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1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兴年谱长编》第13页。

    3张知本:《国庆日忆黄克强先生》载1959年1o月1o日香港《时报》。1《黄克强先生荣哀录》第21页。

    俄国却仍然不履行条约企图永久霸占东北。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因而爆了拒俄运动。黄兴积极参加了留日学生“军国民教育会”的活动。他在拒俄运动中看清了清廷的腐朽与反动愤慨地指出:“中国大局破坏已达极点。今而后惟有实行革命始可救危亡于万一耳。”2于是他自认为军国民教育会的“运动员”(指归国动革命之人员)准备回国策动反清革命。黄兴在回国前夕与刘揆一讨论进行方略认为除在军学界普遍动外目前更应注意团结会党兄弟共谋反清革命。他自东京启程回国后便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

    2石陶钧:《六十年的我》见毛注青编著:《黄兴年谱长编》第45页。第二节创立华兴会黄兴回国后先到上海与当时《苏报》的主笔章士钊会晤并结识了沪、宁等地一些人士。光绪二十九年七月黄兴返湘途经武汉“在两湖书院演说满汉畛域及改革国体、政体之理由与顽固派辩论终日”。湖广总督张之洞闻讯大怒立即命府兼院长梁鼎芬出告示将黄兴驱逐出境。黄兴仍“留连八日以携带邹容所著之《革命军》、陈天华所著之《猛回头》二书零星赠送军学各界至四千余部之多”1。

    黄兴回到长沙后在明德学堂主持新开办的成师范班。明德学堂是长沙城里新办的一所私立学校教员中许多人都富有革命思想。如张继教历史周震麟教地理苏玄瑛教国文等。黄兴除在明德学堂任课外还在长沙的经正、修业、实业等学堂和民立第一女学、安徽旅湘公学兼任教员。他利用教书的机会向学生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并以教书为掩护暗中从事革命活动。

    光绪二十九年九月十六日(19o3年11月4日)黄兴以过3o岁生日为名邀陈天华、张继、刘揆一、宋教仁、章士钊等人秘密集会商定创立华兴会众人公举黄兴为会长。为避免清廷的注意对外用“华兴公司”的名义业务是“兴办矿业”。

    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三十日(19o4年2月15日)华兴会正式召开成立大会。黄兴提出“雄据一方与各省纷起”的方案即从湖南难然后谋各省的响应。先后参加华兴会的两湖革命知识分子有四五百人。黄兴和华兴会的同志印宣传品鼓吹反清革命。他还在明德学堂的理化实验室里和日本教员一道秘密制造炸弹并派人出省购置军械。黄兴还变卖祖遗田产以解决经费的需要。为了联络会党和军队黄兴又设立两个小团体:一是同仇会专为联络哥老会;一是黄汉会专为运动军队重点是联络会党。光绪三十年(19o4)黄兴曾亲自会见哥老会领马福益商讨起义计划决定于十月初十日(11月16日)慈禧太后7o寿辰那天在长沙起义常州、衡州等五路同日举事公推黄兴为主帅刘揆一、马福益为正副总指挥。华兴会在湖南部署稍有头绪之后便加强与外省的联络工作派宋教仁、胡瑛到武昌着重运动武汉三镇新军;派陈天华、姚宏业游说江西防营统领廖明缙劝其届期响应;派周维桢、张荣楣接洽四川会党促其与两湖会党合作;派杨毓麟、章士钊负责沪、宁地区的策应工作。黄兴则来往于湘、鄂之间统筹指挥全局。

    这个起义计划不幸临期泄漏马福益手下的人被清地方当局所捕供出了起义计划和领“长沙黄厪午老师”。于是长沙府、县衙门开始在省城搜捕革命党特别要捉拿黄兴归案。事态急转直下。九月十六日(1o月24日)黄兴于差役来捕时乘间避往开明绅士、明德学堂校董龙绂瑞家后又转移到圣公会牧师黄吉亭处至十八日(26日)化装成海关员司潜出长沙逃往上海。华兴会的其他重要骨干也先后避于上海。长沙起义计划遂陷于流产。黄兴创立华兴会后策动的次武装起义未及动即陷于失败。主要是由于未能严加保密革命机关处于半公开状态招集人员仍采取旧式会党散1《黄克强先生荣哀录》第25—26页。

