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的科学力量”;或者说“这里包含的不仅是科学力量的增长而且。。是科学力量得以实现和控制整个生产的范围和广度。”4从马克思的这些论点中我们可以比较具体地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的真正的含义。同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在马克思看来2《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第664页。
3《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第57o页。
4《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第269、285页。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5;为什么恩格斯也同马克思一样把科学看作是“无穷无尽的生产能力”1。
那末究竟怎样把握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真正含义呢?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学术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实践问题。这里是否有两个界限应当划分开来。一个界限是生产过程中有科学技术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技术实际上已经成为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毫无疑义的。又一个界限是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展而科学技术作为相对独立的领域也还有自身展的规律不论出于何种情况而产生出来的新的科学技术在重新为生产所应用(即具有相应的生产力展所提供的条件产生出来)之前它还不是作为直接生产力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区别这两个界限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是否已经进入生产过程。如马克思说的“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科学“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为生产所占有的并且已经在生产中实现的科学力量”等等都是指的已经进入生产过程的科学技术。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技术就是一种现实的生产力。而马克思说的“科学力量本身”、“科学力量的增长”等等则是指的尚未进入生产过程或一般不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科学技术。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技术就不是现实的生产力而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这是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两重含义。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现实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和作为潜在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作为现实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会不断地被作为潜在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所越、所代替而作为潜在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一旦具备适当的条件也会随时转化为更先进的、效率更高的现实生产力。当然也有一些科学可能不直接进入生产过程但它们作为各种应用科学的基础同样应当被看作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生产力或特殊的潜在生产力。总之一切科学技术成就都跟生产力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都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科学和生产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概括的阐述。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说:必须研究自然科学各个部门的循序的展。先是天文学——为了给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定季节早已绝对需要它。天文学只有借助于数学才能展。因此也开始了数学的研究。——后来在农业展的某一阶段和在某个地区(埃及的提水灌溉)而特别是随着城市和大建筑物的产生以手工业的展力学也展起来了。不久航海和战争也都需要它。——它也需要数学的帮助因而又推动了数学的展。这样科学的生和展一开始就是被生产所决定的。
在整个古代本来意义的科学研究只限于这三个部门而作为精确的和有系统的研究则是在后古典时期才开始的(亚历山大里亚学派、阿基米得等)。在几乎还没有在人们头脑中区分开来的物理学和化学(元素论还没有化学元素的观念)中在植物学、动物学、人体和动物解剖学中直到那时人们还只能够搜集事实和尽可能有系统地整理这些事实。生理学只要出最显而易见的事情(例如消化和排泄)便是纯粹的猜测:在甚至血液循环都还不知道的时候也不能不是如此。——在这一时期末化学在炼金术的原&1t;//pgn》始形式出现了。
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5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75页。1《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616页。
奇的高展起来那末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第一从十字军远征以来工业有了巨大的展并产生了大量力学上的(纺织、钟表制造、磨坊)、化学上的(染色、冶金、酿酒)、以及物理学上的(眼镜)新事实这些事实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已往完全不同的进行实验的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设计制造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第二虽然意大利由于自己的从古代继承下来的文明还继续居于领导地位但是整个西欧和中欧包括波兰在内这时候都在相互联系中展起来了。第三地理上的见——纯粹为了营利因而归根结底是为了生产而作出的——又在气象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人体的)方面展示了无数的直到那时还得不到的材料。第四印刷机出现了1999ooo41_o172_o。
