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终于,他们冲到了四十丈内,随着一声令下:“开火……”
  喇叭声第一时间确认了命令。
  “砰……”一缕黑烟在每个枪口上冒出,顿时烟雾缭绕。
  “啊……”士兵的惨叫声。
  “咴儿……”战马的嘶鸣声。
  一个个蒙军骑兵像下饺子般从马背上摔下,战马却是像发生了交通事故一般以各种姿势翻倒在地。
  本处在中间的蒙军士兵,好像突然看到自己前面一空,一下子消失了一大片人,这恐怖的一幕让不少人心里不由一颤,甚至差点儿从马上摔落下来。
  而这样一幕,在侧面进攻的那支蒙军中再次发生。
  已经有前一次打退敌人的经历,再看到如此可观的杀伤,明军士兵的信心也自动的提升了一些,装填子弹也不那么紧张了。
  趁着敌人冲到近前,他们又装填好了子弹。
  唰唰唰,一支支带着明晃晃刺刀的火枪又举了起来,一些冲在前面的蒙军几乎是本能的勒了一下缰绳,似乎这样就能挽救下自己的生命。
  但显然,这是徒劳的,还没等明军士兵开火,他们这突然的举动,却是让后面的骑兵始料未及,一匹匹急驰的战马躲避不及,前后追尾,造成一片混乱。
  而也就在这时,明军的火枪响了起来。
  砰砰砰……
  又是凄惨的一幕上演,前面的人仰马翻,后面的躲不开前面倒下的士兵和战马的尸体,也翻倒一片。
  侥幸躲开的,速度也大受影响,战马的冲势被大幅削弱。
  而队形,却完全谈不上队形了,指挥官放声大喊也无法第一时间再集拢队伍,很多士兵的直属指挥官甚至都已经死了。
  没办法,很多士兵只能各自为战,有的踌躇不前,有的大叫着纵马向明军杀来,双方陷入混战中。
  但不管怎样,虽然说双方的兵力基本是一对一,但是明军的空心方阵是面对四个方向而守。
  而蒙军只向两个方向发起进攻,所以在这两个方向,蒙军的兵力基本是明军的两倍。
  虽然他们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兵力上并不吃亏,这也是蒙军没有立即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一一章 收服察哈尔(三)
  “杀杀……”双方士兵扯着嗓子大喊着。
  “保持阵形,保持阵形……”明军指挥官大声喊着,努力的维持着空心方阵的稳固。
  只有阵线稳定住了,空心方阵才不至于崩溃。
  但是,在这种混战中想要不露出任何破绽,也是不太现实的,何况敌方骑兵的冲势也很强大,还占着主动进攻的优势。
  受到蒙军进攻的两个方向,先后有几处位置被破开,让几十骑蒙军骑兵冲进了阵内。
  但是,指挥官第一时间命令补全被破开的缺口,同时命令其他两个方向的第三排士兵转身进入阵内开始对冲入阵内的蒙军进行围剿。
  在极大的优势兵力下,冲入阵内的蒙军迅速被清剿一空。
  但依然不时的有蒙军破开防线冲进来,而明军也第一时间补全漏洞,好不容易冲进阵内的蒙军也大多在第一时间被射杀,没能造成多大的破坏。
  所以,双方的交战中心,还是在空心方阵外的接触点处,一匹匹战马被明军士兵挑翻,马背上的骑兵被火枪射落马下。
  而蒙军士兵唯一有些杀伤效用的,就是弓箭了,挥舞战刀在近战中并不能发挥什么优势,反而很容易被围攻而迅速的被刺倒在地。
  显然,蒙军的伤亡远远要超过明军。
  正在这时,一阵震天的喊杀声从蒙军的侧后传来,正是来自于进攻明军侧翼的那支蒙军。
  “敌骑兵出动了……”蒙军大惊,原来是一直在空心方阵后方的明军骑兵汹涌的杀来了。
  蒙军之前也在防着明军骑兵的动作,但刚才的战斗杀得太惨烈了,伤亡太大,让他们不自觉的将注意力大部分放在了进攻上。
  而明军骑兵,也是适时的抓住机会发起了进攻。
  无奈之下,蒙军只能紧急的命令一部分骑兵调转方向准备应对,虽然有些仓促,但总比被动承受强。
  蒙军只来得及让部分兵力转向,但却没有时间整队,而在这时,他们却是看到一个个明军骑兵居然也举起了火枪。
  原来,明军连骑兵都配备了如此多的火枪。
