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沉吟了一下,然后摇摇头说道:“只要能为黎民百姓做些事,草民倒是不怕。只是草民一介书生,恐如此担当此等大任哪。”
唐宁严肃的说道:“我说你行,你就行,你所需一切,我都全力支持,现在就看你敢不敢。”
于成龙心里是很想做一些实事,正史中,他一次次屡败屡战的考取功名,一直到四十多岁才获得一官半职,被派到偏远的广西任一知县。
前任在短时间内一死一逃,跟随的几名仆从也无法忍受,或死或逃,但他自己却不为所动。
凭借坚韧的意志,硬是熬了三年,终是做出了一翻成绩。
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一颗心系黎民百姓的心,是不可能做到这一步的。
但是唐宁一上来给他铺的摊子太大了,如果只是一个知县,哪怕是有违大明律法,只要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他咬咬牙就认了。
可唐宁说完那句话之后,便没有再劝,而是回到座位开始品起茶来。
这份差事,看似职权很大,但是却是一份苦差事,是得罪人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没有一颗坚韧的心,迟早会失去本心。
正史中,于成龙是四十四岁才进入仕途的,现在他才二十七岁,少了十多年的打磨,所以唐宁也不清楚他现在的心性如何。
但是,只要他敢接下这份差事,唐宁也敢给他足够的资源去磨练。
如果于成龙自己现在还没有这份胆色,唐宁也不会把这份差事强加给他,遵守本心最重要。
唐宁没有再说话,于成龙知道这是给他做决定的时间,他也确实在认真的思考着,他知道这个任命如果接受了,可以让他的抱负有更大的机会施展。
可同样的,这意味着责任更大,压力更大,需要的能力更大。
他有些担心自己无法胜任,毕竟从未担任过一官半职。
但是,于成龙并没有考虑多长时间,便立即伏身应命,“草民于成龙,领命。”
“哈哈。好。”唐宁大笑一声,立即起身上前,一把将于成龙扶起来,并让他在旁边的位子上坐下来。
于成龙能够答应,唐宁并没有太大意外,因为对这个人心里的坚韧程度,唐宁是有信心的,他只是有点担心于成龙迈不过去礼法这道槛儿。
毕竟这份任命算是名不正言不顺,也不可能得到名义上正统的弘光朝廷的肯定。
但显然,唐宁的这份担心是多余的。
于成龙生于万历年间,经历了明末最黑暗的时段。
虽然拼命全力想为这个黑暗的时代做点事情,但由于黑暗,最终没能进入仕途。
按照正史,他入的是清朝的仕途,是清朝的大清官,说明他只想为天下苍生做些实事,至于明清之分,却没有那么强的执念。
所以在他心中,能不能得到弘光朝廷的肯定,也不是多大的事了。
他只要知道唐宁能够在潮州和惠州两府做得了主,能够让他大展身手就可以了。
第一三五章 廉政司(下)
既然已经确定要成立廉政司,于成龙也答应就任廉政司司长,接下来自然要讨论到廉政司的架构。
后世的廉政机构,唐宁是比较推崇香港的廉政公署。
想当初,香港地区的腐败并不比现在的大明好多少。
廉政公署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把香港打造成世界公认的最廉洁地区之一,廉政公署的成功不言而喻。
所以,廉政公署成为全世界效仿的对象。
廉政公署的成功,有赖于其精确的职能定位、合理的制度设计、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科学的程序保险。
廉政公署虽然是几百年后的先进制度,但不妨碍唐宁将其一些先进理念灌输给于成龙,可以让他的视野更开阔。
遵照廉政公署的模式,廉政司暂时划分三个职能部门:执行处,防止贪污处,里甲关系处,督查处。
以执法,防贪,教育三管齐下。
执行处:接受百姓举报贪污和调查怀疑贪污的罪行。
防止贪污处:审视各官府部门,减少可能出现贪污的情况,并应民间要求,提供防贪问讯服务。
里甲关系处:教导百姓认识贪污的祸害,并争取普通百姓支持反贪反腐败工作。
督查处:推举优秀官员,推荐可为官之才。
唐宁给于成龙的权限放得很宽,各部门人员可以按他自己意愿去选择,可以从军队中,可以从民间,或者从情报部门等地方。
前期小五的情报部会在情报上提供全力支持,还有治安保卫团、妇女联合会都会在职能范围内进行支援。
现在唐宁治下只有潮州和惠州两府之地,地盘不算大。
再有那么多方面的配合,刚好可以让于成龙一步步将廉政司建立起来,积累经验。
然后再将廉政司逐步完善,发展壮大。
