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汉书·西域传》。
2《后汉书·西域传·论》。
3本节主要取材于《后汉书·马援传》凡引此传文字不另作注。
则守钱虏耳。”
王莽末年马援曾为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避难于凉州。受隗嚣器重任绥德将军参与决策定计。
马援被派往蜀观察公孙述情况。他与公孙述是同乡、好朋友自以为到蜀当握手欢如平生而公孙述却大摆派头和阔气欲授马援以封侯大将军位。随从都乐意留蜀升官马援启他们说:公孙述不是礼致贤士而是装腔作势这种人是不能久留天下士的。毅然而归。他对隗嚣说:公孙述乃“井底蛙”“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建武四年(公元28年)马援携带隗嚣的书信到洛阳见光武帝于宣德殿。返回陇右后隗嚣问以东方流言及京师得失。马援称赞光武帝为人:“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隗嚣非常信任马援遂决定遣长子隗恂到洛阳作人质。马援携家属随隗恂到洛阳。后来上书请求屯田上林苑中得到许可。
隗嚣听信王元之言犹豫摇摆。马援一再致书隗嚣规劝他切莫动摇。
隗嚣怨恨马援背叛于己得书增怒遂兵拒汉。
平定陇西隗嚣既兵拒汉马援乃上疏光武帝陈述消灭隗嚣之策。光武帝采纳马援之谋令他率突骑五千游说隗嚣的将领高俊、任禹等人以及羌豪陈述利害祸福分化瓦解隗嚣集团。
马援又致书于隗嚣之将杨广让他劝告隗嚣当知利害而回心转意。
杨广竟然不答。马援又劝杨广假如隗嚣执迷不悟可自行离去脱离险境。建武八年(公元32年)春来歙率兵攻占略阳杀隗嚣守将金梁。隗嚣率数万众围攻略阳“斩山筑堤激水灌城”。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屋断木以为兵”1。闰四月刘秀率兵征伐隗嚣行至漆具将领们以不宜远入险境劝刘秀扎营。刘秀犹豫不决正巧马援应召来到刘秀“大喜”以诸将之议问马援。马援分析: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以米堆成山川地形图指画形势说明进军路线分析曲折一目了然。刘秀高兴地说:“虏在吾目中矣。”次日早晨窦融率五郡太守及羌、小月氏骑数万辎重五千辆前来助战。汉大军压境隗嚣“众大溃”“城邑皆降”2。隗嚣逃往西城从此一蹶不振。
建武九年(公元33年)马援为太中大夫与来歙率诸将平定凉州。自王莽末年以来西羌多事活动于金城郡属县凉州不宁。来歙推荐马援治理凉州。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马援为陇西太守。夏先零羌攻临洮马援步骑三千击破之降者八千余人。马援把他们“徙置天水、陇西、扶风三郡”1。继而马援与马成进攻浩亹羌浩亹羌逃奔允吾谷。马援潜行袭击其营寨浩亹羌大惊恐徙居唐翼谷中。马援继续追击浩亹羌引精兵占据北山马援陈兵山下。夜令数百骑偷袭其后放火烧山一时锣鼓齐鸣浩亹1《后汉书·来歙传》。
2《后汉书·窦融传》。
1《后汉书·窦融传》。
羌大惊率众溃逃。马援以兵少不便穷追收粮畜而归。这次战斗中马援受伤光武帝以玺书慰劳之。
这时朝臣议欲放弃金城。马援上书反对此议建议以金城作为据点。
得到同意加强了金城郡的耕战守备。又令羌豪杨封说塞外羌来和亲。于是郡中逐渐安定民乐其业。武都氐人背公孙述来降马援奏请复其侯王君长赐给印绶。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武都参狼羌与塞外诸族攻杀长吏。马援率四千余人征讨至氐道县羌占据山头固守马援据便地断绝其水草不与战迫使羌豪率数十万户逃出塞外余者万余人皆降“于是陇右清静”。马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傍县有人生矛盾吏民惊言羌反逃入城中。狄道县长来报告要求兵。马援估计不是羌反命狄道县长归守官府如果恐惧“可床下伏”。果然稍定郡人服之。视事六年征入朝为虎贲中郎将。马援一再建议重铸五铢钱光武帝同意“天下赖其便”。他“尤善述前世行事”讲得头头是道使人“属耳忘倦”。又善兵策常谋划为光武帝所用。