  明军骑兵左手一边牵着缰绳,一边托举着火枪,右手握着枪托瞄准。
  “砰砰砰……”各自选择目标开火,虽然运动中开火的难度要高上不少,但是敌目标也多,即便没有击中瞄准的目标,也很可能会蒙中其他目标。
  “啊……”一个个蒙军惨叫着倒下。
  射击之后的明军,则又立即一边策马一边继续装填子弹。
  砰砰砰,又射击了一轮之后,明军骑兵将手中的火枪一收,立即拔出战刀发起了冲锋。
  明军的冲势已经形成,而蒙军在刚才的两轮打击中,阵形变得更加松散。
  双方战马交错而过,一个个骑兵从马背上摔落,大部分是蒙军,被抽出一部分阻击明军骑兵的蒙军,根本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便被冲散。
  明军骑兵凶狠的插入蒙军的侧后,然后疯狂砍杀。
  “他们是八旗军,是八旗军……”很多蒙军已经认出这些明军士兵就是曾经将他们打败的八旗军。
  现在,这些曾经厉害的八旗军,已经被大明收编,穿上明军的服饰,然后来进攻他们。
  而且,大明还给他们配备了如此多的火枪,让八旗军的战斗力再进一步的提升,本就进攻不顺的蒙军,怎能承受这种程度的打击。
  一时间,蒙军被杀得人仰马翻,最后一根弦终于绷断了,剩下的士兵再也顾不得其他,开始四散而逃。
  明军又迅速的冲向进攻正面的蒙军侧翼,没有多久,这支蒙军也崩溃了,明军疯狂的追击。
  蒙军主将博罗特,则早已经淹没在了人流中,不知所踪。
  随后,明军骑兵主力迅速出击,还有四个完整的空心方阵改变阵形,以散兵阵线也加入到了追击的队伍中。
  望远镜的视野中,阿布奈等人看到己方混乱的队伍在狼狈不堪的逃蹿着,后面是杀气腾腾的明军骑兵在疯狂追击。
  “这么快?博罗特这么快就战败了?”
  “明军追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要决战吗?”
  蒙军空有几万大军,却一时有些手足无措,因为变化太出乎意料了,他们根本没有做好决战的准备。
  确切的说,是他们在看到博罗特败得这么快,这么惨后,对决战没有任何信心了。
  阿布奈一时也拿不定注意,正在这时,人群一阵骚动,然后就看到一队人马直接脱离大部队向后撤去,正是克什克腾部。
  克什克腾部的突然出逃,仿佛一根紧绷着的弦突然断了一般,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一队队人马开始不顾其他人,直接脱离大部队然后开始回逃。
  “殿下,已经无法挽回了,快撤吧,不然来不及了。”阿布奈的亲卫着急的劝诫道。
  阿布奈叹息一声,有些后悔自己的犹豫不决,现在再说什么都已经迟了。
  黄海如也没有想到,本还显得斗志昂扬的蒙军,只经历过两次的失败之后,后方的主力就这样自动崩溃了。
  不过随即他也明白,这些蒙军看似都属于察哈尔部,但却并非一个坚固的整体,只是因为临时要对付明军,所以才形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
  这样一个联盟,如果战斗顺利,还能够继续维持下去,但一旦遭遇大败,各怀心思的人为了保存实力就可能打退膛鼓了。
  当然,也有那么一点点可能是陷阱。
  可即便是陷阱,黄海如也没有任何担心,立即派出骑兵主力前去追击。
  于是,现在又变成了明军追着蒙军飞逃了。
  但仅仅一天时间,阿布奈等人就发现一开始他们就中了明军的圈套,因为在他们逃跑的前方出现了大量明军骑兵。
  原来黄海如带着明军撤离,并非是真的怕了蒙军,只是为了引诱他们深入。
  然后明军中路军,第一时间让骑兵脱离主力,发挥骑兵的速度优势靠近黄海如部,再配合黄海如部对蒙军进行包抄。
  事情到了这一步,各部蒙军军心早已经离散,开始自顾自的选择方向四散而逃。
  明军也分成几路军进行追击,并互相之间保持联系,后方步兵则是快速的席卷察哈尔部。
