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话说敌骑兵看到新军队伍步步推进之后,也缓缓的走出军阵,兵锋直指新军。
  但是,他们的行进速度并不快。
  明安达礼观察了新军阵形好一会儿,他没想到新军保持这种阵形行军前进,居然能够保持如此整齐完整。
  远远看去,就像是三个走动的方块,明安达礼第一次感觉到这种空心方阵似乎不太好惹。
  但新军已经渐渐逼来,他明安达礼不得不成为第一个试探新军这种军阵的人,最终结果如何,实在难料。
  新军阵营距离清军主阵已经不足六里了,明安达礼不得不加快行进速度,不然,再任由新军的火炮向前推进,就可以直接攻击到主阵了。
  其实,他哪里又知道,新军的红衣大炮为了利于野战,所以在重量上大为减轻,这势必会降低威力和射程。
  现在新军的这种红衣大炮主要有三个型号,2。5千克、4千克和6千克三种。
  威力最小的2。5千克炮,有效射程只有两里左右。
  威力最大的6千克炮,有效射程也只有三里多一点。
  这也正是先前新军的火炮在两三里左右开炮的主要原因。
  而清军的大型红衣大炮,则可以威胁到五里开外的目标,但运输起来就太过麻烦了,所以准备野战的清军很少携带红衣大炮出动。
  明安达礼本能的认为新军的火炮威力只会更强大,却不曾想到,唐宁宁愿减小威力,也要发挥火炮的野战性能。
  “隆隆隆……”明安达礼加快了行进速度,马蹄声阵阵,距离新军大概只有四里左右了。
  孙克咸一声令下,炮兵停下脚步,立即开始构筑阵地。
  而新军的三个空心方阵也进行了变换,品字形改为并排。
  旁边两个空心方阵与中间的空心方阵间隔百余丈,分成两部分的炮兵就置于三个空心方阵的空隙中间。
  在炮兵准备好了之后,敌骑已经进入了火炮的射程之内,随着一声令下,令旗兵猛的挥下手中的令旗。
  “轰轰轰……”一颗颗炮弹飞射了出去,然后狠狠的冲入敌阵中,战马嘶鸣不断,敌骑也加快了冲击的速度。
  随后,新军的炮兵又改用葡萄弹和霰弹各发射了一轮,眼看敌骑已经快要近前,无法再发射下一轮了,立即将红衣火炮置于原地,带着灭虏炮撤后。
  一百丈,五十丈……
  原本站立不动的三个空心方阵的新军士兵,在一声令下后,第一排士兵立即半跪在地上,第二排半蹲,第三排则直立站着。
  “唰唰……”所有士兵举起了自己手中的燧发枪,居然不再像原来一样一排排射击,而是准备一起射击了。
  四十丈,三十丈……
  “开火……”
  随着一声令下,“砰砰砰……”
  三个空心方阵,正对着蒙军骑兵的士兵迅速的开火了,几百支火枪组成的弹幕凶猛的扑了上去。
  “啊……”
  “咴儿咴儿……”
  士兵的惨叫声和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声,成片的骑兵从战马上掉下来,一匹匹战马栽倒,蒙军的阵形顿时稀松了不少。
  后面的骑兵继续加快速度,新军士兵则迅速装填弹药。
  在敌骑靠近不到十丈时,又迅速的进行了一轮射击,再次倒下一批敌骑兵。
  敌骑的反击也开始了,主要是通过弓箭射击,并继续拉近距离。
  新军空心方阵中的弓箭手也开始反击了,这些弓箭手不是真正的新军士兵,而是卢光祖部,但有新军顶在前面,他们也不怎么担心,士气很高昂。
  “杀……”咆哮着,蒙军骑兵分成几批,分别向新军的三个空心方阵冲去,想利用骑兵的冲击力,将这几个空心的方阵给破开。
  有的骑兵还想迂回到方阵的侧面,迎接他们的却只有子弹,因为所有新军士兵都是面朝外侧,所有方向的防御力度都是一样的,没有漏洞。
  终于,双方近距离接战了,面对冲过来的战马,新军士兵毫不退让的直接刺出燧发枪上的刺刀。
  “啊……”
  “杀……”惨叫声和喊叫声交织在一声,不时的有新军士兵倒下,但倒下更多的还是蒙军的骑兵。
  


第二四四章 空心方阵对骑兵冲阵
  明安达礼看着己方不停惨叫着倒下的骑兵,心中惊骇的同时,又悲愤不已。
  他想不通,这样一个看似脆弱的方阵,怎么就冲不开呢?