平定交趾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交趾太守苏定依法处决了诗索。诗索之妻徵侧及妹徵2起兵反抗攻占郡城。九真、日南、合浦“蛮夷”起而响应攻掠岭外六十余城徵侧自立为王。光武帝拜马援为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将督楼船将军段志等征讨二徵。大军行至合浦段志病故诏马援并将段志兵。马援缘海而进随山开道千余里。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春大军到了浪泊大破二徵斩数千级降者万余人。马援追二徵至于禁溪每次击败之其众离散。次年正月斩杀徵侧、徵2传洛阳。马援受封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犒劳军士。
马援率楼船二千余艘战士两万余人追击二徵余部都羊等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余人余众散亡岭南悉定。马援以西于县有户三万二千地远奏请分成封溪、望海二县得到许可。马援所过之处皆“为郡县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他还条奏越律与汉律乖舛者十余事加以整顿“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自后骆越奉行马将军故事”。
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秋马援班师回朝。军吏经瘴疫死者大约一半。光武帝赐他兵车一乘朝见时位次九卿。
马援好骑善于相马曾师事于杨子阿学习相马骨法。他在交趾时销熔所得骆越铜鼓铸成象生马一样的模型其“高三尺五寸、围四尺四寸”。还京时送上之。光武帝下诏立于洛阳宣德殿下以为名马式。
病死疆场马援返京大受奖赏。友人孟冀相贺。马援说:“功薄赏厚何能长久乎?”他想到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请求击之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孟冀称许其为“烈士”之志。
马援还京仅三个月就于当年十二月率兵屯驻襄国。次年(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秋马援率三千骑出高柳巡行雁门、代郡、上谷障塞。乌桓侦察而知汉军出动便退散而去。马援无获而还。
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武陵五溪“蛮”抢掠郡县。光武帝遣武威将军刘尚征讨“战于沅水尚军败殁。”1次年遣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征讨仍无战绩。已经六十二岁的马援请求将兵征讨光武帝担心他年事已高不许。马援说:“臣尚能被甲上马。”光武帝令他试骑。马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光武帝笑道:“矍铄哉是翁也!”遂令马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带领四万余众征讨五溪“蛮”。马援夜与送者诀别对友人杜愔说:我已年老“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他只是担心权贵子弟不听调遣。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马援率大军到达武陵临乡击“蛮夷”胜之余众逃进竹林中。
马援驻军下隽县决定选择“路近而水险”进军壶头山的路线以为取得壶头山就扼住“蛮夷”的咽喉充县之敌可不攻自破。三月汉军进至壶头山下“蛮夷”乘高守隘水流湍急船不得上。适值暑热士卒多疫死马援也病遂困。乃凿岸为室以避暑气。“蛮夷”往往升险鼓噪马援辄曳足以观之。不久马援病死。耿舒代替马援监督诸军。
遭受诬陷随从马援出征的中郎将耿舒给其兄耿弇之信中提到马援进军迟缓坐失良机先攻壶头山乃失策。耿弇将此信呈给皇帝。光武帝乃遣虎贲中郎将梁松前往责问马援并代替马援监督诸军。这时马援已经病死。
梁松是皇帝之婿颇为骄贵。以往有一次他去问候生病的马援拜于床下马援“不答”。马援因是松父之友身为长辈而不答礼小辈。梁松则恃皇亲而记恨在心。这时马援虽然已死他仍然怀恨遂借故陷害。光武帝因而大怒收回原先赐给马援的新息侯印绶。
