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鹪阡懦馗浇拇缶骷谢饕痪偌呙鸪嗝季5擞怼⒌撕爰庇诔晒Σ惶胍斓娜白柘虺嗝季私ァ3嗝季扇×擞盏兄啤捌⒅刈呓栽爻喽垢财渖媳考⒄≈3嗝家够髦B依羰可⒁丫 1。邓禹率领残余二十四骑逃奔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向光武请罪引咎辞职缴还大司徒、梁侯(原封酂侯建武二年改封梁侯)印绶光武给予免官留爵处分。过了几个月又起用为右将军。建武四年(公元28年)光武命邓禹率将军邓晔等击破割据汉水流域的延岑军威重振。

    功臣之建武十三年(37年)东汉削平各地割据势力完成了统一大业。邓禹以功更封为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侯食邑达四县之多。其弟邓宽亦因邓禹功封明亲侯。东汉初年光武“以天下既定思念欲完功臣爵土不令以吏职为过故皆以列侯就第”2。邓禹深知光武对待功臣采取的赐以高官厚禄而不令其执掌朝政的旨意“天下既定常欲远名势。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资用国邑不修产利”。所以“帝益重之”令其与固始侯李通、胶东侯贾复与公卿大臣参议国家大事。光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又命其“复行司徒事”即行宰相之职这在东汉功臣中是罕见的破例之举。明帝即位后“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太傅位在三公之1辑本《东观汉记》卷七。

    2辑本《东观汉记》卷一。

    上是最高的官职。一般臣僚进见皇帝都是北向东向是以宾礼相待这也是十分罕见的事例。永平元年(公元58年)邓禹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谥为元侯有确认他为中兴功臣之的意思故后来凌烟阁标名也以之为。邓禹早年虽与光武为布衣之交但在中兴功臣中他既非事之臣也不如后来吴汉、贾复等人功绩显赫其所以居中兴功臣之盖以运筹帷幄之功居多。他曾协助光武初定取河北以成帝业之谋。后来以知人荐贤名世并在一系列决策性问题上挥了重大作用。如《后汉书》著者范晔所说:“明定帝略”、“勋成智隐”诚为中肯之言。

    邓禹死后子孙相继为高官。南阳邓氏与扶风窦氏、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都是东汉时期显赫的世家大族。

    第二节寇恂投顺刘秀寇恂(?—36)字子翼上谷郡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县南)人出身豪强大族家庭。王莽末年任上谷郡功曹辅佐太守治理郡事以才智出众、刚强果决深受太守耿况的器重。

    刘玄建立更始政权后派遣使者招降河北各郡国允许“先降者复爵位”。使者到上谷寇恂随从耿况前往迎接缴上太守印信。寇恂见使者收了印信并无归还之意乃率兵入见使者夺回印信。不久王郎起兵邯郸又派使者到上谷征兵。寇恂以刘秀“尊贤下士士多归之”与同僚闵贡劝说耿况拒绝王郎归顺刘秀耿况畏惧王郎势大难拒又建议联合渔阳(郡治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太守彭宠共抗王郎。耿况接受寇恂的建议派他前去渔阳。在约彭宠后他在返回上谷途中行经昌平乘王郎使者不备击杀之夺取其部众后遂与耿况之子耿弇率军南下追刘秀到了广阿(今河北隆尧县东)。刘秀拜寇恂为偏将军号称承义侯。寇恂从刘秀进攻河北农民军。在行军中多次同邓禹商议军国大事邓禹以为奇才相交甚厚。

    镇守河内刘秀攻占河北地区后乘胜南下又攻取了洛阳以北的河内郡。当时更始政权大司马朱鲔、舞阴王李轶等率领大军镇守洛阳同时并州地区亦驻有更始政权军队形成南北包围河内之势。刘秀以河北形势严峻而必须固守但很难选择一位足以胜任这一艰巨任务的人征求邓禹的意见。邓禹说:“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无复西顾之忧所以得专精山东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于是刘秀拜寇恂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对他说:“河内完富吾将固是而起。昔高祖留萧何镇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它兵勿令北渡而已”。寇恂于是下令所属各县讲武习射砍伐竹条造箭百余万支养马二千匹收租四百万斛以供军资。

