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日报》19o7年9月28日。
4《宫崎滔天谈孙中山》《广东文史资料》第25辑第321页。
起则将遗祸于百年之后。而我们会党之中无人通晓外国情形所以对孙先生期望甚切。”1革命党对会党也颇重视孙中山提到广西会党“既然有出奇的战斗力那么如果给予足够的供应谁还说他们无法从中国消灭满清势力呢?”2两广地区革命党人对会党的联络工作采取多种方式有的加入会党成为其领。如革命党人陈少白先加入广东三合会被封为“白扇”其后又加入哥老会被推为“龙头之龙头”。有的革命党人则介绍会党领加入革命团体如会党领杨子华、相玉昆等加入兴中会王和顺、黄明堂等加入同盟会。有的革命党人则使会党与革命团体合并建立新的革命团体如光绪二十五年(1899)兴中会邀请哥老会、三合会领在香港成立兴汉会其纲领则完全采用兴中会的革命纲领3。
革命党人联络会党的过程也就是向会党灌输革命思想的过程。会党长期以来以“反清复明”为口号并不反对封建帝制仅反对满族人做皇帝代之以汉人做皇帝。经过革命党人的教育会党领的思想起了变化带动整个会党也倾向于民主革命。广西会党领王和顺曾说:“从孙中山先生游得与闻国之大本始知民族主义虽足以复国未足以强国必兼树国民主义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根本扫不平之政治建立民主立宪之政体行土地国有之制度使四万万人无一不得其所。”4会党有了思想觉悟的提高因而积极参加革命党人在两广地区动的武装起义。如光绪二十一年(1895)广州起义;光绪二十六年(19oo)惠州起义;光绪三十三年(19o7)潮州黄冈起义;同年惠州七女湖起义广西镇南关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o8)钦廉上思起义等会党或成为主力或全由会党群众参加。
2。浙江的会党。
辛亥革命时期浙江的会党一部分属于哥老会系统一部分是本地自产生的。
鉴于浙江各会党在以往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表现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对会党十分重视并对会党进行联络。最早联络会党的是光复会的陶成章。光绪二十九年(19o3)秋王锡桐领导伏虎会起义的消息传到日本浙江籍留学生中海宁留学生祁文豹等即建议陶成章前往联络并为之介绍。陶成章到达海宁后起义已经失败但这件事却坚定了陶联络会党的决心。光绪三十年(19o4)陶成章与魏兰回到浙江杭州经《杭州白话报》主笔孙翼中介绍两次走访被囚于仁和县署的白布会领濮振声。彼此“商谈颇洽”濮振声为陶成章出具介绍函数件名片数十纸帮助他们往各地与会党领接洽。陶成章与魏兰前往富阳、桐庐、分水等地“遍谒白布会诸头目”“历探各种秘密会党之内状”1。其后陶成章又单独取道6路由分水入建德、寿昌、汤溪、龙游、遂昌、松阳以至云和。他每天步行七八十里边跑路边调查边联络边进行革命宣传。继陶成章之后联络会党者还有敖嘉庆、徐锡麟、秋瑾等革命党人。经过革命党人的联络、宣传、教育浙江1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第168页。
2《孙中山选集》(上)第62—63页。
3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第168页。
4《中国日报》19o7年9月28日。
1陶成章:《浙案纪略》《辛亥革命》第3册。
各会党皆“易排外宗旨为排满宗旨”参加了反清革命。
3。两湖地区的哥老会。
辛亥革命时期湖南的会党主要是天地会与哥老会及其分支。辛亥革命前这些会党曾多次自地进行反抗斗争有的以“劫富济贫”相号召有的以“官逼民反”为旗帜有的把斗争矛头直指土豪劣绅有的则投入反对外国教会侵略活动的斗争。辛亥革命时期湖南的会党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光绪二十五年(1899)冬孙中山派史坚如、毕永年等到长江流域联络会党会晤了湖南哥老会领李云彪、杨鸿钧、张尧卿等向他们宣传“革命排满”的思想。为了改变湖南会党山堂林立的局面革命党人谭人凤于光绪三十年(19o4)邀约湖南会党中各个山堂领在长沙岳麓山举行“游山会”把各个会党的会名、规章统一起来皆称麓山道义堂以“同心扑满当面算清”八字为口号1。
