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天流。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这两词中渗透了悲愤的情调可以看出他的委婉哀愁的风格。马令《南唐书》记述说:“元宗尝戏(冯)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对曰:‘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特高妙也。’”这表明李璟的词在当时已有好评。无名氏《雪浪斋日记》记:“(王)荆公问(黄)山谷江南词何处最好?山谷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对。荆公云未若‘细雨梦回鸡1《旧五代史》卷134《李景传》。
2《新五代史》作保大四年此从《资治通鉴》。
1《旧五代史》卷134《李景传》。
2《新五代史》作终年64此从《旧五代史》。
36游:《南唐书》二。
4马令:《南唐书》。
5《钓矶立谈》。
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塞’。”王国维《人间词话》则说:“南唐中主词‘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詹安泰先生说:“这两小词已明显地标志着作者特有的艺术风格:第一词句间很少修饰已摆脱了‘镂玉雕琼’的习气;第二层次转折多又能灵活跳荡没有晦涩或呆滞的毛病;第三意境阔大概括力强拆开来看各个句子都有独立的意境合起来看却从各种各样的意境中来表现同一主题;第四感慨很深接触到自己的感受时都倾泻出无可抑遏的热情。这一切在和他同时的词的结集——《花间集》里是找不到的。”1李煜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钟峰白莲居士、莲峰居士等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他“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2。由于五个兄长皆早亡李煜以次封吴王。后周时李璟已臣服北宋建立后继续纳贡称臣奉北宋正朔。建隆二年(961)李璟立李煜为太子自己迁居南都洪州(今江西南昌)而让李煜留在金陵监国。六月李璟病死25岁的李煜继位为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李煜一共做了14年多的小皇帝在位期间对北宋卑躬屈节不断以金帛珠宝结宋朝皇帝的欢心。史载:“煜每闻朝廷出师克捷及嘉庆之事必遣使犒师修贡。其大庆即更以买宴为名别奉珍玩为献。吉凶大礼皆别修贡助。”1李煜笃信佛教礼佛极诚被北宋皇帝所利用。史载:“南唐主酷信浮图法出禁中金钱募人为僧时都下僧及万人皆仰给县官。南唐主退朝与后服僧衣诵佛书拜跪手足成赘。僧有罪命礼佛而释之。帝闻其惑乃选少年有口辩者南渡见南唐主论性命之说南唐主信之以为一佛出世。由是不复以治国守边为意。”2宋开宝三年(97o)冬“南唐南都留守建安林仁肇密表言淮南诸州戍兵各不过千人宋朝前年灭蜀今又取岭表往返数千里师旅罢敝愿假臣兵数万自寿春北渡径据正阳因思旧之民可复江北旧境彼纵来援臣据淮对垒而御之势不能敌。兵起之日请以臣举兵外叛闻于宋朝。事成国家亨其利败则族臣家明陛下无二心。”林仁肇的这一分析很有道理安排又很妥帖预先为李煜铺好了开脱的退路可是对这样的有限的冒险李煜却是“惧不敢从”。不仅如此就连吴越他也不敢碰:沿江巡检卢绛“尝说南唐主曰:‘吴越仇雠也它日必为北朝响导犄角攻我当先灭之。’南唐主曰:“大朝附庸安敢加兵!’绛曰:‘臣请以宣歙州叛陛下声言讨伐且乞兵于吴越兵至拒击臣蹑而攻之其国必亡。’南唐主亦不用。”1开宝四年(971)二月宋灭南汉。“煜惧上表遂改唐国主为江南国1詹安泰编注:《李璟李煜词》前言。
2《新五代史》卷62《南唐世家·李煜传》。
1《宋史》卷478《李煜传》。
2《续资治通鉴》卷4宋乾德二年十二月。
1《续资治通鉴》卷6宋开宝三年十二月。
主唐国印为江南国印。又上表请所赐诏呼名许之。煜又贬损制度下书称教;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为司会府御史台为司宪府翰林为文馆枢密院为光政院;降封诸王为国公官号多所改易”。然而李煜“虽外示畏服修藩臣之礼而内实缮甲募兵潜为战备”2。次年宋太祖赵匡胤要留在宋都开封的李煜之弟李从善“致书风国主入朝国主不从但增岁贡而已”3。开宝“七年秋遂诏煜赴阙煜称疾不奉诏。冬乃兴师致讨”。以曹彬为昇州西南面都部署、潘美为都监率众伐江南。李煜一方面派人到开封“买宴贡绢二十万匹、茶二十万斤及金银器用、乘舆服物等”4以求宋军罢战退兵;另一方面在宋军于长江采石矶段架设浮桥过江后组织了反复抵抗。整个战事长达一年多赵匡胤曾一度以“南土暑炽军卒疫死方议休兵以为后图”5。后来接受左司员外郎权知扬州侯陟的意见取消此议继续进攻终于在开宝八年(975)十一月攻破了金陵城李煜出降南唐亡。开宝九年(976)正月曹彬等“上露布以煜并其宰相汤悦等四十五人上献。太祖御明德楼以煜尝奉正朔诏有司勿宣露布止令煜等白衣纱帽至楼下待罪。诏并释之赐冠带、器币、鞍马有差”。李煜被封为违命侯挂名担任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右千牛卫上将军实际上则是较体面的囚徒罢了。同年十月赵匡胤死去。赵光义即位后才除去李煜违命侯的封号改封为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二年(977)“煜自言其贫诏增给月奉仍赐钱三百万”1。次年七月八日卒终年42岁。赠太师追封吴王。
关于李煜的死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代纂修的《宋史》及柯维骐《宋史新编》等书均未明说被毒死之事而毕沅《续资治通鉴》的考异说“李后主之卒它书多言赐鸩非善终”2。其中记述比较具体的是王铚的《默记》:“徐铉归朝为左散骑常侍迁给事中。太宗一日问曾见李煜否铉对以臣安敢私见之。上曰卿第往但言朕令卿往相见可矣。铉遂径往其居望门下马但一老卒守门。徐言愿见太尉。卒言有旨不得与人接岂可见也。铉云我乃奉旨来见。老卒往报。徐入立庭下。久之老卒遂入取旧椅子相对。铉遥望见谓卒曰但正衙一椅足矣。顷间李主纱帽道服而出。铉方拜而李主遽下阶引其手以上。铉告辞宾主之礼。主曰今日岂有此礼。徐引椅稍偏乃敢坐。后主相持大哭乃坐默不言忽长吁叹曰当时悔杀了潘佑、李平。铉既去乃有旨再对。询后主何言铉不敢隐。遂有秦王赐牵机药之事。牵机药者服之前却数十回头足相就如牵机状也。又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3李煜的一生作为一国之主他疏于治国虽然也实行过某些轻赋宽刑的仁政措施却不能知难而进持之以恒;面对北宋强兵压境虽坚持抵抗一年有余终于不免为亡国之君。然而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则是历代帝王中2《宋史》卷478《李煜传》。