    票布的落后办法致使起义走漏风声。长沙起义事泄后会党虽然受到严重损害但华兴会却保存了元气黄兴及华兴会骨干纷纷出走长沙。

    第三节参与组织中国同盟会黄兴避居上海后因万福华谋刺前广西巡抚王之春案的牵连被捕入狱。后经多方营救得以出狱。后避难到东京过着流亡生活。

    光绪三十一年六月(19o5年7月)经日本人宫崎寅藏介绍黄兴与孙中山初次会见。二人畅谈革命大势交流思想共议组织统一的革命团体。六月二十七日(7月29日)黄兴约集华兴会骨干商议与兴中会合组革命团体问题。会上陈天华明确主张“以吾团体与之联合”;刘揆一主张“不入孙会”;黄兴则主张“形式上入孙逸仙会而精神上仍存吾团体”;宋教仁认为“既有入会不入会者之别则当研究将来入会者之关系如何”1。众说纷纭最后在东京的华兴会员除少数人外其他都决定参加统一的革命团体。六月二十八日(7月3o日)孙中山和黄兴派人分头邀请各省倾向革命的留学生到东京举行建立统一革命团体的筹备会。与会者包括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以及留日学生中其他团体的部分成员和日本人宫崎寅藏、内田良平、末永节共计7o余人。会上确定新成立团体的名称为“中国同盟会”以孙中山提议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黄兴在会上表演说慷慨陈述革命大义并被推举为同盟会章程的起草人之一。

    七月十三日(8月13日)黄兴、宋教仁等在东京起组织留日学生欢迎孙中山大会到会者达13oo余人。孙中山在会上作了长篇演说指出当前民族思想蓬勃展号召到会者摒弃改良主义道路采取革命手段致力于反清斗争。

    光绪三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9o5年8月2o日)同盟会正式成立大会在东京举行到会者约百余人。黄兴先在会上宣读章程草案3o条经大会讨论修改后通过。章程规定以东京为同盟会本部所在地本部机构遵循三权分立原则在总理之下设执行、评议、司法三部。在选举总理时黄兴提议:“公推孙中山先生为本党总理不必经过选举手续。”1提议获得一致通过。黄兴还提议把《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作为同盟会机关报(后改称《民报》)得到与会者赞同。

    黄兴在与孙中山共建同盟会上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同盟会是以孙中山、黄兴为轴心建立起来的。同盟会的成立加强了革命力量的团结和统一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刘揆一:《黄兴传记》《辛亥革命》第4册第276页。

    1宋教仁:《宋渔父日记》《辛亥革命》第2册第21o—211页。

    第四节领导武装起义同盟会成立后黄兴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武装起义上。他先在学习军事的留日学生中建立“丈夫团”秘密组织积极培养武装起义的骨干力量。同时在日本横滨设立“制造弹药机关”聘俄国革命党人为教授对同盟会员进行军事训练。为保密起见他还亲自掌握留日6军学生中同盟会员的会籍。

    光绪三十一年冬黄兴化名张守正潜回国内至广西桂林巡防营统领郭人漳军中进行策反展官佐多人参加同盟会。因郭人漳犹豫不定黄兴于次年秋返回日本。即派刘道一、蔡绍南等回国运动军队、会党策划起义。临行前“告以今之倡义为国民革命而非古代之英雄革命望时以民族主义、国民主义多方指导为宜”1。指出革命之目的决不是单纯推翻清朝而是要建立民国争取民权。这里所说的“国民主义”即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刘道一抵长沙后邀集革命同志数十人秘密开会传达黄兴的意见。会后刘道一留在长沙掌握全局蔡绍南等则往萍乡一带联络会党。十月十九日(12月4日)萍浏醴起义爆起义者在颁的檄文中第一次打出了“中华民国”的旗号。起义虽然失败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光绪三十三年(19o7)夏黄兴赴越南河内与孙中山商议策划两广起义。当时广东钦州、廉州(今属广西)爆了抗捐斗争。清军郭人漳部移驻钦州镇压抗捐斗争。黄兴冒险去钦州策动郭人漳起义。郭人漳表示“如有正式革命军起必反戈相应”。七月王和顺率会党起义占领防城直逼钦州。郭人漳看到革命力量有限改变主意按兵不动。起义军作战失利退入两广交界的十万大山。黄兴出走越南河内和孙中山商讨下一步的计划准备在广西边界的镇南关(今友谊关)动起义。

