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1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方面的情况在下面关于物理学教育的一节中还将述及。

    需要指出的是直到十九世纪末我国学者几乎尚未独立从事物理学书籍的翻译或编译工作。即使在洋务运动中大规模翻译西方科技书籍之时译书仍然沿袭明末清初时期那种西人口译、华士笔述的翻译方法。这说明总体上看我国学者在专业素养和外文程度两方面均有较大欠缺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倚仗西方人士。当然像李善兰、徐建寅等人他们掌握物理学基础知识并无困难在介绍这些知识给民众时也足以胜任但毕竟为数太少。随着我国教育状况的逐步改善学者们逐渐掌握科技和外语知识译书方法才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

    系统介绍近代物理学知识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阶段近代物理学知识逐步在我国得到系统介绍。

    1。力学。

    力学最基础的知识先在《博物新编》第一集中述及有大气压力及其性质与应用等自然科学常识。《智环启蒙塾课初步》中有关于物质可分、物质不灭、运动、以及简单机械方面的内容。《重学浅说》是最早简要介绍西方力学知识的著作。我国最早系统介绍力学知识的书籍是《重学》。该书译自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惠威尔(ap;hee111794—1866)的《初等力学》(ane1e…mentarytreatiseonmenetinetbsp;卷分静重学、动重学和流质重学三个部分:卷一至卷七静重学部分详细讨论了有关力及其合成分解、简单机械及其原理、重心与平衡、静摩擦等静力学问题;卷八至卷十七动重学部分详细讨论物体的运动包括匀加运动、抛射体运动、曲线运动、平动、转动等碰撞、动摩擦、功和能等动力学问题。其中关于牛顿运动三定律、用动量的概念讨论物体碰撞、功能原理等都是次在我国得到介绍;卷十八至卷二十流质重学部分则简要介绍了流体的压力、浮力、阻力、流等流体力学问题。其中包括阿基米德定律、波义耳定律、托里拆利实验等。在清代晚期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书籍之中《重学》是最有影响的书籍之一。系统介绍近代天文学知识的书籍《谈天》译自英国著名天文学家赫歇尔(johnher…sche11792—1871)的《天文学纲要》(out1ineofastronomy)。在《谈天》这部书中关于用牛顿力学理论分析日月五星运动、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万有引力概念、以及测定行星质量等内容也是次在我国进行介绍。《谈天》有1874年徐建寅的续述本该书在清代晚期也极有影响。此外《奈端数理》(又名《数理格致》)系根据牛顿(issanet1642—1727)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rincipia)翻译。然而遗憾的是很可能因为受到中西译者学识水平的局限此书未能译完。

    2。热学。

    晚清时期热学知识与物理学其他分支学科知识一起传入我国。《博物新编》第一集有物质三态及其变化抽气机的原理与构造蒸汽机的原理与构造等热学方面的内容。近代热学知识在我国的系统介绍特别应该提到的是《物体遇热改易记》。该书共4卷前3卷分别阐述气体、液体和固体的热膨胀理论与实验第4卷总结物体热膨胀公式并论述各种状态物质受热膨胀的规律。该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以及绝对零度等概念尤其详细介绍了欧洲科学家们测量液体与固体热膨胀率的实验及结果。

    3。声学。

    我国晚清时期介绍近代声学知识最重要的书籍是《声学》。它也是我国最早翻译出版的声学专著。该书译自英国著名物理学家丁铎尔(johntynda11182o—1893)的《声学》(sound)。原著有九章每章后面有提要。中译本基本上按原著译出分为8卷但略去了原著第七章有关大气声学的内容。该书比较准确地介绍了许多物理概念如:振动、声波、振幅、频率、响度、声、波长、波节、声波的叠加、基音、泛音等等;详细论述了声传声、弦振动、板振动、管与簧片的振动、声波迭加、音律相和等以及有关语言声学和生理声学的一些内容;书中还有许多声学仪器与声学实验的插图。总之《声学》详细系统地论述了声学理论与实验具有相当的影响。直到二十世纪初介绍到我国的有关声学的知识基本上没有出这部书述及的范围。

