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曹锟在保定表《直军将士告边防军、西北边防军将士书》指责徐树铮和安福国会祸国殃民。同日又布《直军全体将士宣布徐树铮六大罪状檄》号召全民起来声讨。段祺瑞决不允许直系用“清君侧”的手法来削弱他自己的力量乃决定起兵讨伐曹锟、吴佩孚。9日曹锟在保定组成“讨逆军”自任总司令吴佩孚为前敌总司令。12日曹锟、张作霖表《声讨段祺瑞出动边防军进攻直军通电》吴佩孚等人也表《宣布段徐罪状通电》对段祺瑞宣战。
7月14日直皖战争爆。15日两军在涿州、固安一线激战。19日皖系的边防军全线崩溃段祺瑞辞职下台皖系政客纷纷逃离北京。23日直奉军进入北苑、南苑办理近畿军事善后。
在直奉系控制下的北京政府7月28日下令免去段祺瑞本兼各职裁撤督办边防事务处。此后皖系军队除浙江督军卢永祥所部外全被直奉两手收编或溃散。
直皖战争结束直奉之间矛盾开始尖锐起来。
7月29日曹锟、张作霖、靳云鹏及各省代表在天津举行会议决定国会自行解散靳云鹏重新组阁取消上海和平会议等。而同一天吴佩孚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抛出《召开国民大会、解决国是的具体意见书》。8月1日吴佩孚又通电全国建议召开国民大会。吴佩孚的主张没有得到曹锟支持反引起张作霖的不满。吴佩孚只好率领第三师回洛阳。
8月2o日徐世昌任命曹锟为直鲁豫巡阅使。21日下令裁撤曹锟川粤湘赣四省经略使。9月2日徐世昌又任命吴佩孚为直鲁豫巡阅副使。
1921年6月湖北生兵变湖南督军赵恒惕图谋打着援鄂旗号扩大地盘旋派兵向湖北挺进。7月25日曹锟、吴佩孚决定援鄂。28日湘鄂战争爆。8月9日徐世昌任命吴佩孚为两湖巡阅使。当即吴率第三师进入湖北。28日攻占湖南岳州。9月1日吴佩孚与赵恒惕签订停战条约赵恒惕让出岳州湖北完全为吴佩孚所控制。14日吴又赶赴宜昌对川军作战。1o月下旬吴与刘湘签订《川鄂停战分防条约》。至此吴佩孚的“援鄂”战争告一段落。
1921年12月梁士诒内阁刚组建就同日本勾结将胶济路改为中日合办还赦免遭直系通缉的皖系政客。吴佩孚抓住这两件事指责梁士诒对日妥协并把矛头直对梁内阁的后台张作霖。
1922年4月24日张作霖令奉军入关。28日对曹锟宣战。直军由吴佩孚任总司令司令部设在涿州。5月5日奉军西线作战失利部队向天津方向退却。2o日奉军全部退出关。第一次直奉战争以直系胜利而告终。从此北京政府完全控制在直系手中。徐世昌因遭直系反对而辞职。黎元洪复任大总统。
直奉战争使吴佩孚名声大振众人称其为“大帅”成为直系军阀的要人物。1922年8月吴反对唐绍仪组阁支持王宠惠组阁。吴佩孚操纵内阁与曹锟产生了矛盾。11月23日曹锟利用王内阁财政总长罗文干在订立奥国借款展期合同时的受贿行为出面公布王宠惠内阁五条罪状。之后各省直系军阀也纷起大骂罗文干并警告吴佩孚如果包庇就以卖国罪进行制裁。在强大压力下吴佩孚只得认错。25日表声明:服从曹锟对“罗案”不再坚持己见。王宠惠内阁倒台。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举行成立大会。吴佩孚对工人运动极力进行破坏。当天下午总工会会所被军警捣毁。工人为了争自由反对军阀压迫决定在4日举行京汉路总同盟罢工吴下令镇压。7日对罢工工人进行大屠杀有5o多名工人被杀重伤者近百人被开除流亡者1ooo多人。对工人的血腥屠杀彻底撕下了吴佩孚“爱人”、“进步军人”的假面具。
3月吴佩孚在洛阳召开军事会议公开提出“武力统一”的主张联合直、鲁、豫、晋、陕、甘、苏、皖、赣、鄂1o省以图巩固北方统一全国。
1923年6月上旬曹锟随着权力和财富的增加积极准备自己出任总统。利用流氓组织“公民团”在集会要黎元洪下台;唆使冯玉祥、王怀庆率中级军官3oo人到黎元洪住处索饷。6月13日黎元洪出走天津14日交出印信辞职。曹锟政变成功。但国会两院因不足法定人数不能开会而曹锟又急于要当总统于是采取了高价收买和胁迫议员出席会议的手段。在9月1o日的预选会上曹锟以5ooo至1oooo元不等票价收买议员5oo多人。以4o万元的高价收买了国会议长吴景濂。1o月5日总统选举会正式召开。当天曹锟派出大批军警宪兵进行严密监视以48o票“当选”总统。1o月1o日就职。同日公布《中华民国宪法》。据报导此次贿选费用高达135o万元。为了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曹锟还进行了种种媚外活动。
