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1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5弊笞谔穆氏婢吹轿鞅笔备缋匣嵋菜嬷辽隆⒏始靶陆仁4。


………………………………

12

    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军、湘军大量裁撤、遣散被裁遣者生活无着遂沿袭军营中结会之习在各地开堂“放飘”使哥老会迅展。据清官员奏:“自咸同军兴以来湘民释耒从戎转战者湘军几遍寰区。从军既久习于游隋又兼素无恒业遂不肯复安耕凿每踵军营积习结拜弟兄。”5咸同以降哥老会受到天地会与青帮的影响或与之融合往往也带有洪门与青帮的某些特色如哥老会一般称红帮因有些哥老会成员也加入洪门或青帮(安清道友)故人们往往把它与青帮、洪门相混或讹为青红帮。实际上哥老会自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立的组织与天地会(洪门)和青帮不同。哥老会的组织立有山、堂、香、水如光绪年间湖南哥老会领龙松年便立有双龙山、公义堂、五湖香、四海水。哥老会内有严格的等级领称正龙头、副龙头。其下设有五堂:即坐堂、陪堂、刑堂、礼堂与执堂。举行仪式时还临时设有“盟证”、“香长”一般由五堂中人兼任。另外还设有头目分为:心腹、圣贤(又分文圣贤、武圣贤)、当家(又分披红当家、插花当家)、红旗、黑旗、巡风等。头目之下还有大九、小九、大么、小么、大满、小满。结会开堂称为“开山”要举行开山式一般在深山古庙或人迹罕至之处举行。会场正面设坛上祀五祖、关羽并有用红纸书写之“进山东”、“出山东”内容为誓辞、条规、檄文等。由正龙头向神坛朗诵。一般头目、会员对神礼拜行“抖海式”立誓。一般会员入会也要举行入会式于清净之处举行。新会员入会须有老会员介绍称为“保举”。会场之布置也与开山式相同。由管事者引保举及新入会者进入会场新入会者跪于神前由管事者提问新入会者作答内容皆有定式。然后举行“抖海式”。这时管事者斩一白雄鸡口称若日后背盟即“有如此鸡”。誓毕再行礼起立。礼毕由管事者将新入会者之姓名填记于“宝”即名录之中并缴纳会费即算入会1。

    随着哥老会组织的展其成员遍布各省号称其成员不持一文可往来全国。每至一处先谒外管称“拜码头”继而引见龙头待以宾客之礼。临行时复按其在会内之职位高低与路程远近送给盘费。若需要巨款时则由龙头派人“拖队伍”即进行抢劫。

    1《军录》湖南巡抚刘崐折同治六年六月初一日。

    2《军录》英桂折同治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3《军录》贵州巡抚岑毓英折光绪五年十一月十六日。

    4《军录》左宗棠折同治六年九月初二日。

    5《军录》湖广总督张之洞折光绪十八年七月廿三日。

    1平山周:《中国秘密社会史》第4章商务印书馆1911年版。

    第二节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义和团运动期间的会党这一时期教门在组织上又生了新的变化。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已陷入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之中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内各阶级之间的矛盾则降为次要和从属地位。因此除少数卖国分子外全国人民都能团结一致共同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前深受教门影响被视为教门“羽翼”的民间武术团体如义和拳、大刀会、金钟罩等纷纷同各地的地主武装——团练结合起来组成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进行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在这种情况下白莲教系统的教门组织也生了分化。有些成员放弃了“反清复明”的口号接受了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加入义和团1。有些继续反对清廷因屡遭镇压而加入了基督教与天主教2。有些则成为纯粹的封建迷信团体在民间传播封建迷信思想靠骗钱财来维持如光绪八年(1822)成立的一贯道便是在原来白莲教基础上建立的后来进一步堕落为反动会道门。

