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任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显德四年三月在紫金山寨(今凤台东南)战役中王审琦率军先登大败南唐军转殿前司控鹤右厢都指挥使;后在濠州(今凤阳东北)、楚州(今江苏淮安)战役中均立有战功显德五年改任铁骑右厢都指挥使一直是石守信的部属。显德六年三月从世宗攻辽。同年六月世宗子柴宗训即位后王审琦任殿前都虞候。
显德七年正月初赵匡胤动“陈桥兵变”被赵匡胤称为“布衣交”
王审琦与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同被安排在京城作内应。宋朝建立在六位主要开国元勋中名列第四升任殿前都指挥使、泰宁军(兖州今属山东)节度使。建隆元年(96o)四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反宋宋太祖亲征王审琦任御营前洞屋都部署;同年九月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反宋石守信任扬州行营都部署王审琦任副都部署兼前军部署为先锋。
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收兵权王审琦罢殿前都指挥使出为忠正军(寿州今安徽凤台)节度使在镇达八年之久史称“为政宽简”。属县县令免除有罪录事吏的职务王审琦的幕僚报告县令事前没有请示而擅自处理应该按问其罪。王审琦说:“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王审琦的思想正符合宋太祖加强皇权的要求。开宝二年(969)宋太祖亲征北汉时王审琦任御营四面都巡检。次年改为忠武军(许州今河南许昌)节度使但不赴任而留住京城。王审琦本不能饮酒宋太祖以布衣交共享富贵每宴强令饮酒王审琦有时连饮十杯开宝六年(973)又加同平章事衔为使相终于“暴疾不能语”1次年死终年5o岁追封琅琊郡王。
王审琦长子王承衍开宝三年娶宋太祖长女昭庆公主(魏国大长公主)。王承衍曾孙王师约(原名孝庄)治平三年(1o66)娶宋英宗长女徐国公主(魏、楚国大长公主)。王师约子王殖绍圣四年(1o97)娶宋神宗四女惠国公主(潭国长公主)2。
韩重赟韩重赟(?—974)磁州武安(今属河北)人。后汉末隶枢密使郭威麾下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与后汉的“高平之战”以功升任殿前司铁骑指挥使。后周末升任殿前司控鹤军都指挥使。
赵匡胤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时韩重赟参与兵变“以翊戴功”升为侍卫亲军司马军主力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建隆元年(96o)五月从征潞州李筠以功代张光翰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夔州时为后蜀辖区今重庆奉节)节度使。同年九月从征淮南任淮南行营马步军都虞候。建1《宋史》卷25o《王审琦传》。
2《东都事略》卷19《王审琦传》附《王承衍传》;《宋史》卷248《公主传》作康国公主下嫁王遇遇或为殖改名或为误字。
隆二年(961)七月宋太祖收兵权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罢军职出为忠正军节度使韩重赟继任殿前都指挥使、改领义成军(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节度使时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都已废罢韩重赟遂成为殿前司正长官。建隆三年正月宋太祖扩建皇城东北部并按洛阳宫殿图修建宫殿由韩重赟督建。乾德四年(966)八月黄河决口于滑州韩重赟督军士民夫修河堤。韩重赟屡负重任为他人所妒忌乾德五年(967)初有人“谮(韩)重赟私取亲兵为腹心”。赵匡胤大怒也不查证就要杀韩重赟因为赵匡胤正是这样而展势力终于夺取后周政权的。赵普谏说:“亲兵(指殿前司禁军)陛下必不自将须择人付之。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赵匡胤虽然不杀韩重赟但随即于同年二月解除他的军职出为彰德军(相州今河南安阳)节度使1。开宝二年(969)宋太祖亲征北汉韩重赟任为北面都部署。开宝七年(974)死子韩崇训、韩崇业。