  如果将其冲开,就可以将新军的阵形搅乱,新军军心必会受到巨大震荡。
  但现在,明显是有些异想天开了。
  虽然新军由于反击,方阵稍微有些变形,但是方阵的轮廓依然保持得非常完整。
  前排的士兵倒下,后排的士兵就会主动填补上去,以保证前排阵形的完整。
  几个蒙军骑兵咆哮着冲近前来,正对着的新军士兵毫不示弱的刺出手中的燧发枪。
  “扑嗤扑嗤……”一匹匹战马的胸腹间一下子被刺出了几个血窟窿,战马嘶叫着两前蹄一软。
  趁着马背上的骑兵身形一矮,并且身形不稳之际,新军士兵冲上前,猛的刺去,将骑兵的胸膛一下子刺穿,然后迅速的退回。
  后排的新军士兵,则继续装填弹丸,然后迅速瞄准目标射击。
  随着阵前堆积的战马和士兵的尸体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利于骑兵的发挥,而新军的阵形却浑然不动。
  前排的士兵紧握手中带刺刀的枪严整以待,第二排和第三排的士兵则不停的装弹射击。
  第二排士兵还会及时补全第一排士兵倒下留出的空位,第三排士兵又会迅速的补全第二排士兵留下的空位,让前排阵形始终保持完整,让敌军无法突破。
  中间的方阵,由于敌军冲击最猛,所以正面承受攻击的新军士兵伤亡最大。
  指挥官立即命令方阵背面的第三排士兵向后转,然后上前补充正面的损失。
  “砰砰砰……”左侧方阵再一轮射击之后,冲击过来的敌骑已经寥寥无几了。
  在空心方阵中间指挥的指挥官立即大声道:“左队向右转,右队向左转,后队向后转,前进……”
  在命令下,所有士兵面朝一个方向前进。
  差不多的时间,右侧方阵也在向前移动,而中间方阵则保持不动。
  在清亮鼓声的指挥下,踏着鼓点前进,以保持阵形不乱。
  这样的话,新军的三个方阵慢慢的就组成了一个U字形,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开口的口袋。
  在前进了一段距离之后,两侧的方阵再变换一个方向,向中间靠拢,让口袋再不停的缩小。
  在看到有敌骑冲过来之后,方阵立即停下,然后其他三面的士兵迅速转向,一致对外,将来犯之敌消灭,然后再继续前进。
  而此时,正被巨大伤亡刺激得凶性大发的敌军骑兵,甚至还没有注意到新军阵形的迅速调整。
  新军两侧的两个方阵,则立即对敌军两翼发起了攻击。
  “砰砰砰……”
  “啊啊……”
  “咴儿咴儿……”
  已然所剩不多的敌骑兵惨叫着倒下,战马痛苦的嘶叫着,然后四蹄一软的翻倒在地。
  眼见这一幕,明安达礼终于扛不住了,悲愤的下令停止进攻,然后撤退。
  他算是看明白了,新军的火力太猛了,一次齐射就会让进攻的骑兵倒下一片,对进攻的骑兵阵形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往往同时抵达新军阵前的骑兵只有寥寥十几骑,甚至更少,无法将骑兵的冲势集中起来,然后就被新军优势兵力和火力迅速的消灭。
  如果有整排的骑兵同时抵达新军阵前,然后发起凶猛冲击,想必新军这种阵形根本无法挡住。
  但显然这是异想天开,在新军如此密集的火力下,目标如此明显的骑兵怎么可能整排的冲到近前。
  除非新军没有子弹,或者停止射击,否则就是痴心妄想。
  而骑兵如果不能集中在一起,像山洪一般凶猛冲击而去,却被分散成一个个,一支支,那么就很容易被新军迅速的截断、消灭。
  正因为如此,己方骑兵看似一次次的冲锋,却并不能给新军阵形造成多大的威胁,因为他们无法凝聚成一股势,然后一气呵成的将新军的军阵破开。
  这般前仆后继,反而只是轮番上前去送死而已,如此恶性循环,消耗的只是一个个蒙骑精锐。
  战线后方,左梦庚、李国英、孙临、克劳迪娅等人看得目瞪口呆,大呼过瘾,看向唐宁的目光一个个露出敬畏之色。
  之前反对最凶的孙临,脸上更是露出惭愧神色,这么高明的战阵,差点因为自己的不停反对而绝于世。
  幸亏唐大人坚持己见,否则的话,他孙临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克劳迪娅双目异彩连连,这阵子跟随新军行动,她感觉到自己真的是受益无穷。
  不仅她自己,随行而来的葡萄牙军官,也不得不为新军层出不穷的新战阵而敬佩不已。
