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三桂不敢违逆,因为旁边还有新军在看着,甚至能够第一时间将这边发生的情况通过无线电向唐宁汇报,借他一个胆子,他也不敢公然玩什么猫腻。
  


第二五七章 最后的绝唱
  吴三桂没有再急着进攻,反而下令将队伍退开了一些。
  而清军为了保护阿济格,也没有急于追击,迅速的向阿济格靠拢。
  所剩七八百清军,内圈被吴三桂上万骑兵包围,外圈则被吴六奇的步兵包围,插翅难逃。
  包围的骑兵让开一条通道,吴三桂策马上前,目光木然的看着对面狼狈不堪的清军,沉声道:“现在投降,是你们唯一的选择。”
  “新军不杀俘虏,也会给英亲王应有的待遇。英亲王殿下已然受伤,不尽快救治,恐危急性命。”
  “尔等已经走投无路,还不束手投降?”
  对面的几百清军都没有说话,或者说也没什么力气说话,一个个气喘吁吁的,拿刀的手都有些颤抖。
  “吴三桂,你不过是一条养不熟的狗,你以为投靠了唐宁,就会有好下场吗?”
  “还有你们……”阿济格的目光又在人群中锁定了尚可喜部的几将,还有明安达礼。
  特别是明安达礼,他狞笑道:“明安达礼,你向唐宁投降,你整个部落都不要了吗?”
  明安达礼脸色微沉,淡淡的道:“阿济格,你还是担心担心你自己吧。”
  “唐大人深得民心,又有如此雄兵,你以为你们的江山还能坐得稳吗?你们不过第二个李自成而已。”
  “归顺唐大人,乃顺应民意。得民心者得天下,你们手上沾满鲜血,民不聊生。”
  “今天我们顺应民意投效唐大人,明天会有更多的人反抗你们的残暴统治,这天下终究不是你们能拥有的……”
  “哈哈……”阿济格狂笑一声,忍不住咳嗽几声,咳出了几口鲜血。
  但是,他还是忍不住的讽刺道:“明安达礼,我倒是没有想到,你连唐宁的面都没有见到,都这么快奉承你的新主子了。”
  “你就不怕唐宁利用完你们,就立即将你们宰了喂狗?”
  明安达礼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吴三桂立即出声道:“堂堂英亲王,现在要沦落到用嘴来取胜吗?”
  “是不是觉得,将时间拖延下去,在太平府城的援军会赶过来支援?”
  “我现在告诉一个好消息给你,你一早暗中派出的人,顺利的进了太平府城。所以,你求援的消息,他们已经收到了,也第一时间派人出来支援。”
  说到这里,吴三桂还故意停顿了一下,抬手遥指远方,淡笑道:“你们仔细听听,是不是有隐约的战斗声从远方传来。”
  阿济格手掌不自觉的紧握了战刀,由于用力,中箭的伤口位置立即涌出一道血流。
  “你以为你所有的一切都瞒过了新军的耳目?你派出去的那些人,不过是新军故意放他们进城的,就是为了把你的人引出来。”
  “现在好了,不用我们动手,投降你们的田雄已经反叛了,正在拿你们的人头向唐大人献功呢。”
  听到这话,阿济格双眼圆瞪,似乎能够喷出火来,他大声咆哮道:“早知道如此,就应该将你们这些狗贼杀光。”
  这时,随军的那个新军逼连长上前,在吴三桂耳边耳语了一句。
  吴三桂微一点头,大声对阿济格道:“阿济格,最后给你一次机会?投不投降?”