以往马援在交趾常吃薏苡(植物名)的果仁(名曰薏米)用以“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回京时以车载薏苡种子。时人以为他带回来珍宝权贵们都怨望忌妒只是没有及时作。马援死后有人上书谮之说马援带回的是一车珍宝。光武帝更怒。马援的家属非常恐惧不敢将马援遗体葬于旧坟地只在城西买了几亩地掩埋了事。宾客故人也不敢来吊唁。后来马援家属才知蒙冤经过多次申诉才得到皇帝谅解以丧归葬。同乡故人朱勃上书说马援“以死勤事”应当得到公平的待遇。词语恳切情义可嘉。汉明帝时图画东汉初年的名臣列将于云台因外戚之故(援女时为皇后)唯独没有列上马援。到了建初三年(公元78年)汉章帝才追策谥马援为忠成侯。
1《后汉书·光武帝纪》。
第三十四章窦融窦宪两汉之际窦融、梁统各以所部兵力归汉有利于统一。此后两人的后裔展成为显赫的外戚家族对于东汉的政局有相当深刻的影响。
第一节窦融雄据河西窦融(前16—后62)字周公扶风平陵(今咸阳市西)人。七世祖窦广国孝文帝窦后之弟封为章武侯。窦融高祖父自常山徙于平陵。窦融少孤王莽时期在强弩将军王俊部下作司马参与了镇压瞿义、赵明起义以军功封为建武男。其妹嫁大司空王邑为小妻。全家徙居长安“出入贵戚连结闾里豪杰以任侠为名”。
王莽末年起义者蜂起。王莽遣太师王匡前往镇压王匡请窦融为助军与樊崇战于青、徐一带。地皇三年(公元22年)窦融复从王邑征讨刘秀大败于昆阳逃回长安。汉兵入关时经王邑推荐窦融为波水将军引兵至新丰企图堵截起义军西进。
王莽失败后窦融投降更始军在大司马赵萌部下为校尉后被推荐出任巨鹿太守。
窦融见更始政权不稳东方扰乱不愿出关。他的高祖父曾为张掖太守从祖父曾为获羌校尉从弟为武威太守累世在河西知其土俗对其兄弟说:“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带河为国。张掖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兄弟们都同意他的看法。窦融于是辞巨鹿太守谋求镇守河西把家属带了去。在那里抚结雄杰怀辑羌众河西民心向之。
窦融在河西与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太守库钧、张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等结交。“推一人为大将军、共全五郡观时变动。”一致推窦融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是时武威太守马期、张掖太守任仲得知消息解印绶离去。窦融仍居于属国领都尉职而置从事监察五郡。
河西民俗质朴窦融“政亦宽和”所以“上下相亲晏然富殖”。
窦融等练兵马习战射明烽燧之惊。防羌人扰乱击匈奴侵扰。“安定、北地、上郡流民避凶饥者归之不绝。”
东向破隗嚣刘秀称帝后窦融便想归附因隔远而未能自通。这时隗嚣虽然采用建武年号但“外顺人望内怀异心”派遣辩士张玄到河西游说建议各自割据一方。说什么“今豪杰竞逐雌雄未决当各据其土宇与陇、蜀合从高可为六国下不失尉佗。”窦融召集豪杰与诸郡太守商议有人认为刘秀受符命和人事也有其他说法“或同或异”。窦融小心谨慎“遂决策东向”。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夏“窦融遣长史刘钧奉书献马于汉。梁统等各1本节及第二节主要取材于《后汉书·窦融传》凡引此传文字不另作注。遣使随。”1这时刘秀也遣使出使河西争取窦融等共同对付隗嚣、公孙述。双方使者遇于途中共还洛阳。刘秀见到刘钧等很高兴赐窦融书称赞窦融安定河西远见卓识并赐黄金二百斤授其为凉州牧。
窦融接刘秀书复遣刘钧上书陈述投顺之意。同时遣弟窦友赴洛阳面陈心迹。窦友行至高平适值隗嚣叛汉道路隔绝驰还河西。窦融遣席封携书间道东行通书。刘秀又赐窦融兄弟书加以抚慰。
窦融既投顺于汉乃致书隗嚣批评他出尔反尔不识世务不顾民生要他深思逆顺之道。隗嚣不理睬。窦融乃与五郡太守共作战备上书请战。刘秀对窦融的态度和表现颇为赞赏并与其拉上外戚关系说窦融乃文帝窦后家后裔自己是窦后所生景帝之子定王之后;还说汉兵即将西进希望窦融“以应期会”。窦融得到诏令随即与诸郡守率兵入驻金城进击投顺隗嚣的先零羌封何之众大破之。只因汉兵未进窦融乃引还。这时梁统也与隗嚣断绝关系。
建武七年(公元31年)秋隗嚣攻安定。刘秀将兵亲自西征令窦融等定期相会。因遇大雨道路阻绝加之隗嚣已经退兵乃止军。窦融已至姑臧得到诏令而罢归。窦融恐刘秀久不出兵上书向刘秀建议抓紧时机东西夹击隗嚣若旷日持久则易生变故。
刘秀接受窦融的请求建武八年(公元32年)夏兵征隗嚣。窦融率五郡太守及羌、小月氏等步骑数万辎重五千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