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民主党派的建国主张中国的民主人士民主党派及时地观察到了上述变化。1943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主席张澜表小册子《中国需要真正民主政治》其中说:“这次世界大战爆前十余年和战争的初期有些人因为被轴心国表面上短期的军势声势和军事胜利所震撼摇惑遂认为民主政治已届没落的时期以为独裁政治行将成为今后世界政治演进的一种合理新形态于是相率效尤一党专政领袖独裁厉行党治的风气张甚一时。年来保障人类自由倡行民主政治的同盟各国逐渐胜利声势日振正义日张民主政治乃为世界各国所重新认识加强重视均认为此次世界大战完全是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的战争也就是自由平等独立和奴役压迫侵略的战争。近年在意大利创行法西斯独裁政治的始祖墨索里尼迫于大势骤然坍台其所领导的法西斯党也就随之解散而意大利终于向同盟国投降一般人均认为墨索里尼之坍台所影响于世界政治的重要性将较其影响于欧洲战事者为多从此独裁政治将日趋于崩溃民主政治更将普遍地成为世界各国政治形态的唯一极则。”民盟重要领导之一张申府在1943年1o月写的《民主原则》中也说:“现在整个世界的大势所趋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民主二字所表示。”《大公报》1944年9月16日社评《问题之公开与民主统一的进步》说:“民主是世界的大潮流。”以上是政界和舆论界对世界形势和民主潮流的普遍看法。
世界的政治形势如此中国的政治形势又怎样呢?张申府在《民主原则》中说:“说到中国民主几乎已成了今日的万应丹。在这个由世界的大势以至国内的大势所趋之下在客观上中国的民主前途已绝对可以断定而完全无可怀疑了。”1944年5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表的《对目前时局的看法与主张》说:“中国必须成为一个十足道地的民主国家这已经过了理论的阶段而须从事实上予以切实的表现并且民主体系的形成已刻不容缓万万不可向战后推宕。我们在这里要正式警告国人:假定在战时不能实现民主我们在战后所得的将不是民主而是国家的分裂与毁灭其痛苦且十倍百倍于今天!”以上是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对中国政治形势的一个基本看法。这也是他们对中国前途的希望之所在。
根据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分析和认识他们提出了对抗战后期的主张。昆明的宪政研究会于1944年5月表的《我们在实施宪政以前的要求》中说:“经过七年抗战今日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有了严重的危机中华民族的生命到了一个危险的关头。”“中国国民今日的要求是立即实现民主不是预备立宪更不是一纸空头支票的宪草。今日的宪草不是将来宪政的保证将来的宪政未必是真正民主的保证一分行动比十分言词更为重要。”1944年9月19日民盟总部制定了一个《中国民主同盟纲领草案》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社会六个方面提出了民盟的建国原则和具体主张其中有:“民主国家以人民为主人国家之目的在谋人民公共之福利其主权属于人民全体。”“国家应实行宪政厉行法制任何人或任何政党不得处于法律之地位。”“国会为代表人民行使主权之最高机关。”“国家实行普选制度。”“经济民主化之目的在求人民生活之繁荣与安定及国富之公平分配以期渐进于社会主义之实行。”“确认人民私有财产并确立国有及公有财产全国经济之展由国家制一统一计划由公私两方分别实现之。”“军队属于国家。”“现役军人绝对不得干预政治。”“应保障学术研究之绝对自由。”“建立公医制度担负人民医药及休养之供应。”如此等等。
同年1o月1o日民盟表《对抗战最后阶段的政治主张》五条三十五款。五条是:(1)贯彻抗战国策切实整理军队以期加强反攻争取最后胜利。(2)立即结束一党专政建立各党派之联合政权实行民主政治。(3)确立亲睦之外交政策加强英美苏及其他盟邦之联系以期彻底合作并把握当前之胜利奠定世界永久之和平。(4)确立战时经济财政之合理机构与政策以期对内对外树立政府与国家之信誉并奠定和平建设之坚实基础。(5)彻底革新目前之教育文化政策保证思想学术之自由展并迅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准。三十五款之主要内容有:全国一切派系不同之军队应本平等待遇之原则统筹装备、给养、训练、补充之公平以求得作战指挥之统一并渐进于军队国家化之正轨。召集各党派会议产生战时举国一致之政府。开放党禁承认各党派公开合法地位。迅筹备实施宪政立即召集全国宪法会议制颁宪法;在宪法颁布前付予国民参政会以各民主国家议会具有之主要职权并扩大省市参议会之职权。充实一切地方自治基层组织普遍实行民选。废除特务及劳动营等类组织。促进中苏邦交以期实现英美苏中四国之团结。立即停止党化教育保障讲学自由及从事教育职业自由。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实现上述主张根据中国的政治环境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认为“中国需要第三个大政党”。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时包括了国共两党以外的中国主要的政党和政治派别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到了抗战后期组成第三个大政党的要求更迫切了。罗隆基为此表了专门的文章。他说:“假使中国要走上真民主的轨道中国目前迫切需要第三个大政党。”“以当前中国实际的情况来说假使没有一个相当有力的第三大政党产生中国希望走上真民主的轨道前途的确有许多困难。”他认为国民党和都拥有武力这个既成事实是“中国问题的症结”。中国要实现民主必须“大家放下武力”。“在一个国家政党可以保持武力这国家就绝对不会有真民主”。所以“目前中国唯一的出路是打破两党拥有武力对峙的局面”。“在今后的中国应该用一切的代价以防止内战”。中国要防止内战“唯一办法只是第三个有力的大政党产生以缓冲国共两党的武力对峙与冲突”。这是第三个大政党的巨大作用之一。它的第二个作用是“团结国共两党以外的进步人士促进民主”。“这政党以实现民主为他的唯一目标”。罗隆基最后总结说:“依据现实谈政治我坚信只有产生第三个有力的政党国家目前许多困难问题才有解决的希望。所以我的结论是:中国需要第三个大政党。”1综观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这些主张其主要内容是在国共两党之外组织中国第三个大政党以左右中国政局废止一党专政建立民主国家。他们的具体主张是围绕这一目的的。这些主张在当时能否实现他们并未肯定也不一定能作出肯定的估计。除了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以外的建国主张其实际意义还在战后。
