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政变”(咸丰十一年为辛酉年)或称“祺祥政变”、“北京政变”。
奕䜣和肃顺等人虽然在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的问题上立场一致但在对待外国侵略者的态度上却有所不同。奕䜣对外国侵略者是“待以优礼”“以信义笼络”而肃顺等人则要维持“天朝”的威风对外国侵略者心存疑惧。因此外国侵略者担心肃顺等人一旦返回北京外交上很可能出现反复不希望他们继续掌握实权而支持能“尽心和议”的奕䜣。慈禧太后和奕䜣的上台使外国侵略者感到非常满意认为这完全是他们“几个月来私人交际所造成的”也是奕䜣等人“对外国人维持友好关系使然”1。英国驻华公使普鲁斯在致英外交大臣的信中说:“在过去十二个月中造成了一个1严中平:《一八六一年北京政变前后中英反革命的勾结》《历史教学》1952年4月号。倾心于并相信(同外国)友好交往可能性的派别有效地帮助这一派人掌权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成就。(我们)在北京建立了令人满意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了这个政府的顾问。”2从此清廷与外国侵略者开始走上了彼此结合的道路。清廷决意求助于外队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公然宣布“借师助剿”。而英、法、俄、美等国为了全部实现《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规定的权利也撕下了“中立”的伪装公开向清廷提供武器军火组织军队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慈禧太后、奕䜣等清廷最高统治者对外依靠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对内则注意调整同曾国藩集团的关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慈禧太后等人懂得清廷所依赖的武装力量八旗、绿营已基本上被太平军摧毁要巩固其统治地位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必须依靠掌握有能同太平军对抗的唯一军事力量的曾国藩集团给他们以更大的权力。还在咸丰十年江南大营覆灭后咸丰帝接受肃顺的建议给曾国藩以地方实权任命他为署两江总督旋实授并加钦差大臣衔督办江南军务节制大江南北水6各军。咸丰十一年慈禧太后上台的当月又命令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节制四省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官员。两个月后又加曾国藩太子少保衔授为协办大学士。不仅用兵方略听从曾国藩甚至任命大员也听他的意见。慈禧太后对曾国藩集团的放手使用改变了过去既使用又限制的方针调整了满族贵族和湘军集团的关系;而曾国藩集团也就得以展成为地主阶级当权派中最大的实力派。到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陷天京四年多的时间曾国藩集团共有21人先后出任总督、巡抚。以同治二年(1863)为例当时清廷共设8个总督(未含漕运总督、河道总督)、15个巡抚实缺曾国藩集团竟占了5个总督、9个巡抚。曾国藩集团不仅拥有军事大权而且掌握了地方政权和财权。
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与奕䜣之间在权力上的矛盾、斗争日渐显露出来。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清廷政局逐渐稳定下来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也日趋巩固于是就处心积虑地要削弱奕䜣的权力。同治四年(1865)她以奕䜣“目无君上”、“暗使离间”等罪名下诏革除其一切差事。慈禧太后这一突然的重大政治举措使许多王公大臣感到惊诧纷纷上折请求收回成命。她见用权示威的目的已经达到而且出于政治需要也就采取先打后拉的手法仍令奕䜣管理总理衙门接着又恢复他的领班军机大臣职务但取消了议政王的称号。从此慈禧太后大权独揽。
清廷与外国侵略者的公开勾结对曾国藩集团的加强依靠这就使太平天国和各地人民的起义所面临的形势比以前更为复杂和险恶。
2坂野正高:《中国和西方》(1858—1861)第241页。
