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刚脱离战火没多久的府城,迅速的投入到了紧张的建设中,如同当初的黄冈城一般。
  新兵的招募又重新开始了,全潮州府上下,乃至涌入潮州府的有志青年,无不踊跃加入。
  不过,不管是府城的扩建,还是新兵的招募以及训练,还是商会的事情,唐宁都没怎么去干涉,他也没那个精力。
  但是,这并不表明他很闲。
  这天,小五急匆匆的跑来汇报,“大人,有一个叫宋应星的出现了,我亲自询问过,江西袁州府奉新人士……”
  只听到这里,唐宁便已经坐不住了,他已经基本确认,这个宋应星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第八十六章 奉新二宋
  在广纳人才的同时,唐宁自己制作了一本名录,每页上有一个人物,介绍了他们的基本信息,也是最重要的辨别信息。
  如宋应星,黄宗羲、于成龙、吴有性、吴殳、方以智、顾炎武、王夫之等等。
  这些人莫不是一方大家,他们中有科学家、医学家、发明家、史学家、理学家。
  甚至还有像于成龙那样的大清官、吴殳那样的武学家等等,都是唐宁急需的人才和助力。
  一开始,唐宁也想过公开招募,但是他迅速的打消了这个念头。
  主要是被盛名所累,现如今他唐宁的名声已经传播开去,特别是如诸葛孔明那般的神机妙算能力。
  如果他唐宁公开寻找哪个人,恐怕就算对方有心来投,半路上也会被别人截走。
  如果只是被截走还罢,要是为此害了他们性命,那就是莫大的罪过了。
  所以,唐宁只能退而求其次,制作了一本名录,让小五留心多加关注,如果这些人来了潮州府,或者有他们的具体消息,第一时间通知自己。
  现在发现了宋应星,求贤若渴的唐宁怎么还坐得住,立即问道:“宋先生现在在哪里?”
  “就在举贤楼。”
  举贤楼是唐宁特意为招纳人才设立的,说白了就是一个人才市场。
  举贤楼分两层,第一层是为普通人才准备的,觉得自己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可以自荐进入,或者被人举荐进入考核。
  不过,进入举贤楼需要先缴纳一两银子的报考费,如果没有银子的,可以拿着自己的身份证明向举贤楼借款。
  之所以要收费,并不是举贤楼想通过这种手段圈钱,而是防止无才学之人滥竽充数,影响举贤楼的正常运转。
  若考核通过,不但银子会当场退还,还会被记录在案,然后推荐给需要相关人才的地方。
  若考核失败,那银子自然是交学费了,而且半年之内不得再考。
  举贤楼的第二层,则是为精英人才准备的。
  需要缴纳二两银子的报考费,但如果通过考核,不但二两银子会退还,还会当场奖励一百两银子。
  如今,通过第一层的考核,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每天都有不少人通过。
  只有通过第二层,那才叫真的厉害,因为第二层的考核难度,已经传了出来。
  据说有不少试题,还是唐大人亲自出的,一般人甚至看都看不懂。
  这些考题涉及的范围也很广,听说包括数学、光学,还有什么物理、什么化学等等。
  如果你是这方面的人才,上到二楼就要小心了,很有可能栽在唐大人出的题上面。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昨天一个十多年的少年,居然就通过了考核,而且还是答出了唐大人出的题目,好像与数学有关。
  少年叫孙云球,穿得很穷酸,面黄肌瘦的,就因为通过了考核,一下子得了一百两银子,对他来说绝对是一夜暴富。
  这还不止,他第一时间被唐大人亲自推荐进入潮州学院,一切减免,学院提供住宿还有伙食。
  简直是一步登天啊,前途不可限量。
  这样的机会,也只有在潮州府才能遇到。
  当然,考核不都是答题,对很多手艺人来说,手上的功夫才最重要。
  前几天,一个邋遢的老铁匠,就通过了考核,一百两银子看得人真是眼红。
  听说他已经被推荐到铸炮厂去工作了,那可是唐大人重点关注的地方,进入那里再也不用愁吃穿了。
  以前被人看不起的手艺人,在潮州府居然有翻身的一天,这都是托唐大人的福啊。
  正因为如此,这段时间闻讯而至的手艺人,越来越多了,绝大部分人都找到了满意的活计,大家也意识到了唐大人对手艺人的极度重视。
  举贤楼外面,每天都有人在围观,想第一时间看看,今天又有谁通过了第二层的考核。
  几个围在一起闲聊的汉子,其中一人突然一愣,然后使劲揉了揉眼睛,惊声道:“那,那,那不是唐大人吗?”
