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通史- 第10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检司等分治机构。但至辛亥革命前佛山一直不是县治所在。佛山所设的文武机构“皆僦民舍以居无定所”1。景德与佛山很相似。明隆庆前“该镇巡捕事务原属附近桃树镇巡检”2。桃墅离景德一百余里实难管辖。清代景德镇仍设御窑厂移饶州府同知驻扎景德镇厂署分防景德并将桃墅巡检司改移驻镇兼管窑务。这个建置不如一个县治。清代汉口镇分属于仁义、礼智两巡检司乾隆三年因汉口已成水6通衢调武昌水师一营改驻汉口镇。但有清一代汉口镇皆隶属于汉阳县3。朱仙镇隶属祥符县一向无设巡检。乾隆十一年始移清军同知署驻此4。直到光绪年间朱仙镇衰落清廷也没有在此设县。

    四大镇政治统治比较薄弱的原因是我国封建政权的各级权力机构一般都只具有政治功能诸如断案、平叛、赈灾之类事情的处理能力。至于扶植手工业、疏通商业贸易等经济功能则极其微弱。对于四大镇这样的纯属经1乾隆《佛山忠义乡志》卷6《乡俗》。

    2乾隆《浮梁县志》卷6《疆域·风俗》。

    3《汉口丛谈》卷2。

    1乾隆《佛山忠义乡志》卷2《官典》。

    2同治《饶州府志》卷3《舆地》。

    3《汉口丛谈》卷1乾隆《汉阳府志》卷19《兵防志》。

    4乾隆《续河南通志》卷12《舆地志·公署》。

    济展而勃兴的工商巨镇还未有相适应的机构设置。这种政治统治的相对薄弱客观上有利于四大镇的经济展致使四大镇避免了大量的官吏、驻军、游民等消费人口的增加从而也相对减少了经济的剥削和掠夺。这对四大镇工商业的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不啻是一个良好的条件。

    手工业是封建城市的主要生产部门。就城市手工业生产结构而言有官营手工业作坊、民营手工业作坊和个体手工业者三种形式它们成为封建城市经济结构的基本内容。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时期里官府手工业是城市经济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占着主导的地位。清代天下四大镇如何呢?佛山的城市手工业完全是私营手工业。以最重要的冶铁业而言其中有三种经营方式:家庭小作坊、家族大作坊和商人经营的大作坊。佛山冶铁业最普遍的经营方式是家庭小作坊这是私营手工业的低级形态实行产销结合的经营形式前门开店经销出售后面从事加工生产。家族大作坊经营方式常常出自佛山的大姓望族主要是在明代存在展。清代以后随着宗法势力在佛山经济中的减退而衰落。商人经营的大作坊多由外地商人挟资迁来佛山后开办。清初时麦念居“性好货殖而蕃财长子宗泰是以创立炉冶之艺”1。康熙时鹤山人冯绍裘的先世“迁佛山占籍南海治铁冶有锅炉数座”2。同时的顺德人梁俊伟“来佛创立机房名梁伟号因家焉。诚实著闻商业遂振”3。其机房百年不衰历康、雍、乾、嘉四朝道光九年仍由其后人继承开业4。商人没有手艺作为作坊主他必须完全依靠雇工生产这是私营手工业结构中的最高形态资本主义萌芽常常在这类作坊中产生。

    景德的城市经济结构不像佛山那么单纯。其手工业生产结构由官营手工业作坊、私营手工业作坊和个体手工业者三部分组成。官营手工业作坊就是御器厂私营手工业作坊是民窑个体手工业者指的是大量的家庭制瓷手工业者从窑座数量和工人人数看明中叶御厂最盛时也只有五十八座窑“大小工匠约有五百奔走力役之人不下千计”1。随着明后期“官搭民烧”制度的施行御厂内部的窑座6续减少。清乾隆末年实行“尽搭民烧”制度此后御厂内部设置的窑座已不复存在。而早在明万历时民窑佣工已“每日不下数万人”2。比御厂人数多几十倍。清乾隆时景德有“民窑二、三百区”3。从产值数量看。清代前期估计民窑年产总值约在六百万两以上。1麦祝时《麦氏族谱》2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14《人物·冯绍裘》。