    4。光学。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近代光学的一些知识如光的直线传播和平行光的概念、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临界角和全反射现象、海市蜃楼的成因、光及其测定方法、色散和太阳光谱等等在《光论》一书中次被详细正确地介绍到我国。但该书原著者与所据底本均不详。《博物新编》中也有关于光的传播、透镜成像和棱镜色散等知识。七十年代开始波动光学的知识引进我国。《光学》一书译自丁铎尔的著作《光学》(light)。中文译本2卷共5o2节由浅入深系统详细地论述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几何光学部分的新内容不多。波动光学部分包括关于光的本质的粒子与波动两种假说、光的传播的以太说、光与色、光谱及其应用、光的衍射、干涉、偏振等等。波动光学是《光学》这部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关于衍射、干涉和偏振现象它们产生的实验方法、原理及应用等对我国来说是完全新的知识。稍后又有书籍专门介绍英国物理学家克鲁克斯(ap;crookes1832—1919)明的辐射计即《量光力器图说》。该书1卷共六章叙述了克鲁克斯在进行真空实验时明辐射计的经过、辐射计的原理、各式辐射计及其应用等。然而书中介绍的多是较早的一些认识。另外光谱学的初步知识也传入我国内容介绍光谱分析的《分光求原》一书因没有译完而未能刊刻。

    5。电磁学。

    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期电磁学在我国传播的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和有关无线电报的知识。五十年代初《博物通书》最早介绍了电磁学和电报的初步知识。七十年代末有《电学》一书共1o卷256节4o2幅插图。该书译自英国人诺德(d)编著的《电学教科书》(thestudent’stext…bookofe1ectricity)。书中比较系统地叙述静电学静磁学生物电流电流的化学效应、热效应、磁效应电磁感应电报等但内容均为六十年代中期以前的知识。九十年代有几种比较重要的电学著作:《电学纲目》译自丁铎尔的《电学七讲教程》(notesofanetlenete1enetbsp;款概述电流及其各种效应、电阻、电磁感应、电报、稀薄气体放电等内容。《无线电报》一书比较详细叙述关于无线电报的实验与应用。但该书原著者及所据底本均不详。另外还有专门讲述有关电力计算的书籍《电学测算》。该书共十一章分别论述定义、欧姆定律、电阻与电导、分电阻与总电阻、导线截面积、电路连接、功与功率、电池、电机与电动机等内容。书中附有关于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及功和能的单位换算表金属的电阻率与电阻系数液体与溶液的电阻率纯铜在各温度的相对电阻与电导线规化学与热化当量化学与电化当量磁化强度导磁率磁阻等共15个物理数据表。该书的原著者与所据底本亦不详。

    以上所述是物理学各主要分支学科引进近代知识的大体情形。晚清时期除各分支学科的专著之外还有许多综合性的物理学书籍以及大量的普及读物它们对于物理学知识的传播和吸收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格致启蒙·格物学》、《格物入门》、《格物测算》、《格致须知》、《格致图说》等等都甚有影响。尤其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格物测算》不仅阐述物理学原理和规律而且注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该书在我国最早介绍了将微积分知识应用于物理学。这一时期也有许多通俗读物介绍一些简单的物理仪器。

    应当归类于其他学科的书籍有些也涉及物理学知识。《金石识别》是一部矿物学著作译自美国著名地质与矿物学家戴纳(jamesightdana1813—1895)的《矿物学手册》(manua1ofminera1ogy)。书中包含晶体物理学和晶体光学的一些内容如介绍各种晶系晶体的几何形态与构成晶体的硬度光在晶体表面或通过晶体时所生的反射、折射、双折射等现象以及利用分光计鉴定分类矿物等。这部书次将近代晶体学知识系统介绍到我国。此外讨论大气各种现象的《测候丛谈》叙述气象测量各种仪器及其原理和应用的《测候诸器说》也都包含许多物理知识。

