)的《原富》、约翰·穆勒(jamesmi111773—1836)的《群己权界论》和《名学》、斯宾塞(herbertspencer182o—19o3)的《群学肄言》、甄克斯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耶芳斯的《名学浅说》等内容涉及生物学、逻辑、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许多部门。其中《天演论》一书的影响特别巨大。鲁迅自述其在南京求学时阅读《天演论》的情况谓几至废寝忘食的程度可见此书当时对读者产生的魅力在文化学术方面影响之深广。严复译此书每篇之后附识自己的议论字数与原文相等或且过之。这种译述非仅字比句次求无失坠而乃为一种学说的创造。严复文字雅洁力追周秦诸子此尤足以满足学术界好古者的偏嗜而杜鄙薄新学者的谗口。

    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学说乃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精髓。严复踵斯宾塞、赫胥黎之后以自然法则应用于人类社会其理论是谬误的但在当时帝国主义竞相瓜分中国我国处于危亡之际这个学说对思想界起了振聋聩的作用。这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

    严复在译述逻辑的时候介绍了归纳法和演绎法。他说归纳法的要点是“察其曲而知其全”“执其微以会其通”即积累大量的局部的材料而抽出其中普遍的规律。演绎法的要点是“据公理以断众事”“设定数以逆未然”即根据普遍规律以推断特殊事例根据既定法则以预测未来的展。这种科学的方法论是他所译的穆勒《名学》和那芳斯《名学浅说》两部名著所论证的。介绍这两种方法对我国人掌握形式逻辑以研究事物有很大帮助。严复译述西方近代的社会政治学说重在介绍天赋人权的思想自由平等的思想。这些思想被当时的顽固派视为洪水猛兽但是深得青年知识分子的欢迎。这对当时学术界起了蔑视君权、崇张民权的十分有益的启蒙作用。比严复略早早期的改良主义者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陈炽、马建忠、郑观应等都介绍了或赞扬了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主张启民智开议院兴商务废科举办学堂译西书。但是他们的影响远不如严复的深远。

    甲午之战以后康有为、梁启等倡变法图强于是有戊戌变法运动。

    康梁的变法理论来源于西学所举以为中国变法楷模的是俄国的大彼得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庚子义和团运动为八国联军所镇压清朝政府投降帝国主义国家缔结了可耻的辛丑和约。“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在这方针指引下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者忠实的奴仆。变法云云已不足取信于国人。于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孙中山、章炳麟的学说成为国人政治理论指导的圭臬。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固取资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民治、民有、民享”而益之以民族主义与近代经济学说。特别以排满、兴中相号召富于鼓动力量。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民主革命派立场同改良派尖锐斗争成为中国民主革命派的旗帜。在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民主革命派多次领导武装起义终于推翻数千年的帝制建立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这是它的丰功伟绩。此后孙中山又反对袁世凯窃国、张勋复辟、军阀混战进行了不倦的斗争。十月革命以后中国共产党建立。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是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对中国革命有巨大影响。五四运动前他在反对改良派和封建复辟势力的斗争中宣传进化论宣传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知行观宣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虽然在局部问题上陷入唯心主义而革命的、进步的倾向是非常鲜明的。五四运动以后他提出了民生史观他的哲学体系又转向二元论或唯心主义。毛泽东同志指出“象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1章炳麟深于国故并治佛学与西学以其如椽巨笔为政论宣传民主革命挞伐保皇派的逆潮流的反动谬论宜乎所向披靡令人神往。他斥责光绪帝为“载湉小丑”说“岂有立宪而可上书奏请者”各国立宪都经“血战”然后可以得“自由议政之权”。他歌颂革命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章炳麟认为只有武装斗争推翻清朝中国才能实现民主政治。(《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炳麟宣传均配土地。他说“不亲耕者”不得拥有土地反对封建剥削“露田无得佣人”(《定版籍》)。“均配土地使耕者不为佃奴”才能实现民主(《五无论》)。章炳麟批判孔教从历史事实出认为孔子只是一个历史学家和教育家。驳斥康有为的《建立孔教论》。章炳麟鼓吹无神论认为既没有“天”又没有“帝”和“鬼神”否定天命论。但是他提出要建立“无神教”说佛教就是无神的宗教这是他的思想的不彻底处。章炳麟晚年脱离革命思想渐入保守。鲁迅评论他说:太炎先生“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晚年“却退居于宁静的学者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身衣学术的华衮粹然成为儒宗”了。21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2《鲁迅全集》第六卷第547页。

    当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章太炎鼓倡革命黄兴、邹容、陈天华等表文章或演说与之相后先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的洪流取得了思想界、学术界的领导地位。而他们的思想理论实质上取资于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这一点是十分明白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重大意义五四时期的民主与科学思潮是一次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鲜明地揭橥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批判与它不相容的旧思想、旧道德与旧文化提倡新思想、新道德与新文化。五四时期新思潮的特点就是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以孔学为代表的封建思想文化展开了全面的猛烈的批判。在这场运动中其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吴虞等他们的思想言论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杂志。

    五四运动不仅反对封建思想文化还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大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热烈地欢迎俄国代表欢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九一八年李大钊在《新青年》表了著名论文《庶民的胜利》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一九一九年五月李大钊主编《新青年》时出版了《马克思研究》专号介绍马克思的生平和学说掀起了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的中译本开始出版。一部分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世界观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俄罗斯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相继出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刊日益增多许多地方还创办了工人夜校建立工会。许多地方相继成立共产主义小组。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条件和组织条件逐渐具备。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重大的事件。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终于在一九四九年推翻了三大敌人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则为这场革命指明了航向。历史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革命就不可能取得伟大的胜利。

    第三节中国哲学、社会政治学说的特色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中国哲学有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从先秦时期起唯物主义思想家代不乏人。战国末年伟大的唯物主义者荀况在宇宙论、认识论方面坚持了唯物主义路线。比荀况略早则有后期墨家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自然科学、数学思想。东汉时期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批判了谶纬神学及世俗的虚妄。南北朝时期有范缜的《神灭论》批判唯心主义的神不灭论;有何承天从天文学、数学引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唐朝的柳宗元、刘禹锡写了阐唯物主义思想的《天论》、《天说》等光辉论文。北宋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有王安石、张载。王安石的《洪范传》、《老子解》、《诗义》、《熙宁字说》等著作宣传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张载则宣传了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南宋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有陈亮和叶适。明朝的伟大唯物主义思想家有王廷相他对唯心主义理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明末请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有王夫之和颜元王夫之的学术成就达到了旧唯物主义的高峰。清朝前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当数戴震他以疏证《孟子》字义的形式宣传了唯物主义。近代的思想家则往往通过介绍西学而宣传唯物主义。

    中国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表现在它确认世界的物质性确认存在的客观性确认规律的可知性。从先秦到近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对这些命题作了可贵的探索与论证从而大大地丰富了人类思维史的宝库。无论古代、中世纪、近代与同时代的欧洲哲学相比都毫无逊色在古代和中世纪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我国人民值得引以自豪的。

    中国的哲学唯物主义往往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