1罗隆基:《中国需要第三个大政党》《民主周刊》(昆明)第1卷第16期1945年4月9日。第二节的建国主张中国向来十分重视世界和中国的战局与政局并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考察。1942年末《群众》的一篇社论中说:“1942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艰苦的一年是中国抗战各方面困难日增的一年。现1942年已经终了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艰苦尚未完全成为过去尤其是中国抗战的困难且在继续有加然胜利已经在望我们确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尽管来年仍有艰苦的时日中国抗战尽管来年困难更多更大而其惊涛险浪其烟雾迷蒙则将随1942年而具逝。1943年的来到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一个簇新的年头的来到。随着对整个民主阵线有决定作用亦即对全人类命运有决定作用的斯大林城保卫战的辉煌胜利德必败苏必胜的前途轴心国家必败民主国家必胜的前途法西斯帝必败民主制度必胜利的前途已经不是理论上的而是事实上的了。”1这里明确指出了世界形势的变化。
到了1943年夏天第二次世界大战胜败的形势进一步明朗化了。《中国中央委员会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明确地说:“自从万恶的法西斯各国动侵略战争以来我们中国以及全世界一切反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久经艰苦斗争但是一向处于劣势地位的这种不利情况现在已经根本改变了。这是一个国际范围内的有决定意义的变化。这个变化是由苏联第二个冬季攻势的胜利英美在北非的胜利中国的六年抗战与英美过去一年在太平洋上对于日寇的打击所造成的其中特别是红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起了转变整个战争形势的主要决定作用。由于这些伟大的胜利就在过去一年中造成了极端有利于反法西斯同盟国与极端不利于法西斯侵略国的世界局面。”“在抗战第七年中我们又将遇到新的有利的变化各同盟国对于西方法西斯最后决定性的打击实现之时就是整个法西斯失败与世界各民族解放大部分实现之时。”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民主的胜利民主党派和中国都有此看法但对民主的性质的理解却有不同抗战七周年时《群众》上的一篇署名文章中明确地谈到这个问题。文章指出:“这七年中间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国际形势起了一个大的变化。那就是民主主义战胜了法西斯主义民主势力粉碎了法西斯势力。法西斯主义及其流派将从世界每一个角落完全被彻底肃清全世界将形成一个‘民主国家的大家庭。’而这一个‘民主国家的大家庭’又决不是一座古庙而是一所新屋。在那里孙中山先生所指摘的政权为资产阶级所专有的旧型的民主主义的成分并不占支配的地位;中山先生所理想的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即各革命阶层联合执政的新型的民主1《群众》社论《送1942年寄读者》《群众》第7卷第24期1942年12月3o日出版。2《解放日报》1943年7月2日。
主义的成分是日益成长、展而成为它的中心了。”文章叙述了在法国、南斯拉夫、希腊、波兰、捷克等国新的民主主义势力正在展并说“这样的新的民主主义势力的普遍而有力的展就保证了战后的世界将是一个新的民主主义的世界”。谈到中国文章说:“法西斯主义就要被肃清法西斯势力就要被粉碎我们就要生活在自由、和平、繁荣、幸福的‘民主国家的大家庭’中了。这是全世界民主国家坚决进行反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收获也是我们艰苦抗战的收获。但是今天法西斯主义的恶势力还在做最后的挣扎民主阵营中的一些保守势力也在固守残垒新的中国新的世界的建造还需要我们作最大的努力。”1这篇文章不仅指出了世界和中国民主展的趋势也指出了所主张的民主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所主张的民主主义在性质上的不同。
1944年4月中旬至12月初日本帝国主义动了豫湘桂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日本侵略军所到之处国民党军队望风而逃。这次战役国民党的兵力国统区的经济、文化设施中国人的生命财产遭受到极大损失。当日军追击国民党军队到贵州独山时重庆为之震动。国民党的大溃败使国民党统治集团的腐朽在全中国全世界人民面前暴露无遗。国民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降到了抗战时期的最低点国统区人民改变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实现民主政治的要求空前高涨。中国因势利导向国民党向全国人民明确地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1944年9月国民参政会第三届第三次大会在重庆召开。参政员林伯渠代表中国在会上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事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但是由于国民党顽固派的阻挠这个提议未能在会上郑重讨论。
1944年1o月1o日辛亥革命三十三周年时周恩来表了题为《如何解决》的讲演。他说:“为挽救目前危机为配合盟邦作战并切实准备反攻起见我们中国人主张由国民政府立即召集全国各方代表开紧急国事会议取消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改弦更张以一新天下之耳目。”中国把“取消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昭告于全国人民。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央向大会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从这个报告的题目和它所论述的主要内容可知联合政府问题对全国和的重要性。这个报告和大会的开幕闭幕词对有关联合政府的原则问题和具体问题都做了阐述它们是:1。两种国家命运的抉择和中国人民的任务。
1香丁:《新的世界新的中国——纪念七七抗战七周年》《群众》第9卷第13期1944年7月15日出版。
指出: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在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之后中国有两个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