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复感刘秀知遇之恩在攻取河北的历次战役中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在扈从刘秀攻克邯郸消灭王郎的战役中以战功升任都护将军。不久又扈从刘秀在河内郡射犬(今河南武陟县西北地区镇压青犊这支河北起义军。他手执旌旗一马当先率领所部冲锋陷阵“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后来他率师北上与五校农民军大战于真定(今河北石家市东北)也是身先士卒奋不顾身以致身负重伤。刘秀闻讯大惊深表关怀说:“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果然失吾名将。闻其妇有孕生女耶我子娶之;生子耶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伤愈后刘秀待之更加亲近。他又率军南下攻破邺城打击更始政权在河北地区的军事力量。

    以勇武见称光武即位后任贾复为统管禁军的执金吾封冠军侯。先令其渡河围攻洛阳击败更始大将陈侨部。不久洛阳守将朱鲔投降。但当时更始郾王尹尊及诸大将在南方未降者尚多以尹尊所部最强。贾复再次自愿充当先锋遂使其攻郾连战皆捷尹尊投降。又乘胜挥戈东向进攻更始淮阳太守暴氾暴氾亦降。接着6续攻克洛阳东南的郾城、召凌、淮阳、新息等地。建武三年(公元27年)晋升为左将军率军屯驻新安(今河南渑池县东)、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间狙击赤眉军。后南下与光武会师宜阳(今河南宜阳西)最后迫降赤眉军。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光武统一全国。更封贾复为胶东侯食邑六县在封侯诸将中为最多。他得知光武在统一后“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遂解除军职以列侯加特进奉朝请。与高密侯邓禹率先倡导儒学“阖门养威重受《易经》知大义”。当时功臣朱祐等推荐贾复宜为宰相光武虽严格执行“功臣并不用”的政策未加1本节主要取材于《后汉书·贾复传》凡引此传文字不另加注。

    许可但仍允贾复、邓禹和李通三人得预国家大政在功臣中恩宠最深。贾复虽然出身文士但在东汉中兴功臣中以勇武见称。临阵果敢身先士卒;但很少独当一面以显大将之才。

    第三节吴汉因武功为大司马吴汉(?—44)字子颜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市)人出身贫苦为人质厚少文青年时代曾在本县当过亭长。王莽末年他因门下宾客犯法恐怕株连逃至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以贩马为业往来燕蓟之间(今河北北部及北京市一带)结交各地豪杰。更始政权建立后刘玄派遣南阳人韩鸿为使臣前去招降河北地区各州郡。韩鸿召见吴汉非常器重遂以刘玄的名义委任为安乐县(今北京市顺义县附近)县令。

    当时王郎假托汉成帝后裔割据邯郸刘秀亦以更始政权大司马名义经略河北河北各州郡王莽故吏何去何从深感困惑。吴汉素闻刘秀有忠厚长者之名决心归附。他劝渔阳太守彭宠归附刘秀以建功立业。彭宠乃决定归附刘秀并派吴汉与上谷郡诸将会师南下去追赶刘秀沿途攻杀王郎派到幽州各地的将帅在冀州巨鹿郡的广阿(今河北隆尧县东)赶上了刘秀。刘秀任吴汉为偏将军使其率骑兵围攻邯郸攻克邯郸后赐号建策侯。

    为了补充兵源刘秀准备到幽州去征兵但又顾虑刘玄所派幽州牧苗曾从中作梗。晚间召见邓禹询问谁去可以完成征兵的任务邓禹推荐吴汉说:“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刘秀乃拜吴汉为大将军持节征幽州所属十郡骑兵。苗曾听说后果然暗中在军事上作了部署并下令各郡不得兵。吴汉采取先制人的策略率领随从二十人前去苗曾驻地——无终(属右北平郡今河北蓟县)苗曾见其人少以为没有准备便亲自出城迎接。吴汉乘其无备令随从就地斩杀之。于是幽州各郡震恐吴汉征调全部兵员南下至清阳(今河北清河县东南)刘秀驻地待命。

    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秀乘更始尚书令谢躬北征尤来农民军令吴汉、岑彭袭取邺城(今河北磁县南)。当时谢躬北征尤来留大将刘庆、魏郡太守陈康共守邺城。吴汉派人劝降陈康乃开城投降。后来谢躬兵败回邺又乘其不备伏兵杀之。吴汉兵不血刃夺得了邺城降数万之众。此后吴汉又随刘秀北上进攻铜马、重连、高湖各支农民军常率骑兵冲锋陷阵。刘秀占领河北全境后他又与诸将劝进。光武即位后以吴汉功高拜为大司马统帅全军更封舞阳侯。

