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胡汉民谈对日外交》《国闻周报》第13卷第9期。

    3胡汉民:《民权主义与民生主义的民族主义》《三民主义月刊》第7卷第5期第15页。第十四章孔祥熙孔祥熙字庸之188o年9月11日(清光绪六年八月初七)出生于山西省太谷县程家庄。父繁慈前清贡生先事商务后任塾师。母庞氏1886年病逝。孔6岁随父就塾。他对《诗经》、《礼记》颇感兴趣入塾三年铺就了一定的国学根底。

    1889年因基督教会开设的仁术医院治好了他的病他对教会产生好感。189o年春他不顾族人反对进入太谷基督教会所办的“华美公学”学习。在此他先读科学浅说、圣经摘要后学哲学、数学、格致并开始参加礼拜逐渐信奉基督教成为世家子弟中最先皈依基督者之一。

    1895年他在“华美公学”毕业经教会人士介绍进入直隶省通州潞河学院。潞河学院也为教会所创办开设课程除了数理化外还讲经传道。孔经常借助圣经抨击朝政指责当朝“政治腐败丧权辱国王公大臣昧于事理”1主张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听说孙中山组织了兴中会便联系十几位同学成立了“兴中会通州分会”(对外称“文友会”)进行反清宣传。

    孔在潞河学院经过5年的学习正要毕业之际赶上了义和团运动。学院教士为义和团所冲击停课避乱孔趁此返乡。当时因教案被洋人指名要求撤换的山东巡抚毓贤调到山西出任巡抚。毓贤唆使官兵在山西大肆屠杀教民。当孔回到太谷得知曾为他治病、授课的教士已被囚准备用刑时他急忙收买看守救出了麦纳等3位少*妇并与知府交涉将被杀的15具尸体分别男女“移葬于西门外义地”1。孔的这一行为后被洋人誉为“壮举”。19oo年7月13日清廷任命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8月下旬潞河学院复学。孔返校后立即将山西教案实情禀报赞助议和的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认为教案所以生纯属毓贤所为与民无关一般贫民所以被利用是无知所致建议为求永息教案必须先“开通民智”提倡科学及兴办教育。李提摩太觉得孔的建议确属上策于是一面劝阻联军进攻山西一面将“殉难教士”的“抚恤金”改用兴办西伦大学(山西大学前身之一)。李鸿章深知联军放弃进攻山西与孔有关赐予他“帮办洋务”的名义要他参办教案。孔因曾誓不与西太后朝廷合作谢绝了李的好意但向李提出想出国深造。李赞同孔的请求。为使旅途方便李除给孔出国护照外还给予“全权议和大臣一等肃毅伯随员”的名义。并致电驻美公使伍秩庸对孔多加关照。19o1年秋孔乘海轮经上海转赴美国进入美国中部俄亥俄州欧柏林大学读书。欧柏林大学为教会学校学科齐备。孔祥熙先是立志从事实业后又想从改革社会入手。因此在校四年中前两年主修理化后两年兼学社会科学。19o5年孔祥熙在欧柏林大学毕业后考入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蜚声国际的耶鲁大学研究院为开中国地下宝藏专习矿物。

    孔祥熙进入耶鲁大学不久曾亲赴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晤见途经那里的孙中山聆听孙中山所阐扬的革命理论。在交谈中孙中山告诫孔:“不论兴办任何事业都得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尤须持之以恒方可有所成1李茂盛:《孔祥熙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1张振福:《初期的教会与庚子被难》见《铭贤廿周年纪念册》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就。至于革命工作尤应自启迪民智开始。”1孙的寥寥数语使孔敬仰万分当即誓追随革命加入兴中会。孙中山欣然应允。此后孔祥熙便响应孙的号召到西北一带兴办教育以启民智。

    19o7年夏耶鲁大学毕业获理化硕士学位的孔祥熙回国前到欧柏林母校辞行。在欧柏林大学中国同学会举办的欢送会上有人提议乘孔回国之便带一笔捐款为“庚子殉难传教士”建立一所纪念堂立碑勒石以为永久纪念。孔认为建筑纪念堂和立碑勒石是死的纪念物。死的纪念物固然重要但不如造就活的纪念物即“设立学校造就人材使庚子殉难教友的精神长存人间”2。孔的提议得到了全体与会者的响应他们纷纷捐款几天内孔就收到一笔数目可观的捐款。