  其余几人一惊,连忙转头看去,顿时惊呼起来,“是,是,是唐大人,唐大人亲自来了。”
  众人自觉让开道路,上到举贤楼的台阶后,唐宁突然转身看向众人道:“大家围在这里,是不是有些人找不到活计干?”
  “唐大人,我们是上夜工,等会儿到了饭点,吃完饭就去上工了。”之前闲聊的一个大汉大着胆子回答道。
  “是啊,是啊。托唐大人的福,只要有手有脚的,自己愿意干活的,潮州府应该没人找不到活计干。”
  唐宁微微点头,看向一人问道:“挣的钱,家里能够周转得开不?”
  那大汉用力的点头,感激的道:“能,能,还有一些剩的,我想攒起来,以后成个家。”
  唐宁的神色顿时凝重了些,微叹一声道:“是啊,还有很多人没有成家。有个家心里才踏实啊,这件事情,我会放在心上,会尽快想个办法,帮助大家解决这个大问题。”
  大汉听到,激动得热泪盈眶,立即扑通一声跪下,“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其他人也立即反应过来,跪下一片,即便是那些已经成家的。
  此时的他们,就想给唐大人磕个头,因为没有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了。
  “大家快起来吧,快起来吧。”
  待众人起身后,唐宁又继续说道:“大家干活归干活,如果遇到黑心的工厂、工坊,不遵守我们规定的劳动法,大家不要忍气吞声,要勇敢的到商会去揭发,保障自己的权利。”
  “知道的,唐大人,我们知道……”
  “我们知道,谢谢唐大人关心……”
  唐宁向众人招了招手,这才和小五、宋云婉几人一起走进举贤楼。
  目送着唐宁进去,众人又激动的议论开来。
  “还是唐大人最关心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
  “是啊,遇到唐大人这样的好官,是我们老百姓最大的福气。”
  ……
  举贤楼二楼一个偏室中,两个头戴四方平定巾的老者站在窗户前,俯瞰着下方不远处的门口位置。
  “这年轻人,莫不就是那唐宁?”左侧一个年龄更大的老者问道。
  另一个老者回答道:“听闻那唐宁很年轻,刚才听下方那些百姓称他为唐大人,那应该就是他吧。”
  “这年轻人不错,看来深受百姓爱戴啊。”
  “是啊,听说这潮州府,是从他进驻之后,才发生这么大改变的。看来,我们这次没有白来。”
  “大哥,你说这举贤楼把我兄弟二人留在这里作甚?他们不是要考核吗?为什么不考?”
  年长老者捋了捋须,说道:“我看他们是冲着三弟你来的啊,看我们是兄弟俩,所以把我也一起请了进来,大哥是沾了三弟你的光啊。”
  “大哥可不要这么抬举我,我看不是,除非是那唐宁孤陋寡闻,不然‘奉新二宋’怎会只知其一?”
  正在这时,敲门声响起。
  


第八十七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两个上了年纪的老者出现在外面人的眼中。
  而直面在两个老者眼前的,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年轻人,接触过官场的他们,一眼便能感觉到这个年轻人身上那不一般的军伍气息。
  年轻人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出头,却拥有一种与这个年龄完全不符的气质。
  唐宁神色一正,微躬身,并拱手行礼道:“后生唐宁见过两位前辈。”
  两个老者相视一眼,连忙上前扶起唐宁,说道:“唐大人多礼了。”
  唐宁起身,又拱手询问道:“二位可是奉新二宋,宋应升和宋应星前辈?”