    朱鲔听说刘秀派遣寇恂守河内后率领大军北上进攻河北农民军乘河内兵力薄弱之机派遣大将苏茂等将兵三万余人渡河进攻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寇恂闻讯后立即兵前往救援。军吏都劝他调集众军之后才可出兵。寇恂说:温县是河内郡的藩蔽“失温则郡不可守”。遂驰赴救之。次日晨两军交战适逢偏将军冯异率领所部以及各县援军前来救授寇恂乃令士卒乘城鼓噪大呼:“刘公兵到!”苏茂军闻之阵动恂因奔击大破之追至洛阳遂斩贾强茂兵自投河死者数千生获万余人。恂与冯异过河而还。“自是洛阳震恐城门尽闭。”捷报传到河北刘秀大喜曰:“吾知寇子翼可任也!”诸将纷纷庆贺乘势劝刘秀称帝于是光武帝在鄗邑即位。

    转运粮饷1本节主要取材于《后汉书·寇恂传》凡引此传文字不另加注。

    当时东征西讨军粮奇缺。寇恂亲自督促粮运畜力不足又组织人力挽车奔赴各地前后络绎不绝从而保证了军粮供应甚至文武百官月支的禄米也由他运粮接济在后勤工作上很有劳绩光武曾多次赐书慰劳嘉奖功名威望日益提高。儒生董崇警告他说:“上新即位四方未定而君侯以此时据大郡内得人心外破苏茂威震邻敌功名闻此谗人侧目怨祸之时也。”建议他“宜思功成身退之计。”1寇恂听从董崇的意见当即称病不视事请求引退光武不听;请求从军又不听。乃令其侄寇张、外甥谷崇从军充当先锋光武以为忠擢寇张、谷崇为偏将军。

    光武对待功臣虽然优厚但对其过失也要依法惩处。建武二年(公元26年)寇恂因擅自处罚上书人被免官。这时颍川(今河南禹县)人严终、赵敦与密县(今河南密县东)人贾期聚众起义光武乃起用寇恂为颍川太守令其与破奸将军侯进率兵前往镇压。事平之后以功封雍奴侯食邑万户。当时大将军贾复任统率禁军的执金吾之职因事前往汝南郡其部将在颍川擅自杀人为太守寇恂捕获依法斩之于市贾复深以为耻在从汝南返洛阳途中道经颍川对他的随从说:“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寇恂已经预料到了他会这样做不愿相见但又恐礼貌不周。外甥谷崇愿执剑充当护卫寇恂以为不应采取敌对态度他说:“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令所属各县多多准备羊羔美酒对贾复及所部将士厚加款待亲自出郡城迎接贾复不等他作立即称病告退。贾复欲率兵追之但所部将士皆酒醉饭饱不能上马无奈只好返回洛阳。后来经过光武的调解二人才和好如初。不久寇恂调任汝南太守也很称职。时值光武南征途经颍川“百姓遮道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上乃留恂。”1可见他也是很善于治理地方事务的。

    迫降高峻建武七年(公元31年)寇恂调任执金吾之职第二年随光武出征割据陇西的隗嚣。隗嚣死后他的部将高峻拥有精兵万人盘据高平(安定郡郡治今宁夏固原)。光武遣建威大将军耿弇等围之未能攻下。建武十年(公元34年)光武亲率大军西征寇恂以“士马疲敝方履险阻”相谏光武不从下令进军结果正如寇恂所料。乃转而采取招安的办法命寇恂前往。既至高平高峻遣军师皇甫文前来谒见。相见时因礼貌不周出言不逊寇恂怒欲斩之。“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西遮陇道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听斩之令其副使回报。高峻惶恐即日开城投降。诸将请问何以戮其使而反降的缘由?寇恂说:“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杀之而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都表示叹服。可见其平生智谋过人。高峻招降两年后(公元36年)寇恂病故谥为威侯。

    寇恂足智多谋临事果决既长于吏治又善于用兵可谓才兼文武。

    1辑本《东观汉记》卷九。

    1辑本《东观汉记》卷九。

    在保证军粮供给中更是成绩斐然史称:“子翼守温萧公是埒系兵转食以集鸿烈。”

    第三节冯异供应豆粥冯异(?—34)字公孙颍川郡父城县(今河南郏县南)人少好读书能通晓《左氏春秋》和《孙子兵法》王莽末年任颍川郡郡掾之职。绿林军起义后冯异奉命监护五县与父城县长苗萌据城抗御起义军。

