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14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仪到苏区直接与中央协商抗日救国的具体办法。之后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指派潘汉年、王炳南等回国帮助中央开展上层统一战线工作。

    1937年11月29日王明从苏联回到延安。12月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作题为《如何继续全国抗战与争取抗战胜利呢?》的报告。他的报告在坚持抗战和国共合作问题上表了一些正确意见但在如何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右倾投降主义主张。他批评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过分强调独立自主和实行民主、改善民生问题提出“今天的中心问题是一切为了抗日一切经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服从抗日”;抹煞的全面抗战路线和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的原则分歧否认是抗战的领导者主张“国共共同负责共同领导”军队要“统一指挥、统一纪律、统一武装、统一供给和统一作战计划;强调正规战贬低领导的游击战争和人民军队以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作用幻想主要依靠国民党军队抗日求得胜。由于王明打着传达共产国际指示的旗号使不少与会者一时不能明辨是非。王明在这次会议上被增补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2月18日王明抵武汉参与同蒋介石的谈判。不久中央代表团和长江中央局合并对外为代表团对内为长江中央局暂以王明为书记。王明还兼任党报委员会主席。

    王明在与国民党代表谈判合作抗日、宣传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国内各界人士及国际友好人士开展统战工作、恢复和展南方各省的组织、指导新四军及华中抗战等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但与此同时又在实际工作中推行他的错误主张。他在《挽救时局的关键》、《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等文章和演讲中宣扬国民党和一样也是“中国一大部分优秀进步青年的总汇”蒋介石等是“坚决领导抗战的人物将成为中国的不朽的民族英雄”。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这是中国领导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民主政权。王明等致电中央指责这“对全国统一战线工作将生不良影响”。2月王明回到延安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作《目前抗战形势与如何继续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的报告。他指望通过外援建立几十师新的有新式武装的部队作为全队的骨干进一步提出普遍地实行“以运动战为主配合以阵地战辅之以游击战的战略方针”。附和国民党“只要一个军队”和“统一军令”的主张要领导的人民军队服从国民党的统一指挥统一编制统一武装统一纪律统一待遇统一作战计划统一作战行动。会后王明回到武汉又违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表题为《三月政治局会议的总结》一文继续坚持并展他的右倾投降主义主张。他不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在长江流域及华中敌后独立自主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指示仍然把华中工作的重心放在大城市致使未能在1937年冬至1938年春在华中敌后更广泛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和创建抗日根据地。

    从1938年6月起王明担任委派的国民党参政会参政员。在7月召开的国民参政会第一届会议上他与董必武、邓颖等参政员提出《拥护国民政府实施建国纲领案》同汪精卫投降派进行了斗争。从这时起到1944年王明是第一至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1938年9月王明回到延安出席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会上作《员参政员在国民参政会中的工作报告》并作了《目前抗战形势与如何坚持持久战争取最后胜利》的言。他仍坚持“一切经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表示要与国民党“共同工作共同展同生死、共患难祸福与共相依为命”。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基本上纠正了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和步调。会议决定撤销中央长江局设立南方局和中原局。会后王明留在延安工作。从1939年起王明任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7月兼任中国女子大学校长。194o年春先后当选为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执行委员、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理事、蒙古文化促进会理事。在妇女工作、促进宪政运动、文化统一战线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随着形势的变化王明改变了以前一些错误观点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容、特点以及国共合作、反磨擦斗争等问题作了阐述但仍认为“一切为了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是最标本的执行政策的办法”。

    1941年9、1o月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党的历史上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路线问题确认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王明等领导的中央所犯的“左”倾错误是路线错误。王明拒不承认错误对等的批评逐条进行反驳和辩解。之后王明借口有病不参加中央的会议和整风运动。1943年9月上旬至12月初中央连续召开三次政治局会议讨论王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战初期“左”的和右的错误。中央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王明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并系统地指出他应该反省的问题希望他认真检查自己的错误。同年12月王明给并中央政治局写信表示愿意接受批评检讨自己的错误。1944年5月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开始在延安举行。把全会准备讨论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送给王明看并先后派、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同他谈话。1945年4月2o日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着重批评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领导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错误。当天王明写信表示赞同这一决议并检查了自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错误。但随后他以生病为由不出席七大会议也不向会议检查自己的问题。经做工作七大仍选举王明为中央委员。

    从1946年起中央根据王明的要求安排他从事法律研究工作。6月王明任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委员。不久又兼任宪法组组长参与起草全国宪法草案及创立新民主主义的法律理论工作。1947年冬在晋绥解放区临县后甘泉村参加土地改革工作。12月出席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的中央会议并言。1948年春王明随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移驻河北建屏(今平山)西柏坡。12月该委员会改为中央法律委员会为协助中央研究与处理全国有关立法和司法问题的工作机关。1949年初王明为中央起草了《对国民党司法人员之处理》、《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和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等指示并负责组织编写训练司法干部的教学提纲。在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经与会同志的批评帮助王明表示“拥护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并对自己的错误进行了检查。会议决定王明应对其在十年内战时期和抗日时期所犯的政治路线错误写一个声明书提交中央政治局审阅。王明口头表示接受这一决定。3月下旬王明随中央机关进驻北平。6月任中国新政治学研究会筹备委员会主任。9月作为中华全国社会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的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会上当选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明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委员并当选为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理事会理事参与和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刑法大纲、各级人民法院组织法暂行大纲等法律的起草工作还主持召开监狱法律问题座谈会指出以军事管理、民主生活、劳动教育、改造自新作为“监狱工作的方向”。195o年7月他在第一届全国司法会议上作《关于目前司法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对法律本质、建立人民司法制度、刑民法政策等问题作了阐述。

