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1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农学报》光绪二十三年四月(1897年5月)创刊半月一刊载“务农会”的略章农事奏折、条陈、农事(农业生产情况)西报、东报(译文)会事。翌年增加了禀牍、事状栏目改成旬刊。到光绪二十六年(19oo)《农学报》的篇幅每期减半格局变化为文篇与译篇罗振玉《农事私议》各文多在此年各期刊载。至光绪二十八年(19o2)刊头开始加“江南总农会印”字样。罗振玉在主编《农学报》时组织力量收集国内和翻译国外农学书籍汇编成为《农学丛书》署“江南总农会”编分七集包括233种译著(一说235种)清光绪末年(19oo—19o3年间)石印出版。这套丛书汇集了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不少要籍增添了不少民间农业生产调查内容反映了当时中国传统农学及其展趋向。它又通过译述欧美日本农书较全面地引进实验农学的丰富材料。《农学报》、《农学丛书》也以此确定了它在中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创办农业学堂对中国近代型农业肇始、展起基础作用的是兴办农业教育。沈宗瀚认为:“中国采用外国科学新法谋改良农业者初由学校教育入手。”1早在光绪十六年(189o)孙中山在《致郑藻如书》中就力主办学提到“虽多置铁甲广购军装亦莫能强也必也多设学校使天下无不学之人无不学之地”。光绪十七年前后他所写《农功》一文对比中西农政、农学提出“农部有专官农功有专学”的主张。光绪二十年(1894)他在《上1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书》1895载《张季子九录》《政闻录》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1931年。

    1沈宗瀚:《中国近代农业学术展概述》《中华农业史论集》(台)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75—3o4页。

    李鸿章书》中即切陈展农业、兴办农业学堂的重要。他说:“窃以我国家自欲行西法以来惟农政一事未闻仿效派往外洋肆业学生亦未闻有入农政学堂者而所聘西儒亦未见有一农学之师此亦筹富强之一憾事也。”中国农业教育最早展起来的是实业学堂。光绪二十二年(1896)江西高安县曾筹办蚕桑学堂。次年在中国蚕丝生产区浙江杭州由杭州知府林迪臣起创办蚕学馆于翌年开学修业年限3年。1898年3月张之洞在《设立农务工艺学堂暨劝工劝商公所折》里提出“于湖北省设立农务学堂研究种植、畜牧之学”。同年5月清光绪皇帝下诏各省州县皆立农务学堂。光绪二十六年(19oo)光绪帝下诏出茶叶的省设立茶务学堂出生丝的省设蚕业学堂。19o2年1月清政府又令各省为振兴农业于省城设农务学堂。光绪三十年(19o4)北洋马医学堂在保定成立。光绪三十二年(19o6)在安东建起奉天中等林学堂。191o年5月在天津建立第一个水产讲习所。光绪三十一年(19o5)起张謇即在南方筹办的水产学堂1912年选址在上海炮台湾正式成立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涵盖船舶驾驶、水产捕捞、水产加工、海水养殖、渔业经营等学科。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总理衙门在《遵筹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所拟方案“学问宜分科”里面第七项为“农学科种植水利附焉”。光绪二十八年(19o2)朝廷颁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书有:“农业科之目四一曰农艺学二曰农业化学三曰林学四曰兽医学”的规定。翌年又颁《奏定大学堂章程》其第六节农科大学项开列农学、农艺化学、林学、兽医学各科课程教学时数、实习安排已具有新式农业教育的格局。及至光绪三十一年(19o5)清政府被迫明令取消了科举。同年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筹议的京师大学堂农科被批准正式兴建为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在崎岖的筹备、展道路上行走了8年。任农科大学监督为罗振玉。他没有经受学校教育训练而任农科大学监督(校长);他没有农业科学基本功底而致力于农学的倡导和传播。罗振玉是中国从帝制到共和、由废科举到办学校教育巨大转折特定历史条件下曲折多态的著名人物其事迹迄今仍能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研讨的兴趣。

    光绪二十六年(19oo)前后清政府颁行的教育制度学校分为普通教育和实业教育。普通教育分为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大学堂分科中有农科大学。实业学堂分初、中、高三等。农业实业教育有初等农学堂、中等农学堂、高等农学堂。据统计宣统元年(19o9)全国有高、中、初等农学堂95所在校学生6o28人。中国早期高等农业教育教材、实习内容受日本影响较多。1913年金陵大学农科建立后美欧农业教育科学体制曾挥较大作用。

    创办农事试验场光绪二十八年(19o2)起河北、山东等不少省份建立了农事试验场。

    光绪三十二年(19o6)清政府设立农工商部内设农务一司管理农业行政。同年选择北京西直门外二里许乐善园旧址即今北京动物园及以西一些地区由农工商部筹设农工商部农事试验场1初建树艺、蚕桑、畜牧等科1穆祥桐:《农工商部农事试验撤《中国科技史料》1987(4)第22—27页。不久重新划为农林、蚕桑、动物、博物、畜牧等科作了中外种子比较中外农器比较肥料、植物病虫害、农药、畜牧兽医试验在中国肇始将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试验场还曾辟博览馆展示优良品种等。

    新式农科大学、农业学堂播下的种子新型农事试验场所开辟的基业为兴起的中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培育着一批又一批人才。这些人才中不少成了我国新农业科学教育战线和开拓新学科领域的元勋。当年他们披荆斩棘探索新路为农业各分支学科打下展基础的可贵创造精神为后辈所景仰和永志不忘。