于成龙本就是实干派,在和唐宁商讨完组建廉政司的计划之后,当天就行动了起来。
直到崇祯十七年结束,弘光元年伊始,廉政司才基本完成组建。
在潮州府和惠州府两府百姓欢天喜地的过了最热闹的一个春节之后,廉政司成立的消息通过告示和《明报》迅速向两府传播开去。
然后向邻省和内省扩散,顿时引起巨大震荡。
普通百姓对廉政司的成立是非常欢迎的,即便不是两府的百姓,也希望有这样的机构真正为百姓主持公道,让这个混乱的时代不再黑暗。
就像廉政司提出的口号那样:公平,公正,公开。
百姓对廉政司持欢迎态度,但为官者,却甚少对这个部门有好脸色,毕竟这个时候的清官,真的是打着灯笼都不好找啊。
首当其冲的两广总督丁魁楚,在听闻廉政司成立之后,是又急又怒。
他自己那点事,他自己再清楚不过了,为官多年,没少敛财,特别是成为两广总督之后,更是变本加厉。
虽然唐宁管不了他,在名义上还要受他管,但现在唐宁在他的管辖之地突然弄出个廉政司是什么意思?是要反了天吗?
之前唐宁在两府之地搞的一些事情,他丁魁楚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着没看见,就算唐宁的势力开始向广州府渗透,他都忍了下来。
可廉政司的存在这么明显,能装得下去吗?
无奈之下,丁魁楚只得去信潮州府,表示此举不妥,委婉的劝诫唐宁将廉政司裁撤掉。
在回信中,唐宁丝毫没提廉政司的事情,反而警告丁魁楚,弘光政权已经没几个月的时间了,希望他好自为之。
这个警告意味就很重了,意思是说,连弘光朝廷都快没了,你一个两广总督算什么?
丁魁楚可谓是被怼得一点脾气都没有,这已经是唐宁第二次和他说弘光朝廷寿命的事情,在他丁魁楚初任两广总督不久时就说过一次,这是第二次。
应天府离广东太远了,山高皇帝远,北方的战事他丁魁楚也没太放在心上,他只想在两广之地作威作福、悠然自得就行了。
可万万没想到,突然冒出唐宁这样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物,连郑芝龙和红毛鬼都没能灭了他。
偏偏还在他丁魁楚的管辖之地,这就让他有些如鲠在喉。
这唐宁又很不安分,得了一府之地还不够,被任命为潮州总兵之后没多久,就向惠州府渗透。
丁魁楚有心无力,只能装着不知道,接着便发生了红毛鬼偷袭新军失败的南澳海战,弘光帝便直接把惠州府送给了唐宁。
这简直是在割他丁魁楚的肉啊,但又无可奈何。
现在好了,唐宁越来越放肆,居然自己弄了个廉政司出来。
更可恶的是,在回信中居然公开的表示要在广州府成立广州商会。
这不是要遵得他丁魁楚的同意,而只是通知他一声,警告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这件事,他丁魁楚是管不了了,唐宁已成气候了,只能交由朝廷去管了。
可让他丁魁楚大跌眼镜的是,弘光朝廷不但没有丝毫怪罪,反而下诏公开勉励。
诏书中提到唐宁治理有方,短短时间内让潮州和惠州两地百姓安居乐业,廉政司的成立也是人心所向,为两府百姓所拥戴,值得嘉奖。
丁魁楚虽然为人贪婪,但并不傻,他稍一想便明白了。
弘光朝廷的统治重心在南直隶和浙江,福建和两广之地离弘光朝廷太远了,弘光帝不想管,也管不了,只要福建和两广名义上拥立就知足了。
福建的郑芝龙还不是一丘之貉,甚至更加过分,不时的还会在沿海一带进行劫掠。
新军的存在,反而让他收敛了不少,郑芝龙的匪军已经很少出现在广东沿海了,更不敢到潮州和惠州两府附近游荡。
唐宁成立一个廉政司算什么?就算公然造反,弘光朝廷恐怕都拿他没有丝毫办法。
想明白了这点,丁魁楚立刻闭嘴了,再次装聋作哑。
广州商会不日便成立,新军士兵打着顺风镖局的旗号,换装之后就公然进出广州府。
丁魁楚只当不知道,还暗中派人申请加入商会,对他来说,敛财才是首要目的。
既然无法阻止唐宁的触手伸进广州府来,那就趁机捞上一笔吧。
得知消息的唐宁,也只当不知道,默许丁魁楚加入商会。
第一三六章 郑芝龙的焦虑
廉政司的事情,雷声大,雨点小,看起来闹得沸沸扬扬,但各方势力和民间迅速的默认了它的存在。
没办法,这样的机构对普通百姓来说,自然是好事,他们没有理由不支持。
而那些既得利益者,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要么知道自己也管不了,干脆就懒得管;
还有的是想看笑话,在他们想来,廉政司只不过是换了名字的都察院。
存在了那么多年的都察院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突然冒出来的廉政司又能干什么?
