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避免了一场火拼事件,但郑鸿逵的心里却没有丝毫高兴。
  唐宁所部突然不见了,这就像是梗在心口间的一根刺般。
  他想不通,唐宁不来进攻漳浦,这是跑到哪里去了?难道不管孤军深入的吴六奇部吗?
  吴六奇部兵锋依旧直指南靖,如果没有唐宁部的配合,那吴六奇这支孤军就会处在平和、漳浦和府城三方包夹的位置了。
  直到第二日下午,郑鸿逵才收到急报,唐宁部出现在赤湖附近,直指佛潭方向,新军水师也已过了将军湾。
  不难想象,新军水路并进的最终目标直指月港。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唐宁啊唐宁,当真是小看你了。”郑鸿逵心中大骇。
  于是,他再也顾不得漳浦,一边派人将最新消息向府城汇报,一边率领漳浦主力一万余人去追击唐宁部。
  其实,这个战术倒不是唐宁一人想出来的,他自己原本的想法是要进攻漳浦的。
  但是经过参谋部的商讨,便制定了这样一个策略。
  因为新军的最终目的是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打垮郑氏集团,而不是为了占领更多的城池。
  城池占多了,新军也没有那么多兵力守卫,时间上也耗不起。
  所以,以最快的速度进逼郑氏集团一些重要战略位置,逼他们决战方是上策。
  于是,明着进攻漳浦,暗中联合水师渡过敦照港,通过陆鳌半岛绕到漳浦背后,然后进逼月港的计划便应运而生。
  


第一七零章 水师对比
  唐宁部通过谋略争取了近两天的时间,沿途之上郑军几乎没组建有效的防御阵线,没办法迟疑新军,所以郑鸿逵想要迅速追上是不可能的。
  而在郑鸿逵的主力离开漳浦去追击唐宁后,情报部便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通知给吴六奇。
  得到消息的吴六奇则是立即转向,调头南下直指漳浦,行军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看来,他兵锋指向南靖也只是一个假象。
  此时的郑军还不知吴六奇已经更换了进军目标。
  听闻唐宁部和新军水师的最新消息后,郑芝龙亲率金门的郑军水师经料罗湾南下,准备阻截新军南澳水师主力。
  他在府城处决施福,知晓新军水师过了东山岛后,便立即赶到金门,准备亲自率领郑军水师与新军水师决战。
  因为他清楚,这一战对郑军太过重要了。
  金门岛是漳州府的东南咽喉,是泉州府的南部咽喉,是月港的出海口,也是远洋的前进基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这一战他郑芝龙输不起,必须全力以赴。
  正因为如此,郑芝龙想要保住福建的经济命脉,就必须要保住月港,必须要保住金门岛。
  所以,郑芝龙几乎聚集了整个郑军水师的主力,以图在新军主力未聚集之前,先消灭新军南澳水师主力。
  南澳水师是新军组建最早的一支水师,也是实力最强的一支水师,总体力量占新军水师力量的一半以上。
  若是能够将新军南澳水师重创甚至是消灭,那郑军水师无疑能够继续保持在东南沿疆的霸主地位,也斩断了新军水师封锁福建港口的阴谋。
  十多年前,他郑芝龙率领郑军水师在金门的料罗湾打败了荷兰人。
  如今,他要再次亲率郑军水师在这一带水域与更强的新军水师作战。
  对手更强大了,但郑军水师也不是当初的郑军水师,实力得到了长足发展。
  如今,郑军水师主力的大小船只超过七百艘,其中两百料以上的大船超过一半。
  因为郑芝龙清楚,没有经过充分装备和训练的小船,与新军的小船都差之甚远,更没办法与大船对抗。
  所以,郑芝龙麾下的大量小船此次便没有全部出动,将所有物资都聚拢在有战斗力的船上。
  即便如此,单论数量的话,郑军水师是叶大成所率南澳水师船队的六倍不止。
  可是,如果论单艘船只战力的话,那郑军水师恐怕要差一大截了。
  郑军水师船队的战船以福船、乌尾船和鸟船为主,其中郑芝龙的旗舰是一艘超过一千料的大型鸟船,算起来的话排水量也只有三百余吨,比叶大成的旗舰要小得多。
  叶大成所率领的船队,排水量超过五百吨的战船就有十二艘之多,而叶大成的旗舰,排水量更是达到了一千三百吨,是郑芝龙旗舰的近四倍。
  像这种超过一千吨排水量的战船,目前整个新军一共有十二艘。
  此次叶大成率领五艘,其余七艘则是前往东洋和南洋护航去了。
  这些在亚洲算是超大型的船只,是宋应星为首的大明工匠与葡萄牙技师共同研制出来的,这是去年双方洽谈好的合作条件。