    虽则近代物理学逐渐在我国得到比较系统的介绍然而总体上说所介绍的大多是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与同时期物理学本身的展水平相比差距甚大。这种情形自然与当时中国社会与科学的状况密切相关。几乎唯一的例外是有关x光的知识。山东登州文会馆翻译出版的《光学揭要》(1898)一书末尾有5节简单介绍了x光的现、特性及用途。《通物电光》(1899)一书译自美国人莫顿(。)与汉莫尔(ehammer)合著的《x射线不可见的照相术及其在外科术的价值》(x…rayorphotographyoftheinvisib1eanditsva1ueinsurgery)原著者是美国最早将x射线应用于医疗的医生之一。译者用“通物电光”一词形象地反映了x光的特性。该书叙述电学基本概念x光机装置的各个部分各部件的制作和连接x光的现及其特性与实验研究x光照相方法x光在医学上的应用等。除这两部书之外在此前后一些报刊亦载有关于x光原理与应用的文章。因此可以说有关x光知识的介绍还是比较及时的。

    第三节物理学教育编译出版物理学教科书随着洋务运动期间及在此之后新式学堂的逐渐建立对物理学教学用书的需求大大增加了。然而从总体上看洋务运动中翻译出版的物理学书籍虽然其原本多为教材译本有的亦曾被用作教材但是对于物理学的系统教学却不尽适宜。所以尽管可用于启蒙与普及物理学知识的书籍的数量很多但真正用作学校教科书的却并不很多。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起由于社会状况的变化和教育展的需要我国出版的物理学书籍的性质生了显著的改变即以翻译和编纂物理学教科书为主。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已有多种译自欧美著名教科书的中文物理学教科书问世。比较有名的如登州文会馆曾先后出版了赫士(ap;mnethayes1857—?)和我国学者共同译述的《声学揭要》(1893)、《热学揭要》(1897)和《光学揭要》(1898)。它们所据底本为法国迦诺(ado1pheganot18o4—1887)著《初等物理学》(e1ementdephysique)的英译本(e1e…mentarytreatiseonphysics)第十四版但中文译本略去了难度较大的章节。这三种物理学书籍与该馆翻译出版的其他学科的书籍一样有一定的影响。《光学揭要》还是我国最早介绍x光的书籍之一。

    二十世纪初由于教学的需要翻译出版欧美尤其日本的物理学教科书的数量骤增种类繁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物理学》该书由饭盛挺造编纂藤田丰八翻译王季烈重编。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真正可称之为“物理学”的著作也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前最重要的物理学教科书。书中明确指出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万物研究方法是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该书在系统阐述物理学理论和实验的同时还特别注意介绍有关著名实验进行和著名定律现的历史。日本其他一些物理学家编纂的教科书也在中国翻译出版如木村骏吉的《新编小物理学》(19o3)、中村清二(1869—1961)的《近世物理学教科书》(19o6)、后藤牧太的《新编理化示教》和《物理学初步》(年份待考)、田丸卓郎的《物理学新教科书》(19o9)、本多光太郎(187o—1954)的《物理学教科书》(1911)等都是较好的教材。此外还有译自日文书籍的数量众多的教科书。事实上二十世纪初我国的物理学教科书大约半数以上是根据日文教科书翻译或编译的。

    与此同时欧美著名的物理学教科书继续被翻译出版。如: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的《额伏烈特物理学》(19o3)原著者埃弗雷特(josephdavideverett1831—19o4)是英国物理学家、皇家学会会员曾将法国德夏内尔(。desnete1)著的《初等物理》(traitee1ementairedephysique)译成英文中文译本是根据英译修订本翻译的;学部编译图书局的《力学课编》(19o6)译自英国马格纳(phi1ipmagina)著的《力学》原著曾刊行十数次之多中文译本系译自其1891年第17版并据其1896年修订本增补而成;还有《初等理化教科书》(191o)原著者之一格雷戈里(。gregory)是英国天文学家、皇家学会会员曾著数种物理学教科书。这些都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