  “你这条疯狗,有何资格让我投降?”阿济格毫不客气的咒骂道。
  吴三桂的脸色很是难看,但他还是努力的忍下,沉声道:“唐大人敬你是一条汉子,让我等给你一条生路。”
  “现在,放下武器投降,是向新军投降,是向唐大人投降,可活。否则,格杀勿论……”
  吴三桂最后一句话出来,随即一抬手,不少骑兵立即张弓搭箭向阿济格等清军瞄准。
  见此情景,清军不少人都看向阿济格。
  毕竟在这种绝境下,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战死的。
  但是,阿济格却从未想过投降,这一方面与他的狂暴性格有关。
  正史中,阿济格并非正常死亡,完全是自己作死的。
  在多尔衮死后,他第一时间想的是夺权,结果失败被幽禁。
  可即便是被幽禁了,性格狂暴的阿济格还没有丝毫收敛,既在监房中藏刀,又是暗挖地道,甚至扬言要放火烧掉监房。
  最终,如此作死,被顺治直接赐死了,还连累其子也一同被赐死。
  除了性格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不能投降。
  要是堂堂英亲王,摄政王多尔衮的兄长投降了,这不但对摄政王,对整个大清都影响极大。
  现在,正白旗实力已然大损,如果再连累到摄政王,他阿济格即便能够活着回去,也难逃罪责。
  综合这两方面,阿济格投降的机率很小,唐宁也有心理准备。
  事实也确实如此,阿济格能够感受到周围士兵军心的动摇,于是直接咆哮一声:“我八旗子弟,岂能向此等鼠胆反复无常之辈投降?否则如何面对子孙后代。”
  “随我,杀……”
  阿济格的声音刚落,吴三桂的手掌猛的向前一挥。
  “嗖嗖嗖……”一支支锐利的箭矢从四面八方向着清军飞去。
  “噗噗噗……”在阵阵惨叫声中,一个个清军坠落马下。
  还未倒下的清军,在阿济格的疯狂呐喊声中,举起战刀发起了冲锋,这也是他们最后的绝唱。
  若半个时辰之后,包围圈中几乎被尸体填满,大部分是清军的,很多尸体身上插满了箭矢。
  失去主人的战马漫无目的的打着转儿,受伤的战马倒在地上嘶鸣着。
  一队士兵在吴三桂的命令下,下马去检查战场,看到受伤未死的,直接一刀了结。
  如果是军官,则被抬到一边。
  阿济格迅速被找了出来,他的身上插了六支箭,居然还未立即死去。
  一条腿被倒地的战马压着,整个人都无法动弹。
  几个士兵立即上前,将其救了出来。
  吴三桂很是惊疑,但还是立即命人给阿济格检查伤势,能救活的情况下,还是要全力施救。
  他也知道唐宁想要一个活着的阿济格的目的。
  能够活捉一个满清亲王,自然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救治阿济格的,是新军随军的一名医生,其原本是潮州学院医学系的老师。
  此次远征,潮州学院医学系的不少师生都应征随军同行,后方战地医院到处忙碌着他们的身影。
  事实也证明,唐宁当初特意在医学系中设立护理科是很正确的,挽救了不少受伤的士兵,让新军受伤士兵的死亡率大减。
  间接的,也增长了新军士兵的勇气,很多士兵还调侃,受伤了,大不了到战地医院去看漂亮的女护士。
  


第二五八章 收复江南
  在士兵们的帮助下,刘医生临时搭建了一张简易的手术台。
  他首先用一根管子将瓶子中的乙醚送入阿济格的口中,将其麻醉,一方面可以减少他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他反抗。
  然后,他让几个士兵将阿济格小心的抬到那张简易的木床上,小心的将阿济格身上的盔甲和衣服脱下来。
  阿济格的伤势很重,但是却没有致命伤,主要是失血导致的问题。
  刘医生将阿济格身上的箭矢一支支取下,做止血、消毒、抗感染等等。
  止血用止血粉、消毒有碘酒,抗感染用磺胺。
  这些药物,这个时代自然是没有的,都是唐宁从军火库中拿出来的。
  不过,由于数量有限,所以唐宁下令只能向重伤员提供。
  经过一番简单的抢救,阿济格能不能最终活下来,还不好说,还需要运到后方医院做进一步的手术,毕竟现在的条件有限。
  在这边的战场打扫完了之后,另一边,反叛之后向出城支援的清军下手的田雄等人,在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后,凭借极大的兵力优势,也基本控制住了战斗。
  待吴六奇率领的援军抵达之后,已经没有任何机会的清军,愿意战死的全部战死,剩下的自然放下武器投降了。
  吴六奇将田雄等刚反正过来的将领召集一起,然后毫不犹豫的直接下令将田雄、马得功、丘钺、张杰、黄名、陈献策几人控制了起来,他们皆是大惊。
  这些人,原本都是黄得功的麾下,在黄得功战死之后,就立即向清军投降了,为了表示诚意,还亲自将弘光帝绑了,送给了清军。
  田雄大怒,咆哮道:“吴六奇,你这是卸磨杀驴。”
  吴六奇冷冷的道:“尔等作为弘光一朝臣子,不思报效朝廷也就罢了,可亲自将弘光帝绑至清军阵前,罪不可恕。”
  “如果赦免尔等之罪,如何向全天下交代?”