韩崇训(955—1o1o)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平北汉韩崇训从征后以贝(今河北清河西)、冀(今冀县)都巡检权知麟州(今陕西神木北)。雍熙四年(987)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知州安守忠战败于王亭镇(夏州西北)党项李继迁追击至夏州城下韩崇训领兵赴援李继迁战败退兵韩崇训改任夏州监军。不久被调离西北咸平元年(998)又被调赴西北任石州(今陕西横山北)知州次年改任鄜州(今富县)知州多次击败李继迁的进攻。咸平四年六月辽军入侵河北王显任都部署韩崇训调任行营钤辖从此参与抗辽战争。咸平六年升为枢密都承旨。景德三年(1oo6)韩崇训升为检校太傅、签署枢密院事成为枢密院次长官次年八月以患眼疾恳辞而免职。
韩崇业太平兴国六年(981)娶秦王赵廷美女云阳公主。次年赵廷美被相赵普陷害降为涪陵县公房州(今湖北房县)居住韩崇业也被贬往房州。雍熙元年(984)赵廷美死后才又复出任职。
第二节李继勋刘廷让(附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
李继勋李继勋(916—977)大名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后汉末枢密使郭威镇邺都时李继勋投入郭威部下。后周初已任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显德元年(955)三月参加“高平之战”以功升殿前都虞候不久改任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永州(今湖南零陵时在湖南割据政权境内)防御使赵匡胤才继任殿前都虞候。同年十月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昭武军(利州今四川广元时在后蜀境内)节度使。赵匡胤才继李继勋之后领永州防御使。李继勋在“义社十兄弟”中不仅最年长而且升迁度最快是第一个升任殿前司副长官殿前都虞候、第一个升为节度使的。“义社十兄弟”结社时也有可能原是以他为。但当显德三年六月李继勋在攻打南唐寿州(今安徽凤台)的战役中因“怠于守御”以致南唐守军“出城来攻”“破栅而入”后周军攻城之具并为所焚“将士死者数百人”影响后周军的1《宋史》卷25o《韩重琦传》。原作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步”字衍。士气“军无固志诸将议欲退军”1。但“世宗以继勋武臣不之责也”2所以并没有重责李继勋只是免去其军职出为河阳三城(孟州今河南孟县南)节度使而从昭武军节度使改为河阳三城节度使不是降而是升所以“议者以为失责帅之义”3次年七月才免去其节度使而责为右武卫大将军而赵匡胤只在此前二月才正式升为节度使李继勋此后的名位虽降在赵匡胤之下但仍高于石守信。李继勋以后屡建战功官衔也不断升迁显德六年世宗攻辽时李继勋任战棹左厢都部署已成为水路都部署赵匡胤的部属。显德六年七月李继勋又升为安国军(邢州)节度使。
赵匡胤代周建宋时李继勋正在安国军节度使任上没有参与兵变活动不属于开国元勋。建隆元年(96o)六月赵匡胤平定潞州刘筠李继勋朝见赵匡胤于潞州行营即被移为昭义军节度使以镇守新平定的潞州地区后在进攻北汉边境及抗击北汉中屡建功勋乾德五年(967)加同平章事为使相。开宝元年(968)八月以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党进为副都部署、曹彬为监军指挥宋军攻入北汉。北汉随即派侍卫都虞候刘继业(即杨业)等率军扼守团柏谷(今山西太谷西南)枢密使马峰监其军;并向辽求援北汉马峰率军南过洞过河(今潇河在今榆次南)与宋李继勋的先锋部署何继筠军相遇宋军大获全胜斩2ooo获马5oo匹擒北汉将张环、石斌夺汾河桥直抵北汉都城太原城下李继勋率宋军围攻太原。辽穆宗已命西南面都统、南院大王耶律挞烈救援北汉辽军经雁门(今山西代县)南下李继勋率军退回宋境。