    王明对七届二中全会要他写一份检查自己错误的声明书的决定拖延不执行。因此195o年6月召开的七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王明同志的决定》指出王明的这种行为“是无纪律的行为”重申王明仍应执行二中全会的决定对他过去所犯的原则错误“作一次深刻的反省”声明书写好后应即提交中央政治局审阅并在必要时由政治局提交以后的中央全会讨论。但拖至9月上旬王明提出要到苏联治病。1o月他动身去苏联。1953年12月从苏联回到北京继续治疗休息。1956年1月再次去苏联治病。8月上旬中央致电王明希望他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回国参加中国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王明以“身体病况仍不许可”为借口拒绝参加大会。经中央反复做工作八大选举王明为中央委员。王明在苏联期间化名马马维奇、维奇表文章歪曲中国的历史诬蔑与攻击党和否定思想并为他过去所犯的错误狡辩。1974年3月27日王明在莫斯科病逝。

    1975年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出版了《五十年》一书这是王明在1971年至1974年间所写的几篇文章拼凑编成的。1979年苏联莫斯科进步出版社又出版了《王明诗歌选集(1913—1974)》。

    第十二章蒋介石蒋介石原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后改名中正字介石。1887年1o月31日生于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父蒋肇聪母王采玉。蒋8岁父亡。幼读私塾稍长入新式学堂19o6年赴日本留学19o8年入东京振武学校学军事同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中率敢死队参加光复浙江之役1913年夏追随孙中山进行二次革命1o月加入中华革命党。1922年陈炯明叛变蒋接讯自上海赴广州登永丰舰与孙中山共患难深获信任与器重。但由于蒋资历尚浅因此迄至国民革命初期未能进入国民党的权力中枢。

    下面我们分国民革命、南京国民政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台湾五个阶段来介绍蒋介石。

    1924年5月3日蒋介石被孙中山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仿苏俄模式着手建立国民党党军。蒋把此视为培植嫡系势力的良机因之竭尽全力从军服军帽设计、校舍卫生管理到教官的任命、教学内容的制定都亲自参与决定并与学生保持密切的接触。在培养军官的同时蒋还在黄埔军校组建教导团募兵练兵这样到1924年冬季黄埔建军已具雏形。由于这支军队经过严格的选拔与训练受过思想政治教育又有“革命军连坐法”因此战斗力很强。

    1924年1o月蒋介石领导黄埔军校师生镇压了广州商团的叛乱1925年2月率师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打垮其主力部队3oooo余人。6月平定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1925年7月以汪精卫为主席的国民政府成立蒋介石任军事委员会委员8月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o月蒋介石率军第二次东征彻底消灭了陈炯明叛军。翌年二月统一了广东全境。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蒋介石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常务委员开始进入党的权力中枢。

    为了攫取更大的权力蒋借机制造了中山舰事件。1926年3月18日员、代理海军局局长李之龙接到假命令率中山舰赴黄埔候用被人诬陷为企图绑架蒋介石。蒋乘机扩大事态宣布广州戒严逮捕李之龙和各军党代表监视苏联顾问和汪精卫这就是中山舰事件。中山舰事件的内幕现在仍不能彻底澄清但其后果是显而易见的蒋介石的冒险获得成功打击了排挤了汪精卫扩大了自己的权力。

    1926年5月15日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在广州召开通过了蒋介石提出的《整理党务案》员被排挤出国民党中央的重要领导岗位。蒋介石则被任命为组织部长、军人部长不久又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委员、中央委员会常务会议主席。

    1926年7月国民政府开始北伐。北伐军先后打垮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占领了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的全境或部分地区。

    在北伐过程中蒋介石极力扩大势力着意夺取中央大权。1926年12月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定都武汉蒋介石则坚持迁都南昌。1927年3月国民党召开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系列限制个人专权的决议撤销了蒋的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军人部长职务。蒋则开始了蓄谋已久的全面夺权行动动了四一二政变并在统治区域“清党”残酷屠杀员、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左派分子。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集合部分国民党中央委员在南京建立了一个新的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

    南京国民政府是政治斗争的产物其成立是仓促的。它一开始就处在内外交困之中外临列强的观望怀疑内遭桂系及被其拉拢的一部分黄埔系军人如何应钦等的反对武汉方面以蒋下台为宁汉合流的必要条件军事上克复徐州之役又以失败告终。在反对力量压迫之下蒋遂于8月下野。但他仍关注时局并尽最大可能施加影响寻找再上台的良机。9月蒋介石访日以寻求日本的支持11月5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