  这种船有别于大明、葡萄牙和荷兰的船只,因为结合了三国船只的优点,唐宁也提供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意见,尽量让船只更稳、速度更快。
  可以说,放眼全世界,被唐宁称着宝船的这种船,综合性能应该是顶尖的,所以连蚝镜的葡萄牙人也准备建造这种战船了。
  当然,这种宝船和当初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不是同一种产物,而且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工艺已经失传了。
  即便复原,当初先进的宝船恐怕也不适应如今的时代了。
  所以唐宁没有花费多少精力去追求当初的宝船,如今生产出来的另一种宝船,也算是对当初宝船的一种纪念和升华吧。
  战船更大,自然火炮配备得就更多,新军水师排水量五百吨的船只,规定安装的火炮数量为26门。
  排水量六百吨到八百吨的,规定安装火炮数量为32…44门。
  排水量一千吨以上的,使用两层夹板结构,配备火炮五十门以上。
  以叶大成的旗舰为例,排水量四千料,约一千三百吨,标准配备火炮64门。
  不过很可惜,由于时间、精力、财力、人员等各方面因素,新军水师排水量超过五百吨的船只,火炮都没有装备完备,缺炮数量超过一半以上。
  所以,这些战船有不少炮位是空着的。
  但不管怎样,既然这些炮位已经开设,唐宁就会想办法将这些空炮位都填满,让每艘战船都能够发挥出最大战力。
  不过,即便这些火炮数量不满的船只,随便拿出一艘,火力也比郑军水师的绝大部分船要强上一截。
  因为就连郑芝龙的旗舰,满炮位也一共才24门炮。
  而唐宁规定,新军水师排水量六百吨以下的,全部配备红衣大炮。
  排水量六百吨以上的,则有一成的火炮是德式火炮,比如叶大成的旗舰就有六门德式火炮。
  一门德式火炮所发挥出的威力和效用,一二十门红衣大炮恐怕都比之不上。
  所以,那些缺少红衣大炮的船长根本不在意,只要自己船上的先进火炮布置到位就心满意足了,哪怕只有两三门。
  正因为如此,郑芝龙了解过新军水师的一些信息,所以才会如此谨慎,不惜聚集郑军水师的主力,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懈怠。
  双方的水师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缺点。
  郑军水师数量更庞大,似乎海战经验也更丰富,对这一带的水域更了解。
  而新军南澳水师,有更大的战船,有更先进的火炮配备,有更先进的战术指导,还有更强的作战信念。
  双方的指挥,不管是郑芝龙,还是叶大成,都是双方当之无愧的水师主将,且两人都打败过荷兰人,可谓棋逢对手。
  随着双方水师的接近,大战的阴云迅速在金门海域笼罩着,双方的侦察船在这片海域来往穿梭,渔船、商船等其他船只全部退避。
  从月港出发的商船经九龙江出来后,改道中左所(今厦门)两侧的水道,特意避开料罗湾海域。
  为了避免月港受到更大的损失,郑芝龙有意放商船尽快离开,并尽可能收拢大武山、海山等有限的兵力,以图迟滞唐宁所部的行动。
  因为他现在的精力被新军水师所吸引,无法抽出兵力阻击唐宁所部了。
  “新军水师出现在我方西南方向约十五里处……”侦察船返回向郑芝龙报告情况。
  郑芝龙神色一凝,沉声道:“全速前进。”
  “全速前进……”
  命令迅速的传达了下去,目标直指新军水师,可见郑芝龙很希望速战速决。
  


第一七一章 战列线
  双方船队的距离迅速拉近着,各自的侦察船往返间,将侦察到的信息第一时间通报自家主将。
  “报,新军水师改变航向,向正东方向驶去。”
  郑芝龙眉头一皱,不知道叶大成搞什么鬼,双方距离已经不足十里,都隐约可以看到对方的船队了,不接近距离交战,却突然改变航向。
  如果说是要抢占上风位还可以理解,但向东驶去,反而是到了下风位。
  如此反常,让郑芝龙一时也摸不着头脑,但他没有迟疑,立即下令道:“改变航向,接近他们。”
  他也不怕叶大成能给他设什么陷阱,今天天气很好,风浪也没什么问题,在这茫茫大海上,他也不相信叶大成能设什么陷阱让他钻。
  改变航向后,双方船队继续接近,最近的距离缩短到了八里内,但郑芝龙再想接近,已经有些难了,因为双方处在一前一后的追击态势。
  而在速度上,郑芝龙的郑军水师并不占优势,自然无法追上,郑芝龙气急败坏的下令停止追击。
  “叶大成想干什么?想引我远离金门?”