第五章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第一节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农民阶级的一些弱点在起义队伍中逐渐显露出来。起义初期的反封建的朴素平等思想逐渐被封建等级观念所侵蚀。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等级非常森严。天王及诸王、侯都是世袭的。一些领导人滋长了享乐腐化的倾向起义初期那种“敝衣草履徒步相从”的质朴思想作风多被抛弃代之而起的则是对权利名位和豪奢生活的追求。太平军进入南京后立即大兴土木把两江总督衙门扩建为天王府拆毁了大批民房动用了成千上万的男女劳动力“半载方成穷极壮丽”旋被大火烧毁。咸丰四年又在原址复建方圆十余里宫殿林苑“金碧辉煌”“侈丽无匹”。东王府的修建也是“穷极工巧聘心悦目”。至冠履服饰、仪卫舆马等都备极奢华。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疏远原来“寝食必俱情同骨肉”变为“彼此睽隔猜忌日生”宗派色彩日益明显。
随着战争形势的展和起义队伍的壮大成分日益复杂有不少地主、士绅、胥吏、商人以及游民、溃勇等进入太平军。其中有些是暗藏的敌对分子有些是投机分子。他们或在太平军中进行挑拨离间煽动逃亡、叛变甚至与清军暗通消息企图从内部进行破坏或以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作风来腐蚀太平军。
咸丰六年(1856)八月正当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的时候领导集团内部生了公开的分裂。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之一曾经为太平天国建立不少功勋。但是随着革命事业的展他日益居功自傲“威风张扬不知自忌”1。咸丰六年七月清江南大营被打垮天京被包围的形势暂时解除杨秀清乘机扩大个人权势遇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洪秀全密召在江西督师的韦昌辉、在湖北督师的石达开迅返回天京。韦昌辉对杨秀清长期怀有不满情绪在接到洪秀全的密令后立即率领心腹部队于八月初三日(9月1日)深夜赶到天京包围了东王府次日晨将杨秀清及其眷属杀害。接着天京城内生混战太平天国优秀将领和战士两万多人死亡。经过这场屠杀韦昌辉控制了天京独揽军政大权在天京造成恐怖局面。
八月中旬石达开从湖北回到天京责备韦昌辉不该滥杀。韦昌辉又企图杀石达开。石达开闻讯后逃往安徽安庆起兵讨伐韦昌辉。韦昌辉的屠杀和专擅横暴激起了天京广大将士的愤怒。洪秀全接受将士的要求于十月初杀死了韦昌辉结束了韦昌辉对天京历时约两个月的恐怖统治。
十月下旬石达开回到天京。洪秀全命他提理政务“合朝欢悦”。但是洪秀全经杨、韦事件之后对石达开也心存疑忌又封其兄洪仁为安王、洪仁达为福王同理政事以牵制石达开。咸丰七年五月(1857年6月)石达开因为洪秀全对他不信任离开天京率大批精锐部队单独作战。他的这一行动使太平军的兵力大大分散和削弱。石达开的军队起初在江西、浙1《李秀成自述》影印本。
江、福建等省活动屡战不利。从咸丰九年起转战于湖南、广西、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多次击败清军对这些地区的群众起义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他脱离天京后毕竟是孤军作战没有建立根据地粮食、武器补给困难部队的战斗力日益削弱分离叛降的情况不断出现。同治二年四月(1863年5月)石达开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今石棉县安顺场)被清军包围全军覆没。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它破坏了内部的团结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损伤了元气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清廷趁机纠集军队于咸丰六年底攻陷武昌、汉阳随后占领江西大部分地区并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围困天京。
第二节艰苦转战和改革内政的努力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分裂后形势顿挫。洪秀全为扭转危局曾作了努力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等一批青年将领担负军事重任。