经过革命党人的联络与教育湖南会党的觉悟有了很大提高把从前“劫富济贫”、“反清复明”等口号改为带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破除数千年之政体不使君主一人独享特权于上。必建立共和民国与四万万同胞享平等之利益获自由之幸福。”甚至提出:“使地权与民平等不致富者愈富成不平等之社会。”2正是基于这个思想基础会党在辛亥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华兴会成立后湖南哥老会大头目马福益接受了革命党人黄兴、刘揆一的领导以同化会少将、起义副总指挥的身份把浏醴、衡阳、常德、岳阳、宝庆五路会党的力量组织起来动员数万名哥老会员积极准备长沙起义。起义失败马福益被捕牺牲。其后湖南会党在同盟会领导下又参加了萍浏醴起义。宣统三年九月一日(1911年1o月22日)会党又在焦达峰领导下为长沙起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辛亥革命时期湖北的会党主要是江湖会、哥老会。太平天国失败后长江、汉水沿岸哥老会的势力有很大展多次自地进行反对外国教会的侵略斗争提出“反清”、“灭洋”等口号。但因力量分散多陷于失败。辛亥革命时期湖北会党的势力相当可观但湖北的革命党人对联络会党一事最初颇有分歧认为会党“难易成功难。既成而嚣悍难制不成则徒滋骚扰”1。革命党人吴禄贞也拒绝联合会党进行革命。直到湖北的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成立后才开始联络会党的工作。
科学补习所成立之时适值湖广总督张之洞扩大新军于是由负责联络会党的胡宗琬等动员会党成员加入新军致使湖北新军中有大量会党成员。科学补习所以后的革命团体如群治学社、共进会等皆比较重视联络会党的工作。他们对分散的会党山堂不是简单地加以联络而是由革命党人和会党群众共同建立新的革命团体将其置于革命党人的领导之下使会党不再拘泥于旧日山堂的组织形式而以个人身份参加革命团体。如共进会领导人便采用“换帖拜把”这种会党群众熟悉的方式组织会党群众并向他们灌输革命思想。这样使湖北的会党(包括新军中的会党分子)在武昌起义中起了重要作用。
4。四川的哥老会。
1陈浴新:《湖南会党与辛亥革命》《文史资料选辑》第34辑。
2《中华国民起义檄文》《辛亥革命》第2册第476页。
1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11页。
辛亥革命时期四川的会党主要是哥老会。哥老会在四川通称“袍哥”又称江湖会所以四川人把加入哥老会称做“江湖”哥老会内部称入会为“进步”或“光棍”1。
辛亥革命时期哥老会的组织在四川已遍及各地城乡并渗透到各个阶层中去。“入会者自绅商、学界、在官人役以及劳动苦力群不逞之徒莫不有之”。各个交通沿线的镇场哥老会皆设立“公口”、“码头”他们是一支强大的社会势力因而受到革命党人的重视。黄兴认为“欲收难效则宜采用哥老会以彼辈本为反对满清而早有团结”。因而嘱革命党人李肇甫等“招邀熊克武、但懋辛、余竞成、张百祥之在会党有声望者先后东渡深相结合授以机宜”2。同盟会在四川建立组织后便着手进行联络会党的工作他们提出:“四川帮会势力强大散布地区也广这是我们必须争取的社会力量”并制订了“因地制宜互相联络联合哥老适时起义”的方针3。
经过革命党人的努力会党接受了革命党人的领导革命党人派一些同盟会员加入会党并成为领导者。革命党人熊克武回到四川后由佘英介绍加入哥老会当了会内“大爷”;侯橘园加入广汉向阳乡的哥老会也“当上了码头上一步登天的大爷”4。保路同志军的领王天杰、秦载赓等都以同盟会员身份兼任会党领。革命党人还有意识地吸收会党领加入革命团体使之以革命党人的身份在会党进行领导。会党的领张百祥、佘英、李绍伊、张捷先、张达三等都先后加入了同盟会成为四川武装起义的骨干。
经过革命党人的宣传与灌输革命思想大大提高了会党群众的觉悟。四川的哥老会原来一直停留在旧式农民起义的水平上“以为革命是想做皇帝”1。经过革命党人的教育他们走上了民主革命的轨道。孝义会的领李绍伊原以“兴汉排满”为宗旨加入同盟会后领导同志军起义时宣称:“我们这次起义的目的只是为了推翻清王朝打倒余毒恢复汉族自由解救人民痛苦并不是争城夺地想当帝王。”2哥老会领周鸿勋加入同盟会后将所率队伍“改换旗帜用大黄旗上书‘中华国民军’傍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并在布的《中华国民军邀集革命同人启》中提出:“共和创政平等分疆”3已经完全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纲领。