    光绪三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19o7年12月2日)黄兴派同盟会员黄明堂率领广西游勇进攻镇南关占领了山顶上的3座炮台。镇南关起义爆后黄兴和孙中山从河内前往指挥。起义军跟清军激战几昼夜后终以弹药缺乏援军未到不能坚守只得自动放弃退入越南境内。

    是年章太炎、陶成章、张继、宋教仁、谭人凤等在潮惠起义失败后鼓动同盟会内一部分人主张召开大会罢免孙中山的总理职务举黄兴担任。黄兴致信在东京同盟会总部以庶务代行总理职权的刘揆一表示反对信中说:“革命为党众生死问题而非个人名位问题孙总理德高望重诸君如求革命得有成功乞勿误会而倾心拥护且免陷兴于不义。”1黄兴以革命大局的利益为重一直注意维护同盟会的团结使其免于生重大分裂。光绪三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19o8年3月27日)黄兴率退入十万大山的会党部众和越南华侨等2oo余人组成“中华国民军南军”动了著名的钦、廉、上思起义。这支队伍凭着2oo多支杂枪和为数不多的弹药转战于钦州、廉州、上思一带4o多天大小数十战先后击败清军1万余声威大振。孙中山曾赞誉说:“克强乃以二百余人出安南(今越南)横行于钦、廉、上思一带转战数月所向无前敌人望而生畏克强之威名因1田桐:《同盟会成立记》《革命文献》(二)第143页。

    1刘揆一:《黄兴传记》《辛亥革命》第4册第284页。

    以大著。”1四月初因势单力孤弹尽援绝黄兴等不得不退返越南。适值云南河口起义爆孙中山即电委黄兴为云南国民军总司令节制河口起义诸军。黄兴不顾鞍马劳顿迅即前往河口前线督师。到河口后因起义军内部指挥不灵调度不动便决定重回河内征集旧部组织基本队伍然后再赴前线。在返回河内途中被法警截留遣送出境。河口革命军失去统帅起义又归于失败。

    宣统元年四月初一日(19o9年5月19日)孙中山由新加坡启程赴欧美筹款以济革命之进行而将国内革命运动委托黄兴、胡汉民负责。十二月(191o年1月)黄兴应同盟会南方支部的邀请赴香港主持策划广州新军起义。经商议决定次年元宵节(2月24日)前后举事。不幸消息泄漏革命党人不得不提前动起义。宣统二年正月初三日(191o年2月12日)倪映典等率新军千余人在广州城郊起义。清军出城镇压倪映典中弹牺牲起义失败。孙中山、黄兴并不因历次起义失败而灰心决定“集各省革命党之精英与彼虏为最后之一搏”2。

    宣统二年十月十二日(191o年11月13日)黄兴赴槟榔屿出席孙中山召开的秘密会议决定组织广州起义。十二月十八日(1911年1月18日)黄兴返抵香港主持广州起义筹备工作。商定成立统筹部黄兴任部长赵声为副部长。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五日(1911年4月23日)黄兴致绝笔书于孙中山及南洋同志说:“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1是日晚由香港乘轮船潜入广州设起义指挥部于越华街小东营五号。由于几经周折起义一再改期原来的部署被打乱遂将进攻计划由原定十路改为四路。他自己担任进攻两广总督衙门的指挥工作。三月二十九日(4月27日)下午五时三十分广州起义爆黄兴率领林觉民、方声洞等敢死队1oo余人攻打总督衙门其余三路未见行动。攻入总督衙门后现总督张鸣岐已逃跑遂放火烧了总督衙门。起义军撤出时遭到巡防营的堵击许多革命党人牺牲黄兴右手二指被击断。但他忍住剧痛用断指的第二节扳枪机继续射击。眼见敌人渐渐合围黄兴遂下令分三路突围自己带领一路奋勇冲杀且战且走。在突围中队伍散乱只剩下黄兴1人。他改装逃到暗设于广州河南的革命机关女同志徐宗汉处由她护送至香港就医。广州起义失败。后收殓殉难者得尸体七十二具合葬在黄花岗世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虽然又失败了但在全国起了极大的革命激励作用。黄兴是这次起义的总指挥他勇敢无畏身先士卒在国内和旅居国外的华侨中赢得了崇高的声望。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黄兴在香港养伤曾一度灰心想冒险去暗杀李准等清朝官吏为死难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