    更始政权建立后刘秀奉命率军由南阳攻取颍川进攻父城未能攻克便屯兵于父所属城巾车乡。这时冯异一人外出巡视所监护的属县被绿林军捕获。他的堂兄冯孝及同郡人丁綝、吕晏当时都在刘秀军中共同保荐冯异刘秀当即召见。冯异以老母现在城中如释放回城愿以所监五城奉献以报恩德。刘秀深为赞赏。冯异回到父城后劝苗萌一同投顺刘秀。苗萌表示同意。后来绿林军攻克长安刘玄建都洛阳刘秀被任命为司隶校尉道经父城冯异、苗萌当即开城迎接刘秀当即委任冯异为司隶校尉部主簿苗萌为从事。冯异并举荐他的同邑人铫期、叔寿、段建1、左隆等人刘秀都任命他们担任司隶校尉部掾史之职随从他一起到了洛阳。后来这些人都在东汉建立中立下了功勋。

    刘玄屡次欲派遣刘秀经营河北部下诸将皆以为不可。当时左丞相曹竟之子曹诩任尚书之职颇有权势冯异劝刘秀与之交好。后来刘玄决定派遣刘秀前往河北除了刘玄极力推荐外曹诩的赞助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到了河北之后冯异便劝说刘秀乘机收揽人心以展自己的势力:“宜急分遣官属循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刘秀采纳了他的意见到邯郸后派他同铫期巡行各县慰问民间疾苦并“录囚徒存鳏寡亡命自诣者除其罪”暗中调查各郡太守对于刘秀的态度是“同心”还是“不附”。

    王郎盘踞邯郸后刘秀率领部众自蓟城(今北京市)昼夜奔驰南下到达饶阳(今河北饶阳东北)所属无萋亭时已经深夜正值天气严寒大家都感到饥饿和疲劳冯异急忙煮好豆粥供应。次日刘秀对诸将说:“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继续南行到南宫(今河北南宫西北)遇大风雨刘秀率领随从避雨道旁空舍中冯异又亲自煮麦饭为之充饥在艰难中扈从刘秀一路上辛勤备至。刘秀入据信都(今河北冀县)后命冯异至河间(今河北献县一带)收兵授偏将军在击破王郎和镇压农民军的历次战役中屡立战功封应侯为诸将中最先封侯者。

    离间敌方刘秀攻占河北后更始政权以洛阳为关东重镇派遣舞阴王李轶、廪丘王田立、大司马朱鲔、白虎公陈侨与河南太守武勃率三十万大军镇洛阳。刘秀为巩固其在河北地区的统治自率大军回师河北扫荡农民军余部以河内魏郡未经战乱人口众多仓廪充实不仅为军粮、兵源基地;而且邻近洛阳亦为战略要地乃以寇恂为河内太守冯异为孟津将军统率河内、魏郡二郡驻军共同抗御朱鲔、李轶等。冯异探知朱鲔、李轶等不和为了分化瓦解致书李轶晓以祸福指出刘玄政权已危在旦夕而刘秀势力则蒸1本节主要取材于《后汉书·冯异传》凡引此传文字不另加注。

    1《后汉书·冯异传》注:《东观汉记》及《续汉书》“段并作殷”。

    蒸日上劝其“觉悟成败亟定大计”。先是李轶曾与刘縯、刘秀兄弟同谋起兵情谊深厚后来他依附刘玄曾参与杀害刘縯之事故虽知长安已危欲降又“不自安”。在答冯异书中表示愿同冯异交好希望通过他能和刘秀恢复旧好为自己留一条归降的退路。所以他自从通书后不再与冯异“争先锋”。

    冯异利用这个时机北攻天井关(太行山关隘今山西晋城县南)攻取上党郡两城又南下攻取河南成皋(今河南巩县东)以东十三县这些地区豪强割据的屯聚也都一一平定归降者十余万人。更始政权洛阳太守武勃乃率兵万余人讨伐归降者冯异率军渡河救援与武勃大战于士乡(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大破之斩武勃。李轶对武勃“闭门不救”。

    冯异见分化瓦解策略已经奏效乃上奏刘秀。刘秀为进一步激化李轶、朱鲔间的矛盾故意泄漏李轶与冯异通书信的内容朱鲔闻知大怒派人刺杀李轶;并派讨难将军苏茂将兵数万人渡河进攻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同时他自己也率兵数万人进攻洛阳西北的平阴(属河南郡今河南孟津县北)以牵制冯异。冯异与寇恂先合兵击破苏茂然后冯异所部渡河攻朱鲔朱鲔逃归洛阳冯异军直追至洛阳城下围城一周而归。在这次战役中冯异先用离间计乘机攻克了不少县城后来又与寇恂密切配合大败洛阳更始军队不仅保住了河内而且扩大战果攻下洛阳周围各地使洛阳之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