    东征告捷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吴汉率领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祐、大将军杜茂、执金吾贾复等大破檀乡农民军于邺城以东之漳水上农民军十余万人被迫投降。光武派使者封吴汉为广平侯食邑四县。后又率军南下扫荡河内郡各地豪强割据的屯聚;又进兵南阳攻取更始诸将据守的宛、涅阳(今河南南阳市西南)、郦(今南阳市北)、穰(今河南邓县)、新野各县。然后与秦丰军大战于新野之黄邮水击败之;又与冯异军北上击溃铜马、五幡农民军余部于新安(今河南渑池县东)。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春吴汉率领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进攻驻屯在河内郡轵县(今河南济源县南)地区的青犊农民军最后迫使这1本节主要取材于《后汉书·吴汉传》凡引此传文字不另加注。

    支起义军投降。之后又率领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南下攻打割据梁地(今河南东部)的梁王刘永困其大将苏茂于广乐(今河南虞城北)。刘永手下另一大将周建率兵十余万人前来救援吴汉以轻骑接战。初战失利坠马伤膝只得还营养伤诸将对他说:“大敌当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吴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饷士士气大振。次日天明周建、苏茂出兵围吴汉军。吴汉选精兵为前锋奋力还击结果大破之。苏茂、周建弃城突围出走。吴汉留杜茂、陈俊守广乐自率大军与盖延围刘永于睢阳(今河南商丘市)。不久城中食尽。刘永、苏茂、周建等弃城出走刘永部将庆吾杀永以降。于是梁地宣告平定。

    建武四年(公元28年)吴汉又先后率领陈俊、王梁、耿弇、王常等扫荡河北农民军余部五校、富平、获索等各路农民军。第二年吴汉随光武东征董宪。东海郡人董宪王莽末年起兵攻占郡城同时琅邪郡人张步亦起兵攻占琅邪郡。归附更始政权的梁王刘永遣使拜董宪为翼汉将军张步为辅汉将军。刘永死后其子刘纡为主。后来在汉兵追击下刘纡与其将苏茂先后逃奔东海与董宪合兵。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光武派遣平狄将军庞萌与虎牙大将军盖延共击董宪诏书只下到盖延处庞萌怀疑光武听信盖延谗言不信任他遂兵反叛与董宪合流。光武闻知大怒率兵亲征庞萌、董宪。吴汉先后在东海郡之新阳、建阳(皆在今山东枣庄市南)等地击败董宪。后来董宪逃至郯县(今山东邦城附近)吴汉又率军攻克之。董宪与庞萌乃南下退保朐县(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吴汉又跟踪追击进围朐城。第二年城中粮尽吴汉遂下其城董宪庞萌逃出但先后被人追斩;同时张步亦被斩苏茂投降。东方诸郡国完全平定。

    西伐失利关东平定后光武以陇、蜀未平令吴汉率军入关中镇守长安。建武八年(公元32年)吴汉随光武西征隗嚣与岑彭围隗嚣于西城关中诸郡甲卒亦奉调围城。光武将东归告诫吴汉说:“诸郡甲卒但坐费粮食若有逃亡则沮败众心宜悉罢之。”吴汉与诸将以兵多势众贪图留诸郡兵以借其力遂不遵命后来果然粮食短缺士卒逃亡。隗嚣部将行巡周宗亦率所借蜀兵前来救援吴汉终以军粮不继而告败退。直至建武十年(公元34年)隗嚣割据势力才得以平定。