5。陕西哥老会与刀客。
辛亥革命时期陕西的会党十分活跃主要是哥老会与刀客。哥老会又分1石云:《辛亥革命时期的四川哥老会》《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2《黄兴传记》《辛亥革命》第4册。
3《辛亥革命回忆录》(三)第6、249页。
4广汉政协:《广汉同志军的活动》转引自隗瀛涛等:《论同盟会与四川会党》见《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第558页。
1杨兆蓉:《辛亥革命四川回忆录》《近代史资料》1958年第2期。2转引自隗瀛涛:《论同盟会与四川会党》载《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第557—558页。
3转引自隗瀛涛:《论同盟会与四川会党》载《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第557—558页。
为许多山堂比较著名的有太白山、提笼山、秦凤山、定军山、贺兰山与通统山等。这些山堂之间虽然互相联系在反清这一点上也相一致但并未形成统一的组织与领导。大体上陕北较少关中较多陕南更多。刀客是关中地区渭河两岸的一批特殊人物因每人携带一把“关山刀子”作为自卫武器人们称他们为“刀客”主要由破产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组成。最初多三两成群贩运私盐、私茶或为商家充当保镖。既有反抗意识也颇具抱打不平、拔刀相助的义气。没有具体的组织更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和统一领导。辛亥革命时期多集体加入军队1。
陕西的革命党人最初对联络会党也颇有分歧。有些同盟会员认为会党知识浅陋难以接受革命道理加之力量分散难以集中并担心会党会泄露秘密。经过长时间酝酿讨论才最后决定联络哥老会与刀客。新军中的哥老会经过具有哥老会与同盟会双重身份的钱鼎的活动接受了同盟会的纲领。宣统二年(191o)同盟会主要人物与新军头目同哥老会领在西安大雁塔举行了一次结盟仪式在大慈恩寺佛像前供奉“关帝圣君”神位供桌上摆着香表蜡烛由哥老会中资深的朱福胜带领众人叩拜礼歃血盟誓巩固了同盟会与哥老会间的团结为辛亥武装起义奠定了基础。
宣统三年(1911)四川保路运动给了正在酝酿中的陕西革命以有力的推动。当时西安城内盛传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将于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起义清廷遂加强了戒备。不久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使原已准备起义的陕西新军如弦上之箭不得不。他们决定在九月八日(1o月29日)举行起义旋因新军突然接到开拔之令起义又被迫提前举行。当时同盟会在新军中的影响远不如哥老会大也未建立自己的组织。哥老会则在新军中建有与军队编制相应的组织系统标有“标航”营有“营舵”控制着本标、营的哥老会成员。起义爆后新军中原有的建制被打乱哥老会在新军中的各级舵把子和资深人物便顺利地控制了各个队伍的领导权。所以西安的起义及攻打满城和后来东西两路抗击清军主力都是哥老会。这样军政府成立后实权便控制在哥老会手中了。这时哥老会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哥老会领万炳南公开争着要当大统领张云山也同军政府领导人张凤翙唱对台戏而且到处增设“码头”散“票布”扩展势力以为是哥老会出头的日子到了。甚至干涉地方行政事务把“码头”置于地方行政之上。有的甚至勒索、抢劫财物激起地方民众的义愤给革命带来严重危害。
6。海外洪门。
辛亥革命前海外洪门在华侨中拥有相当大的势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