  田雄之前就担心这一点,现在果然是被抓住不放,但还是努力争辩道:“弘光帝昏庸无能,整天只知享乐,无能昏君,怎值得我等效忠?”
  “唐大人乃天选之人,目光如炬,想必也不会效忠此等昏君。为此昏君,降罪我等真心想效忠唐大人之人,实为不智啊。”
  “哼,弘光帝再无能,那也不是尔等将我大明之君绑于敌军阵前之借口。尔等行径,无耻至极……”吴六奇大声怒斥。
  当然,他的态度主要是代表着唐宁,至于他吴六奇自己,对弘光帝也没什么感觉,更谈不上忠诚可言。
  其实,唐宁自己对弘光帝也没有一点好感,弘光朝灭亡,弘光帝被俘,也与唐宁拖延不及时救援有关。
  但是,再怎么他也不会将弘光帝绑了押到清军阵前,这是最基本的原则问题。
  如果在这种大是大非上的问题上,唐宁不追究田雄等人的罪责,还任用他们,肯定会留下诟病,大明的遗老仕大夫等,恐怕也会在背后擢他唐宁的脊梁骨。
  处理了这些人,还会赢得好感,其他降将也无话可说。
  果然,本来还剑拔弩张的其他降军将领,在听说是因为绑了弘光帝那件事才被追责的,皆是松了一口气,默默的收起了拔出的刀。
  吴六奇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他们出去安抚好部队,在眼前这种形势下,他也不担心这些人敢闹出什么幺蛾子。
  田雄等人被押至吴三桂阵前,交由其押送至应天府城,而吴六奇自己,则继续率领大军去攻占太平府城,刚反正过来的降军自然被安排成了先锋。
  太平府城由于这些叛军的反正,守军已然不多,待这些降军对府城发起进攻时,城内的叛军顿时军心崩溃,然后在有心人的策划下向清军发起了攻击。
  里应外合,太平府随之告破。
  当然,这都是后话。
  吴三桂在剿灭阿济格部之后,立即率领大军押着田雄等人,抬着昏迷的阿济格向着应天府的方向而去。
  此时的唐宁,已经率领大军入驻了应天府城。
  当天,府城内的百姓欣喜不已,夹道欢迎,大战遗留下来的阴云顿时消弥了不少。
  一天之后,阿济格被公开运进应天府城,整个府城都是一片欢腾景象,这又是一次大胜,意义不比新军攻下应天府城差多少了。
  毕竟,阿济格不但是清廷为数不多的亲王,而且还是多尔衮的兄长,意义非常重大。
  消息迅速的向北方传递,阿济格留在江北所部的博尔辉、孔有德等人皆是震惊不已,却不敢为阿济格报仇,更不敢过江南下。
  以防新军渡江,甚至还连忙在和州、江浦等长江北岸沿线加强布防,胆颤心惊。
  接着,依旧在进攻扬州城的多铎也得到了这个惊天的消息。
  对兄长的能力,他是再清楚不过,毕竟他们三兄弟携手作战那么久了,互相都非常了解。
  他从未想过自己的兄长会败得如此之惨,连自己都没能逃回来,居然还被唐宁抓住了,真是奇耻大辱。
  此事非同小可,多铎再也没有心思继续进攻扬州城了。
  因为他清楚,随着兄长阿济格的落败,自己攻下扬州城的可能性更小了。
  接下来,唐宁会迅速的拿下镇江府,然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兵力和物资支援扬州府,要攻下扬州府就更难了。
  现在相比拿下扬州府,更重要的是面对兄长阿济格战败被活捉后所带来的各种影响。
  他一边派人加急将消息向京师通报,一边尽快收拢江北的清军,将阿济格遗留的博尔辉、孔有德等部也都收拢到自己帐下,以便统一指挥。
  唐宁没有急着过江,继续命令施琅和吴六奇各自拿下镇江府和太平府。
  仅两日,太平府被新军占领,随即又两日,镇江府也为新军所得。
  让吴六奇部休整几日后,唐宁又随即命令其率部西进,将长江以南的清军全部消灭。
  吴六奇西进所过之处,原本投降清军的各方势力,纷纷反正,由于各种原因不想反正的,大多渡江望风而逃,少有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