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魏源:《圣武记》卷11“兵制兵饷”。
1《光绪大清会典》卷82。
蒙古佐领下抽调组成。顺治元年定营制分左、右翼。设官为前锋统领正二品左右翼各一人参领正三品侍卫正四品前锋校正六品等。统领掌前锋营之政令参领、侍卫掌督率前锋“警跸宿卫”或与前锋校等分管文书事务。
护军营由八旗初设的巴牙喇营展而来从八旗满洲、蒙古中选拔的精锐兵组成。设官有护军统领正二品参领正三品副参领正四品委署参领给五品顶戴及护军校正六品等。统领掌护军营之政令担负皇帝一切护卫任务。参领、副参领率护军扈从和宿卫或与护军校等分掌文书章奏。步军营清初已有满、蒙、汉军组成的步军营总计步军二万一千一百五十八人。康熙十三年(1674)定步军统领兼提督京城九门事务三十年又兼管巡捕三营事务乾隆时扩编为五营。于是步军营设官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从一品由皇帝亲信大臣兼任。统领掌九门管钥统帅八旗步军五营将士周围巡哨以卫京邑总兵佐之。步军营的特点一是合满、蒙、汉为营皆隶于统领;二是五城巡捕营步兵万人皆绿旗兵亦隶步军统领附于八旗禁旅1。
此外禁旅八旗还有圆明园护军营、火器营、健锐营、虎枪营等营制和官兵担负各种特殊任务。
清军入关后建立八旗驻防制。将十余万八旗劲旅派往京畿、东北、内地及边疆险要驻扎。各地驻防八旗合满、蒙、汉军为营编佐领官兵旗籍仍隶京旗佐领。驻防官署称为衙门有将军衙门、都统衙门等均将官衔列于衙门之上而连称。衙门机关根据事务繁简设主事、笔帖式办理日常事务长官主要有将军从一品都统从一品专城副都统正二品。他们带领军队驻扎一个地方“掌镇守险要绥和军民均齐政刑修举武备”2构成一个小社会无所不管。有的还设参赞大臣、领队大臣、总管、副总管、城守尉、防守尉及参领、协领等官协助为治。各省以将军、都统、副都统等为的驻防分布大致是:盛京将军(驻盛京今沈阳市)、吉林将军(驻吉林今吉林市)、黑龙江将军(驻齐齐哈尔)、绥远城将军(驻绥远城今呼和浩特市)、江宁将军(驻江宁今南京市)、福州将军(驻福州)、杭州将军(驻杭州)、荆州将军(驻荆州今江陵县)、西安将军(驻西安)、宁夏将军(驻宁夏)、伊犁将军(驻伊犁)、成都将军(驻成都)、广州将军(驻广州)、热河都统(驻承德)、张家口都统(驻张家口)、密云副都统(驻密云)、山海关副都统(驻山海关)、青州副都统(驻青州今益都)。此外有山西驻防城守尉两人一驻太原一驻右卫(今右玉县)河南驻防城守尉一人驻开封均隶巡抚管辖。
绿旗兵又称绿营兵因使用绿色旗帜而得名。清入关后始建绿旗兵1魏源:《圣武记》卷11。
2《清史稿》卷117《职官四》。
主要是收编明朝的汉人旧军队将官也是用明朝军队的旧名称。这支绿旗武装兵额在六十至八十万左右过八旗兵三倍以上是清朝建立和维护在全国统治的经制兵起着重要作用。
清朝的绿旗兵除少数驻防北京城直隶禁旅以外绝大多数驻防全国各省。绿旗兵以营为基本单位营制构成系统是标、协、营、汛。在地方上属总督、巡抚、总兵、副将等统率。总督为最高长官其直属之兵称为督标依次是巡抚所属称抚标提督所属称提标总兵所属称镇标。驻防将军、河道总督、漕运总督所属分别称为军标、河标、漕标。副总兵(副将)所属称协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属称营。千总、把总所属称汛1。
绿旗兵单独营制的最高长官是提督全称提督军务总兵官从一品掌节制镇、协、营、汛。下设镇守总兵官正二品统辖本标官兵。副将从二品为提镇分守或综理军务。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官或分掌分防军政或充中军并兼理营务、粮饷等。清代各省绿旗提督主要有:直隶提督(驻古北口)四川提督(驻成都)广东6路提督(驻惠州今惠阳)、水师提督(驻虎门)广西提督(驻柳州)云南提督(驻大理)贵州提督(驻安顺)江南提督兼水师(驻松江)陕西提督(驻固原)甘肃提督(驻甘州今张掖)新疆提督(驻乌鲁木齐)福建6路提督(驻泉州)、水师提督(驻厦门)浙江提督兼水师(驻宁波)湖北提督(驻襄阳)湖南提督(驻辰州)。尚有安徽、山东、山西、河南、江西巡抚兼提督。
第二节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产生的历史背景议政王大臣会议是“议政王”与“议政大臣”集议诸事的一种议政形式在清朝前期相当长的时间里为皇帝指挥下议处军国大政的最高权力机构。这种特殊的治理国政制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先是与八旗制度及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密切相联的。
