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召开中原局会议讨论展华中的战略方向、根据地建设的方针任务和统一战线的策略等问题;决定执行向东作战向北展开辟苏北的战略任务;并建议中共中央从华北派一部分八路军南下协同新四军展苏北抗日游击战争。194o年春刘少奇与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领导人一起指挥新四军第四、第五支队的主力挫败了日伪军对皖东的“扫荡”并在津浦路东半塔集地区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军队韩德勤部的进攻开辟和展了皖东抗日根据地。新四军江北部队和南下的八路军部队在苏北胜利会师后于11月间组建了华中新四军和八路军总指挥部刘少奇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长江以北、陇海路以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刘少奇临危受命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同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等领导重建新的军部整编部队并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提出新四军今后的任务是坚持华中敌后抗战阻止反共军的进攻迅加强根据地各项建设积聚力量准备与敌伪军和反共军进行长期斗争一俟条件成熟即向西向南展。5月中原局与东南局合并组成中共中央华中局刘少奇任书记并兼任中央军委华中分会书记。他主持召开华中局高级干部会议总结皖南事变的经验教训着重检查了新四军成立以来的建军工作提出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要求。同年夏刘少奇和陈毅等指挥新四军粉碎了日伪军对苏北、苏中根据地的“扫荡”巩固和展了华中抗日根据地。

    1942年3月刘少奇奉调回延安。在从苏北返延安途中受中共中央的委托检查指导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工作。年底回到延安。从1943年3月起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中央组织委员会书记参与全党整风运动的领导。1945年5月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即《论党》)。6月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在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用了很大精力研究党的建设问题先后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做一个好的党员建设一个好的党》、《论党内斗争》、《论党员在组织上和纪律上的修养》和《论党》等许多重要论著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他指出加强党的建设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思想建设问题。党的思想建设应从加强共产党员的思想修养做起。党的利益高于一切是党员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他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了完整的概括与系统的论述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指针。他阐明了民主和集中的辩证关系指出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党的组织建设必须遵循的规律是达到党内团结和统一的重要保证。他系统地总结了党内斗争的历史经验提出了进行党内斗争的正确原则和方法。他论述了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的关系指出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毛泽东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期间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1945年9月他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起草了《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提出全国的战略方针是“向北展向南防御”。11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山海关、锦州对东北即将动大规模进攻。刘少奇根据当时东北敌强我弱的形势明确提出当今在东北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可靠的根据地站稳脚跟作长久打算。要求东北部队放弃争取东北大城市的任何企图“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分散部署以主要力量迅在各战略要地放手动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刘少奇坚持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正确方针对于扭转当时东北面临的困难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1946年5月刘少奇主持起草《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五四指示)把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指出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共产党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的环节。还规定了土地改革运动中的各项指导原则。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攻占延安毛泽东等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刘少奇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和朱德等前往华北负责中央委托的工作。7月至9月在河北平山主持召开全国土地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了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给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这次会议确定的方针进一步推动了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为加强华北解放区的建设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刘少奇于1948年5月主持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战略区及其领导机构合并组建中共中央华北局、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和华北军区兼任华北局第一书记。9月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关于新民主主义建设问题的讲话。1949年3月出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参与制定夺取人民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的战略决策及新中国的各项方针政策。刘少奇在会上言强调要以城市工作为重心来领导全党工作努力学习解决接收后的城市管理问题依靠工人阶级展生产繁荣经济。会后随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进入北平。4月赴天津视察同工人、干部、职员、资本家等各方面人士座谈宣传贯彻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在同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刘少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o月被任命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在制定党和国家各项重大方针政策上挥了重要作用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建国前夕他提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和展中国的经济并系统地阐述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指出新民主主义经济主要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构成在目前及战后最初一个时期内都应鼓励其展。但必须以展国营经济为主体普遍建立合作社经济扶助独立的小生产者并使之逐渐地向合作社方向展组织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容许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范围内展以便逐步地稳当地过渡到社会主义。195o年他写了《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文提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最基本的任务;指出中国经济建设的大体步骤先要以主要力量展农业和轻工业然后展重工业在重工业展的基础上再大力展轻工业并使农业机械化。同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由刘少奇负责的中央土地改革委员会指导全国的土地改革工作。刘少奇主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作《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刘少奇十分重视展合作经济。195o年7月在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上作报告总结了解放区和建国初期合作社运动的经验指出当时主要展农村供销合作社、城市消费合作社和城乡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并为引导合作社走上正轨提出了明确的方针。随后又撰写《关于合作社的若干问题》、《论合作社问题(初稿)》等著作。

    1951年2月刘少奇在北京市第三届人民代表会议上讲话明确提出“民主化与工业化”的基本口号论述了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指出没有国家的民主化没有人民民主政权的展就不能保障经济事业的展和国家的工业化;而经济事业的展和国家的工业化又要大大地加强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基础。五六月间刘少奇在《国营工厂内部的矛盾和工会工作的基本任务》一文中提出在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以后国营工厂内部已经不存在工人同资本家之间的那种阶级对抗和剥削关系但是仍然存在着工人阶级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一种在根本上非敌对的矛盾。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敌对的与非敌对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1953年2月刘少奇担任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领导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同时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对新中国第一部根本大法作了完整系统的说明。在这次会议上刘少奇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刘少奇十分重视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的建设问题。他在1951年4月召开的中共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作《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的报告强调要对共产党员进行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教育必须继续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提高党的战斗力。他提出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作为对党员的明确要求和教育内容。1954年2月刘少奇主持召开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受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的委托在会上作《为增强党的团结而斗争》的报告指出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要求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提高维护党的团结的自觉性同一切破坏党的团结的言论和行动作坚决的斗争。1955年12月至1956年3月间刘少奇先后约请国务院所属3o多个部门负责人汇报工作对我国各条战线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为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准备。1956年9月他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根据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提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集中力量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要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刘少奇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副主席。在1959年4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后刘少奇针对当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劳动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存在的某些弊端提出了许多的改革设想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既要有计划性又要有多样性、灵活性;要利用价值规律用价格指导生产;开放和利用自由市场;要增加地方和企业的自治权;允许个人有一定的经济活动自由。他认为在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按劳分配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分配工作搞得好就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展。对于劳动者的分配必须贯彻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原则。他提出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的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流通是最敏感的生产中的各种问题都会在流通中反映出来。因此应当重视流通问题。强调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交换是社会主义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不但工农之间、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之间需要等价交换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各个地区之间也要等价交换。还提出改进工业管理体制试办托拉斯打破地区限制按行业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公司促使专业化协作展把国民经济组织起来以便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应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以及实行固定工和合同工并存的劳动制度的观点。

    在六十年代初期的国民经济调整中刘少奇敢于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措施。1962年1月他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分析了1958年“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及其产生的原因。报告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从实际出来拟定政策、计划和措施把工作放在切实可靠的基础上。接着刘少奇又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大幅度地调整国民经济的决策并提出了克服经济困难的具体措施使国民经济得到迅恢复和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受到错误的批判并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于1969年11月12日在河南开封病逝。198o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作出《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决定“恢复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