  “返航……”
  随即,郑军水师在郑芝龙的命令下,开始调转航向。
  可是,还没有走多远,侦察船就来报告:“大人,新军水师也调头了,正在追击我们。”
  郑芝龙眉头紧皱,不知道叶大成究竟是何用意,沉喝道:“继续监视,继续返航。”
  双方一前一后航行了五里左右,新军水师一直在追击着郑军水师,不过距离还有八里左右,仿佛不是在追击,而是在跟踪。
  “调转航向……”郑芝龙又一声令下,全队陆续调转航向,然后尽快摆好应对阵形,准备等着新军水师主动靠近。
  但是,新军水师也缓缓的停了下来,并没有趁机接近距离。
  看到这般,郑芝龙心中很是愤怒,但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微微冷哼一声道:“想拖住我吗?难道是唐宁还有别的预谋?”
  “返航,回金门。”
  郑军水师再度返航,郑芝龙不准备再和叶大成玩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了,回到料罗湾海域后,他也不怕叶大成不追过来,除非唐宁不想再向福建腹地挺进。
  果然如郑芝龙所料,他的水师刚动没多久,新军水师便跟了上来,郑芝龙只让人严密监视,没再下令转向应对。
  “报大人,新军水师不断拉近与我们的距离,已经不足六里……”
  “进入五里内了……”
  郑芝龙眉头紧皱,沉思了一会儿,依然不为所动。
  “进入四里内了。”
  终于,郑芝龙有些承受不住,下令道:“转向应战。”
  没办法,他知道新军的火炮射程很远,在两里内精度已经很不错了,不能等到新军船队接近到三里内再转向,那就来不及了。
  可是,郑军水师刚一完成转向,新军水师也迅速的开始转向调头。
  郑芝龙下令全速追击,新军的水师也立即撤离。
  急追了半天,双方的距离一度接近到不足三里,但接下来再想接近,已经有些难了。
  “可恶。”郑芝龙知道自己被戏耍了,之前新军水师主动限制了速度,现在应该加快了一些。
  被这般戏耍,郑芝龙的内心自然是非常愤怒的,但并没有失去理智,于是再度下令调头回金门。
  没一会儿,新军水师又继续追来。
  郑芝龙似乎有所预料,立即下令将船队分成三队,相领两队间隔两里左右的距离,他自己居中间一队,继续全速航行。
  而一左一右两队,则稍放缓些速度,这样的话,整支郑军船队就会成一个U字型的口袋。
  如果叶大成继续用这样的航向追击,就会一头钻入这个口袋中,被郑军水师三面包抄。
  显然,叶大成没那么傻,他立即调整航向,改而追击最左侧的那支船队。
  追了一段距离之后,突然加速至全速追击,不断的拉近距离,逼得那支船队的主将不得不下令调转航向应战。
  “左满舵……”叶大成沉声下令。
  随即,整个船队调转九十度,然后绕过一个弧线,绕向对方右侧,即便对方也调整航向,叶大成却不为所动。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叶大成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调整己方的战斗阵形,让阵形变成战列线的战斗模式。
  一艘艘战船像排队一般,一艘接着一艘的跟上,没多久就排成了一条长线。
  在第一艘船的牵头下,继续拉近与对方的距离。
  郑芝龙所在的那一支船队已经知晓了这边发生的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