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分封子侄为旗主贝勒辖治旗下人员两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君臣君民的隶属关系。天命年间努尔哈赤亲领正黄、镶黄两旗大贝勒代善是正红、镶红两旗的旗主二贝勒阿敏主镶蓝旗三贝勒莽古尔泰辖正蓝旗四贝勒皇太极领有正白旗镶白旗为汗之长孙杜度辖领。汗之其他子侄、孙阿巴泰等贝勒也各自拥有汗赐予的若干牛录。
由于各旗主贝勒的强大权势及其激烈争夺汗位努尔哈赤于天命七年(1622)三月初三日向八旗贝勒宣布今后要实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1《光绪大清会典》卷43。
度新汗由八贝勒商议后“任置”军国大政由八贝勒议处汗与八贝勒并肩而坐同受大臣国人朝拜。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病故经大贝勒代善提议诸贝勒“任置”皇太极为新汗以汗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为主辅以诸贝勒议处全政要务。
雄才大略的皇太极对这种“共治国政”制十分反感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极力压抑旗主贝勒权势提高汗的权力。天聪四年他借二贝勒阿敏放弃永平之事将其定为欺君误国罪幽禁终生以忠顺于己的济尔哈朗继任镶蓝旗旗主。天聪九年底又追定已故三贝勒莽古尔泰及其亲弟德格类谋叛大罪将正蓝旗并为己有独掌正黄、镶黄、正蓝三旗并借故训斥大贝勒代善。这样一来旗主贝勒的权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度难以延续下去了因而议政王大臣会议应运而生。
崇德年间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天聪十年(1636)四月大贝勒代善等八旗贝勒大臣尊天聪汗皇太极为“宽温仁圣皇帝”改国号为清年号崇德。皇太极分封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岳讬、豪格为和硕亲王阿济格为多罗郡王杜度、阿巴泰为多罗贝勒。崇德二年(1637)四月帝又命贝子尼堪、罗托、博洛等与议国政各旗又各设议政大臣三员。此时的亲王、郡王皆是议政王杜度、岳讬、阿巴泰等在天命年间就是“议政贝勒”此时继续与议国政八固山额真原来便系在议政处“与诸贝勒偕坐共议”加上各旗专设议政大员三员及几位被帝指定议政的贝勒这就是“议政王大臣会议”或“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的全部成员约有四、五十人。
崇德元年起清国正式进入在皇帝指挥之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议处军国大政的新时期。崇德年间(1636—1643)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职掌不算广泛各旗内部事务由该旗旗主贝勒处理特殊者交六部一般事务如举行科举佥拨差役分配人畜财帛兴建殿、堡、山陵工程等等有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政务由各管理部务之王贝勒督责本部官员分别处理只是当各部事务“有不能决断者”才由议政王贝勒大臣会同议决。此时议政王大臣会议之职掌主要有二一是军务“凡遇出师必先议定而行”二是审理满洲王公大臣刑案。
这七、八年中议政王大臣会议主要是遵依皇帝之旨对宗室贵族过误予以议处以压抑王权提高君权加强集权制。第一件大案就是对岳讬的惩治。岳讬是礼亲王代善之子封成亲主主镶红旗长期“统摄”兵部机警聪睿善于用兵是当时诸贝勒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岳讬早年与皇太极交往密切在任置皇太极为新汗的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正因为其有才有权有功有势与其父代善一起红旗势力过分强大故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这俩父子成为皇太极打击的主要对像。崇德元年八月皇帝命诸王及大臣议处岳讬以根据不足之六事给其定上心怀异志对君不敬之罪实际上是罗织罪状有意加害。王大臣拟议岳讬论死或免死监禁、籍没皇帝却命革亲王爵降为贝勒罚银千两1。次年八月十八日皇帝命岳讬在八旗王公大臣较射时射箭岳讬以臂痛推辞未遂随意拉射弓堕地掷向蒙古诸王、贝勒、贝子、公、大臣以其妄自尊大议论死或幽禁籍没皇帝命降为贝子解兵部任罚银五千两暂令不得出门1。