    当年秋天孔祥熙携款回到山西太谷一心创办学校。他将教会在太谷西城蒙馆接受下来作为校址创建“铭贤中学”3自任校长。不久孔将铭贤中学搬到太谷东关孟家花园。经过几年的校舍建设特别是多方网罗人才高薪聘请教师大量购置仪器、书籍使学校颇具规模。铭贤学校作为新式学堂教师大部来自国外。该校校训是:“学以事人。”1培养目标是:“造就德、智、体三育兼全人才。”课程设置为:数学、矿物、生物、国文、史地、音乐、体育、经史。

    1911年1o月29日山西革命党人为响应武昌起义在太原举事。孔乘机把太谷城内的商团、巡警队、学生一起组织起来成立“营务处”自任总办维持治安。当袁世凯派清军进攻山西时孔曾三次派学生军赴娘子关作战抵抗清军对起义军的镇压。

    1912年孔祥熙看准火油生意大有可为设立“祥记公司”交付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保证金4o万元银元取得山西省亚细亚火油总代理权。此一独占性经营使孔每年获得巨大盈利。孔规定盈利的4o%用于兴学和举办公益事业。21913年孙中山动“二次革命”武力讨袁电召孔祥熙赴沪商讨时事。孔匆匆南下。不久“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为保存革命元气率领革命人士再渡日本。孔祥熙追随孙中山一同赴日。

    孔到日本后适逢中华基督教留日青年会总干事王正廷辞职基督教青年会会长莫特请孔出任。孔以基督教留日青年会总干事为掩护积极筹款接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生活。1914年7月8日孙中山决定解散国民党成立中华革命党时孔是批宣誓加入者之一。

    1914年春天孔祥熙和宋耀如的长女宋霭龄结婚。当时宋霭龄是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婚后两人继续协助孙中山展革命势力。1915年鉴于袁世凯阴谋称帝孙中山派孔祥熙和宋霭龄回国在北方从事革命活动。孔辞去了教会职务宋霭龄的工作也由其妹宋庆龄接替两人于当年秋天回到山西太谷。

    1916年元旦袁世凯公然复辟帝制。孔祥熙于太谷得悉后当即写下一1郭荣生编著:《孔祥熙先生年谱》台北中正书局198o年版第3o页。2孟天祯:《从政前之孔庸之先生》(台)传纪文学丛刊印行第8o页。3表示“铭记为传教而殉难的诸位先贤”。

    1见《铭贤廿周年纪念册》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5月版。

    2郭荣生编著:《孔祥熙先生年谱》第42页。

    篇《上袁世凯书》寄送报馆公开表予以声讨。

    1919年当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山西太谷时孔祥熙立即把亢奋的全体师生召集在大礼堂里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充分肯定五四运动是“有胆有识的空前壮举”。他归纳五四爱国运动这一空前壮举的意义是:一、可以作为外交后盾;二、可以警惕愚顽激励弱懦;三、可以使政治改善国运好转奠定国家强盛之初基。他建议大家共同致力于一件事即:组队分赴各地向老百姓宣讲五四运动意义让多数同胞对此有所了解。并亲自于5月7日策划组织3oo余学生上街游行示威。

    192o年山西大旱灾民无以为生。孔祥熙出面向华洋义赈会请命贷得巨款1oo万美金并提出“以工代赈、修筑公路将来以公路收入偿还贷款”的意见。山西督军阎锡山得悉后极为高兴马上派孔的同乡好友赵守钰为路工局局长督修平遥经汾阳至离石、军渡之晋西公路和由平定、阳泉经昔阳、和顺之晋东公路。公路工程自翌年春开工冬完竣。两大交通要道的完成对山西经济的展裨益匪浅。

    1922年2月4日在华盛顿会议的影响下在中、美、英三方压力下日本被迫与中国达成协议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军撤出山东。为解决鲁案善后事宜北京政府决定派曾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和约的国民党南方革命政府代表王正廷任督办。3月孔祥熙受王正廷之邀和孙中山电促赴济南出任鲁案善后督办公署实业处长。

    孔到济南后正值直奉大战爆鲁案善后公署迁到北京。不久孔又奉孙中山电召赴粤汇报。因直系战胜奉系大局已定孙中山表通电主张和平统一。北京政府总统徐世昌探知孔与孙的“连襟”关系亟欲借重孔祥熙商通南北意见实现南北统一。孔祥熙往返南北之间执行着沟通南北政府的秘密使命。直到6月间徐世昌下野黎元洪复任国内情势顿变孔才放弃此项工作把精力放在鲁案善后上。