    义和团运动期间各地会党组织十分活跃在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中冲锋陷阵。其中较著名的事件有四川大足龙水镇余栋臣领导的哥老会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长江流域各省反对外国教会的斗争。在浙江这时还成立了以反对外国教会侵略为宗旨的会党。

    终南会。属哥老会系统也称终南山其领张恭、蒋天山及沈荣卿都是知识分子思想比较开明。他们密切注意局势的展议论时政日益感到“四夷交侵”的险恶形势。在原领离去后他们改终南山为龙华会向群众介绍西方科学文化宣传革命思想有众2万余已倾向于资产阶级革命。

    双龙会是由拳师王金宝受终南会之委托而创立亦有2万余众以反对外国教会侵略为宗旨提出“洋教为非当灭”等口号。

    伏虎会亦称伏虎山系终南会分支由海宁人王锡桐创立。光绪二十六年(19oo)海宁官府支持天主教会欺压群众王锡桐挺身而出据理力争结果遭官府关押。获释后“立会招贤以排外为宗旨”创立伏虎会。光绪二十九年(19o3)他组织上万群众反对外国教会占领海宁县城焚毁该县天主教总堂。后遭清廷镇压事败伏虎会并入龙华会。

    白布会。最初是浙南一带的团练组织后来流入严州一带变成客民的同乡会。在濮振声出任领后改订章程按军事编制建立“独立军”从事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光绪二十八年(19o2)秋“天主教民专横官不能制”濮振声率领白布会起义活跃在建德、桐庐、新城三县交界处击败清军防守营继破从桐庐前来“进剿”的清军占据桐庐、分水两县并进兵严州府城。后来濮振声不幸被俘被监禁在仁和县署。起义失败后白布会仍在严州各地活动。

    平洋党由嵊县竺绍康创立最初是为了向当地土豪蔡老虎报杀父之仇1《军录》两广总督叶名琛折道光二十八年九月十二日。

    2王明伦:《团练与义和团运动》载《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路遥编:《义和团运动》巴蜀出版社1985年版第267—271页。

    由于清廷包庇蔡老虎因而把矛头指向官府接受了反清革命思想。

    鸟带党原是诸暨一带无业游民的组织以“劫质富户勒索财宝”为事。因腰缠玄带为号故名。辛亥革命时期因王金等人加入而重新活跃起来。王金是嵊县人秀才出身有文化知识在革命思想影响下于光绪三十年(19o4)创办大同学社以研究学术为名进行反清活动。在他们的带动下鸟带党也逐渐倾向于反清革命。

    除以上较大的会党外还有金钱党、祖宗教、百子会、白旗会、红旗会、黑旗会及青帮系统的私贩党等。

    辛亥革命时期教门作为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的原始形式的民间秘密组织在资产阶级推翻清皇朝封建统治的斗争中更难挥正面的作用。一些会党则由于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联络与领导逐渐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辛亥革命时期的会党辛亥革命时期积极参加反清斗争的秘密结社主要是会党。这些会党大多属于天地会与哥老会两大系统也称“洪门”与“汉留”。其活动地区主要在两广、江浙、江西、安徽、四川、两湖及陕甘等省甚至宁夏、新疆也现过哥老会的活动。

    辛亥革命时期会党的状况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

    先这时会党的成员虽然仍以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小私有者为主但这些阶级、阶层本身已生了变化。会党活跃的省份大多经济比较达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展的程度都比较高;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小私有者多已卷入商品经济的浪潮之中希望展资本主义。这种要求在受到国内封建统治的阻挠与外国资本主义的打击以后他们日益产生不满情绪不断进行自的反抗斗争。他们的斗争往往由于会党本身的弱点和落后性而陷于失败。一些有较高文化素养特别是受过西方教育熏陶的知识分子加入会党以后他们开始积极引导会党群众加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行列。其次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一支由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他们中间许多人曾留学国外接受过西方资产阶级的教育在思想上同封建制度日益格格不入倾慕欧美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当帝国主义的侵略日益加深腐朽的清廷采取投降卖国的政策使中华民族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严重危机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认识到要挽救祖国的危亡必须推翻清廷这个“洋人的朝廷”从而提出“革命排满”的口号主张废除封建的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亟需农民和其他下层人民的支持而同下层群众有着密切联系的会党便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可资利用的一支现成力量。会党也只有得到先进阶级的领导才能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作出更多的贡献。