第二件大案是处罚代善。崇德二年六月皇太极命法司审理上年进攻朝鲜时违令人员。法司断言代善犯有多选十二员侍卫、秣马于王京等六罪拟议削王爵。皇帝命王贝勒贝子大臣会审议政王贝勒大臣赞同法司之议。可能皇太极知道法司与议政王大臣系揣摩己欲压抑红旗势力因而小题大作太过分了不利于政局的稳定故仅“以代善罪状宣谕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群臣”而“悉宥之”2。
此后议政王贝勒大臣又遵依帝旨多次议处代善、岳讬及其他王公如豫亲王多铎、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英郡王阿济格、肃亲王豪格、郡王阿达礼贝勒阿巴泰、杜度、罗洛宏贝子尼堪、博洛、公扎喀纳、篇古、博和托、屯齐喀、和讬、杜尔祜、穆尔祜、特尔祜等皆因各种过失而遭受议处。这样一来诸王权下降君主权上升了。
顺治年间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展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后事务纷繁摄政王多尔衮、福临给予议政王大臣会议更加广泛的职权议处军国大事。顺治元年六月多尔衮与在京王贝勒大臣定议“应建都燕京”遂由沈阳迁都北京3。顺治四年七月多尔衮命内大臣、六部尚书“偕诸王定议”进封多铎为辅政叔德豫亲王之事王大臣遵谕赞同此议。顺治五年十一月摄政王出京行猎闻喀尔喀部落二楚虎尔临近边界立“集诸王大臣议”决定遣英亲王阿济格、郡王博洛、硕塞等统兵戍守大同1。六年六月多尔衮统军离京往征大同叛将姜瓖时谕令各部事务由内大臣、大学士、固山额真谭泰等人裁处“其军国大事集英亲王、议政大臣、固山额真公同商议”2。
摄政王多尔衮充分利用议政王大臣会议来打击反对派惩办与己不和的王公大臣先是集中打击肃亲王豪格及正黄、镶黄二旗拥戴豪格的大臣。1《清太宗实录》卷3o页29。
1《清太宗实录》卷38页1o。
2《清太宗实录》卷36页21。
3《清世祖实录》卷5页15。
1《清世祖实录》卷41页16。
2《清世祖实录》卷44页26。
早在入关前夕顺治元年四月初一正黄旗满洲固山额真何洛会等讦告其主肃亲王豪格欲与属员杨善等谋乱辱骂多尔衮于是“诸王、贝勒、贝子、公及内大臣会鞫”遂“夺其所属七牛录人员罚银五千两废为庶人”诛杨善等四员大臣3。同年十月以豪格从征仍复王爵但顺治五年三月初六日豪格又被人讦告徇隐部将冒功欲将杨善之弟机赛补护军统领“于是诸王、贝勒、贝子、大臣会议”后奏称“豪格应拟死”多尔衮假示宽大命免死幽禁夺其所属人员4。豪格寻即幽死妻被叔父多尔衮霸占。就在幽禁豪格之前两天诸王大臣会议郑亲王济尔哈朗与两黄旗索尼、图赖、鳌拜、巩阿岱、锡翰、谭泰、图尔格、塔瞻等八大臣于太宗死时谋立豪格为君拟议处死郑亲王、鳌拜、索尼、革塔瞻、锡翰、图尔格等人爵职多尔衮降旨降郑亲王为郡王罚银五千两鳌拜免死赎身;索尼免死革职赎身黜为民;塔瞻等分别削爵、革职1。
多尔衮运用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制裁反对派固然收到了很大效果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自己很快也要成为议处的对象。
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多尔衮病故次年正月十二日福临亲政议政王大臣会议进入到新阶段活动频繁成员增加议题广泛权限很大。
福临相继命亲王硕塞、富绶郡王多尼、济度、岳乐、勒都、罗科铎贝勒尚善、杜尔祜、杜兰议政加上原有的议政王济尔哈朗、满达海、博洛、尼堪、勒克德浑以及贝子务达海、锡翰镇国公韩岱共有二十名议政王、贝勒、贝子、公。皇帝又规定六部满蒙尚书、蒙古八旗固山额真皆系议政大臣大学士满洲希福、额色黑、图海汉军范文程、宁完我一度也被任命兼议政大臣后因“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