  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察哈尔部轰轰烈烈的反抗行动,就迅速被扑灭了。
  阿布奈这个罪魁祸首带着少数蒙军匆匆撤出察哈尔,连自己的部落都不要了,其他几部反抗势力见无法率领部落撤离,便直接投降了。
  而原本没有参战,在观望的敖汉、奈曼等几部连忙派人向明军表明了归顺之意。
  至此,察哈尔部被明军彻底占领。
  唐宁第一时间派人清查察哈尔各部人口,然后分制管理,接下来他也会在察哈尔部建立城池,迁移汉民以加强控制。
  


第三一二章 进军喀尔喀
  在察哈尔被明军全面占领之后,与科尔沁部相邻的巴尔虎自知不是大明的对手,也迅速归降。
  与陕西相邻的鄂尔多斯也跟着投降,唐宁立即发兵东土默特和西土默特。
  西土默特人口若十五万人,东土默特人口若二十万人,而明军分别出兵的兵力都几近其总人口数。
  而且,两部并不相连,中间被叶尔羌汗国的吐鲁番隔开,无法互相支援。
  其唯一的优势,恐怕就是防御纵深了。
  在与明军的几次交战接连失败之后,东西土默特都选择不断迁移,直到退无可退,便先后向大明归顺。
  直至,大明已经与实力最强的北蒙喀尔喀部在东部、东北部和南部接壤。
  其实,在明军进攻土默特部时,喀尔喀部就在商讨是否对土默特部进行援助,拖慢明军占领土默特部的速度。
  但是,喀尔喀部和察哈尔部一样,并非铁板一块,内部也分成了几个部落,分别是土谢图汗部、札萨克图汗部和车辰汗部。
  察哈尔部的实力也很强,但是与明军交战之后,迅速溃败,察哈尔亲王阿布奈只带不足千骑逃到喀尔喀部。
  当初,八旗军的悍勇喀尔喀部是知晓的,可现在连满清都被强势崛起的明军打败,并将其收编。
  如今明军兵强马壮,即便实力也很强大的喀尔喀部在是战是和方面,也无法达成统一,所以在援助土默特部的事情上就耽搁了下来。
  可即使到了现在,明军即将兵临喀尔喀部,是战是和的态度,依然不甚明了。
  唐宁很清楚,蒙古骑兵的实力并未有太多的下滑,曾经那么强大的蒙古,连人数要少得多的,同样是游牧民族的满州人都打不过。
  其根本原因就是其内部的分裂,被拉拢,被各个击破,内部还因为各种原因互相争斗。
  这也是整个蒙古实力下滑的主要原因。
  所以,就要趁其内部分裂之时,要尽快将其统一。
  正史中的事实证明,统一的蒙古很可怕,比如几十年后统一的准噶尔,给清廷造成了莫大的威胁,要知道,那时还是清廷最强盛的时期。
  所以,不能让蒙古内部统一起来,不能给其统一的时间。
  于是,在征服土默特后不久,唐宁立即下令分别从东部、东北部和南部三个方向向喀尔喀部发兵,总兵力近五十万。
  首先处于明军兵锋之下的是相对弱小的车辰汗部,在得知明军发兵后,车辰汗第一时间向相邻的,也是最强大的土谢图汗部求援。
  土谢图汗部第一时间援兵三万,同时又拉上喀尔喀西部的札萨克图汗部,但萨克图汗部只象征性的出兵一万。
  显然,札萨克图汗部现在不在明军兵锋之下,而喀尔喀部地域辽阔,明军要威胁到札萨图汗部还很遥远,出于某些目的,札萨克图汗首领成衮想借助明军的力量消耗另两部的实力。
  特别是土谢图汗部,两部相邻,互相之间的恩怨可不少。
  而土谢图汗部实力更加强大,札萨克图汗部经常吃亏,现在这么好的机会,削弱土谢图汗部的力量,自然对札萨克图部更加有利。
  所以,成衮还命令派出去的万人尽可能的保存实力。
  土谢图汗部首领衮布自然明白成衮的用意,但现在他却没有办法,还要对成衮尽可能的拉拢,不然的话,一旦成衮躲在后面闹事,那问题就大了。
  衮布按照阿布奈的建议,不要主动去进攻明军的步兵空心方阵,更不要轻易与明军进行决战,要尽可能的利用喀尔喀部广阔的地利优势与明军进行游斗。
  喀尔喀部想要取胜的唯一方式,就是拖,拖的时间越长,明军撤退的可能性就越大。
  毕竟明军出兵五十万,每天的各种消耗都是巨大的,时间一长,刚稳定两年多的大明财政必然紧张,到时候唐宁想不撤军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