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10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列强强索大沽炮台的奏报以及要求她归政的谎报使她更加不满。当天召开第二次御前会议欲强行宣战遭到光绪帝等主和派的反对。慈禧太后只好下令死守大沽并命各省督抚调兵驰援北京。二十三日召开第三次御前会议决定派王文韶、许景澄等人前往使馆要求各国公使劝阻联军但未能成功。随后大沽沦陷的消息传到北京慈禧太后立即召开第四次御前会议在与列强的战争已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决定对外宣战。二十五日清廷布“向各国宣战谕旨”。

    在对外宣战的同时清廷下令招抚义和团对义和团犒赏银、米称义和团为“义民”派庄王载勋、协办大学士刚毅统带义和团在庄王府设坛挂号凡挂号者名为官团称“奉旨义和神团”;制订《义和团团规》要义和团听命于清廷如有违背者以“伪团”论处从而进一步欺骗和控制义和团。另一方面又暗中进行投降活动随时准备跟帝国主义妥协。宣战后仅四天慈禧太后就下令停攻使馆并派人商议和局。她还在给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人的电旨中对他们反对宣战、主张镇压义和团的态度表示了肯定认为他们的主张是“老成谋国之道”1。六月初三日(6月29日)慈禧太后再次向各国公使保证将继续保护使馆并对义和团“设法相机自行惩办”2。初七日清廷又向俄、英、日出呼吁乞求帝国主义“暂弃小嫌共维全局”3。

    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等为的洋务派集团反对宣战主张坚决镇压义和团以免招致列强的干涉。英国惧怕义和团运动波及长江流域威胁其在华利益表示愿意以武力支持张之洞、刘坤一等“维持秩序”。清廷对外宣战后他们拒不奉旨反而通过盛宣怀指使上海道余联沅于五月三十日(6月26日)与各国驻上海的领事制订了《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1。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闽浙总督许应骙等都先后对“东南互保”表示了支持。“东南互保”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的反帝斗争阻碍了义和团向南方的展也使帝国主义列强得以集中兵力镇压北方的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186—187页。

    2同上书第2o3页。

    3同上书第228页。

    1《官方文电》《义和团》第3册第327页。

    第三节八国联军的暴行为了加紧进攻天津帝国主义开始不断增兵。至六月(7月)上旬兵力已达1。8万余人。六月十三日(7月9日)联军分三路围攻据守天津城西南的聂士成军和团民遭到清军和义和团的顽强抵抗。正如一位外国官员所言:“我曾经见到过世界各地的战斗但从来没有见到过象对付这些未经训练过的中国人更为艰苦的战斗了。”2聂士成力战身亡。就在这关键时刻清廷派力主镇压义和团的四川提督宋庆到天津主持军务。宋庆按照朝廷的旨意命令军队大肆屠杀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夹攻下义和团受到严重伤亡大大削弱了守卫力量。六月十八日(7月14日)天津城陷落。

    清廷在天津失陷后更急于投降派人到外国使馆慰问表示道歉、赔款、惩凶。但是帝国主义为了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拒不理睬加紧准备进犯北京。七月初十日(8月4日)八国联军近2oooo人从天津沿运河两岸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和部分清军进行了英勇抗击。但清廷却任命李鸿章为议和全权代表向侵略者乞和。二十日侵略军占领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往西安。联军以北京为基地四出扩大侵略占领山海关、保定等地。

    在镇压义和团的过程中侵略军到处烧杀抢掠犯下累累暴行。在攻陷大沽后连日纵火将繁华的市区夷为平地。攻入天津后联军对着逃难群众任意开枪、放炮天津城内“但见死人满地房屋无存”1。占领北京后八国联军开始了更加疯狂的屠杀和掠夺。他们大肆杀戮义和团民仅在庄王府一处就杀戮、烧死了17oo多位团民。任八国联军总司令的德国元帅瓦德西还纵兵大掠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当时从公使、将军直到传教士、士兵都参与了这一暴行。日军从户部抢去白银3oo万两并烧房毁灭罪证。各官衙所存库款被抢劫一空损失约计6ooo万两2。堆满金银和历朝宝物的皇宫、颐和园等地也遭到洗劫大量的珍贵文物被抢掠、毁坏。明代的《永乐大典》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洗劫成为残本此次又失去3o7册。正如时人所言经过这场浩劫“中国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家奇珍扫地遂尽”3。

    俄国除参加帝国主义联军外还单独出兵侵占中国东北地区。当义和团运动展到东北地区后光绪二十六年六月(19oo年7月)俄国以保护中东铁路为借口调集15万军队分兵几路先后攻入黑龙江、吉林、盛京。到月(1o月)间东北全境几乎都被俄军控制。俄国侵略军到处烧杀抢掠。仅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被杀害、烧死和淹死在黑龙江里的中国人民就有7ooo多人历史悠久的古城瑷珲被烧成一片瓦砾。列宁当时就愤怒谴责俄国侵略者“把一座座村庄烧光把老百姓赶进黑龙江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1。

    面对俄国的野蛮侵略东北义和团和各族人民到处掀起了抗击侵略军的2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八国联军在天津》齐鲁书社198o年版第255页。1佚名:《遇难日记》《义和团》第2册第172页。

    2佐原笃介:《拳乱纪闻》《义和团》第1册第199页。

    3柴萼:《庚辛纪事》《义和团》第1册第316页。

    1《对华战争》《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o页。武装斗争。后来他们组成了“忠义军”转战各地提出了“御俄寇复国土”的口号不断袭击俄军使其坐立不安。