    平定蜀地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吴汉奉命率征南大将军岑彭自荆州入蜀讨伐公孙述。岑彭攻破荆门后率领大军长驱入蜀吴汉留守夷陵装修舟船。事毕后率所部三万人溯江西上适逢岑彭遇刺身亡便兼领所部大军。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春吴汉率部与公孙述大将魏克、公孙永大战于南安县(今四川乐山市)鱼涪津大破蜀军遂北上进攻武阳歼灭前来救武阳的蜀将史兴部众乘胜攻下成都西南的广都前锋直逼成都市郊。光武曾经告诫吴汉:“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吴汉求胜心切率步骑兵二万余人进逼成都倚江为营。自驻江北留副将武成将军刘尚率万余人屯守江南相去二十余里在江岸修筑浮桥作为联络。光武闻知大惊遣使责问吴汉说:“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既轻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贼若出兵缀公以大众攻尚尚破公即败矣。幸无它者急引兵还广都。”诏书未到公孙述果然使其将谢丰、袁吉率兵十余万围攻吴汉另派兵万余人攻刘尚使其两不能救。吴汉与谢丰大战一日兵败还营召诸将训话:“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必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诸将应诺。于是闭营三日不出乘谢丰等不备夜间拔营疾走与刘尚合军。谢丰、袁吉觉后急忙率兵追击。吴汉等奋力迎战大败蜀军斩谢丰、袁吉。此后两军激战于广都、成都之间汉军八战皆捷遂围成都。这年十一月辅威将军自北道攻破涪城(今四川绵阳市)南下至成都北郊与吴汉军合围。公孙述乃自率数万人出城大战吴汉使护军高午、唐邯率精兵数万人冲锋陷阵蜀兵大乱高午冲入阵中刺伤公孙述公孙述返回城中伤重而亡。次日公孙述大将延岑开城出降。吴汉、刘尚、臧宫率部入城“遂放兵大掠焚述宫室”1兵民死者不可胜数。光武闻之大怒谴责吴汉又指责汉副将刘尚失伐罪吊民之义。于是巴蜀平定全国宣告统一。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吴汉奉命率领扬武将军马成、捕虏将军马武北击匈奴。十八年蜀郡守将史歆据成都反光武又令吴汉率刘尚、臧宫将兵讨平之。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吴汉病死。死后按西汉霍光葬礼旧例北军五校尉所属兵车、甲士送葬赐谥忠侯。

    吴汉刚强果敢勇于任事;东征西伐屡立大功。自建武元年起任大司马以终其身。生活俭朴不多置田宅。然为将不注意整饬军纪放纵将士残害百姓甚至有屠城之举。

    1《后汉书·公孙述传》。

    第三十一章耿弇祭遵铫期王常第一节耿弇征兵护军耿弇(3—58)字伯昭扶风茂陵(今西安市西郊)人出身官僚家庭。其父耿况字侠卿王莽末年任上谷郡太守。耿弇少年时代学《诗》习《礼》以勤奋好学著称。他常见郡中岁终举行郡试讲武练兵由衷爱好因而学习骑射“由是好将帅之事”。既有文才又兼武略。

    更始政权建立后派遣将帅到各地建立统治据点其中有的人凭借权势撤换了一些郡县的太守县令。耿况以为自己系王莽故吏心中非常不安命年方二十一岁的耿弇去朝见刘玄贡献方物以图巩固自己的地位。耿弇从上谷南行至宋子县(今河北赵县东北)适逢王郎起兵邯郸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舆。随从耿弇的上谷郡吏孙仓、卫包信以为真遂投奔王郎。耿弇以长安道路阻隔听说更始大司马刘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乃北上晋见。刘秀任他为门下吏。他请求回上谷兵攻取邯郸刘秀听后大笑说:“小儿曹乃有大意哉!”

    不久刘秀北至蓟城(今北京市)听说邯郸派兵来蓟即准备南下。

    耿弇以为不可。他说:你的同乡彭宠为渔阳太守我的父亲为上谷太守可以此两郡控弦万骑壮大力量。刘秀官属都不愿北行计议未定蓟城扰乱。刘秀匆忙南下官属走散。耿弇走至昌平劝说其父耿况归附刘秀。耿况派郡吏寇恂前往渔阳约同渔阳太守彭宠兵支持刘秀二郡各骑兵二千、步兵一千。于是耿弇、寇恂、景丹率上谷兵与吴汉所率渔阳兵会师南下沿途击斩获王郎的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四百余人及士卒三万余人攻取涿郡、中山(今河北定县一带)、巨鹿、清河、河间(今河北献县一带)所属二十余县。行至广阿(今河北隆尧县东)追赶上刘秀。这时刘秀正在进攻王郎见二郡兵来大悦封耿况为大将军、归义侯其余皆为偏将军。耿弇、吴汉、寇恂、景丹等率领部众随从刘秀攻克邯郸。

    劝刘秀拒更始之命刘秀势力的展引起了更始政权的疑忌。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玄派遣使臣持节立刘秀为萧王令其罢兵率领部下将士还长安另派苗曾为幽州牧韦顺为上谷太守蔡充为渔阳太守企图把刘秀在河北地区的势力瓦解掉。当时刘秀昼卧于邯郸宫温明殿。耿弇前至床前密谋他说:“今更始失政君臣淫乱诸将擅命于畿内贵戚纵横于都内百姓不知所从公事南阳破百万之军;今定河北据天府之地。以义征伐号响应天下可传檄而定。天下至重不可令它姓得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