    辛亥革命时期会党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不仅有可能性而且有现实的基础。

    会党具有长期从事秘密活动的经验有互济互助患难与共的传统和“富团结力守秘密重然诺急公死义”的精神。而且有自己一套组织系统是一支现成的队伍。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多是出身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虽有奋不顾身的革命热情却缺乏深入到群众中做艰苦细致的组织工作和动工作的本领他们希望有一支现成的队伍为自己所用会党正是这样一股力量。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会党的联络虽只限于其领而会党的家长制统治重义气绝对服从领的传统恰好有利于革命派这种联络工作。只要领被动员起来便可以带动一大片。革命派通过会党又可以进一步联系广大下层群众。

    会党长期受到清廷的镇压与迫害具有较强的反抗意识一直以“反清复明”为口号这同革命党人“革命排满”的口号在形式上颇为相似。经过革命派的联络与教育会党大多从原始、落后和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组织转化为具有民主革命倾向的团体。一些会党不仅组织上接受革命党人的领导而且政治上也接受了革命党人的纲领把原先“反清复明”和盲目排外的宗旨变为以推翻清皇朝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宗旨其活动逐渐纳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轨道因而在辛亥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

    1。两广天地会。

    辛亥革命时期两广地区的会党主要是天地会系统的三合会与三点会。

    其成员除农民和其他下层群众外也有一些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参加并成为会内领或骨干。他们中间一些人接触到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影响产生了民主意识思想上已不同于以往会党的领所以容易并乐于接受资产阶级的领导有的后来完全转变成革命党人了。如广东顺德人尤列少年时曾肄业于广州算学馆17岁时曾漫游上海继至日本长崎、神户。后来在上海“入闱”加入洪门。光绪十五年(1889)充任广东舆图局测绘生后闻香港华民政务司署招考书记员尤列“欲借此谙习外情遂毅然至港投考”。光绪二十一年(1895)与孙中山等创立兴中会其后又在南洋创立中和堂(洪门组织)以后并入同盟会1。广东惠州三合会领郑士良少年时即与洪门中人相往还后至广州德国教会开办的礼贤学校学习皈依基督教。毕业后进入博济医院附设的华南医学堂接受了许多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后来辍学回到惠州专门从事会党的联络工作2。有的会党领袖虽非知识分子出身但因曾在海外领略过资本主义的新鲜事物思想上也生了变化。如广西壮族人王和顺少年时曾投入刘永福部下后来参加了三合会。光绪三十一年(19o5)广西起义失败后“漫游海外、博考各国之政治典物”3也有了新的思想。

    这些具有新思想的会党领与骨干在革命形势的影响下迫切要求接受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领导把会党引导到革命的轨道上去。郑士良曾对孙中山说:“我虽是三合会的头目但我近来想非有新思想的人不能成大事。所以我想找一个这样的人我觉得你是这样的人便跟着你来了。”4光绪二十五年(1899)兴中会邀集长江哥老会、广东三合会领在香港举行联合会议。会党方面代表表示:“现今世运大开国事亦非昔比吾国岂能固步自封?因此特来向诸位请教。”又说:“现在如不了解国际情势贸然揭竿而1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尤列事略》中华书局1981年版。

    2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郑士良事略》。

    3《中国日报》19o7年9月28日。

    4《宫崎滔天谈孙中山》《广东文史资料》第25辑第321页。

    起则将遗祸于百年之后。而我们会党之中无人通晓外国情形所以对孙先生期望甚切。”1革命党对会党也颇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