    第四节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争着从中国攫取最大的利益。它们之间矛盾重重争夺激烈。俄国主张撤兵、议和并支持慈禧太后继续掌权但条件是清廷承认其独占东北。英国希望废慈禧太后由光绪帝主政建立一个由英国政府控制的政权。日本也试图争夺东北故支持英国反对俄国。法国为了遏制英国在两广的扩张倾向于支持俄国。德国则正在继续调兵企图以武力占领烟台以便加强对山东的控制反对立即议和提出了惩办慈禧太后和载漪的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争吵后列强逐渐达成一致意见即接受美国提出的第二次“门户开放”政策继续维持以慈禧太后为的清廷的统治形式上保持中国的“领土与行政完整”实质上是要建立对中国的共管。在这个基础上这些国家跟清廷的代表李鸿章和庆亲王奕䜣开始媾和谈判。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19o1年9月7日阴历辛丑年)俄、英、美、日、德、法、意、奥、比、荷、西11个国家迫使清廷签订了《辛丑条约》。除正约之外还有19个附件。主要内容如下:1。清廷向各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九亿八千多万两还有各省地方赔款两千多万两总数过十亿两;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由帝国主义控制作为偿付赔款之用。

    2。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拆毁大沽炮台从北京、天津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允许外队驻守。

    4。清廷向各国认错道歉惩办曾经支持过义和团的各级官员并保证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行为违者处以死刑。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沉重枷锁。巨额的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不仅加剧了清廷财政危机而且使列强得以控制了清廷除田赋之外的主要财政来源;使馆区的设立炮台的拆除军队的驻扎等使列强进一步强化了对清廷政治和军事控制。它又一次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的破坏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

    慈禧太后因为继续保持了她的地位所以对这个条约非常满意竟然宣称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甘愿充当帝国主义势力统治中国的工具。早在逃亡西安的途中她就已命令各地官兵剿灭义和团。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四日(19oo年9月7日)清廷布上谕公开出卖义和团。声称:“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1各地清军开始大肆绞杀义和团并以此献媚于侵略军。联军统帅瓦德西曾说:“当联军前进之际常常现中队与拳队相战之遗迹。各个城镇入口之处多悬已斩拳队领袖之头以欢迎联军。”2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义和团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血的教训使团民们警醒。他们开始摈弃“扶清”的提法。光绪二十七年(19o1)四川的义和团相继提出了“灭清剿洋”、“扫清灭洋”的口号。第二年在直隶省1《义和团》第4册第52页。

    2《瓦德西拳乱笔记》《义和团》第3册第3o页。

    爆了景廷宾领导的起义。起义军打出“扫清灭洋”、“官逼民反”的大旗纵横2o余县向教会势力和前来镇压的清军起了猛烈的进攻。清廷调集重兵进行镇压外国侵略军6ooo余人也前往“助剿”起义失败。

    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但是义和团以其英勇顽强的斗争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压迫的反抗精神它向世界昭示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民族的独立与尊严。

    义和团运动自其爆之日起就遭到了当时西方的资产阶级及其政府的攻击。他们指责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是由“黄种人敌视白种人”、“中国人仇视欧洲的文化和文明”引起的。对此列宁曾撰文批驳道:“是的中国人的确憎恶欧洲人然而他们憎恶的是哪一种欧洲人呢?为什么要憎恶呢?中国人憎恶的不是欧洲人民因为他们之间并无冲突他们憎恶的是欧洲资本家和唯资本家之命是从的欧洲各国政府。那些到中国来只是为了大横财的人那些为了取得贩卖毒害人民的鸦片的权利而同中国作战(1856年英法对华的战争)的人那些利用传教伪善地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1在此列宁对中国人民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的正义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祖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时刻在腐朽清廷已无力捍卫国家主权的背景下中国人民挺身而出组织起来保家卫国出了吼声:“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那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他们是在为国家和自己的生存而战。“好男儿要灭洋好女儿要保国灭了洋、保了国我们才能活。”所以义和团所反抗的先而且最主要的就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奴役而不是什么来自西方的先进的文明。曾任美国驻华使馆代办的何天爵也曾这样指出:“要追根寻源就必须回到六十年以前中国人和外国人开始有外交接触或联系的时候。要懂得它的势力和力量必须探索当时起席卷全国的排外情绪研究它是由一个接着一个的事件所孕育被上千次互相误解与不平的真实原因所加重它代表六十年来增长的愤怒和仇恨由于长年的压迫而更加激烈它获得亿万没有卷入运动的中国人的衷心的同情。毫无疑问义和团运动代表了他们一种爱国的努力是要把他们的国家从外来侵略和可能生的瓜分中拯救出来。”1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程。在义和团运动期间广大的义和团民和爱国将士不怕流血牺牲表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同帝国主义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使得侵略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的民气”并断言“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中国不啻“梦呓”2。长期占据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职位的赫德也认为不可能瓜分中国因为义和团运动使他意识到“不论中国哪一部分领土被分割去都必须用武力来统治。像这样被分割去的领土越大治理起来所需的兵力就越多而骚乱和叛乱的生就越是确定无疑。中国如被瓜分全国就将协同一致来反对参与瓜分的哪几个外国统治者。”他承认义和团运动是一个为1《对华战争》《列宁选集》第1卷第279页。

    1何天爵:《中国之过去与将来》转引自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6页。

    2《瓦德西拳乱笔记》《义和团》第3册第86页。

    了使中国强盛起来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