    3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14《人物·梁俊伟》。

    4《道光九年鼎建帽绫行会馆喜助工金碑记》有“梁伟号”等2o2家(人)机户记载。1雍正《江西通志》卷27《土产》。

    2光绪《江西通志》卷49《舆地略·物产》;肖近高:《参内监疏》。

    3乾隆《浮梁县志》卷5《物产·陶政》。

    而清代前期每年御器烧造费用一般都在八千两至万两之间若将此数扩大十倍折算为御器年产总值则为八万两至十万两。即民营瓷业的年产总值高于御器年产总值约七十几倍4。由此看来明清景德镇瓷业中乃是民窑生产居主导地位。

    汉口和朱仙以商业贸易为主手工业不占重要地位。但其手工业皆是民营手工业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嘉庆年间汉口铁行分为十三家共有铁匠五千余名5。其他如制木、制袜、碾米等手工行业也均系私人开办各建有会馆和公所6。清代朱仙镇的制曲业也是由“西商携其厚资”来镇“开坊踩曲”7。朱仙镇其他手工行业诸如年画酿酒食品加工等也为本地手工业者和商人经营。

    由上可见佛山和景德的民营手工业在城市经济结构中确实占着主导地位而汉口和朱仙的手工业也皆属民营性质。这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清代城市经济中民营手工业地位已经上升。而民营手工业地位的上升意味着中国封建经济结构在清代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历史变化给天下四大镇向近代类型的工商城市展铺下了坦途。

    天下四大镇在全国城市经济展中的地位和意义天下四大镇以其达的工商业在全国城市经济展中占着重要的地位。以国内贸易而言佛山镇、汉口镇的工商业均过省会的广州和武昌成为各省货物交流的一大枢纽。史称:“佛山居省上游为广南一大都会其地运之兴衰东南半壁均所攸关”1。可见清代佛山镇的工商业的兴废进退对东南数省的经济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汉口镇亦然湖北通省“盖十府一州商贾所需于外部之物与外部所需于湖北者无不取给于此繁盛极矣”2。还有中南数省之盐东南数省之米也莫不取给于此。汉口的地位动关长江流域经济的展影响所系范围更大。以后汉口的展证明了这一点。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在全国同行业中岿然居而陶瓷又是清代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景德在外贸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朱仙镇是华北最大的水6交通联运码头它的存在对河南与河北、陕西、山西的经济贸易对河南与江淮的经济贸易以及西北与东南的经济交往都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它的过早衰落对于黄河流域经济后来拉大了与长江流域经济的差距也不无关系。4参阅王钰欣:《清代前期景德镇陶瓷业中官窑地位的考察》《中国史研究》198o年第3期。5包世臣:《安吴四种》卷34《齐民四术·筹楚边对》。

    6民国《夏口县志》卷5《建置志·各会馆公所》;《补遗》。

    7《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论文集》第16页。

    11道光《佛山忠义乡志》卷12《金石下》乾隆五十三年叶汝兰《重修佛山经堂碑记》。2宣统《湖北通志》卷21《舆地志·风俗》引《旧志》检存稿。

    天下四大镇城市经济的展不仅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而且促使许多原事农耕的乡民成为半工半农者。例如佛山的铁钉业景德的白土业大量的产品就是由附近的农民利用闲时制成。这样就逐步分解了农业的自然经济结构改变了农民的习惯职业。在天下四大镇周围的辐射圈内出现了许多以商品生产为主的乡村经济它们以城市经济为其依存条件。这样就把许多千年不变的乡村纳入城市经济的展轨道。

    天下四大镇还是四所巨大的工商业学院。清代前期天下四大镇繁盛的工商业吸引了许多有志于工商业的人士。不少有眼光的富户也纷纷“遣子弟学工艺、佐懋迁”于此1。由此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作坊主、工场主和商人。鸦片战争以后在他们中间又产生出新一代的资本家和实业家在四大镇在津、沪以及西南各埠在港、澳、东南亚以及美洲大6处处挥着增殖和流通社会财富的巨大作用。家居佛山附近的简村创办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第一家企业“继昌隆”缫丝厂的陈启源;佛山籍出身创办“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成为近代中国屈一指的实业家的简照南、简玉阶兄弟2就是他们中间的佼佼者。