次年二月宋太祖又派曹彬、党进各率部先攻北汉仍以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赵匡胤随后亲征督战。北汉派刘继业、冯进琦仍屯团柏谷以抗宋军派陈廷山率数百骑进行侦察正遇李继勋所部前军陈廷山即率部投降刘继业等退回太原后即被罢军职。李继勋率部再次进抵太原城下辽贺北汉刘继元即位的使臣韩知Вㄒ蛔鞣叮┮灿诖耸钡酱锾⑿焙菏匚捞婕从窒蛄汕笤U钥镓吩诘弥罴萄纫驯痔齑勇褐莸酱锾窍虏⑾铝钫骷浇駚钢俏Чヌ纸邮艹鲁姓呀ㄒ樵诜诤由现有钏急敢运喑恰@罴萄仕尉髁τ谔悄系辰⒄栽蕖⒉鼙蚍致仕坑诔嵌⑽鳌⒈比嫖ЧヌK脑铝煞直铰纺舷戮仍焙何髀肪牍兀ń裥弥菽希┠舷露妨删ㄖ菸骶辰挤直鹞尉靼堋N逶滤尉忠诤铀嗵堑焙喝约崾夭唤到肴蛭逶孪挠炅嗨尉嗖×稍倥稍袄础U钥镓吩诓赡衫罟庠藿ㄒ椤巴捅系呈瓜娜∑渎笄锶∑浜獭保谎饨ㄒ榈摹捌鹌洳磕冢ū焙海┤嘶А鼻ㄓ谒尉衬谝韵魅醣焙壕眉叭肆Φ恼吆笸吮1。李继勋于次年移镇天雄军节度使。宋太宗即位后李继勋的使相衔升为侍中。太平兴国二年(977)李继勋以病回洛阳治病以太子太师致仕同年死终年62岁追封陇西郡王谥庄武。
刘廷让(光义)
1《旧五代史》卷116《后周世宗纪》三。
2《旧五代史》卷128《王敏传》。
3《宋史》卷254《李继勋传》。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o开宝二年闰五月壬子、庚申。
刘廷让(929—987)本名光义宋太宗即位后赐名廷让。祖籍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州)曾祖刘仁恭唐卢龙军(幽州今北京)节度使唐末割据者;祖刘守文为唐横海军(沧州今河北沧州东南)节度使为弟刘守光所杀父刘延进携家避难南逃。后汉枢密使郭威镇守邺都时刘光义(一作毅)入麾下后周太祖时任至侍卫司龙捷右厢都指挥使。
宋建隆元年(96o)三月从征潞州李筠时任行营先锋使。次年升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夔州时为后蜀辖区)节度使。乾德二年(964)四月率军赴潞州守边以防北汉侵扰。同年十一月宋军进攻后蜀王全斌任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率主力从陕西南下;刘光义任副都部署与都监曹彬率步骑2万自归州(今湖北兴山南)沿长江西上在距夔州3o里处舍舟登6先夺城东过江浮桥然后乘舟而上一举攻占江防重镇夔州击破后蜀川东防御体系的枢纽。刘廷让军纪严明后蜀万(今重庆万县)、施(今湖北恩施)、开(今重庆开县)、忠(今忠县)四州刺史皆迎降刘廷让军遂迅占领峡中的所有州县。乾德三年正月刘廷让率军西进至遂州(今四川遂宁)后蜀遂州知州迎降。此时宋军北路王全斌军已进至成都附近后蜀降。
同年三月后蜀降将全师雄叛乱迅占领川西除成都以外的许多州县全师雄叛军至成都西北新繁刘光义率部击败全师雄俘万余人。同年十二月宋军平定全师雄。次年正月刘光义以功改领镇安军节度使。开宝六年(973)刘光义被罢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使。
开宝九年(太平兴国元年)十月皇弟赵光义夺位是为宋太宗。刘光义因与赵光义同名被赐名廷(一作庭)让。太平兴国二年五月一批节度使被授以环卫闲职刘光义被罢节度使改授右骁卫上将军。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986)五月宋辽岐沟关(今河涿州西南)之战宋军大败。六月宋太宗又起用张永德等久处环卫闲职的宿将任河北沿边诸州知州以抗辽刘廷让被任为雄州(今雄县)知州后移为瀛州(今河间)都部署。同年十二月辽圣宗率南京(今北京)留守耶律休哥(逊宁)等部入侵刘廷让以精兵付沧州(今沧州东南)都部署李继隆殿后以备紧急时进行救援自率数万宋军北上抗击辽军大战于莫州(今任丘南)南刘廷让军被围于君子馆(今河间北)部将桑赞率部激战半天多辽援军不断而宋援军李继隆部不但不进行救援反而南逃桑赞遂率部先逃先锋雄州知州贺令图被俘部将、高阳关(今高阳东)部署杨重进力战阵亡李“继隆退保乐寿(今献县)(刘)廷让一军皆没死者数万仅以数骑获免”1。因是李继隆率部南逃才导致战败宋太宗没有责罚刘廷让。次年初代张永德继任雄州知州兼兵马部署。此次战败的责任者李继隆虽被逮赴中书推问但也无罪释放可能引起刘廷让的不满同年秋刘廷让病宋太宗派御医前往医治刘廷让上表要求回京城未等宋太宗批准即擅离治所南归因而被下御史台按问被削夺官爵配隶商州(今属陕西)。子永德、永和亦被贬官。刘廷让在贬途中绝食行至华州(今华县)死终年59岁也许宋太宗觉得对刘廷让处分太重“太宗念之赠太师”1。
1《宋史》卷259《刘廷让传》。
1《东都事略》卷2o《刘廷让传》。
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中的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四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