1924年9月3日江浙战争爆。4日张作霖通电支持浙江督军卢永祥并向曹锟、吴佩孚起挑战。17日曹锟下令讨伐张作霖任命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并催促吴到北京主持军务。18日吴佩孚在北京中南海召集军事会议作军事部署将前方兵分东、中、西三路分别以彭寿莘、王怀庆、冯玉祥为司令。
第二次直奉战争从9月17日开始。双方共出动了5o万大军海6一起参战。两军正在山海关一带激战时1o月23日冯玉祥由热河前线回师北京动政变囚禁了曹锟。奉军趁机进逼。11月3日吴佩孚率残部南逃。第二次直奉战争以奉系胜利而结束。
11月15日吴佩孚抵南京与江苏督军齐燮元商谈欲拉拢直系势力组织军政府以“护宪”但遭拒绝。吴只好避居河南但又遭冯玉祥国民军与陕西憨玉琨师的追击。逃到湖北又受约束。吴佩孚正在被围捉之时忽得湖南军阀赵恒惕电邀乃于1925年3月2日率残部赴岳阳托庇于赵意图卷土重来。
1925年1o月冯玉祥、孙传芳联合抗奉为吴佩孚“出山”提供了机会。19日吴通电宣称应孙传芳等电邀将赴汉口共商反奉事宜。2o日吴自岳阳乘舰赴汉口。21日于汉口通电就任1o省讨贼联军总司令。22日表外交宣言称尊重过去所订的各种条约。年底为消灭人民革命势力和冯玉祥的国民军乃与奉系军阀再次联合商定关外地盘由张作霖主持中央政府和陕、甘、豫地盘让吴佩孚主持。
1926年1月2o日吴佩孚在汉口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分三路进攻河南。3月2日进占郑州。5日占洛阳。吴在豫北得手接着兵分三路向直隶进军。4月9日国民军鹿钟麟部为缓和与直系的矛盾释放曹锟请吴佩孚入京主持一切。但吴不为所动坚持要国民军全部退出北京方可议和。2o日段祺瑞下台国民军退往西北。这样北方各省陷入奉直军阀控制的局面。5月1日曹锟表辞职宣言。6月6日曹赴保定9月3o日奔郑州翌年2月寓居天津英租界。
1926年6月28日吴佩孚、张作霖在北京会面商定:直奉联合攻下北京南口后吴佩孚向南进攻广东;张作霖向北进攻北方的国民军。双方企图南北齐下共分天下。
1926年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北伐。北伐军势如破竹连连得胜。1o月1o日攻下武昌城。吴佩孚逃往河南信阳。1927年4月19日武汉国民政府在武昌举行第二次北伐。吴佩孚在国民军和北伐军的夹击下彻底失败率残部逃往四川托庇于杨森。后因蒋介石的追逼1931年5月22日在刘湘“保护”下出四川年底到北平。
抗日战争爆日本特务机关选择吴佩孚为傀儡建立全国性伪政权被吴佩孚拒绝。
1938年5月16日曹锟在天津病故。因他不愿为日本帝国主义办事重庆国民政府在6月14日追赠曹锟为6军一级上将。
1939年12月4日吴佩孚因牙病而死。重庆国民政府追赠吴佩孚为6军一级上将。
第二十章段祺瑞段祺瑞原名启瑞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安徽合肥人。1865年3月6日(清同治四年二月初九)生。父早死1872年随祖父段佩在宿迁军营读书至1879年段佩死。
1881年投靠堂叔到山东威海军营当一名小军官。1885年考入天津武备学堂炮科。1887年毕业分配到旅顺监修炮台。1888年被选送德国深造并到克虏伯兵工厂实习。189o年回国任北洋军械局委员。次年赴威海随营武备学堂任教习。
1896年调任新建6军炮队统带并任随营学堂监督兼代理总教习。从此成为袁世凯的亲信和北洋建军的骨干。1899年随袁世凯移驻山东济南。19o1年因袁世凯推荐段以三品知府衔兼任武卫右军各学堂的总办负责训练北洋常备军。19o2年升为二品候补道赏戴花翎。19o3年任北京练兵处军令司正使负责军事计划、测绘、军需事宜。19o4年6月6军第三镇成立段祺瑞任该镇翼长。19o5年2月调任第四镇统制9月转任第六镇统制。19o6年1月复任第三镇统制兼北洋武备学堂监督和军官学堂总办。3月任北洋6军成学堂督办。19o8年1o月任会考6军留学毕业生主试大臣。19o9年1o月复任第六镇统制。191o年底调任江苏江北提督负责当地治安。1911年辛亥革命爆段祺瑞被召回北京任第二军军统。袁世凯控制清廷后于11月18日令段祺瑞南下署理湖广总督并任第一军军统兼领湖北前线各军。1912年1月26日由段祺瑞领衔联合4o多名北洋将领根据袁世凯的旨意致电清朝廷要清帝逊位改国体为共和。2月5日段祺瑞又联合王占元、何丰林等8名将领再通电要求变更国体否则就要率领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随即将司令部从湖北孝感迁到河北保定作出进京逼宫的姿态。段祺瑞的电报配合了袁世凯紧逼清皇朝的策略迫使清帝在1912年2月12日退位。