这时——撇开早已存在的数学、天文学和力学不谈——物理学和化学明确地分开了(托里拆利、伽利略——前者依靠工业上的水利工程第一个研究了液体的运动见克拉克·麦克斯韦)。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哈维由于现了血液循环而把生理学(人体生理学和动物生理学)确立为科学。动物学和植物学先依旧是从事搜集事实的科学直到古生物学出现——居维叶——以及此后不久细胞的&1t;//pgn》现和有机化学的展为止。因此比较形态学和比较生理学才成为可能而且从此以后两者才成为真正的科学。在上一世纪末地质学奠定了基础最近则有所谓人类学(这个名称很拙劣)它是从人和人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过渡到历史的桥梁。这还要继续详细地研究和阐明。1999ooo41_o173_o恩格斯这段话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生产史上的科学技术及其特点在中国生产史上科学技术是很有成就的。李约瑟博士(josephneedham19oo—)曾经列举出在公元一世纪至十八世纪之间中国人先于西方人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大量的成就。其中有:龙骨车、石碾和水力在石碾上的应用。水排。风扇车和簸扬机。活塞风箱。平放织机和提花机。缫丝和纺丝及调丝机。独轮车、加帆手推车、磨车、拖重牲口用的两种高效马具(即胸带和套包子)。弓弩。风筝、竹蜻蜓和走马灯。深钻技术。铸铁的使用。游动常平悬吊器、弧形拱桥、铁索吊桥、河渠闸门、造船和航运方面的无数明包括防水隔舱。高效率空气动力帆和前后索具。船尾的方向舵。火药以及和它有关的一些技术。罗盘针先用于看风水后来又用于航海纸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瓷器等。2另外中国人还有许多明创造在国内一定地域内出现和流行但没有广泛传播有的还不为人所知。
丝织品、瓷器、经过加工的茶叶是蜚声世界的中国特产。丝英文作si1k德文作seide法文作soie意大利文作séta饿文作шeпk都是由丝音展而来。茶广州话读作tai。英文的tea德文的tee法文的thé、意大利文的tè、俄文的чan都是由tai转化而来。阿拉伯文称茶为cha9是茶音直译。丝、茶二字可以说已成为世界性的词汇。
罗盘、火药和印刷木对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展有很重要的贡献。弗兰西斯·培根(fran1561—1626)在所著《新工具》第一卷第一二2见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第二分册第574页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九节说:我们应该观察各种明的威力、效能和后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明古人都不知道;它们的起源虽然是在近期但却不为人所知默默无闻。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这样的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后来马克思也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展创造必要前提&1t;//pgn》的最强大的杠杆。1999ooo41_o175_o这三种明和造纸术的明是中国的四大明。用中国人的方法制造出来的纸张以平整轻便和可以大量生产、携带方便的优点取代了西方旧有的羊皮纸等粗笨的书写用材同样有助于西方文明的进步。
农学、医药学、天文学和数学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学科。它们和水利工程、建筑工程的创始都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经过长期的不断展它们分别形成了有民族特色的学科体系或工艺体系。农学于土壤气候的鉴别、籽种的培育、田间的管理及收割、储藏和加工、农害的防治旁及蔬菜、桑麻、枣梨、果树的栽种、田间沟渠的修理、农具和农家用品的制造、编织都有所论述。医药学有病理学说医疗学说有内科、外科、骨科、眼科、喉科、妇科、儿科等分科有药物、针灸、按摩、导引、拔火罐、割治、正骨等疗法;有饮片、膏丸、丹散酒等药物的治法。天文学有宇宙学说、星宿方位的测定、天体运动的规律。天文学的主要工作是观测天象、制定历法。数学与天文学是两门关系密切的学科。天文学的展需要数学的帮助同时也促进数学的展。中国历史上的天文学家往往又是数学家数学家也往往精通天文。但数学在生活或生产上的应用更为广泛。水利工程如灌溉系统的兴修、运河的开凿、洪水的防治、黄河的治理都有很大的成就。建筑工程以都市规划、宫殿、庙宇、陵墓、园林、亭台楼阁、桥梁最具特色。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高台建筑和多层建筑的形式使建筑物中的木结构自为一个整体的设计斗拱和挑梁的特殊构件、砖瓦形制的多样化和重视互相拉结的砌砖方法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建筑艺术。
中国的畜牧业是仅次于农业的重要生产。中国有辽阔的农业地区也有广漠的畜牧业地区。在农业地区有畜牧业生产;在畜牧业地区也有农业生产。在生产实践上农业和畜牧业往往是互相补充的。农业为牧民提供粮食、饲料、茶、糖、布、棉农业地区还为牧民提供盐、铁、药材及其必要的物品。牧业为农业地区提供肉、奶、皮毛、骨角供耕种、运输、军用的牲畜及一些珍贵的药材。一般农户往往要饲养一些家禽、牲畜。《诗·王风·君子于役》所描写的:“鸡栖于■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这种农村的傍晚景象一直延续了两、三千年。古代的封君如《诗·啵纭ざㄖ街小匪降奈牢墓骸傲橛昙攘忝速娜诵茄再砑菟涤谏L铩7酥币踩吮娜Q牝三千”这是既重视农桑又重视牲畜的繁殖。后来顾炎武明确地提出了耕牧并重的思想。他说:“天下之大富有二上曰耕次曰牧国亦然。秦杨以田农甲一州乌氏桥姚以畜牧而比封君此以家富也。弃颖栗而邰封非子蕃息而秦胙此以国富也。”1畜牧业既在生产上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也就积累了不少有关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而出现了相牛经、相马经等专书并在农书和医药书中也有所反映。
关于中国生产史上科学技术的研究是一个非常丰富而繁重的课题。在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已有不少成绩但还只能说是处在起步阶段对于中国科学技术特点暂时也还不能作出全面的概括。但我们认为至少有三点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重视实用不重视理论的探索。在科学技术上理论和实用本来是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上的实用性可以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但如果能不断地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就可以使它在生产上挥更大作用也可以促进科学技术自身的展。例如中国医药学对很多疾病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对近代西方医学所难以治疗的病症也往往有相当的疗效但这基本上都是根据经验来治病缺乏系统的理论。这就限制了它的提高和推广。近年很多人承认针灸疗法的作用但对于针灸有密切关系的穴位、经络和针灸如何能起作用都还没有研究出来可以使人信服的理论。又如天文学中国积累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为各国天文学家所重视。在观测仪器和制定历法、历书等方面中国有不断的进步对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都起过重要的作用。中国天文学历史悠久但最多不外于《尚书·尧典》所说“历象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