    第二章手工业第一节鸦片战争前后至太平天国时期的手工业鸦片战争以前清代社会仍然沿续着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制度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手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基本生产部门。手工业中家庭手工业(即农民家庭手工业和城镇个体手工业)占绝对优势。随着商品经济的展家庭手工业的一些产品已作为商品来生产和售卖。官府手工业同以前一样占有着当时社会最高的生产技术和最大量的手工业劳动力。清代官府手工业的经营范围不及明代广主要经营纺织、陶瓷、军火、钱币铸造及造船等其中规模较大的官营手工业工场有:江宁、苏、杭三织造局京内织染局景德镇御窑厂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福建造船等。官府手工业的产品只供统治集团的消费和为其政治统治服务它是封建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前期民间工场手工业已在一些商品经济达的地区在某些生产行业中出现和展着。丝织业早在明代就已出现手工工场到了清代又有了进一步展规模愈加扩大分布地域更加广泛。另外与丝织业相关联的染印业也出现了手工工场。其他如云南的炼铜业、四川的井盐业、广东的冶铁业、景德镇的陶瓷业以及陕西汉中的造纸业均出现了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在这些手工工场中萌芽着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是由于受到封建统治者的严重摧残民间工场手工业展的度极为缓慢。

    鸦片战争以后以英国为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从此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大量的外国商品倾销到中国市场封建的自然经济结构遭到破坏。中国的手工业面临着与外国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竞争的不利局面。

    在鸦片战争结束后的最初十多年中中国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展的家庭手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商品的输入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这时期外国资本主义输入中国的商品以洋纱和洋布为主。而中国的家庭手工业主要从事的就是棉纺织业且质量、价格俱优于洋纱洋布。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说:“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而所标的价格比此地(中国福建省。引者注)的价格还压低了很多”1。中国家庭手工业生产的棉布有时甚至比曼彻斯特生产的洋布的成本还低2。在这种情势下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十分有限。有资料表明:英国输华货值鸦片战争前为数十万英镑战后增至2oo多万英镑但道光二十六年(1846)以后开始下降到咸丰四年(1854)为1oo万英镑多一点仅略过战前的水平1。

    这个时期家庭手工业遭受洋纱洋布打击的主要是东南沿海接近通商口岸的一些地区如厦门由于洋纱洋布的输入“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1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1卷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o4页。2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经济研究》1955年第2期。1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经济研究》1955年第2期。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2。宁波自五口通商后其地的棉纺织手工业“已经受到了显著的影响”“六年以前每疋售价六元的白布(叫南京土布)现在只要三元五角就能买到。这样和本地货相同的货物的进口已经使许多织布机停了下来”3。松江太仓的棉花梭布原来非常出名但道光二十六年(1846)包世臣在《答族子孟开书》中说:“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布市消减大半。”4可见这里的手工纺织业也明显地衰落了。另外广东顺德的织布业也由于“西洋以风水火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导致原先遍于县市的织布“女工几停其半”5。

    但总的看来除上述几个地区外这一时期中国的家庭手工业所受到的外国资本主义商品的冲击并不很大。

    咸丰元年(1851)洪秀全领导的空前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

    起义者以天京(南京)为都建立了与清皇朝对峙达14年之久的农民政权。为了保证革命斗争的需要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官营手工业体系将分散的手工业工人组织起来按照技术专业的不同分别设立“诸匠营”和“百工衙”。诸匠营和百工衙在“永安建制”时即在军队中设置了到天京后更加扩充。诸匠营采用军事编制有水营管理船只及水上运输;土营最初专门担任攻城挖地道的任务后来水泥匠编入该营又担任土木建筑工作。除“水营、土营而外又有木营其卒皆木工;金匠营其卒皆金银匠;织营其卒皆织机匠;金靴营其卒皆靴鞋匠;绣锦营其卒皆男绣匠;镌刻营其卒皆刻字匠各营以指挥统之”1。百工衙在军队中所设比较简单计有典旗帜、典炮衙、典铅衙(铅弹)、典红粉(火药)、典硝衙、典铁匠、典木匠、典竹匠、典绳索等9种都是军需品的生产。定都天京后又在食品、服装、建筑、交通、日用品、印刷、美术以及印玺、器饰、货币等各种手工业行业都设立了许多“衙”如:豆腐衙、舂人衙、宰夫衙、典织衙、缝衣衙、国帽衙、梳蓖衙、油漆衙、战船衙、镌刻衙、刷书衙等等名目繁多。另外太平天国还设有各种典官如:典金官、典玉局、典绣锦、典金靴、督铣炮、铸铜炮等等职同指挥每官领有人数不等的工匠。

    诸匠营和百工衙只为供应太平天国政权的需要而生产产品直接分配给各级单位不进入市场。生产者除吃、穿之外别无报酬。这种制度下生产效率相当高“凡军中所需咄嗟立办”2。它对于支援太平天国的革命战争满足太平军各项需要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太平天国非常重视有技术专长的手工业者。《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二十五家中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卒为之农隙治事。”定都天京后洪秀全曾下“招贤榜”称:“江南人才最多英雄不少或木匠、或竹匠、或铜铁匠吹鼓手你有那长我便用你那长;你若无长只可出出力的了。”2《清代钞档:道光二十五年三月十七日敬■奏》。

    3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1卷第494页。

    4包世臣:《答族子孟开书》《安吴四种·齐民四术》第34页。

    5冯奉初等:《咸丰顺德县志》卷3第45页。

    1张德坚:《贼情汇纂》卷5上。

    2张德坚:《贼情汇纂》卷4。

    1由于太平天国采取了有利于生产展的各项经济政策其统治区内手工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展。这里是我国主要的蚕桑产区在太平天国统治期间生丝的出口基本保持着增长的趋势。一个外国人记载说:“自1853年太平天国占领南京以来他们获得扬子江下游的大块产丝区域。1853年以前的1o年中中国的生丝出口每年平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