咸丰八年(1858)六月陈玉成、李秀成会集各路将领在安徽枞阳镇(今桐城县东南)召开军事会议决定采取联合作战方针同心协力解除清军对天京的包围。七月陈玉成等部太平军在皖北作战击溃署安徽巡抚李孟群部湘军攻占庐州。八月陈玉成、李秀成两军在滁州境内会师东进攻破浦口再次击溃江北大营并进占江浦。浦口一带战斗的胜利打通了天京与江北的交通解除了江北清军对天京的封锁。其时湘军主力李续宾部在攻陷江西九江后乘势侵入安徽进逼庐州咽喉三河镇。十月陈玉成、李秀成率军救援。太平军乘大雾起猛攻李续宾部乱成一团拼死突围终不得出。经过激战太平军摧毁了湘军全部营垒歼灭曾国藩之弟曾国华等湘军数千人李续宾自杀。太平军乘胜追击收复桐城围困安庆的清军不战而逃皖北复为太平天国所有。天京上游局势至此暂时得到稳定。咸丰九年三月(1859年4月)洪仁酉愀劾吹教炀=鹛锲鹨搴蠛槿诗迫于清军缉捕于咸丰二年避居香港。他在香港接触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情况。到天京后被封为干王总理太平天国朝政。因为诸将的不满不久洪秀全又先后封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其他将领也6续封王。
洪仁蚝樾闳岢隽恕蹲收卤唷贰U馐且桓鐾吵锶值姆桨浮T谡畏矫婧槿诗认为立政的关键“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所谓“设法”就是制定法律、制度。他指出立法的重要性英国之所以成为当时“最强之邦由法善也”。他反对“结党联盟”针对当时存在分散、离心的倾向强调要“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一”。在经济方面洪仁髡欧滦鞣叫税焯贰⒙执⒂示帧⒐こА⒖笊健⒁械冉崩鞔丛煺摺白宰ㄆ淅薄T谒枷胛幕矫嫠髡派柩Ч荨⒁皆航嗣ち圃骸Ⅶす压露涝骸⒂ぬ媒碛钏鹿鄹镆跹舭松烦帕鞫槊窠缬ぁ⒙蚵羧丝诩笆褂门狙辖黄肟凇K古心侵帧安晃袷笛ёㄊ赂∥摹钡难Х缭凇督涓∥那裳在汀分兄髡拧拔囊约褪笛怨蟠有摹碧岢扒惺得魍甘谷艘荒苛巳弧钡那趁魑奶濉:槿诗的这些建议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时社会展的客观要求。洪秀全对这些建议深为赞赏。但由于当时还缺少必要的条件这些政策没有能够施行。
咸丰十年二月(186o年3月)太平天国为打破江南大营对天京的围困派李秀成等奇袭浙江杭州以分散江南大营兵力然后太平军迅由杭州回军会同陈玉成等部猛攻江南大营。闰三月(5月)击溃了江南大营解除了对天京的包围。钦差大臣和春、帮办大臣张国梁率残部逃奔丹阳。太平军乘胜追击连克丹阳、常州、无锡。清军节节溃败张国梁在丹阳落水而死和春在浒墅关自杀。四月太平军又相继克苏州、浙江嘉兴等许多州县开辟了苏南地区建立了以苏州为府的苏福省。
当太平军席卷江南、逼近上海的时候上海的官僚、地主、买办大为恐慌。江苏巡抚薛焕派上海道吴煦向英、法领事请求派兵防守县城得到了他们的同意表示将协助清军“弥平一切不法叛乱保卫上海”1。美国流氓华尔(。ard)也在薛焕、吴煦的支持下招募外国在华的一些亡命徒组成了洋枪队。咸丰十年六月李秀成率太平军在江苏青浦大败洋枪队重伤华尔。七月太平军逼近上海城时遭到协助清军防守的英军和停泊在黄浦江的英、法军舰炮火的攻击李秀成还想与“洋兄弟”取得谅解严禁还击致使太平军遭受重大伤亡只得从上海地区撤退。
1呤唎著王维周译:《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上册第2o5页。
第三节保卫安庆和经营苏浙当太平军向东南进军时曾国藩的湘军包围了安庆。安庆是太平军和皖北捻军进行联系的纽带也是保障天京、保证粮食供应的战略要地。为解安庆之围太平天国决定由陈玉成、李秀成分兵两路攻武昌以牵制湘军回援。陈玉成率北路军从安徽入湖北于咸丰十一年二月攻克黄州(今黄冈)逼近武昌。武昌城内一片混乱湖广总督官文惊慌失措官员纷纷逃遁。当时在汉口租界的英国参赞巴夏礼为阻止太平军进攻武汉赶到黄州会见陈玉成声明要保护武汉的商务太平军“必须远离该埠”。由于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加上李秀成大军迟迟不来会师安庆形势又日益吃紧使陈玉成放弃进攻武昌回师救援安庆。李秀成锐意经营苏南、浙江对救援安庆抱消极态度。直到咸丰十年十月因江西、湖北一带的大批起义群众要求参加太平军他才以招兵西进为主要目的留下主力部队防守苏州、常州自己率领一部分太平军从皖南经浙江进入江西。咸丰十一年五月进兵湖北前锋攻占武昌县。李秀成在兴国会见了英国驻汉口领事金执尔(。11)金执尔加以阻挠和恐吓。当对陈玉成已从湖北折返安庆李秀成终于放弃了进攻武汉的计划率军从湖北撤入江西。
太平军攻武汉、保安庆的战略决策未能实现曾国藩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