    尤其具有重大时代意义的是天下四大镇的出现展打破了我国传统的“先政治后经济”的郡县城市的展模式。它们没有转化为郡县城市而是受着商品生产的同一律支配依据着商品经济展的轨迹向更高阶段演进。这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迅展的潮流和趋向也开辟了一条中国封建城市展的新道路。同时它也说明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不同于秦汉时期也有别于唐宋时期它是一个历史展的新阶段是社会经济生了某些质的变化的新阶段旧有的模式将逐渐被新质和新模式所替代。人们不难看到天下四大镇的展面貌呈现出如下的一致性:这就是经济意义大于政治意义生产意义大于消费意义其中的佛山和景德更是商品生产的水平过了商业的繁荣。因此可以称它们为“工商城市”以别于“郡县城市”的概念。其实比之于西欧中世纪的自治城市四大镇在城市人口、城区规模以及工商水平来说都毫不逊色。它们以其突出的经济功能对周围地区的经济起到了明显的刺激作用。因此天下四大镇在中国封建城市展史上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1光绪《四会县志》编1《风俗》。

    2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14《人物·简照南》。

    第三节粤海关粤海关的组织机构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宣布解除禁海政策准许开海通商康熙二十四年又在东南沿海地区设立江、浙、闽、粤四个海关作为管理对外贸易征收关税的机构。史称“台湾平后海禁解严闽粤洎吴越皆设沿海榷司江南驻松江浙江驻宁波福建驻泉州广东驻广州”1。粤海关是四个海关中最为重要的。

    历史上广东沿海的对外贸易较为达广州是个重要的外贸据点清代设关通商之后到粤海关收泊贸易的外国商船年增一年大量的外国商品源源不断地运进广州中国的大宗物品茶、丝、瓷器和南京布等也从国内各产地荟萃广州远销重洋。事实上在清廷限制一口通商之前粤海关已成为外国商船收泊贸易的最重要口岸。乾隆二十二年(1757)上谕中称:“向来洋船俱由广东收口经粤海关稽查征税其浙省之宁波不过偶然一至”1。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二年间生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代理人洪任辉(jamesf1int)率武装商船北上要求到浙江宁波等地贸易一案后清廷于乾隆二十二年规定当年到宁波的洋船仍准贸易“而明岁赴浙之船必当严行禁绝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2。这个禁令原是针对欧美国家的所谓“西洋”船只的而后来东南亚地区的所谓“东洋”船也逐步集中收泊于粤海关进行贸易。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口通商”。这一规定更大大提高了广州在中外通商中的地位使它成为中外贸易中的枢纽。而粤海关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它垄断了当时最为重要的中国与西方贸易的管理与征税权是清廷管理对外贸易的最重要的机构。这种局面维持了将近百年直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作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南京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被迫开放五口通商才打破了广州一口独占的局面粤海关在管理中外贸易中的垄断地位也随之丧失并逐步由一个封建的主权海关变成一个为帝国主义侵略服务的半殖民地海关。特别是咸丰九年(1859)总税务司李泰国(。l ay)在粤海关推行税务司制度后由清廷派遣的海关监督虽然仍然保留但实质形同虚设海关在管理对外贸易、征收关税等方面的重要职权均归诸由总税务司委派的洋人税务司粤海关大门的这把钥匙终于落入外国侵略者的口袋。

    清代粤海关在行政系统上是户部所属的一个征税机构。它不仅负责广州1王上正:《北归志》《小方壶斋舆地丛抄》第9轶。

    1《清高宗实录》卷533页12。

    2王之春:《国朝柔远记》卷5页9。

    一口对外贸易的管理而且负责广东全省沿海水道贸易的管理。不仅征收对外贸易的关税而且征收国内贸易的商税。粤海关除了设在广州市内的省城大关之外还在全省沿海各地辖有许多关口。按其职能的不同这些关口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负责报关登记填写税单和收纳税课的正税口与挂号口以及负责检验进出口船只与货物而不收纳税课的稽查口。挂号口和正税口一般归就近的正税口统辖。据《粤海关志》所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