    鲁案善后进行比较顺利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确定办法第二步是实地查点和估价。第一步工作主要在北京进行。9月2o日鲁案善后公署迁往济南进行第二步工作。9月28日交涉在各分委会进行;孔祥熙兼任邮电分会主任委员。12月初细目协定签字孔携公署人员赴青岛具体办理接收事宜。12月1o日鲁案善后结束。山东省长熊秉琦因接受伊始千头万绪力挽孔留青岛协助政务孔为了安置部分办理鲁案人员暂就胶澳商埠电话局长。

    1923年3月在苏联政府的催促下北京政府决定成立中俄交涉事务公署用于和苏联谈判蒙古问题和中东路问题。王正廷为中俄交涉事务公署总办王邀孔祥熙担任中俄谈判公署坐办。当时奉系与直系矛盾尖锐。孙中山在广东建立大本营准备北伐奉系有联孙意向。为了加强粤奉关系孙中山正拟派孔祥熙到东北做“铺路”工作。于是孔借此辞去了胶澳商埠电话局长职务接受孙中山的要求就任坐办以公署驻奉代表身份前往沈阳。中俄交涉虽为时半载即告停顿但孔从此却与张氏父子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关系。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结束后孙中山很想在北方找到同仁于是电召孔祥熙到粤磋商。孔祥熙到广州后立即将冯玉祥介绍给孙中山并经孙中山同意密携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奔赴北京在孙冯之间斡旋。冯逐步倾向革命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为迎孙中山北上孔祥熙亲抵上海。北上线路确定后又先孙赴京准备。不幸孙中山抵天津时肝病大日益加重。在孙病重期间孔全力照顾。孙逝世后孔被推为治丧处主任主办治丧事宜。为治丧孔曾支付私款5万元。

    同年3月王正廷复任中俄会议督办。4月临时执政段祺瑞又任命孔为中俄会议坐办。孔答应就任。孔利用坐办名义广泛联络北方将领积极营救陈友仁等国民党人。

    1926年春中俄会议时停时开孔祥熙乘机赴美宣传中山遗嘱。在美国孔为铭贤学校募得75万元校园扩建资金并被欧柏林大学授予法学博士学位。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后孔看到革命形势展迅是年冬返国径赴广州。12月孔担任广东政治分会委员并接宋子文任广东省财政厅长兼代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长总揽后方财政支持北伐战争。

    1927年3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实业部任孔祥熙为实业部长。孔在广州宣誓就职但实际上并未赴任。4月汪精卫返国抵沪孔闻讯离粤赴沪力促汪蒋合作。

    宁汉对立时期孔祥熙站在南京方面秘密往返于宁、汉、豫、粤之间为时数月为蒋介石苦心奔走。

    1927年11月21日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工商部。次年2月孔祥熙担任工商部长。在近三年的工商部长任内孔祥熙先延揽旧有的工商学者组成工商法规讨论委员会订立了《工商部组织法》、《劳资争议处理法》、《奖励工业品暂行条例》、《中华民国权度标准》、《度量衡法》、《中国国货商标法》、《工厂法》、《公司法》、《工会法》、《工商法》、《保险法》、《票据法》、《特种工业奖励法》、《商业检验条例》、《消费合作社条例》、《会计师条例》等1oo多种法规。这些工商法规虽然体现的是工商所有者的利益特别是大工商所有者的利益但确有利于近代工商业的展。另外孔在厉行工商注册、创办工商刊物、筹办国货银行、提倡展生产、展国际间贸易等方面也小有建树。

    193o年12月国民政府将工商、农矿两部合并为实业部任命孔祥熙为实业部长。孔提出“实施林垦政策开东北、西北、西南各省荒地移民殖边以裕民生而固国防俾人口平均分配地力得广泛利用”1。1931年1月国民政府公布实业部组织法规定实业部总揽农工商矿林牧渔和水利等一切实业。孔祥熙吸收掌管工商部的经验又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其中依据职权范围呈国民政府公布的有:农会法实施法、倾销法、牧税法、工厂检查法、实业部国际贸易局条例等。

    1931年12月在粤方的逼迫下蒋介石通电下野辞去行政院长职务。孔祥熙为表示与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