3《续资治通鉴》卷7宋开宝五年闰二月。
4《宋史》卷478《李煜传》。
5《宋史》卷27o《侯陟传》。
1《宋史》卷478《李煜传》。
2《续资治通鉴》卷9宋太平兴国三年七月。
3王铚:《默记》上。
所罕见尤其是他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早期作品承晚唐以来的“花间派”词风绮丽柔靡;后期写亡国之痛感伤哀婉撼动人心。王国维评论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1李煜是五代时期词坛最耀眼的星辰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冲破了“花间派”的樊篱开创了一个词史上的新时期。
李煜的词流传下来比较可靠的有3o多按其内容约可分为三类。一是写豪华生活和艳情的例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二是写别离怀抱和其他伤感情调的。例如《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三是写囚徒生活和哀痛心情的。这一类是李煜入宋后的作品突出表现了他对“故国”、“江山”的痛念感情强烈激越撼人心魄催人泣下。王国维所谓“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2正是指这一时期的词作。如《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又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词是李煜的代表作其中包蕴着的内容有许多是不容易明白表达的但读起来竟像是脱口而出随笔写成看不出一点选词炼字的痕迹有力地显示了他的不凡的艺术成就。
第二节韦庄欧阳迥韦庄韦庄(836—91o)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据考证其直系远祖是武则天时的宰相韦待价1。高祖父韦应物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1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
2《人间词话》卷上。
1详见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韦端己年谱》。
人。到韦庄时家道中落已久所以史称他“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2。关于韦庄的确切生年尚难考定。夏承焘认为他生于开成元年(836)曲滢生认为生于大中五年(851)。今多从夏说。青年时代的韦庄屡次应试科举而未中。广明元年(88o)他又一次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起义军攻入京城韦庄身陷重围与弟妹失散又患大病经历了一次人生的磨难。中和二年(882)春他脱身长安到了唐军驻守的洛阳。次年写了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从此诗名大振被称为“秦妇吟秀才”。同年他南下江南投奔驻守润州的镇海节度使周宝做了三年幕僚然而未受器重。其间曾卜居金陵写了《台城》等名篇。周宝被部将逐走后韦庄于文德元年(888)客居婺州(今浙江金华)过着寄情诗酒的隐居生活。其间曾到过今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后又回到婺州。景福二年(893)又一次入京考试仍然落第很是潦倒。乾宁元年(894)他终于考取了进士释褐为校书郎心情顿时转忧为喜。乾宁四年(897)他被两川宣谕和协使李询辟为判官奉使入蜀返回长安后被任为左拾遗后又任左补阙这是他在唐朝所任最后职务。
天复元年(9o1)他再次入蜀被西川节度使王建聘为掌书记开始了他在西蜀的仕宦生涯。唐朝灭亡前一年王建任他为安抚副使。“及建开伪蜀庄托在腹心预谋画其郊庙之礼册书赦令皆出庄手。以功臣授吏部侍郎同平章事”1。前蜀武成三年(91o)病死于成都花林坊终年约75岁谥文靖。
韦庄的文学成就有诗词两个方面。叙事长诗《秦妇吟》是他的代表作全诗共1666字是唐诗中篇幅最长的巨制。尽管《秦妇吟》的思想内容精芜杂糅但由于诗中写出了黄巢起义军锐不可挡的巨大声势和攻占长安后“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的镇压措施因而具有生动的史料价值。韦庄的诗风与白居易相近多鞭挞时弊谴责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对水深火热中的广大人民深表同情。如《悯耕者》:何代何王不战争尽从离乱见清平。
如今暴骨多于土犹点乡兵作戍兵。
韦庄的咏史诗也写得很好最为脍炙人口的当是《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尽管韦庄的诗既有名作又有独特的风格然而他历来以词名世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词语言清丽疏淡多用白描手法表达了比较真挚的情感。王国维《人间词话》誉之为“骨秀”。如《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其代表作是脍炙人口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炉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的诗词多有散佚。经近人向迪琮校订的《韦庄集》包括《浣花集》、《浣花集补遗》和《浣花词集》共收诗323、词55。
2辛文房:《唐才子传》卷1o。
1《唐才子传》卷1o。
欧阳迥欧阳迥(896—971)迥又作炯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父欧阳珏曾任通泉(今射洪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