1912年3月1o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段被委任为6军总长积极参与袁世凯打击责任内阁与革命党人的活动。8月16日段以6军总长身份副署使袁世凯、黎元洪杀害武昌义元勋张振武的阴谋得以实现。
4878283亿两借款合同用于购买军火镇压革命。5至7月代理国务总理积极参与镇压孙中山动的“二次革命”。12月段祺瑞奉袁世凯之命到武汉逼迫黎元洪离开湖北赴京任副总统使湖北地盘落入北洋派之手。
1914年2至3月间赴河南指挥镇压白朗农民起义。由于段祺瑞长期在内阁中任6军总长拥有训练、调遣军队和提拔军官的权力使北洋军中许多年轻军官视段为恩主。袁世凯为削弱段的力量将6军部的权力收归己有乃在5月8日设立“6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为政府最高军事指挥机关将6军总长降为办事处的一个办事员。段对此极为不满经常借故缺席会议公务也交次长徐树铮去处理。袁世凯为了安抚段祺瑞6月3o日专门任命他为“建威上将军”兼管理将军府事务。但段与袁的矛盾并不因封官而有所缓和。
1915年5月内阁讨论日方关于要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的最后通牒时段祺瑞独持异议主张动员军队对日采取强硬态度。31日段称病辞职未准。当时袁世凯正准备恢复帝制文武官员纷纷请愿、劝进拥戴袁世凯当皇帝。对此段表示反对称病不出进行消极抵制。8月29日袁将其免职并软禁。
袁世凯称帝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1916年3月22日袁被迫取消帝制。为了加紧对南方用兵他只好启用段祺瑞。4月22日袁世凯任命段祺瑞为国务卿兼6军总长。5月8日撤销政事堂恢复国务院和总理名称段为国务总理。但袁对段并不放心对段提出的国务院秘书长人选及裁撤总统府机要局、统率办事处、军政执法处三机关的建议不但不采纳反而暗嘱梁士诒以掣其肘。这更加深了段的怨恨对当时军事政局的变化也不尽心去办。5月12日段下令中国、交通两行停止兑付现金促使人们对袁更加不满。袁在内外交困中于6月6日病死。
袁世凯一死段祺瑞即以现任国务总理掌握国家实权。就在袁死后几小时段表他与徐世昌拟定的《袁大总统遗令》宣告依据《中华民国约法》以副总统黎元洪代行中华民国大总统职权。命令一公布当即遭到南方各党派的反对他们认为《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私造的约法不应执行;黎元洪应照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继任”大总统根本不是“代行”的问题。南北双方展开了新旧约法之争拉开了护法运动的序幕。正当南北双方争执陷于僵持状态时海军突然宣布独立段祺瑞不能不有所戒惧于6月29日接受南方条件遵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新旧约法之争告一段落。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旧国会继续开会段祺瑞重新被任命为国务总理。紧接着颁布一系列法令改各省督理军务的将军为督军督办民政的巡按使改称省长。并宣布惩办帝制祸释放政治犯等。
不久段祺瑞和总统黎元洪生争执。最初主要表现在总统府和国务院的权限问题上。1916年8月下旬总统府提出《府院办事手续草案》规定总统得随时出席国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