  其实这种线式战术,还有空心方阵战术,出现之初,不光是新军的很多将领和参谋不认同,他们葡萄牙人也都大摇其头,觉得这不可能行得通。
  甚至在私底下,克劳迪娅还听到不止一个军官嘲笑唐宁只是一个根本不懂作战的菜鸟,会将新军全部葬送掉。
  甚至有人劝说她找个借口离开新军,免得被拖累。
  克劳迪娅也动摇过,但最终本着对唐宁总是能创造奇迹的信任,还是留了下来。
  今天,唐宁用事实证明,一切的嘲笑,不过是他人的愚蠢而已。
  其实,唐宁心里也是捏了把汗,因为这种空心方阵,他也是第一次投入使用,而且还是对付的骑兵。
  万一出现什么差错,那些士兵就非常的危险了,毕竟被冲散的步兵,那真的只有被骑兵屠杀的份。
  还好,虽然说训练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但是严格的训练,却可以让士兵们有足够好的纪律,也能够按照平时的训练将战斗技巧尽可能的发挥出来。
  至于决死的勇气,训练中无法体现出来,可能很多士兵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勇气到了什么程度,只能靠士兵们在战场上去体念了。
  这次,他们证明了自己的勇气不弱。
  当然,这其的一部分原因是战术起到了作用,打了顺风仗。
  当看到敌人成片的在自己的攻击中倒下,认识到敌人无法战胜自己时,士气和勇气自然能够在无形中得到大幅提升。
  要是哪一天,敌军也使用了排队枪毙战术,双方隔着十来丈,甚至是更短的距离互射。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保持阵形的完整,能够视死如归的继续战斗,那才能说明士兵的勇气经受住了最残酷的考验,成为了一名最优秀的战士。
  那时,空心方阵的威力,也将能够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第二四五章 阿济格溃败(上)
  明安达礼不得不将自己的骑兵队伍撤到新军手中燧发枪的射程之外,很多士兵身上都沾染了不少鲜血,却几乎都是自己同伴的。
  明安达礼让人粗略统计了一下,就在刚刚的战斗中,自己至少损失了两千骑兵。
  这才多久,两千骑兵就这样没了,训练一个优秀的骑兵多困难啊,这么快就没了,明安达礼心里在滴血。
  “咚咚咚……”
  这边,新军派人迅速将伤员运到后方,并整理好队形,在鼓点的指挥下,踏着整齐的步伐开始缓缓前进。
  唐宁一声令下,他又派出一支队伍,准备再组成两个空心方阵予以支援,同时带领主力徐徐前进。
  看到新军缓缓的靠近过来,明安达礼头皮一阵发麻,连三个方阵都破不了,现在新军有了五个方阵,后面还有两万多人压阵,这仗还怎么打?
  明安达礼派人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阿济格,他的意思很简单,这一仗,己方已经败了,无法挽回了。
  如果想尽可能的挽回一些损失,还是尽快撤退,幸好新军主要是步兵,如果要离开的话,新军很难追上,他部愿意留下垫后。
  性格火爆的阿济格,自然不甘愿就这般认输,不停的咆哮着。
  但是,他麾下的清军将领,也都在大力劝说,甚至搬出了多尔衮。
  他们倒不是用多尔衮来威慑阿济格,而是分析利弊,告诉阿济格朝堂上的势力纷争。
  摄政王权势熏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这一切都是靠摄政王掌握的实力,手中紧握着两白旗。
  摄政王派一兄一弟南下,是为了争军功的,不是为了消耗自己实力的。
  多铎的镶白旗在扬州城已经损失不小了,现在正白旗的损失更大,这无疑是大大的削弱了摄政王手中掌握的实力。
  摄政王权利太大,本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忌惮,再加上唐宁一直以来的挑拨,朝堂上很多人都认为摄政王可能有不轨之心。
  以防如唐宁所说,以后被顺治帝扒坟拆骨。
  如果摄政王手中掌握着足够的实力,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