现如今从上到下有几个不捞的?唐宁弄出个廉政司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愚弄那些普通百姓罢了,他们可不相信唐宁自己不贪。
唐宁以为自己取得了一点小成就,就狂妄自大。
可别像当初的李自成,把潮州和惠州两府像当初的京师一般,搞得乌烟瘴气,最后沦为世人笑柄。
唐宁却不管那么多,按照既定计划来,只是在看到了弘光朝廷的态度后,让他稍微改变了些策略。
先把找出来的贪官罪名全部罗列出来,并关押起来,再由唐宁亲自上书一封,既可以给弘光朝廷一些面子,又可以借弘光朝廷的手名正言顺的达到目的。
果然,弘光帝看到唐宁的奏章之后,高兴不已,这可是唐宁第一次主动上奏章。
而他自己也觉得,唐宁能有今天少不了他的提拔,颇感自己慧眼识珠。
唐宁越有能耐,说明他朱由崧的眼光越好,所以几乎是看都没看奏章,直接应允按照唐宁所说进行处治,连带着再夸赞唐宁一番。
唐宁把弘光帝的回复直接给了于成龙,得到了朝廷的肯定,于成龙便更有底气了。
杨球的知府算是干到头了,被宋应升取代,这回是名正言顺。
但唐宁多少还是讲些情面,没有对杨球赶尽杀绝,毕竟在他唐宁入驻府城之后,杨球收敛了不少,各方面都还很配合。
还有当初和唐宁有所交集的澄海知县刘珙。
两人一同丢了官位,大部分家产充公,被贬为庶民。
没有身陷囹圄,还可以安度晚年,算是不错了。
两人也知道唐宁手下留情了,所以很快接受现实。
被罢免的官员很快会有人填补上,有的是提拔上来的,有的则是来自治安保卫团,还有的是来自潮州学院的学生。
这可不是胡乱安排的,而是通过廉政司的督查处,经过多方考查才任命的。
这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一年时间内,他们将会受到重点考察,既要看他们的品行,又要看他们的政绩,算是考核期。
唐宁没有干涉于成龙的行动,只是经常关注一下,小五也会及时将相关情报通报给他。
总体来说,唐宁对于龙成的能力还是很满意的,民间的反馈也很不错,两府之地也越发稳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但显眼,有人不希望看到如此,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做得再好别人都想要弄死你。
这阵子,已经陆续发生了好几起顺风镖局护送的商队与郑芝龙的势力发生摩擦的事情。
唐宁能够感受到郑芝龙对自己的不满,因为新军的存在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郑芝龙的利益。
海盗出身的郑芝龙,最大的利益便来自海上,在唐宁涉足贸易之前,郑氏集团的海外贸易就占据了大明的半壁江山,这才有了富可敌国的财富。
可自从唐宁涉足海外贸易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拉或者打的方式,将葡萄牙和荷兰两个大的贸易伙伴迅速的拉拢了过去。
前段时间,西班牙人也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