  左侧个子稍矮点,年龄稍长些的老者首先说道:“老夫正是宋应升。”
  对宋应升的事迹,唐宁了解得不多,作为家中兄长的宋应升,没有三弟宋应星影响那么大,但唐宁对他还是很敬佩的。
  因为按照正史中,在两年后,宋老先生看到大明复国无望,在悲愤交加中服毒殉国了。
  宋老先生殉国之后,作为三弟的宋应星便隐居了,宁愿过着贫困交加的生活,也拒不出仕。
  先不说二位的成就,光是他们这份大义,就不知道要盖过当今多少士族大夫。
  对这样的前辈,唐宁是打心底里敬佩,所以只要有一丝可能,都要想方设法把他们招到自己这边来,不让他们的才华和忠义付诸东流。
  “老夫宋应星,家中排行老三。”旁边的老者也自我介绍道。
  “唐大人,里面请。”宋应升抬手相请道。
  “宋前辈客气了,称我唐宁即可。”
  “唐大人,你是朝廷亲命的潮州总兵,我兄弟二人如今是平民,怎能落了礼数。”
  见两人坚持,唐宁也不再多说,直接跨步而入。
  宋云婉也跟着进来了,其他人则关门守在外面。
  落座之后,宋云婉给三人倒上茶水,自己退到一旁。
  唐宁也不拖泥带水,直接说道:“两位前辈见谅,此次特意留下两位前辈,是有个不情之请。”
  两兄弟相视一眼,还是由老大宋应升出声说道:“唐大人旦说无妨。”
  唐宁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说道:“两位前辈应该也看到了,我潮州府上下,正在大力积蓄力量。”
  “这不是我唐宁想做潮州王,而是想为以后多积攒一些反抗的实力。”
  “因为潮州府往南,就只有大海了,等敌人打到这里,我们便退无可退。”
  “现在多积攒一些实力,以后就可以为大明多积攒一些生机。但是,潮州上下百废待兴,不只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大量的有能之士。”
  “人力和物力,我都已经在想办法解决,唯独有才能之人是怎么都不嫌多的。”
  “晚辈与两位前辈神交已久,多次期望两位前辈能早些来到我潮州府。没想到上天垂怜,让我今日得偿所愿,希望两位前辈一定要留在我潮州。”
  宋应升摆了下手,叹息的说道:“唐大人实在是过赞了,京师被破之时,我兄弟二人为朝廷命官,却毫无作为,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灭亡,陛下罹难。”
  “亡国之人,何以颜面得此谬赞?”
  一旁的宋应星,也是满脸的伤感。
  看来大明的灭亡,是兄弟二人心中永远的痛。
  唐宁立即正色道:“大明灭亡,错不在二位,而是那些尸位素餐之人。”
  “唉,事已至此,不说也罢,不说也罢。”宋应升再度叹息一声。
  稍微控制了下情绪,宋应升又问道:“难道唐大人,想要凭这一府之力光复我大明?据我所知,唐大人手下可用兵力,不足五千。”
  “新军战力,老夫也有耳闻,但是闯军、建虏军,皆几十乃至百万,如何力敌?”
  唐宁立即振声道:“前辈不知,我新军出自红莲山,去年底也不过三百人。今年三月我们进驻黄冈,兵力发展至两千余人。”
  “六月进至潮州府城,目前兵力已近五千。如今幸得潮州上下百姓支持,兵力依然在稳步扩张,我军士气、意志,皆非那些乌合之众可比。”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以微末之身,出红莲山,蔓延至黄冈,再至整个潮州府。”
  “以后,我们的影响会席卷整个广东,福建,江西,乃至整个南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何愁大明不复?”
  听到唐宁所说的一番话,宋应升几乎是激动的一站而起,神情激昂的复述着刚才所说的一些话,一些激动人心的话。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好,好,说得好啊……”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何愁大明不复?”
  突然,宋应升面朝北方,双膝一软的跪倒在地,痛哭着道:“陛下啊,你听到了吗?你听到了吗?大明不是亡于你,是那些做臣子的没有尽力啊。”
  “他们没有团结在陛下身边,没有和陛下齐心协力,才让我大明灭亡的啊……”
  宋应星连忙扑过去,扶住兄长,神色悲戚。
  看到两位老人如此,唐宁心中很不是滋味,他走到两位老人身后,并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